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5608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docx

高一语文必修四综合测评一

综合测评

(一)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奇葩(pā)      刎颈之交(wěn)

睥睨(nì)猝不及防(cù)

B.赡养(zhān)趑趄不前(zī)

莅临(lì)夙兴夜寐(sù)

C.冻馁(něi)暴殄天物(tiǎn)

禅让(chán)惴惴不安(zhuì)

D.籼稻(xiān)残羹冷炙(zhì)

祓除(bá)殒身不恤(yǔn)

解析:

B项,“赡”应读“shàn”;C项,“禅”应读“shàn”;D项,“祓”应读“fú”。

答案:

A

2.(2011年辽宁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东山再起,比喻失事后又重新得势。

是一个褒义词,用在这个句子里不恰当,此句可用死灰复燃。

答案:

B

3.(2011年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

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C.三年来,地震灾区人民创造了抗震救灾史上的空前奇迹,奏响了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铸就了自强拼搏、敢于胜利的历史丰碑。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A项成分残缺“遭受了”一词后缺少宾语如“打击”等。

B项成分残缺“写实”句前缺少一个介词“把”。

D项“对”与“发生了”搭配不当。

答案:

C

4.下面对文段的排序,衔接最恰当的是(  )

①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许多人物和事件都会变成历史,但文化永远存在,历久弥新,并长时间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②正是文化的多样性,使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③文化是沟通人与人心灵和情感的桥梁,是国与国加深理解和信任的纽带。

④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它们如同浩瀚苍穹的璀璨群星,交相辉映,光耀宇宙。

⑤文化交流比政治交流更久远,比经济交流更深刻。

A.③⑤①④②B.④②①③⑤

C.①⑤④②③D.⑤④②③①

解析:

③是对文化的总说,放在句首,⑤紧随其后,进一步说明,①是回顾历史,放在总说后面,④②不能分开,而且是回顾历史的一部分,放在最后。

答案:

A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可以当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趣的故事。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和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

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探求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的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木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簇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没有见到艺术家对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就像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

学文学的人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对胃口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

这种人不但是近视,在文学趣味方面也不能有进展,就连他们自己所偏嗜的文学作品也很难真正地了解欣赏。

纯正的文学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不能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就不能正确地欣赏任何作品的佳妙。

趣味是对生命的彻悟和留恋。

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造,趣味也是如此。

纯正的文学趣味必有创造性,必时时刻刻开发新境界。

如果让你的趣味囿在一个狭小的圈套里,它无机会可创造开发,怎能不随之僵死腐化?

从前私塾冬烘学究如井底之蛙,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八股文、试帖诗。

他们对于这些乌烟瘴气何尝不津津有味?

然而,这算是文学的趣味吗?

(节选自《话说文学趣味》)

5.根据原文,下列对“纯正的文学趣味”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小说、戏剧、杂文等等各类作品都能够当一首诗看。

B.对诗有浓厚的兴趣,能欣赏到其他种类的作品的佳妙处。

C.有广博的趣味,能够同时欣赏许多派别的作品的佳妙处。

D.有创造性,时时刻刻都能够开发创造新的文学趣味。

解析:

A项,原文的意思是具有“纯正的文学趣味”的人能欣赏到各类的作品的佳妙处,而不是“当一首诗看”。

答案:

A

6.下列对“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比别类的文学作品更加谨严、纯粹、精微。

B.爱好诗的人,在小说和戏剧中不仅仅看到故事。

C.一个人喜欢诗就可以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D.诗是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必要的构成元素。

解析:

C项,因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仅仅说明“喜欢诗”是“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的一个途径。

答案:

C

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喜欢诗,说明他有很高的文学趣味。

B.一个人不喜欢诗,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

C.第一流小说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并不仅在故事。

D.从前私塾冬烘学究深研八股文、试帖诗。

解析:

A项,文中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B项,从“大都在小说和戏剧中可能只是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可知“在小说和戏剧中就只能见到故事”理解有误;D项,这句话是承接上句话来说的,从前私塾冬烘学究不可能“深研八股文、试帖诗”。

答案:

C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

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

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

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勋曰:

“不可。

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乃谏鹄曰:

“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

”鹄从其言。

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

勋不见,曰:

“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

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

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

“必尸我于此。

”句就①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

“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

“死反虏,汝何知?

促来杀我!

”众相视而惊。

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

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拜京兆尹。

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

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②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或曰:

“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

”勋曰:

“选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

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

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时,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

卓斥俊曰:

“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

”勋曰:

“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

”卓日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选自《后汉书·盖勋传》,有删节)

【注】 ①句(ɡōu)就:

羌别种也。

②蹇硕:

人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苏正和案致其罪   案:

报案

B.促来杀我促:

赶快

C.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厚:

厚道

D.而欲杜人之口乎杜:

杜绝

解析:

A项,考察,核实;C项,厚待;D项,封堵。

答案:

B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盖勋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

①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死反虏,汝何知?

促来杀我

③具以事闻,并连党父

④非贤不举,死亦何悔

⑤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

⑥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

A.①③        B.③④⑥

C.②④⑤D.④⑤⑥

解析:

①说明盖勋秉性耿直;②说明盖勋视死如归;③说明盖勋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答案:

D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勋任汉阳长史时,凉州刺史畏惧权贵,想借机会杀害苏正和,便询问盖勋。

盖勋没有乘人之危,使苏正和得以免罪。

B.盖勋在羌族叛乱围攻护羌校尉夏育时,率兵救助,却被羌人精锐部队夹击,身受三处刀伤,仍然坚持不动。

叛将深受感动,将自己的战马送给他,但遭到拒绝。

C.盖勋刚直不阿,将长安令杨党贪赃枉法的事实全部上报,皇上下诏要将案件追查到底。

后来,盖勋还断然拒绝了他人想让尚药监高望之子成为孝廉的要求。

D.盖勋只对董卓行一般礼节,而当时公卿以下的百官都不敢这样做。

因此,盖勋虽然聪明,刚直不屈,但被董卓厌恶,在朝廷不能得志。

解析:

B项,以战马相赠的是句就种羌滇吾,不是叛将。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4分)

11.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断句。

(4分)

卓 曰 戏 之 耳 勋 曰 不 闻 怒 言 可 以 为 戏 耳 卓 乃 谢 俊 勋 虽 强 直 不 屈 而 内 厌 于 卓 不 得 意 疽 发 背 卒 时 年 五 十 一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

“必尸我于此。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断句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注意“曰”及语气虚词的位置。

(2)注意“创、表、尸”,“渔、调、禀”等重点词语,翻译时要注意语句通畅。

答案:

(1)卓曰/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2)①盖勋身上多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

“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

”②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

【参考译文】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

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出任汉阳郡的长史。

当时武威太守依仗权势,贪赃横行,凉州从事苏正和侦查后惩治了他的罪行。

凉州刺史梁鹄畏惧权贵,想杀掉苏正和以免除自己的责任,便以此事询问盖勋。

盖勋素来与苏正和有仇,有人劝盖勋趁此机会报仇。

盖勋说:

“不行。

谋划杀害贤良,这是不忠;乘人之危,这是不仁。

”于是劝说梁鹄说:

“捆缚苍鹰来喂养正是为了让他抓住猎物,现在抓住了猎物反而要烹杀它,那么还有什么可用呢?

”梁鹄采纳了他的意见。

苏正和高兴自己免于受难,到盖勋那里致谢。

盖勋不肯见,说:

“我是为梁使君考虑,不是为苏正和。

当时叛羌在畜官围困了护羌校尉夏育,盖勋与州郡合兵救援夏育,兵至狐盘,被羌人打败。

盖勋召集剩下的士卒百余人,排成鱼丽之阵。

羌人精锐骑兵分两路夹击,攻势甚猛,盖勋手下士兵大多战死。

盖勋身上多处受伤,坚立不动,指着旁边的木牌说:

“一定要将我的尸首放在这里。

”句就种羌滇吾素常被盖勋厚待,这时便用兵器挡住众士兵说:

“盖长史是贤德的人,你们要杀他便是辜负上天。

”盖勋仰头骂滇吾说:

“该死的反虏,你知道什么?

快来杀我!

”众人相视大惊,滇吾下马请盖勋乘坐,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贼众抓住。

羌人佩服他的节义和勇气,没有加害,将他送回汉阳。

后来,凉州刺史杨雍上表保举盖勋兼任汉阳太守。

当时人民遭受饥荒,互相掠夺食物,盖勋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

盖勋被任命为京兆尹。

当时长安县县令杨党的父亲是中常侍,杨党依仗权势,贪赃放纵,盖勋考察到他贪赃千余万。

贵戚都为杨党求情,盖勋不许,将事情全部上奏,并牵连到杨党的父亲,灵帝下诏将此案追究到底,于是盖勋威震京师。

当时小黄门京兆人高望任尚药监,得宠于皇太子。

皇太子通过蹇硕嘱托盖勋,使他推举高望之子高进为孝廉,盖勋不肯用。

有人劝盖勋说:

“皇太子是国家的副君,高望是他所宠爱的人,蹇硕是当今皇帝的宠臣,而您却违背他们的意愿,这正是所谓的三怨成府啊。

”盖勋说:

“选拔贤能是用来报效国家的。

不是贤能就不举荐,死又有什么可后悔的!

”盖勋虽然不在朝内,但是每当遇到国家重大事情,灵帝常常下手诏询问,盖勋多次受到嘉奖,皇帝很亲近和信任他。

等到灵帝去世,董卓废除少帝,杀掉何太后。

当时朝廷公卿以下的百官,见到董卓没有不下拜的,只有盖勋行长揖之礼,与董卓以平等的礼节相见。

在场的人都因此大惊失色。

这时河南尹朱俊向董卓报告军情。

董卓驳斥他说:

“我百战百胜,军机决断随我心意而定,你不要胡说,将要玷污我的刀了。

”盖勋说:

“早先武丁这样的英明,还要请人劝谏,何况像您这样的,反倒是要堵住别人的嘴巴?

”董卓说:

“我这是开玩笑罢了。

”盖勋说:

“没有听说生气的话可以开玩笑的。

”董卓于是向朱俊道歉。

盖勋虽然正直刚强,不屈服于董卓,但实际上被董卓厌恶,在朝不得志,脊背发毒疮而死,年五十一岁。

12.(2011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

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

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诗首联乐景写哀情。

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

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

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解析:

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平时要留心、多积累。

答案:

(1)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五、(15分)

14.针对下面的广告词,写一段自己的赏析。

(4分)

德芙巧克力:

牛奶香浓,丝般感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写时要抓住牛奶和丝绸的关系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巧妙的通感运用。

答案:

能够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写出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意境够高远,想象够丰富。

充分利用联觉感受,把语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15.遣词用语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协调,要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表达习惯。

请根据这一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中5个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5分)

南山村,是全市第一个文明生态示范村。

一进入村,人们就仿佛置身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境地。

农技员正跟不少村民在商讨巧用化肥的事宜;村广播站在播报当天环境监测结果:

“今天,南山村各项环境指标全部合格……”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逐字逐句地阅读文本,从词语的搭配、感情色彩、词义的轻重等方面仔细推敲。

答案:

(1)“进入”改为“进”(或“村”改为“村庄”“村寨”“村子”等);

(2)“商讨”改为“商量”“谈论”“谈”等);

(3)“事宜”改为“事”“事情”等;

(4)第二处“南山村”改为“我村”“我们村”“咱们村”等;

(5)“全部”改为“全都”。

16.依据例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内容构成排比。

(6分)

以韩柳欧苏为代表的八大家,他们把丰沛的情感,灵动的思想,卓越的才智熔铸在文字间。

例句:

这里有灵山秀水引发的青丝和对大自然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历久不老的世间真情和对人世沧桑的真实写照;有对中国古代政治历史事件的参详评判和启人深思的政治智慧。

六、选做题(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凄与悲的距离

白水河

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

它这样美,美得让人陶醉;它这样凄怨,凄怨得让人落泪。

深入它,才知道它凝聚了一位贫苦艺术家一生的感慨、叹伤,它又凝聚了他一生的流浪。

阿炳,这样一位被众人叫做“瞎子阿炳”的人,在无锡市一流浪就是50多个年头。

他脖子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在无锡市漫步。

他看不见了往日的风景,但他有自己的歌声。

曾有一度,在无锡市,谁不熟悉阿炳的歌声、笛声?

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

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阿炳保留着自己的尊严,探索着自己的痛苦而又艺术的生活。

无锡惠山二泉亭附近风景独美。

这里有一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

泉的南面有一所开敞的轩,游客们可在这里休息品茗。

轩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四周围以石栏,池中养了许多金色的鲤鱼,“鱼戏莲叶间”,该是一种别样的情趣吧。

有一个石刻的龙头,从池边伸出,向池中喷出山泉。

在这里,在阿炳26岁以前的时光里,留下了他的多少欢歌笑语。

而今当无锡市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名曲在挣着微薄的生活费时,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永恒?

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辛酸?

这样的乐曲差点儿就要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朵云,最终也将烟消云散。

不是一教授偶然听到自己的学生在拉阿炳的《二泉映月》,不是这位教授去无锡找到阿炳录了音,这种优美的音乐恐怕也随着阿炳的逝去而无声了吧。

1950年夏找阿炳录音时,阿炳说:

“我不奏音乐已经两年了,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也都破坏得一件都不能用了。

”就这样一个靠音乐技艺吃饭的人,却两年不闻乐曲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凄苦。

在危危之颠终于保存下了这首乐曲。

1950年冬,阿炳就与世长辞了。

如果不是夏天去找他,而是冬天,何以能让这样的绝唱唱到今。

现在再听这首曲子,你会由开始莫名的忧伤而转变为一种形象——曲子如泣如诉,叮咚的泉水依然叮咚,但物是人非:

一个瞎了眼的衣服破烂的老汉,手拿二胡在认真地拉呀拉呀,多少人驻足侧耳倾听。

你又会联想到多少像阿炳一样命运的人,在风雨中艰难地行走着,他们叹息,却没处抱怨。

这凄凉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凄,这韵味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还要无穷。

这美是如此的美,才有如此的凄;而正因为有这样深沉的凄,才孕育了如此绝妙的美。

凄与美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太凄了则成悲,太美了则“物极必反”。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又何尝不是一种凄美呢?

春天花开,有如少女的粉面,有如少女含羞的笑脸,一旦春归去,花衰至落,落下的花像落下的泪,流到树下却浸不进去半分。

黛玉拿着笤帚,轻轻地打扫着散落的花瓣。

她是那样轻,害怕再给已落的花瓣染上半点污点。

然后她轻轻地把聚积到一起的花瓣装进一个粉红的丝袋里,再轻轻地把丝袋的口扎上,已泪湿粉面,泪洒春衫。

四周静静的,不时还传来悦耳的鸟鸣。

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黛玉轻倚花锄,做着这样优美的事,难道不是美与凄的结合?

这种结合早已感动了它的第一位听众——宝玉。

宝玉的感动与黛玉的导演又是凄与美的结合:

天真纯洁的爱情,最终也如这些花,葬送在黛玉自己所设的花冢里。

这样的结合才让人感动得叹服,让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无言可述。

然而,当我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我正在看《张良传》,看到吕后造成戚夫人的悲,感受着曲中的凄,才算真正理解了悲与凄的艺术距离。

刘邦得天下而称汉高祖后,吕后人老珠黄,当日风采照人的吕后已是雨后黄花了,然而这时的戚夫人却是玉洁冰清、出水芙蓉,深得刘邦的宠爱。

刘邦几度要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无奈太子已请来了刘邦一生都找不来的四位隐士,羽翼已成,不可废立。

刘邦指着四位隐士对戚夫人说:

“我想废太子,可他们四人辅助着他,羽翼已成,不能再废了。

”戚夫人如失魂魄,为刘邦唱了一曲哀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联想戚夫人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