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5679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docx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版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学案1 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标要求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B);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B)

学习目标

1.识记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

2.掌握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重点)3.理解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难点)4.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还有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上述因素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1)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价格降低,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量成正比。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性因素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试判断: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  )

提示 B。

企业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请思考:

俗话说:

“一分钱一分货”,但是,“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或者多于一分货”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为什么?

提示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但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格同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低于价值,就会出现“一分钱不只买一分货”的情况;当供小于求时,价格往往高于价值,就会出现“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的情况。

探究点一 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春节前香蕉价格高,第一个原因是春节节日因素的推动,第二个原因是冬季时令水果选择较少,第三个原因是春节前很多产地气温较低,降水比较频繁,所以导致整个香蕉生长速度非常的慢,供应较少,推高了香蕉的价格。

节后香蕉大量上市,春季的时令水果,如菠萝、圣女果等在不断增加,它们水分比较多,在气温升高的时候更受欢迎,导致消费者购买香蕉的意愿减少,从而导致了香蕉价格出现大的下滑。

(1)春节后,有哪些因素导致香蕉价格下降?

(2)这些因素对香蕉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1)春节后,香蕉供给量增加、节后对香蕉的需求减少、时令水果增加等因素导致香蕉价格降低。

(2)它们是通过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当供给增加,需求减少时,导致商品过剩,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

反之,价格会上涨。

这说明了供求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直接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的途径

例1 (2016·江苏学测)一般来说,新产品上市时,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而当生产不断增加时,又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这两种现象直接反映出(  )

A.价值影响价格B.劳动决定价值

C.供求影响价格D.价格决定供求

答案 C

探究点二 价值决定价格

曾几何时,笔记本电脑被视为奢侈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它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如今,4000元就能购买一台配置较高的笔记本电脑。

(1)笔记本电脑价格下降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笔记本电脑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部MP4便宜。

这是为什么?

(3)商品价格的波动,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你知道这只“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吗?

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随着生产笔记本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价值量不断降低,价格不断走低。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笔记本电脑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故其价值量大,其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部MP4便宜。

(3)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的关系

图示如下:

2.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价值决定价格,一般来说,商品价值与价格成正比,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3)国家政策影响商品价格。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直接或间接影响商品价格,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

(4)货币本身的价值也会影响商品价格。

当货币本身价值量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本身价值上升,商品价格下降。

例2 读下表,M商品的价值是4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7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年份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商品总产量

2016

4

4

10万

2017

4

2

20万

A.50% 40万B.50% 80万

C.100% 80万D.200% 160万

答案 C

解析 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

从表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故一件M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因此该企业在2017年生产的价值总量为4×20万=80万。

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一半,相应的M商品总产量增加了一倍,故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即100%,故本题答案选C。

关注物价,心系民生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直处于“1时代”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2月份同比增幅上行到2.9%,比2018年1月份大幅上涨了1.4个百分点。

CPI同比涨幅突破2个点接近3个点,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和气温偏低双重影响。

因为春节很多食品、肉类需求量和消费量上升,而部分区域道路冰雪覆盖影响物流运输,导致部分生鲜和蔬菜类农产品价格上涨。

其次,春节期间城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人工费上涨,车辆修理与保养、理发及家庭服务价格上涨。

1.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直处于“1时代”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2月份同比增幅上行到2.9%,比2018年1月份大幅上涨了1.4个百分点。

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有(  )

①强寒潮天气导致蔬菜、鲜果生产和运输的成本增加 

②春运期间部分服务项目需求增加引发价格上涨

③临近春节人们过度消费诱发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

④受当前世界经济上行影响,我国经济整体偏热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强寒潮天气导致蔬菜、鲜果生产和运输的成本增加以及春运期间部分服务项目需求增加引发价格上涨,故①②符合题意;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临近春节人们过度消费也不会使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大幅上涨,故③错误;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下行状态,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国家公布的PPI指标反映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

下列符合这一传导路径的是(  )

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②农业比较收益下降 ③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④农产品的供给减少

A.④→②→③→①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D.①→②→④→③

答案 D

解析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使农业比较收益下降,这样农民会缩小生产规模,使农产品供给减少。

因为供求影响价格,所以农产品供给减少导致居民消费资料价格上涨,传导过程为①→②→④→③,故D符合题意。

3.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某县从多种生活消费品价格监测数据看,2017年7~9月主要生活消费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小幅上涨态势:

一是大米、面粉、面条、菜籽油、大豆油等价格受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提升的影响价格保持上涨态势;二是受周边地区生猪收购价格快速上涨影响,猪肉价格在7月消费淡季下跌后,8~9月份出现小幅上涨;三是鸡蛋价格受7~8月份产蛋歇伏期产量减少及9月份需求增加的影响持续上涨;四是石油液化气价格受成品油价格影响出现小幅上涨;五是污水处理费再次上调,伴随自来水价格再度上涨;六是蔬菜价格受7月份高温少雨和8~9月份多雨天气影响,呈现持续上涨态势。

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某县7~9月物价水平仍然存在小幅上涨压力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

劳动力成本提高、资源价格提升是推动米面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污水处理费上调导致自来水涨价。

(2)供求影响价格。

生猪价格受周边地区收购价格上涨的影响,需求旺盛,价格上涨;鸡蛋受产蛋歇伏期影响,产量减少,需求增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蔬菜受天气影响供应不足,价格上涨。

1.情人节期间,玫瑰花价格上涨。

11朵红玫瑰制作成的花束,平日售价80多元,如果在2月7~14日期间送花,价格则要150元,几乎翻了一番。

在这里,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  )

A.地域B.气候

C.生产条件D.文化

答案 D

解析 玫瑰花价格上涨的因素在于“情人节”这个特殊节日的影响,而“情人节”这一节日属于文化的范畴,故选D。

2.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他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

A.商品的供求关系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D.商品的价值

答案 A

解析 A正确且符合题意,气候等因素的变化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说明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故入选。

B、C、D与题意不符,题中气候等因素影响的是供求,而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故均排除。

3.(2018·泰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假如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厂花费1小时,乙厂花费2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双鞋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出售。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双皮鞋的价值量一样大 ②同样时间内甲的产量是丙的2倍 ③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④同样时间内乙的产量是丙的2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D

4.去年某国A企业生产M商品的价格是36元。

假设今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0%,A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该国M商品的价格是(  )

A.24元B.54元

C.30元D.20元

答案 A

解析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价格为:

36÷(1+50%)=24(元)。

故本题应选A。

5.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②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总趋势 

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的,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说法错误,等价交换不可能是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的;④说法错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不等价交换的,只有少数是等价交换的。

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在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总趋势中实现的。

所以选B。

一、单项选择题

1.苹果公司在销售时采取了一种“饥饿营销”的营销模式。

“饥饿营销”是指企业有意控制某种产品的出货量,制造市场上相应产品紧缺的事实,来达到维持产品更高销售价格的目的。

“饥饿营销”运用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决定价格

C.供求影响价格

D.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出货量”“产品紧缺”是指商品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维持产品更高销售价格”是指价格上升,故“饥饿营销”运用的是供求影响价格,C符合题意;A、D与题意不符;价值决定价格,B说法错误。

2.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2.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000元/吨。

矿泉水比自来水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  )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答案 D

解析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矿泉水花费了更多的人类劳动,价值量要比自来水大,所以价格要比自来水高,故D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C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

3.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

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

A.2 80 40B.2 40 20

C.4 80 20D.4 160 40

答案 D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之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根据题意,如果生产者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为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即40元,则价值总量为160元。

4.有人比喻说:

“企业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能不努力自主研发和创新科技,使自己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整个社会。

”材料表明企业在单位时间里生产的商品(  )

A.使用价值量与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价值量与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D.价值量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无关

答案 A

5.下列图像中x轴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其中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故A正确;B反映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越大,故错误;从C图像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该图没有正确反映两者的关系,故错误;从图像D可以看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故错误。

6.有一款特别适用于鼻炎、花粉症及化妆后的纸巾,售价比同规格产品贵了10倍左右。

业内人士感慨:

“这就是科技元素带来的附加值。

”这说明(  )

A.科技越进步价格越高

B.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C.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

D.功能越多价格越高

答案 B

解析 该款纸巾售价比同规格产品贵了10倍左右,主要是因为其科技含量带来高附加值,价值大决定其价格高,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7.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

“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要准确理解题干中该观点的意思。

由于题干没有提及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故C、D两项排除。

“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说明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一定要反映价值,故B项符合题意。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其价格在短期内不一定等于价值,故A项排除。

8.现如今“房奴”“车奴”“卡奴”,这些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

而房价过高,是催生“房奴”的直接原因。

针对“高房价”,下面相关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供不应求是房价过高的根本原因 ②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助长了房价的上扬 ③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增加商品房的供应量 ④要抑制高房价就必须降低社会劳动生产率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故①错误;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商品房的生产成本增加,所以带动了房价上扬,故②正确;③是从供给的角度提供了抑制高房价的措施,是正确的;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价格会上涨,故④错误。

本题答案选C。

9.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A点时,货多不值钱;在B点时,物以稀为贵 ②在A点时,物以稀为贵;在B点时,货多不值钱 ③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吃亏 ④在A、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时,价格高于价值,物以稀为贵,商品供不应求,在B点时,价格低于价值,货多不值钱,商品供过于求,故①错误,②正确;商品生产者是否获利,不仅要看商品的价格,还要看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10.读下面漫画《同价不同票》。

漫画中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票价应以铁路部门提供服务的价值为基础 ②无座乘客与有座乘客已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③无座票与有座票按同价出售违背价值规律 ④服务性商品的价格应该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漫画的观点认为“站票与坐票同价不合理”,其合理性在于铁路部门为无座乘客与有座乘客提供的服务价值不等,如果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则违背了价值规律,故①③说法合理。

②的说法不符合漫画反映的情况,应排除;④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格的说法是错误的,应排除。

故答案选C。

11.(2018·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出自《史记·货殖列传》)。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

A.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答案 D

解析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说明了商品的价格不会一直上涨,因为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商品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商品规模,最终导致商品供过于求,使商品价格下降,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选D。

A错误,材料强调了供求关系对于价格的影响,不是对价值的影响;B强调了计划对资源的配置,材料没有体现;C与题意无关。

12.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居民“菜篮子”价格波动异常明显,节前菜价升高,节后菜价下降已逐渐成为历年来的“自然规律”。

这种菜价波动的“规律”(  )

①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②说明了节日期间菜价不能正确反映价值 ③反映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④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节前菜价升高,节后菜价下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真正的原因是供求影响价格,①③正确;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但与题目无关,排除。

故选B。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3.(2018·淮安市钦工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A )

14.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B )

1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B )

16.(2018·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  )

答案 B。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17.等价交换原则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 B )

三、简析题

18.从2018年1月1日起,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车辆购置税由7.5%恢复为10%。

工作三年的小白打算赶在购置税调整前买一辆国产家用小轿车,以下是他的购车心得。

小白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我国汽车行业技术日益成熟,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制造成本普遍下降。

同时,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汽车产能增长大于市场需求增长,出现了一定的产能过剩。

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每年呈现15%的下降趋势,“降价潮”席卷全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汽车出现“降价潮”的原因。

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

汽车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成本下降,这是汽车价格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

(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汽车价格普遍下降与汽车市场产能过剩有关,汽车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农民甲:

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的。

农民乙:

我不该投资上万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

答案 

(1)价格的变化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国内外市场棉花供大于求,所以棉花的价格会下降。

(2)农民甲坦然面对价格的下跌,把这种现象与市场销售和质量状况联系起来,符合价值规律,所以是正确的。

农民乙对价格涨跌沉不住气,一味跟风而动,没有认识到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 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从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这一角度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