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5760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docx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最新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育文档、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作文大全、考试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educationalmaterials,suchaseducationaldocuments,earlychildhoodeducation,elementaryeducation,juniorhighschooleducation,highschooleducation,essays,examinationmaterials,etc.Ifyouwanttolearnaboutdifferentformatsandwritingmethods,staytuned!

正文内容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

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1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主要让学生通过把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让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本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为此在设计教案时有别于一般的数学课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能做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安排了3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能做到层层递进,以练促思。

  在学生认识了几个完全一样正方体拼接成一行过程中的规律之后,让学生拿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任意拼,以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拼接处的规律。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环节让学生包装火柴盒,通过接近生活实际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最后环节的拓展延伸,一改拼接的惯性思维,让学生认识切过程使表面积增大。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2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复习入手,加强操作

  从复习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入手,进行拼正方体引起表面积减少,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在体验规律中,我安排了3次拼拼算算: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若3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四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可以动手拼一拼。

  总之,本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3

  《表面积的变化》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

  新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到商场看看有关商品的包装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参与

  《新课标》明确指出: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安排了4次动手操作探究规律的活动: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四:

用若干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4

  片段一:

  师:

请你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师:

操作后思考:

  ①拼成的长方体体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体积和有没有变化?

  ②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有什么变化?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重叠1次,表面积减少2个面。

  师:

那么重叠2次,表面积会减少几个面?

重叠3次、4次呢?

  这样的结论是不是正确呢,请你先拼一拼,再观察,然后把表格填完整。

  正方体的个数2345

  拼接的次数

  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面积

  交流讨论: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

拼接的次数乘2就等于减少的面积。

  生2:

正方体的个数减去1就等于拼接的次数。

  生3:

正方体的个数减去1的差乘2就等于减少的面积。

  生4:

就是这些小正方体必须排成一列。

  师生共同小结:

(正方体的个数-1)2=减少面的个数

  反思:

  学生答案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出人意料,但可以看出他们都在认真思考,积极动脑。

由此看来,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需要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想想自己平时在这方面可能做的还不够,今后应每堂课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那样必然会出现精彩纷呈的局面。

  片段二:

  出示题目:

把10个火柴盒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省材料?

  师:

题目问哪一种包装方法最省料?

实际上就是比的什么?

  生:

比哪一种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师:

怎样判别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大还是小?

  生1:

数一共减少了多少个面,减少的面的面积大而且要尽量的多。

  生2:

数外面还有多少个面。

  生3:

量一量,算出表面积。

  师:

我们先不用量量算算的方法,而要凭眼睛去看看数数,现在用10个火柴盒拼成的大长方体,你们觉得是数减少的面容易,还是数外面留下的面容易。

  生:

数外面的容易。

  师:

现在手中只有10个火柴盒,一次摆一种,每摆一种,就记下三种面的个数,填在表中。

  师: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每次大中小三种面的个数情况记下来。

最后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种摆法表面积最小。

  生:

自由活动,摆、记、比。

  小组交流,形成一些判别的规律、掌握比较技巧。

  师:

刚才有人提出量量算算的方法。

正好刚才有几种摆法,大家一开始对它们表面积的大小有疑问,现在请你算算它们的表面积,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对不对?

  学生计算,验证刚才的想法。

  反思:

  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出表面积,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出怎样包装最省材料,但是就失去了今天学习表面积的变化的意义。

这个活动是在前面学生初步感知表面积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为了避免活动的盲目性,让学生进行讨论,形成一定的共识,再开展活动,进行研究,提高效率。

最后,通过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确信最佳的包装方法。

这样通过有效的操作,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5

  本《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起,得到的长方体与原几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在传授新知时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新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在授这一环节中安排了2个活动。

活动一:

探索2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情况,通过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两个面的面积。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

活动二:

探索、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进而加深到用n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呢?

教材对这节的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在活动:

学生很容易发现,每增加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减少两个拼接面。

找到“减少的面的个数”与“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关键的。

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安排了活动二,学生发现这些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我在修改教案时增加了一个环节:

我就直接提出问题“拼接条数”、“正方体的个数”与“减少的面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再进一步就举例,五个正方体拼在一起,有4个拼接处,6个、7个……n个呢?

每个拼接处减少两个面,所以可以用公式(正方体的个数-1)×2表示减少的面的个数。

在寻找“减少的面数”与“减少的面积数”、“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在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时,很快找出规律,但接着将棱长加深到棱长是a时,表面积减少和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找出这个环节上的表现不佳,这是本节的难点,对五年级的学生说确实存在困难,后我反思在此环节上我的引导不到位,并没有找到学生通俗易懂的方法,比如引导时我可以考虑引导学生从拼成的长方体剩下多少个正方形的面,发现剩下面与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规律进行引导,可能效果会好。

  本节通过让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经历了操作、观察、猜测、分析、实验、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有“拼”这一表象,建立了空间观念。

这两个活动都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引领中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接着用n个棱长为a厘米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思考,进一步巩固发现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了数学思考。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6

  本课《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起来,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几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在传授新知时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在授课这一环节中安排了2个活动。

活动一:

探索2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情况,通过让学生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

活动二:

探索3、4、5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变化规律,进而加深到用n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呢?

教材对这节课的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在活动:

学生很容易发现,每增加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减少两个拼接面。

找到“减少的面的个数”与“正方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关键的。

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安排了活动二,学生发现这些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此我在修改教案时增加了一个环节:

我就直接提出问题“拼接条数”、“正方体的个数”与“减少的面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再进一步就举例,五个正方体拼在一起,有4个拼接处,6个、7个……n个呢?

每个拼接处减少两个面,所以可以用公式(正方体的个数-1)×2来表示减少的面的个数。

在寻找“减少的面数”与“减少的面积数”、“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在用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时,很快找出规律,但接着将棱长加深到棱长是a时,表面积减少和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找出这个环节上的表现不佳,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困难,课后我反思在此环节上我的引导不到位,并没有找到学生通俗易懂的方法,比如引导时我可以考虑引导学生从拼成的长方体剩下多少个正方形的面,发现剩下面与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规律来进行引导,可能效果会好。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经历了操作、观察、猜测、分析、实验、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头脑中有“拼”这一表象,建立了空间观念。

这两个活动都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引领中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接着用n个棱长为a厘米的正方体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让学生思考,进一步巩固发现的规律,提高了学生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了数学思考。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7

  本节课《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这一内容有些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已有经验尚处于浅层次状态,离开了实物,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在体验规律中,安排了三次探究活动:

  1、几个正方体排成一排拼成长方体。

2、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

  3、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

并且我围绕这一知识点进行了大胆的设计有了如下突破:

一、设计的思维过程相对完整。

以拼拼算算—拼拼说说—实际运用为主要线索,让学生在主题突出的问题情境下经历全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始终抓住主要方法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对于多个长方体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有了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抓住主要方法就可万变不离其宗。

三、用课件生动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因本微课学习过程不能实践操作,故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生动形象地使学生理解了教学内容。

  总之,本节课学习学生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8

  《表面积的变化》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及会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对旧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空间思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表面积的变化,我加强动手操作,按照创设情境实践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规律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情况,谈几点反思:

  一、创设情境

  新课伊始,我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到商场看看有关商品的包装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这一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这样设计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而唤醒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为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在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参与

  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收教材和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由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本节课,在体验规律中,我安排了3次拼拼算算:

  活动一:

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

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活动三:

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每次操作完学具后,我又安排了小小组进行了讨论:

如比较一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否相等?

将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几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将两盒长方体形状的巧克力包成一包,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哪种方法包装纸最省?

等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观察以及交流讨论的平台,而且有利于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以练促思。

  在学生掌握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安排了拼拼说说,运用规律这一环节。

  用八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表面积的变化情况。

培养了学生优化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学们可以动手拼一拼。

  总之,本节课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9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最后一课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主要探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这一课如何去教,备课组的老师曾在一起进行了初步研讨,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这一内容考试会考什么,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采取怎样的策略防止学生少出差错,等等。

显然,仅仅着眼于帮助学生应付考试的观念是狭隘的,教学时应更关注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因此,在教材最后一部分“拼拼说说”的环节,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片段一]

  师:

用6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

在拼成的长方体中,哪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小?

为什么?

  书上原来的问题是“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大?

大多少?

”只要求学生通过简单地数一数减少的面,计算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

而我把问题改成“哪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小?

为什么?

”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索,体积一定时,物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很快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拼法。

第一种拼法减少了10个小正方形的面,第二种拼法减少了14个小正方形的面,所以第二种拼法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积小。

  师:

大家通过数减少的面,确定谁的表面积小当然是可以的。

能否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说明第二种拼法的表面积比第一种小呢?

  学生一时茫然。

  师:

(进一步引导)你们能否在第一种拼法的基础上,稍作变动,将它转化成第二种拼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