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6015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docx

杭州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

 

杭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报告

 

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O一O年十一月

 

 

摘要

我中心受杭州市科技局委托,对杭州市2009年度立项的50项科技特派员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实际参加考评的有49项。

评价结论为:

优秀项目4项,占总数的8%;良好项目22项,占总数的44%;合格项目23项,占总数的46%;不合格项目1项,占总数的2%,专项整体实施绩效良好。

据统计显示:

预算合同金额1502万元,其中市科技局拨款496万元,区县配套44万元,单位自筹950万元,其他12万元。

市科技局专项资金实际到位282万元,是合同金额的57%;区县配套资金实际到位39万元是合同金额的89%;,自筹资金实际到位金额为716.8万元,是合同金额的75%。

由于所有项目均在合同期限内,资金到位进度符合合同的要求,因此考核项目的资金整体到位情况良好。

49个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引进优良新品种40个,适用新技术58项,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量达50875亩;制定农业技术标准、规程和操作规范15项;开展培训班167次,培训人员数9827人次,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次数3463次,发放农业科普资料22645份;带动和培养了基层科技服务团队49个,科技服务人员1185人。

科技特派员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民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水平、创业技能和科学素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作用,为基层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促进农村科技事业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农业产学研合作,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为规范和加强杭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和市农办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杭州市科技特派员考核管理实施办法》和杭州市科技局《关于开展2010年杭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受杭州市科技局委托,对杭州市2009年立项的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进行了绩效考评。

一、绩效评价报告的有关说明

(一)考评对象

纳入本次考评范围的是2009年立项的50项杭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

本次评价的经费范围包括该专项项目的全部经费。

49家项目承担单位提交了绩效评价自评报告,江干区彭埠镇承担的“彩色喷墨纸废料的回收再利用技术与设备改造”项目经多次催报未按时上交材料。

(二)考评目的和用途

通过本次绩效考评,评价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资金使用成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科技引领作用,并为确定以后年度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的支出预算提供依据。

(三)考评内容

考评内容包括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的分布情况;自筹和配套资金的落实及资金执行管理情况;项目的执行情况;项目实施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和特色支柱产业的培育、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基层科技服务团队带动和培养、农业产学研合作等工作的推动情况。

(四)考评期限

本次绩效考评获取数据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9月30日。

(五)考评依据

1、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和市农办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杭州市科技特派员考核管理实施办法》;

2、杭州市科技局《关于开展2010年杭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杭科计[2010]180号);

3、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

4、各项目承担单位提交的《杭州市科技特派员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

(六)考评工作程序和实施步骤

1、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本次绩效考评的目的和要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考评分业务评价和财务评价,业务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合同的执行和完成情况、项目所产生的成果情况、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情况等;财务评价包括项目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配套和自筹资金到位情况和专项资金管理情况等。

2、收集、核实考评资料

2010年10月11日,杭州市科技局下发了杭州市科技局《关于开展2010年杭州市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杭科计[2010]180号),根据通知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上报了《杭州市科技特派员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及相关附件。

本中心将项目承担单位上报的自评表数据和附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核实,对明显不真实的数据,根据附件进行调整,若附件不能提供依据的,进行电话核实,对新提供的数据要求提供相应的附件,对不能提供附件的数据,不予采纳,并采用较低数据作为评价信息。

3、座谈交流

为保证本次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科学,在本次考评的49个项目中,随机抽取10个项目(清单见下面表格),进行座谈交流,听取了各科技特派员的项目执行情况汇报,交流了成功的经验和相关意见建议。

序号

项目名称

派驻单位

派出单位

1

安阳乡茶叶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示范

淳安县安阳乡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界首乡特色农产品柑橘高枝嫁接技术推广建设

淳安县界首乡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3

单季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

建德市寿昌镇

杭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4

大同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建德市大同镇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5

无公害白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建德市大慈岩镇

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6

临安市太湖源镇镇村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临安市太湖源镇

杭州师范大学

7

夏秋茶后发酵紧压茶新产品开发与研究

临安市高虹镇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

宁围百乡缘蔬菜“肥药双控”技术示范与应用

萧山区宁围镇

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

9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萧山区临浦镇

杭州市农村能源办公室

10

杨桐、柃木快繁基地建设及无公害林下套种技术示范项目

余杭区中泰乡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4、项目评价打分

依据经核实的上报材料,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各项目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并给出绩效评价意见。

5、撰写杭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二、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的基本情况

杭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是杭州市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重点支持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和示范等。

(一)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的分布情况

1、专项资金的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从被考评的49个项目来看,按专项资金项目技术领域划分情况见图1,其中种植类项目27项,占项目总数的55.1%;养殖类项目6项,占12.2%;农业机械类1项,占2.1%;农产品加工类项目4项,占8.2%,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6项,占12.2%,其他5项,占10.2%。

图1:

各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2、专项资金的区域分布情况

参加考评的49个科技特派员项目按所属区域划分,专项资金的投向分布见图2。

图2:

各专项所属区域分布情况

从项目数来看,拱墅共计1项,占总数的2%;西湖共计2项,占总数的4.1%;余杭共计5项,占总数的10.2%;萧山共计7项,占总数的14.3%;临安共计7项,占总数的14.3%;富阳共计7项,占总数的14.3%;建德共计7项,占总数的14.3%,桐庐共计3项,占总数的6.1%;淳安共计10项,占总数的20.4%。

(二)配套和自筹资金落实情况

据对49个被考评项目资金情况的统计和分析,所有49项科技特派员项目的预算合同金额1502万元,其中市科技局拨款496万元,区县配套44万元,单位自筹950万元,其他12万元。

市科技局专项资金实际到位282万元,是合同金额的57%;区县配套资金实际到位39万元是合同金额的89%;,自筹资金实际到位金额为716.8万元,是合同金额的75%。

由于所有项目均在合同期限内,目前的资金到位进度基本符合合同的要求,随着后期的科研经费投入,因此考核项目的配套和自筹资金整体到位情况良好。

表2:

配套和自筹资金落实情况表单位:

万元

项目资金情况

合同金额

实际到位金额

到位比例

专项和配套资金

540

321

59%

自筹资金

716.8

950

75%

(三)项目合同执行进展情况

本次考核的科技特派员项目总体执行进展情况较好,49个项目中,目前全部在合同期内,所有项目都已做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部分项目超计划进度,预计整个专项在合同到期后均能如期验收。

(四)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在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各承担单位都能严格按照《杭州市科技特派员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杭州市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管理办法,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合同预算列支基本相符。

(五)科技特派员人员情况

据对49个参与绩效考评项目的科技特派员人员信息统计和分析,49位科技特派员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2,中级职称28人,初级职称7人。

图3:

人员职称情况

通过专项的实施,吸引并带动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科技活力。

(六)项目实施取得的科技成果情况

1、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情况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是农业科技成果最直接、最活跃的因子,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农畜产品品质的改良和产量的提高都离不开优良新品种和适用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科技特派员依靠自身资源优势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加此次考评的49个项目,累计引进优良新品种40个,适用新技术58项;累计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量达50875亩。

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科技培训的开展和覆盖情况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发展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科技特派员推进农业农村科技进步,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参加此次考评的49个项目,累计开展培训班167次,培训人员数9827人次,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次数3463次,发放农业科普资料22645份。

在科技特派员的引导和主持下,科技培训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一方面帮助乡、村完善了科技教育机制,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3、基层科技服务团队的带动和培养情况

由于目前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自上而下的选派,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工作时间较有限,因此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开展培训农业科技培训需要建立以科技特派员为首的基层科技服务团队,才能形成一种长效的服务机制。

科技特派员对基层科技服务团队的带动和培养情况至关重要。

参加此次考评的49个项目,通过帮助当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方式带动和培养了基层科技服务团队49个,带动和培养科技服务人员1185人。

通过服务团队及人员的带动和培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并构建了一种长效的服务机制,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民素质的提升。

4、农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制定情况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根据"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各个环节,制订和实施标准,并通过农民们按规定的要求与步骤操作,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农户,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

参加此次考评的49个项目,累计制定农业技术标准、规程和操作规范15项。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指标化、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将有效地规范生产技术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并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的实施成效

(一)带动农民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从根本上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农业科技成果在推进农业产业进步中的核心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周祖法特派员实施的“大同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通过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充分利用建德市大同镇现有农业产业产生大量桑枝条、竹屑、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发挥食用菌生产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从而更好的促进当地蚕桑、毛竹和畜牧等主导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以桑枝、竹屑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培养基质的食用菌新品种12个进行试种,筛选出杏鲍菇、茶树菇、蘑菇、猴头菇、毛木耳、竹荪和秀珍菇等适栽的7个品种,并建立了建德市首个食用菌良种繁育生产基地,推广实施菌种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安全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周年生产等新技术,辐射带动整个建德市的食用菌生产,为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水平、创业技能和科学素质

科技特派员在农村服务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农民应用科技的水平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遵循“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入户培训、田间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组织开展了种养新技术、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的各类科技培训,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传播到广大农民中去,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种养水平、创业技能和科学素质,同时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乡土科技人才。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刘凯特派员实施的“甲鱼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根据西湖区双浦镇的甲鱼养殖实际,加强甲鱼的健康养殖管理,规范甲鱼疾病的科学诊断,督导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以及推广疾病预防措施,充分发挥养殖生产潜能,减低甲鱼疾病的发生率,病死率,提高产品质量,以期提高该镇甲鱼产业经济总量、增加渔民收入、巩固甲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在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和监督实施的同时,也为广大养殖户组织开展饲料监管、病害测报防治等工作,倡导养殖户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养殖标准进行生产。

截止目前,累计组织无公害产品抽查55批次、养殖场地环境检测10个批次、饲料质量抽查6个批次,有利地促进了水产品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的贯彻落实。

为倡导科学养殖、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组与西湖区农技推广中心、双浦镇政府农业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合作组织开展了水产养殖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工作,采用邀请省、市水产专家讲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产前、产中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对养殖模式、水质管理、病害防治、饲料投喂等方面开展培训,把先进、实用技术送到户头、塘口,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作用,为基层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促进农村科技事业发展

科技特派员在认真履行特派员自身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背景、政策资源等优势,积极为基层单位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帮扶工作,在争取国家、省、市和区各级各类政策扶持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杭州市农村能源办公室覃舟特派员实施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利用萧山区临浦镇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经厌氧发酵或堆沤粉碎处理后,生成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应用于蔬菜、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上,建立以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将镇内四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变废为宝,解决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在正常实施项目约定的工作内容的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基层单位的高度认可。

在“2010年度杭州市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示范项目申报过程中,覃舟特派员为临浦镇的大庄村、苎东村、通二村、新港村、横二村、王村、南江村、新联村、三峰村、新河村等10个村申报组织工作提供技术指导、政策咨询、关系协调等工作,最终10个村全部获得立项,累计获得市、区两级财政补助资金88万元。

2010年11月份10个项目村全部建成并顺利通过了萧山区和杭州市两级验收。

10个示范项目村合计推广应用了太阳能热水器1490台计3013平方米,节能灯1050盏,太阳能路灯45盏,太阳能LED显示系统(用于新河村村务公开)一套,10个示范村的清洁能源利用率提高5%达到了88.93%,每年可节约、开发能源460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196吨。

在覃舟特派员的组织协调下,临浦镇经市农办、市发改委、区发改局、区农业局等单位选定为平原型“低碳农村”建设试点示范乡镇。

该项目将以实施“三农六化”即“农业投入减量化、农业废物资源化、农村能源再生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农村土地绿色化、农民生活节约化”为切入点,全面开展低碳建设。

临浦镇试点乡镇将于2011年至2012年两年内实施,杭州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在100万元以上,萧山区级财政将给予1:

1配套。

(四)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以及派出单位和其他关联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科技资源等优势,在派驻乡镇和派出单位等科研机构之间构筑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的有效通道,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技术经济合作,为当地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陈加红特派员实施的“杨桐、柃木快繁基地建设及无公害林下套种技术示范项目”,以高校科研能力为技术支撑,以农业科技型企业为商业化运作主体,通过吸引种植大户与散户,创建新型效益联合体,在余杭区中泰乡华凯农业基地建设杨桐、柃木苗木快繁基地,运用现代化扦插技术繁育杨桐、柃木容器苗,研究无公害栽培示范技术;在促进杨桐、柃木产业化的基础上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自身和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业产学研合作,期间促成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和华立.华凯新农的南湖基地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多个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领导实地走访考察中泰园林苗木生产企业和苗农,进一步拓展了苗木的市场销路。

目前,在华立.华凯新农的南湖基地主要办公区附近搭建了7个现代化钢管大棚,配置了一套扦插喷雾系统,用作扦插练苗场所,另翻建了一座连栋玻璃温室,用作扦插育苗场所。

同时还建成了10亩左右的杨桐、柃木无公害林下套种技术示范基地,将大量繁殖育苗后,进一步扩大无公害林下套种技术示范基地面积,以强化示范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支持和签订购销合同等方式,鼓励当地农户参与杨桐、柃木生产,最终培育和壮大杨桐、柃木这项新兴农业产业。

四、评价结论

经我中心对上报材料的核实、考核,以及部分项目的实地考察,2009年度科技特派员专项的整体执行情况良好,考评结果如下:

优秀(分数≥85)项目4项,占总数的8%;良好(85>分数≥75)项目22项,占总数的44%;合格(75>分数≥60)项目23项,占总数的46%;不合格(分数<60)项目1项,占总数的2%,专项整体实施情况较好,评价结论清单见附件1。

图4:

评价结论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较单一,并尚未形成个人、派出单位和派驻单位利益共享机制

从上报的自评信息来看,目前我市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模式较单一,基本上属于项目任务模式,按要求科技特派员可以根据农时季节、实施项目需要和当地实际,灵活掌握在基层的服务时间,努力做到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服务两不误,但一年内应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驻在乡镇工作。

项目任务模式不能在科技特派员和派驻单位建立深层次的利益共享机制,也较难将“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变成科技特派员个人的内在需求。

(二)个别科技特派员个人从事专业和所承担项目内容关联性不强

在书面评价和座谈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科技特派员个人从事专业和承担的项目内容关联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开展和实际效益的获取。

六、建议

(一)发展和完善多种服务模式,并在个人、派出单位和派驻单位之间构建利益共享机制

主管部门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如项目任务模式、有偿服务模式、技术入股模式、技术合作模式等,力争在个人、派出单位和派驻单位之间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地调动科技特派员和派出单位的选派积极性,真正将“要我派驻基层”转变为“我要派驻基层”,从而充分发挥高层次技术农业科技人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二)科技特派员的选题应充分发挥和体现个人的专业优势

在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加入非农专业的科技人员,可以拓展服务的技术领域,更加全面系统地服务“三农”。

在项目选题和立项过程中,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把关,所立项目应充分发挥特派员个人的技术专长和行业背景优势。

七、附件

附件1、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评价结论

 

附件1:

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评价结论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评价得分

评价结论

1

20092232I02

安阳乡茶叶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示范

淳安县安阳乡

88

优秀

2

20092232I37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萧山区临浦镇

87

优秀

3

20092232I13

大同镇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建德市大同镇

85

优秀

4

20092232I45

鸬鸟镇无公害蜜梨优质、稳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

余杭区鸬鸟镇

85

优秀

5

20092232I11

单季稻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

建德市寿昌镇

82

良好

6

20092232I14

无公害白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

建德市大慈岩镇

82

良好

7

20092232I23

夏秋茶后发酵紧压茶新产品开发与研究

临安市高虹镇

82

良好

8

20092232I22

临安市太湖源镇镇村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临安市太湖源镇

81

良好

9

20092232I43

杨桐、柃木快繁基地建设及无公害林下套种技术示范项目

余杭区中泰乡

81

良好

10

20092232I24

临安市大峡谷镇山核桃林、毛竹林喷滴灌工程

临安市大峡谷镇

79

良好

11

20092232I35

宁围百乡缘蔬菜“肥药双控”技术示范与应用

萧山区宁围镇

79

良好

12

20092232I08

界首乡特色农产品柑橘高枝嫁接技术推广建设

淳安县界首乡

78

良好

13

20092232I10

富文乡茶叶基础设施的改造及技术品牌的提升

淳安县富文乡

78

良好

14

20092232I20

桐庐县百江镇蓝莓规模化生产试点项目

桐庐县百江镇

78

良好

15

20092232I28

土种蛋鸡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富阳市上官乡

78

良好

16

20092232I41

新优园林植物黄金络石种苗繁育及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

萧山区所前镇

78

良好

17

20092232I03

桑枝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

淳安县威坪镇

77

良好

18

20092232I12

山地蔬菜生态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建德市三都镇

77

良好

19

20092232I15

草莓育苗高效安全生产模式与产业化示范

建德市航头镇

77

良好

20

20092232I42

日本沼虾搭养泥鳅生态高产养殖模式示范与推广

余杭区仁和镇

77

良好

21

20092232I40

罗氏沼虾与中华鳖混养技术

萧山区闻堰镇

76

良好

22

20092232I49

甲鱼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

西湖区双浦镇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