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6041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16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4页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4页
亲,该文档总共1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考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docx

历年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

199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错选的不给分。

6.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7.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

这一事实说明[B]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

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9.“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说法[C]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C.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10.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11.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通和最基本的关系是[B]

A.阶级关系B.商品交换关系

C.金钱关系D.竞争关系

12.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B]

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13.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C]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D.组织股份公司

l4.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

A.劳动时间和产品售卖时间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15.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D]

A.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16.第一次出现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C]

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

C.《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D.《法兰西内战》

二、下列各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选出正确答案,将字母标号填人题后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

2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

[CD]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持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2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BDE]

A.生产力发展的动因

B.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E.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22.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ABCDE]

A.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

B.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过程

C.人的本质活动D.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E.形成人们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23.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BCD]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E.商业利润的来源

2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AC]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25.社会总产品是指:

[BCD]

A.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当年新创造的价值

B.当年历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C.当年所生产的生产

D.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价值的总和

E.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费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

2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

[AC]

A.参政党B.执政党C.友党D.反对党E.在野党

27.马克思恩格斯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经验、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有:

[ABCD]

A.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天然同盟军

D.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

C.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D.“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E.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斗争胜利的首要条件

四、辨析题,辨别和简要分析下列各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该题不给分。

3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要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普通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2分)整体和部分则是反映事物的包含和组合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之和大于部分;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1分)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基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不能把二者等同。

(1分)

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和发展,表明帝国主义固有的矛盾正在消失。

答案要点:

二次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相对稳定和发展的局面,但资本主义私有制依然存在,无产阶级没有摆脱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1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存在,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趋势也未改变。

(1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状态和对帝国主义的依附性并未消失,帝国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在新形式下继续发展。

(1分)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不改变,它所固有的矛盾就决不会消失。

(1分)

五、论述题。

35.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这一原理对正确决策的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论,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际运用和生动体现,二者是一致的。

(3分)这种一致性表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认识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

第二,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第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的过程。

第四,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4分)上述原理是我们正确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切决策都必须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在决策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

同时要遵守民主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

决策形成后,还要回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

(3分)

37.试述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及其在现阶段的特点。

答案要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

(1分)但是,由于剥削阶级的残余还存在;历史上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在现实条件下还不可能杜绝极少数反革命分子、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和严重经济犯罪分子的产生;国际敌对势力将长期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渗透、颠覆、和平演变活动。

(4分)因此,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激化。

(1分)

现阶段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是:

阶级斗争集中地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和斗争。

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会深入到政治领域,形成激烈的政治斗争,斗争的中心仍然是政权问题。

(2分)国内的阶级斗争往往是同国际范围内的斗争紧密联系的,’是同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结合在一起的。

(1分)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激化到暴力冲突的程度。

(1分)

38.试以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说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

巴黎公社的失败,除了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以外,与公社自身的错误有关。

(1分)公社没有乘胜进军凡尔赛,消灭反动派及其反革命武装;没有坚决镇压反动分子的反革命活动,对敌人过份宽大;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听任资产阶级从经济上支持梯也尔政府,对农民问题认识不足,没有建立工农联盟。

(4分)公社之所以出现上述错误,原因在于领导公社活动的是布朗基派与蒲鲁东派,他们在理论上是不科学的,在组织上是不统一的,造成一系列严重失误。

可见,公社失败最主要的教训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3分)马克思思格斯及时地总结了公社的经验教训,在第一国际的有关决议中,多次强调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分)

199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窝的答案。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6.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B]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D]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8.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

[C]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9.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B]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11.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D]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

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

12.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

13.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B]

A.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B.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土地追加投资的差别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

14.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

[D]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5.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

[D]

A.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B.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在下列各题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人题后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

18.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BCD]

A.一元论和多元论的统一B.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1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BDE]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20.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DE]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本体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E.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2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可以:

[ABDE]

A.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B.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C.执行价值尺度职能D.充当储蓄手段

E.按一定汇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兑换

22.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

[ABDE]

A.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E.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6.恩格斯提出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

[CDE]

A.合法斗争B.自觉斗争

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E.理论斗争

四、辨析题(每一小题5分,共15分)

30.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答案要点:

从抽象到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一个抽象的逻辑起点开始,经过一系列逻辑中介,一步步揭示思维对象的内在矛盾,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这是思维的发展和深化。

(2分)从理论到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用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它已经超出思维的领域。

(2分)二者是不能混同的。

(1分)

3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答案要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在宏观上采取了某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和手段,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2分)它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准备,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错误的。

(1分)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论述符合逻辑。

33.联系现实思想状况,评述下列两种观点: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人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

答案要点:

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的。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但它离开人的社会关系谈论人的问题,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原则,不是科学的命题。

(2分)人是目的还是手段,就其实际内容来说,是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人的社会价值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只有在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

(2分)在社会生活中,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个人只有作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也就是充当他人和社会的手段的过程,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3分)在剥削制度下,人的目的和手段是分离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片面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实质上是把自我当作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

这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3分)。

199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各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

[A]

A.科学社会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

[A]

A.存在先于本质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统一于存在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

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度”是指:

[A]

A.事物质变的关节点B.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C.事物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保持一定量的质的限度

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D]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D]

A.商品与商品之问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B]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5.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A.人道主义B.拜金主义C.利己主义D.自由、平等、博爱

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6.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是[B]

A.股息与银行利润之比B.股息与银行利息率之比

C.股息与利润率之比D.股息与创业利润之比

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D]

A.政党制度B.选举制度C.文官制度D.国家制度

9.资本主义政体的现状说明[D]

A.政体和国体是没有联系的B.有何种国体就有何种政体

C.有何种政体就有何种国体D.政体和国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B]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D.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二、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人题后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该题不给分。

15.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BDE]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垄断资本发展的新现象有[ABCD]

A.生产集中发展到跨部门集中

B.相当数量的大企业被兼并或合并

C.私人垄断加速向国家垄断转变

D.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E.自由竞争完全为垄断所取代

17.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DE]

A.历史观不同B.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态度不同

C.社会思想不同D.实现理想的途径不同

E.依靠的社会力量不同

1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的缺陷在于[ABCE]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19.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B]

A.一切经验科学的概念和命题的真假在于能否由经验来证实

B.数学和逻辑的概念和命题来源于人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C.认识是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等反映自然与社会

D.认识主体对客体信息选择、重构,是实现主体正确反映客体的必要途径

E.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20.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技术,在一定时期内仍能发展的原因有[ABCDE]

A.垄断的统治并没有消除竞争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垄断价格作用的加强D.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等价交换

E.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26.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把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立起来,违背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应该说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2分)历史唯物主义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的实践中造就并涌现出来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必须和群众的实践紧密结合,和人民群众一起成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英雄人物如果脱离了群众,就将一事无成。

(3分)

29.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

答案要点:

(1)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个人意志及其活动对于历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用。

五、论述题,宴求紧扣题意,论述符合逻辑。

29.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认识论上阐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

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达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一原理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共同的理论基础。

(3分)解放思想就是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

实事求是是从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中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又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

实践是二者一致性的共同的现实基础。

(3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成果。

(1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原先长期束缚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起适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观念,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分)

30.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用的意义。

答案要点:

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态,具有三种循环形式。

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态及其循环的三种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

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相互依存。

(6分)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的分析,不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运动中的各种矛盾,而且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总量,必须合理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态上;三种资金的循环必须保持其连续性。

只有遵循资金循环的客观要求,才能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4分)(若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较好,可加1—2分,但不得超过本题规定的总分)

33.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运用对立统一的学说,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13分)

答案要点:

(1)对立统一的学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切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依赖又相排斥、既相同一又相斗争,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