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66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docx

《旅游心理学》第二章1思维情绪和意志描述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顺序号

5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

授课

章节名称

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四五节

教学目的

掌握思维、情感、意志的理论基础

教学

重点与难点

思维定势、情感类型、意志结构

更正、补充、

删节内容

使用教具

课堂讲授

课外作业

P66、7、8、9

课后笔记

检查意见

签字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节思维

人为什么需要思维?

1.人类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局限性

=眼睛:

可见光390—760nm(毫微米)

=耳朵:

声波20—20000Hz

2.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过去(恐龙、兵马俑)—现在—将来(气象、经济、职业)

3.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事物本质和规律带有蕴涵和内隐的特点

=想知道桃子的滋味,怎么办?

=雷与闪电是怎么回事?

太阳黑子、黑洞?

一、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

二、特性

1、间接性(反应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理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

Eg人类还没有搞清楚宇宙形成的奥秘,但人们可以根据宇宙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以及相关知识经验来推测它的形成。

人类推测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很多类似地球的星球,上面同样生长着很多具有智慧的生命。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2、概括性(对同一类事物共同属性的抽取)

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

(笔:

钢笔、铅笔、圆珠笔。

动物:

猫、狗、狮子、大象、猴子)

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发现规律)。

(太阳:

东方升、西方落)(昼夜交替)

三、思维和感觉的关系

知觉反应是事物外部特征,而思维反应的事物内部的本质

四、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的形态分

动作思维:

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Eg自行车坏了,问题出在哪里?

必须检查相应部件,才能排除故障。

这种通过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叫做动作思维。

想象思维:

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Eg去城市的某个地方,我们可能会在头脑中相处可能达到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出一条短而方便的路。

比如艺术家,设计师。

抽象思维:

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是抽象思维。

Eg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进行某种推理都要运用这种思维。

2、按照思维方式分为: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

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Eg你可以轻松辨别狗和猫,这些都是感觉思维(也可以叫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也叫逻辑思维,是指经过仔细研究、逐步分析,最后得出明确结论的思维方式。

例如:

警察通过线索、取证、对证等找出犯罪对象的思维;学生推理论证几何题的思维。

3、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成分

常规思维:

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指示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Eg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问题,这种思维的创造水平低,对原有的知识不用改组,没有新的创造成果。

创造性思维:

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者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

Eg大型的软件开发,心的科学理论的提出

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定势心理活动一种准备状态

问题:

思维定势

——好?

——不好?

陆钦斯通过著名的量水实验。

该实验要求被试计算同类性质的一组算术题,即用不等量的小桶ABC量出定量的水(见下表)

容器的容量要算出的容量

ABC

211273100

141632599

1843105

942621

2059431

2349320

287635

问题:

篮子里有四个苹果,由四个小孩子平均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

请问:

他们是怎样分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是:

四个小孩一人一个。

这个答案,许多人可能不服气:

不是说四个孩子平均分四个苹果吗?

那篮子里剩下的一个怎么解释呢?

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三个小孩子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

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者拿在手上,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问题2:

例:

有9个点,用4条直线“一笔画”完成

固着看到物体的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功能

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

五、想象

1.概念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一个缺乏想象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幽闭在他个人的狭窄的情感的紧促的圈子里。

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饱满的创新激情,当一个人的创新激情处于高潮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它他会有一位“恋人”经常形影相随,这位“恋人”便是灵感。

创意视角的价值:

法国学者查铁尔——你在做事时只有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最危险的。

法国著名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林园,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林园摘花、拾蘑菇、野营、野餐,弄得林园一片狼藉,肮脏不堪,管家让人围上篱笆,竖上“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均无济于事。

玛迪梅普莱得知后,在路口立了一些大牌子,上面醒目写到:

“请注意!

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千米,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

从此,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林园。

问:

在一块土地上种四棵树,怎样使他们任意两颗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心理学家公布出了答案,其中一棵树可以种在山顶上!

这样,只要其余三棵树与之构成正四面体的话,就能符合题意要求了。

这些受试的学生考虑了那样长的时间却找不到答案,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学会使用一种创造性的方法——立体思维法。

怎样把鸡蛋竖立在桌子上?

1、在桌子上挖一个小坑;

2使用万能胶;

3让桌子躺倒,鸡蛋放在地板上贴着桌面;

4使鸡蛋高速旋转而立在桌面上;

5用手扶着;

6倒吊桌子,鸡蛋竖着塞在地板与桌子之间;

7磕破鸡蛋皮;

思考: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第四节情感

一、概念

快乐:

指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愤怒:

往往是在愿望不能达到或事与愿违,并一再受到妨碍的情况下产生的

恐惧:

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体验,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的情景或事物的能力引起的。

悲哀:

是与失去所热爱的事物或所盼望的东西有关的体验

二、外部表现

面部、身段、言语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他们的外部表现都是一样的,用肢体语言就能够相互沟通。

三、情感分类

1.激情

特点:

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暴发式的情绪状态。

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表现:

吹胡子瞪眼,咬牙切齿,面红耳赤,冷汗一身,手舞足蹈,有时甚至出现痉挛性动作

2.心境

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

3、热情

三、情绪的调节

用同理心理解对方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过去不等于未来

明确目标,放飞梦想

情绪控制八大技术

1.制怒术:

做情绪的主人,当喜则喜,当悲则悲。

在遇到发怒的事情时,一思发怒有无道理,二思发怒后有何后果,三思有其他方式替代吗?

这样就可以变得冷静而情绪稳定。

2.愉悦术:

努力增加积极情绪。

具体方法有三:

一是多交友,在群体交往中取乐;二是多立小目标,小目标易实现,每一个实现都能带来愉悦的满足感;三是学会辩证思维,可使人从容地对待挫折和失败。

3.幽默术:

常笑多幽默。

心理学家认为,人不是因为高兴才笑,而是因为笑才高兴。

不是因为悲伤才哭,而是因为哭才悲伤。

生活中要多笑勿愁。

4.助人术:

学雷锋做善事,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可使自己心安理得,心境坦然,具有较好的安全感。

5.宣泄术:

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通过运动、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找朋友谈心诉说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大哭一场。

6.代偿转移术:

当需求受阻或者遭到挫折时,可以用满足另一种需要来代偿。

这一门课没考好,可争取在另一门课上取得好的成绩,也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改变环境来转移情绪的指向。

7.升华术:

即把受挫折的不良情绪引向崇高的境界。

如著名文豪歌德在失恋后,把失恋的情绪能量升华到文学写作中,写出了名篇《少年维特之烦恼》

8.放松术:

心情不佳时,可以通过循序渐进、自上而下放松全身,或者是通过自我催眠、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进入放松入静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想象曾经经历过的愉快情境,从而消除不良情绪。

第四节意志

一、意志的含义

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

只有人类才能预先确定一定的目的,有组织地去逐渐实现这一目的,也就是说,人类通过意志,通过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见思想能走多远)

小故事:

你知道思想能走多远

四十多年前,有一个十多岁的穷小子,他自小生长在贫民窟里,身体非常瘦弱,却立志长大后要做美国总统。

如何实现这样的抱负呢?

年纪轻轻的他,经过几天几夜的思索,拟定了这样一系列的连锁目标:

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就需要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步步为营。

一天,当他看到著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办法,因而有了练健美的兴趣。

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男人。

三年后,凭着发达的肌肉和健壮的体格,他开始成为健美先生。

在以后的几年中,他成了欧洲乃至世界健美先生。

22岁时,他进入了美国好莱坞。

在好莱坞,他花了十年时间,利用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成就,一心塑造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

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终于接纳了他这位“黑脸庄稼人”。

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婚姻生活过了十几个春秋,他与太太生育了四个孩子,建立了一个“五好”家庭。

2003年,年逾57岁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坛,转而从政,并成功地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

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

他的经历让人们记住了这样一句话: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2、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

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

过程见书P27

意志的结构

意志的心理结构是很复杂的,由于研究工作的薄弱,在心理学上至今尚无统一的看法。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意志结构中的几种主要心理成分:

期望和抱负水平、心理冲突、选择和决策。

1、意志行动中的期望和抱负水平

期望是主观上希望发生某一事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与将来有关的动机。

期望的结果就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目标的确定和选择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所谓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例如,一个人在打靶前估计自己能打中5环,但实际上只打中4环,这时就会产生失败感;如果继续打靶击中6环,这时就会产生成功感。

(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形成的。

下列因素会影响着一个人的抱负水平:

1)成败经验。

成功的经验一般能导致抱负水平的提高;成功的经验愈强烈,以后的抱负水平就提得愈高。

而失败的经验一般则导致抱负水平的降低,失败得愈厉害,以后的抱负水平就会降得愈低,并且变化也很大。

2)自信心。

自信心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

有自信心的儿童比没有自信心的儿童所定的抱负水平更符合实际;自信儿童喜欢较困难的作业,其抱负水平也高,因而易受到失败的危险。

当然,自信心与努力从事的特殊领域有关,并且只有在这个领域内影响抱负水平。

3)团体的成败经验。

个人的抱负水平不仅受个人的直接的成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团体的成败经验的影响。

当个人从事他未曾做过的工作时,确定自己的抱负水平往往以他人或团体的成败经验为定位点

2、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或动机斗争,是很复杂的。

在确定目的时会产生心理冲突。

例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填写毕业分配志愿书时,是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呢?

还是留在大城市呢?

这时他可能会产生动机斗争。

在选择制定计划时也会产生心理冲突。

例如,有的方式方法对达到目的是容易的,但不符合道德标准,有损于他人的利益;有的方式方法对达到目的是困难的需要化很大力气,但符合道德标准,这时一个人也可能产生心理冲突。

在执行决定阶段遇到困难是知难而进还是放弃预定目标确定新的目标呢?

这时也会产生心理冲突。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情况是很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双趋冲突。

有时,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孟子曰:

“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生,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这是双趋冲突的一种解决办法。

一个大学生在开学之初期望选修两门喜爱的学科但只准选修一门时也会产生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目的,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始能避免其二。

像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又怕受处分,因为在他看来,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

3)趋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

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

像这种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例如,学生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青年人想为社会做好事又怕别人不理解等等。

这类矛盾心理,就是趋避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

有时,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

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

例如,开学之初一个大学生想选修一些有吸引力的课程,但又害怕考试失败;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但又害怕耽误时间太多;想参加学校的公关协会学习公关学问,但又怕不能被接受面子上不好看。

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就是多重趋避冲突。

3、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策

三、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

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故事:

抢劫会被判死刑吗?

作案前先问派出所:

抢劫会被判死刑吗?

 刘某今年24岁,年后从陕西来天津找工作,连续十几天都以失败而告终,身上仅有的钱已经不够买火车票了。

刘某决定铤而走险去抢钱。

但他准备动手时却犹豫了:

万一被抓会不会被判死刑?

他有些担心,竟想出进派出所打听的主意。

  动手前两天,刘某走进一派出所。

他自称一位老乡在年前抢包,现被公安局抓起来了。

他向民警打听,这位老乡会不会被判死刑。

民警告诉他,抢劫的刑期与嫌疑人抢劫的数额、手段等细节都有直接关系,并不是每一个抢劫犯都会被执行死刑。

听了解释刘某放心了。

这天夜里,他从渤海大楼附近开始溜达,一直走到浙江路附近才发现一名背包的女子,刘某抢过女包撒腿就跑。

就在刘某自以为得手时,值勤民警将他当场抓住。

目前,刘某已经被警方刑拘,他所交代的犯罪过程令民警哭笑不得。

2.意志的果断性

果断性是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

与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3.意志的坚忍性

坚忍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行,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与坚忍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顽固。

4.意志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品质。

自制力反映了意志对行动的抑制功能。

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冲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