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6823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docx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

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心理学透视

[摘要]魏书生的班级自动化管理实验曾经优化了许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率。

但是,一些教师在学习借鉴该理论的过程中却遭遇了困惑。

如果我们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班级自动化管理,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把握该教育管理理论的精髓。

[关键词]魏书生 班级;自动化管理;精髓

DialysisofthePsychologyoftheClassAutomationManagementAuthor'sunit:

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ScienceTongshanCounty,JiangsuProvince

[Summary]TheexperimentoftheclassautomationmanagementofWeiShushenghaseverimprovedthestudyattitudeandefficiencyofmanystudents.Butsometeacherswerepuzzledaboutitwhenlearningaboutthetheory.Ifwecanthinkabouttheclassautomationmanagementfromtheangleofthepsychology,itwillhelptounderstandandmasterthesoulofthetheoriesofeducationalmanagement.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1979年开始进行班级管理自动化的实验研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班级管理经验。

实验结果表明,在魏老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们乐学,班级凝聚力与学生自控力明显增强,纪律好转,学生成绩提高也较快,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教师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即使魏老师长期不在学校,学生也能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魏书生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教育效率及教育质量曾令多少教育工作者为之倾倒并动心。

可是,笔者曾不止一次的听到有教师说:

魏老师的报告很精彩,但是用魏老师的办法来教育管理学生常常不顶事。

于是,笔者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魏老师手里有效的办法,到了一些教师手里却不灵验了?

难道魏老师还留了一手不成?

经过认真地调查、学习与思考,笔者以为,并非魏书生的教育理论不管用,而是一些老师在学习运用魏老师的方法教育学生、管理班级时只是机械模仿,并没有真正把握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

笔者认为,班级自动化管理主要具有下列心理学特点,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些,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班级自动化管理的重要前提

人格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带有一定稳定倾向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统一。

人格高尚的人具有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他可以使周围的人产生敬佩、模仿等心理,从而使其根据所尊重的人所期望或欣赏的某些行为发生自觉改变,以求赢得重视与赞赏。

在现实生活中,魏书生通过不懈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享有了崇高的威望。

于是,对于魏老师提出的教育要求,学生几乎是作出最大的努力,教育效果自然见长。

对许多教师而言,他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格的力量。

由于非权力影响力小,学生并不完全信服一些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常常是被学生打了折扣,甚至是带着一种消极的、抵触的心态去执行,教育的效果自然不高。

魏书生老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全身心地热爱学生。

魏书生曾在一篇日记中写到“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

1他向所有的学生献出了赤诚之心,因而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

他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善待每一位学生,并把班级内的后进生称之为“班级的后几节车厢”2,提倡教师“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3,并身体力行,使一个个“后进生”不断地通过奋斗去享受超越自己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魏书生老师认为“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4。

为此,魏书生经常寻找机会在往返学校的途中做学生的“同路人”5,还曾经在深夜送学生回家;当有学生要转学,魏书生老师便组织班级同学开展一些特别的方式送别,强化学生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感情;学生升入大学,走向社会,以及以后工作的发展,只要有困难求助,魏老师总是热心帮助;魏书生对学生的爱,更表现在他对待后进学生的教育耐心与信心上,他认为“后进学生的反复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看到他又后退了就灰心,就气馁,而应当认识到这是情理中事”6、“后进学生上进的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7。

于是,在教育中,魏书生老师比之一般的教育者对待学生有着更多的信心与耐心,这让很多后进生受益匪浅。

2.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积极健康的心态利于人们明确人生的意义,利于开发人生的潜能,利于人们不断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

在魏书生老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中,“苦乐观”问题是最核心的。

他特别强调“把什么当作人生快乐,是人生之第一命题”。

8

魏书生认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9。

他认为“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才能适应环境,进而使环境朝着如人意的方向改变一丝,改变一毫”10。

“改变自我,天高地阔;埋怨环境,天昏地暗”11。

“我们以高尚、昂扬、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那我们就会生活在高尚、昂扬、乐观的生活之中”12。

于是,魏书生在面对困难的现实时,总是千方百计的改变自己。

例如,遇到容易使人生气的教育现象,他请学生来帮助自己控制情绪;遇到教育中的问题,他“千方百计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13;遇到生活中的问题,他总是能根据自己当时的角色状态,努力调整自己的认知,达到心理平衡。

魏书生经验告诉我们,当客观世界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的就是我们的主观世界。

积极的人生态度,无疑会给学生树立人生的榜样。

3.善于感知理解他人。

“感知他人”是情商理论的核心之一,它主要包括同情和关心他人、表达理解感情、友爱、尊重他人的能力等。

善于感知他人的人,可以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从而增强自身的影响力。

无疑,魏书生老师是一位善于此道的人。

他曾经在日记中写道“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

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欲望”。

“理解、顺应是手段,改变才是目的”14。

为此,魏书生在教育学生时,总是先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着想,即用心体会学生出现问题以后的心理状态,努力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考虑问题(即善于发现学生心理上积极一面)。

他认为“不管学生多气人,多淘气,当他站在你的面前时,你都要坚信,他的内心深处便潜在着你的助手。

”15事实上,学生发生问题以后,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理解、关心、安慰与帮助。

这一点,魏书生老师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有一次,两位学生打架,魏老师采取了“同感三步曲”的处理方式:

其一,先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

面对打架的学生,魏老师第一步不是采取许多老师惯用的冷处理、批评教育、刨根问底等处理方式,而是另劈蹊径,先与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沟通。

他对打架的学生说道“现在还疼不疼呀?

需要不需要上医院看看?

”16这一举动表明了魏老师的教育关注的首先是活生生的人,关注的是学生的伤情,这容易给学生带来心里上的温暖,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

其二,发现学生在此事背后的积极心理。

面对打架的学生,魏老师肯定地说道“我知道你们本来不想打。

”17的确,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本身并不愿意打架,通常只是因为情绪冲动,自我控制力弱,才动起手来。

魏老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即关注学生心理上的积极面,这样利于问题学生产生提高自身形象的需求,从而强化积极的心理。

同时,老师肯定学生的积极心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遇见“知音”的感觉,从而愿意亲近老师、承认错误、接受教育。

其三,在建立起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然后才开始对问题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地教育引导。

面对打架的学生,魏老师引导他们谈自己打架时的想法,找出自己不愿意打架的理由,怎样想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打架。

于是,学生之间的矛盾迎刃而解,并且还会使学生主动采取一些积极行动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魏书生老师的教育艺术之所以高明,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善于通过有效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着自己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感知、理解和爱。

4.民主的教育态度。

研究表明,人们越是在比自己成熟或地位高的人面前获得尊重,就越容易获得沟通。

无论地位怎样变化,魏书生一贯以民主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法,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也赢得了学生的合作,这正是魏书生人格魅力的重要来源。

魏书生认为“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

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18“用民主的方法,使师生之间获得最大限度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9他当班主任时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21。

他认为“一位当班主任的,如果凡事都和同学商量,一定容易成功。

”22于是,他在教育过程中凡事与学生商量。

在教学中,他“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之间认识的统一。

”23甚至还经常和学生商量搞一点教学实验。

这一点,也是他在全国各地讲学时常用的方法,而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班级纪律不好,他找班干部商量;不会开主题班会,又和学生们一起商量;学生劳动不积极,他就与学生商量出了开展劳动竞赛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等等。

他还紧紧依靠民主管理与制度管理,把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而且所有的班规班法都是在同学们的共同参与下商量完成的。

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与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减少了教育过程中的阻抗。

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实现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关键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感智商(EQ)的概念。

戈尔曼认为,一个人的成就,20%取决于其智商,80%取决于其情商。

而情商的核心内容就是“把握自己”与“感知他人”。

在魏书生的教育实践中,非常注意对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他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扎实的教育训练环节,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步提高。

下面几点做法形成了魏书生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力的完整链条。

1.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我们知道,有责任心的人,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他之所以敢负责,会负责,是因为他能够对自己进行有效的控制。

所以,一个人的责任心的发展会促进其自我控制力的发展。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自动化管理实验中,逐步建立了“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24的责任心培养机制。

在魏书生的班级,只要是班规班法中有了一项较重要的规定,便要确定一位同学具体负责,做到无论是大事小事,事事均有人负责;无论是强者弱者,人人皆承担事务。

他的班级设立了岗位责任制,做到了无论是常务班长、团支部、班委会委员、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科代表,还是专项任务承包者与公用备品承包者,人人都有明确的职责;他们制定的各种规章,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事事皆有人落实。

可以想象,学生在这样一种需要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努力的教育环境中生活,其价值感、责任心与自我控制力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2.建立监督检查系统

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运行高效的组织,必须具备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

在班级自动化管理的过程中,面对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如果没有监督检查系统的建设,要想实现班级管理的自动、高效是不可想象的。

针对中学生因不成熟存在的自我控制力薄弱的问题,魏书生科学的构建了班级自动化管理监督检查系统的五道关口:

25

第一关,良心关。

他相信学生是积极向上的,相信大部分学生是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引导学生要忠实于自己,凭良心做事、学习,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自主改进,对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

这样,有效地减少了班级管理中的精力消耗。

第二关,互查关。

通过同学之间的互查,既可督促有惰性的学生、偶有疏忽的学生,又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反馈、相互促进。

第三关,承包者关、责任者关。

每一项工作的落实,都要经过该项工作的承包者、责任人进行验收。

这样,利于整体把握完成任务的质量,同时堵塞互查中的敷衍行为与可能存在的人情因素对完成任务数量、质量的影响。

第四关,集体舆论关。

对待一些缺乏自觉性的学生,还要调动集体舆论的力量,对学生形成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改进的动力。

第五关,管理者本人的抽查关。

无论前面监督的情况如何,班级管理者依然需要掌握一些第一手的班级自动化管理的执行情况,班主任的亲自抽查也表明了自己对此项工作重视、负责的态度,利于对班级自动化管理的调控。

正是因为有了五个监督关,在魏书生的班级中,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人督促,才保证了班级的每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教育的效率、效果自然也容易突显出来。

3.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外部监督提高学生的控制能力固然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方面,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最终达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控制。

“把握自己”是情商理论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表明,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都善于把握自己。

魏书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的“学会驾驶大脑这部汽车”一文中,形象地提出“每位师生都要提高驾驶自己大脑这部汽车的能力”26。

他认为自我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当好自己的“驾驶员”,即加强自我控制力。

众所周知,未成年人的自我控制力是比较薄弱的,可是魏书生的学生却有着比之同龄孩子更强的自制力。

魏书生是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呢?

加强意志力的训练是重要手段。

魏书生认为“意志力薄弱是学生目前学习的大敌,也是将来工作的大敌,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

”27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方面,魏老师的做法有:

首先,体育锻炼是进行意志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体质的增强,促进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提高其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伴随着挑战体力极限的过程,人的耐受性增强,心理素质特别是意志力能获得较好地发展,从而达到增强自控力的目的。

魏书生的学生每天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5000米长跑,持之以恒的训练,除了有效促进学生的意志力发展,还保障了学生有充沛的学习精力,师生同练也增强了学生练习的兴致和恒心。

其次,采取引导学生写日记的方法——谓之“坚持道德长跑”28来提高学生的自控力。

在魏书生老师的教育引导下,他的学生每天都要坚持写日记,通过写日记,促进了学生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利于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己。

同时,写日记也能磨练人的意志,利于自我控制力的发展。

围绕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力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变换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兴致。

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心理疲惫,这是正常的现象。

为了促进学生的兴奋,魏书生与学生商定,在每个学期中都安排若干星期围绕若干重点问题展开教育,以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

于是,在他们的自我教育中,有“高效学习周”,有“控制闲话周”,有“增强注意力周”,有“治病救人周”29等等。

通过自我教育,学生的自律性明显提高。

4.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魏书生老师是一个心态十分积极的人,他还努力的用这种心态去感染影响自己周围的人。

魏书生认为,当教师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正确的苦乐观。

所以他不厌其烦的引导他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有研究表明,如果老师乐观、愉快,则他所教的学生中有40%的人处世乐观。

魏老师也认为“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

”30于是,他总结出了10个方面的提高笑的水平的方法。

他还善于联系具体的事例,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胸怀比天空更广阔”,“决不能让自己的胸怀像马蹄坑一样狭小”31。

他在全国各地讲学时,最喜欢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人是一个广阔的世界”32,他认为每思考一次这句话“都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狭隘、自卑、牢骚、愤懑的情绪驱赶得少些,再少些”33,认为“这是一句能给人以力量、信心和勇气的话”34。

魏书生还认为“趋乐避苦乃人之天性”,苦与乐是相对的,“人生要各得其乐”。

35于是,他努力引导学生从学习的角度发现快乐(见魏书生《痛而后快》一文)。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上,魏老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写日记,其中有个“谈学习是享受之一百”的选题,学生就从很多角度写出了“谈把厚书读薄是享受”、“谈把薄书读厚是享受”、“谈考试是享受”、“谈自编考试题目是享受”、“谈背诵英语课文是享受”等富有哲理的美文36。

正是基于这种引导,魏书生的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总能看见事物积极的一面,从而以享受的心态去学习、工作、尽责、助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得与失。

所以,他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不断地超越自己的人生。

用魏书生的话说,这也是学生管理起来很省劲的原因之一。

5.人性化的教育惩罚。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的惩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魏书生的教育实践中,惩罚犯错误学生的手段是很别具一格的,富有人性化的。

如学生犯了错误,通过让其“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去认识错误37。

这些处罚的显著功能是:

尊重学生人格,启发学生内省,引导学生向善。

魏书生对待犯错误的学生采取的是就事论事的做法,从来不与学生算旧帐,也不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贬低。

他采取的处罚学生的方法是柔中带刚的,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积极引导,做到既触动学生内疚,也做到保护学生自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向善。

曾经有一位来盘锦实验中学考察的外地教育行政干部,活动课时发现了一位犯错误以后正在写说明书的学生,于是问道:

写说明书与写检讨书有什么不同?

这位学生回答:

过去写检查时,越写越恨老师,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

由此可见,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策略,带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与触动,教育效果也是大相径庭。

这体现了魏书生老师的科学教育观。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班级自动化管理的保证

学生终究是要独立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其独立的保证,也是实现学生社会化的必然归宿。

要实现班级自动化管理的目标,必须依赖全体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之人人会做事。

魏书生老师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分权管理,分级负责,让每位同学都能得到实际的锻炼。

教育的实践表明,如果班主任过分包办班级的事务,将会导致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低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分勤快的班主任会导致学生的懒惰与依赖心理。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则确立了一个原则:

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普通同学能做的事,干部不做。

他认为“学生失去了做事的机会,便失去了心理上汲取营养的机会。

”38所以,魏书生班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

长期的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会增强。

解放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

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密切关联。

在教学活动中,魏书生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们要做某件事,大家想想有多少种方法?

39在魏书生的引导下,学生放飞思维,从烧开水、说一句话、写一个字,到控制情绪、战胜好动、改进语言的不规范、提高学习效率等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总能想出许多科学的方法去加以解决。

“一件事,百样做法”的引导,使学生遇到问题后思维开阔,不至于钻牛角尖,使学生变得开朗、乐观、豁达、灵活。

培养学生的效率感。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人们之所以追求生产的自动化,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积累更多的财富。

魏书生老师的班级自动化管理的目的与此大同小异。

魏老师认为:

从长远的观点看,一个有效率感的人和一个没有效率感的人,在事业上的差异也将是很大的。

特别是在当前知识陈旧率高,知识量激增的形势下,培养学生的效率尤为重要。

40魏老师经常教育学生做任何工作都要具有高度的效率感,要养成用大段时间做大的事情,用零碎时间做小的事情的习惯。

事实上,习惯就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如果教师在教育中只提要求,而不进行必要的训练与指导,是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的。

为此,魏老师采取了以下的措施41: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无效劳动与其弊端;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劳动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用意志力约束注意力;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经常进行学习效率训练,造成一种竞赛的氛围;

引导学生制订科学支配时间的计划;

引导学生分清轻重缓急,高效运用时间;

引导学生做事持之以恒,养成高效做事的习惯;

引导学生按时总结,及时改进不足。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魏老师班级自动化管理的“奇迹”,即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写字速度是30字/分钟;默写35字/分钟,作文17字/分钟,速读每分钟平均达到1000字,一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两分半钟收好书费,大扫除15分钟结束,参加筑坝、植树等义务劳动也能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等等。

实际上,班级自动化管理中蕴藏的科学远远不止这些。

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实践,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许多教育的精髓,而这些东西对于我们当前基础教育的实践依然有着很现实的参考借鉴意义,如对于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优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积极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借鉴他人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不认真琢磨其本质内涵,只是一味的机械照搬其做法,必然会导致不理想的结局。

事实上,我们在学习借鉴任何先进的理论与经验的时候,都不能忘记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都不能忘记需要创造性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2.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沈阳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3.魏书生:

《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作者:

王勇

职称:

中高

工作单位:

江苏省铜山县教育局教科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