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839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docx

必刷05凸透镜成像备战中考物理必刷实验题100例原卷版

必刷05凸透镜成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

例23.(2019·南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3)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下同)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例24.(2019·广东)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图所示:

光具座上凸透镜所在位置为零刻度,数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标有均匀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F”状LED灯替代蜡烛;光屏上标有同样的均匀格子。

(1)请分析创新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①可以直接读出物距以及  :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  ;

③从光屏上可以准确得出像与物的  关系。

(2)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还可以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进行拓展探究。

请仿照示例写出两种不同方案。

项目

更换(或增加)实验器材及操作

探究的问题

示例

用黑色纸片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

探究凸透镜没被遮挡部分的成像情况

方案1

①  

②  

方案2

③  

④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例25.(2019·西宁)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

应该选用  透镜作镜头;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  ,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

例26.(2019·武汉)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对光有作用。

例27.(2019·眉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_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只能出现______,而人眼在图中A处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创新实验

例28.(2018·江西省)智能手机进入平常百姓家,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

瑞瑞同学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对手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

(一)拍照功能

【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同一位置,拍同一地点,为什么会变大呢?

【猜想与假设】手机的镜头可能是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水透镜,探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保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利用注射器注入或吸出水的多少,改变水透镜的厚薄,从而改变水透镜焦距;

(2)测出水透镜焦距的大小,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后,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记录在下表:

凸透镜

焦距f=14cm

焦距f=16cm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物距u/cm

30

40

60

30

40

60

像距v/cm

26

22

18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像的大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缩小

实像的大小

由大变小

由大变小

【分析与论证】

通过对实验序号2与5、3与6的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  ,像距与物距的比值越大,所成实像的大小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评估】

(1)请你补充实验序号4中漏填的实验记录:

  ;

(2)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像的共同特点都是  (选填“倒立”或“缩小”或“不变”)

光学实验综合

例29.(2019·宿迁)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以下图示光学实验: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甲乙丙

(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3)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2019·大连)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指的是______(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2019·上海)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厘米,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  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

3.(2019·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4.(2019·恩施)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当他把烛焰移到焦点处时,移动光屏,竟然

在光屏上也看到了烛焰的像,就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是因为。

5.(2019·荆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烛焰与透镜距离为25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透镜距离调整为10cm,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6.(2019·盐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屏的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或。

7.(2019·随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8.(2019·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B.65~80cmC.80~95cm

(4)将蜡烛移到37cm刻度线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9.(2019·锦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

(2)正确调节好实验装置后,移动蜡烛至如图所示的位置,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像一定是倒立、 (填“放大”、“小”或“等大”)的实像。

若将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3)实验时,旁边有同学走过,带动的风使蜡烛的火焰向左摆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填“左”或“右”)摆动。

10.(2019·铁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选取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将它们置于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

(2)当蜡烛、凸透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调整光屏到  (填“A”、“B”或“C”)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若在此基础上将一个度数合适的远视眼镜放到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还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11.(2019·福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  o

(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  像(选填“实”或“虚”)。

生活中常用的  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

  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  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2019·聊城)小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和现察结果见下表。

试验次数

物距u/cm

像的性质

物距v/cm

大小

正倒

1

30

缩小

倒立

15

2

25

缩小

倒立

17

3

22

缩小

倒立

18

4

18

放大

倒立

22

5

15

放大

倒立

30

6

13

放大

倒立

43

7

9

放大

正立

无法测量

8

6

放大

正立

无法测量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供了如下三种不同焦距的透镜,则小明所用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

A.20cmB.10cmC.15cm

(2)比较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可得出:

①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______。

②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______。

(3)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uv。

(选填“>”、“=”或“<”=)

13.(2019·巴彦淖尔)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

A.10.0cmB.20.0cmC.30.0cmD.35.0cm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

14.(2019·攀枝花)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1)若光屏上清晰像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移动;

(2)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为了模拟人眼成像特点,有同学提议将光屏和蜡烛位置互换,你认为可行吗?

【答案】  。

15.(2019·无锡)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明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  ,这时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

小明保持尺不动,小红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图甲所示的方式均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此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的倒立、  的实像;保持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甲乙

29.(2019·广东)小明在用蜡烛作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后,发现蜡烛火焰飘忽不定,像与物对比难判定等问题,小明和老师、同学一起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创新点如16.(2019·天水)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家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17.(2019·郴州)如图所示,小明和实验小组同学利用透镜、光屏、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缩放

正倒

虚实

35

14

缩小

倒立

实像

25

17

缩小

倒立

实像

20

20

等大

倒立

实像

16

25

放大

倒立

实像

5

放大

正立

虚像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要使透镜中心、烛焰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

(2)由实验数据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约为  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像距逐渐增大;

(4)如果用该实验中的透镜来矫正视力,可以制成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18.(2019·益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在实验室选用了光具座、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进行试验,把凸透镜安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1)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则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如果在试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蜡烛碰到图示位置,在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x轴正方向”、“x轴负方向”、“y轴正方向”、“y轴负方向”)移动;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眼睛在______(选填“透镜左侧”、“透镜右侧”)可观察到蜡烛的像。

19.(2019·南通)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cm刻度处,将光屏向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20.(2019·辽阳)下面是玲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1)玲玲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玲玲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线处,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于燃烧而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  (填“光屏”或“凸透镜”)。

(4)玲玲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移至  cm刻度线处,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5)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玲玲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  (填“大于”或“小于”)10cm。

21.(2019·沈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甲乙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高/cm

1

30

15

2

2

20

4

3

15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

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____(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乙所示。

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____(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22.(2019·青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

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23.(2018•广西梧州市)如图是小芊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装置。

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cm。

紧接着,小芊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的。

小芊同学把蜡烛往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24.(2018·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蜡烛恰能在光屏成清晰的像,所成像的特征是_______(选填“正立倒立”、“放大缩小”或“实像/虚像”)。

(2)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3)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给凸透镜带上近视镜,则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仍可能出现清晰的像。

25.(2018·江苏省徐州市)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要使烛焰和____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若烛焰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3)接下来,保持烛焰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则所成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______.

(4)如果要估测题(3)中凸透镜的焦距,可以让烛焰距离凸透镜______,此时像距就近似等于焦距.

26.(2018·青海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______。

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是______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这种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

写一种

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_

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27.(2018·青海省西宁市)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的靠近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