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6843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docx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论文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

【摘要】如何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更好发挥审计“免疫系统”作用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倍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立足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实践,深入探讨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涵与特征,客观分析了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全面推进审计理念创新,拓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思路;突出重点,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和范围;构建审计协调机制,整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资源;探索审计方式方法,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质量和效率;加强审计自我管理,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能力和成效。

【关键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涵特征问题困难对策措施

【正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各级审计机关一直把它作为重点课题加以研究探索,并不断地付之审计实践、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由于行政体制、审计内外环境等因素,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难、处理难、整改落实难等仍然是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需要思考解决的重点课题。

下面笔者结合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特点及审计内外环境,就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怎样做才更好命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涵与特征

要科学领会、深刻把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涵与特征,首先要弄清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执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三者的含义及之间的内在关系。

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计划的一个反映,它体现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范围、政府在特定时期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

就财政而言,财政预算就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财政预算执行是指政府编制财政预算经本级人大审查批准后,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级政府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本级人大审查和批准的年度财政预算,对本级政府及各预算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执行中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核心是财政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财政资金具有政策性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层次多等特点决定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作为一项较高层次的审计活动,与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较,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一)对象范围广泛性

财政资金上至国家安全、政府机构日常运行、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下至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学习的基本权利和具体需求,可以说事关所有部门、单位,甚至每个普通公民,其活动具有广泛的辐射面。

财政资金内容的广泛性和活动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以财政资金为主要对象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含义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而且包括其他参与财政资金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象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行政事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既包括财政资金决策分配部门,也包括具体使用财政资金单位和个人;既包括行政事业收支项目,也包括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既包括项目规划、设计等部门,也包括项目施工、监理单位。

应用范围也宽广得多,既包括被审计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也包括其他非经济范畴的管理活动。

(二)指标标准综合性

财政资金项目绩效具有二重性,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或社会需要。

随着公共财政意识增强,人们在判断、评价、分析公共财政建设项目的效益时,首先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和社会需要指标,而非经济效益指标。

比如交通道路、农田水利、森林防护、环境治理等建设项目的审计评价,应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目标的基础上,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原则,在关注其辐射范围内直接受益民众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的基础上,着重考虑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影响程度。

因此,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评估财政投资项目的总体效益时,需要结合定量指标和定性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三)时间过程延续性

财政资金投资项目绩效,有些可以马上体现出来,如社会保障、住房、康庄工程等财政投入后,受益人马上就可以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而大部分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甚至较长一个时期才能表现出来,如教育、环境治理等财政投入后,没有特定的受益人,也难以在短期内见到可以用数字描述的效益。

这样,在进行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时,仅通过当期业务活动直接绩效的审查,是难以也无法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来全面、客观的评价其绩效的。

财政资金绩效评定往往需要追踪审计,即通过对其业务活动的滞后性效益进行延续审查,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方式方法多样性

财政资金内容涉及财政二十五大类支出,既有行政、事业费支出,又有建设工程项目支出;既有对低收入群体直接补助,又有涉及改善交通、教育、环境等非直接补助支出。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广泛性、评价标准综合性要求其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具有多样、灵活的特征。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不仅需要采用传统的、通用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方法,如顺查法、逆查法、详查法、抽查法等,而且更多的是需要采用分析法、系统论、论证法、评价法,有的甚至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等现代审计方法;不仅需要采用传统的、通用的审阅、查询、盘点、核对、问卷、谈话等审计技术手段,而且更多的是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网络联网审计等手段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五)结论作用建设性

关注社会责任,实现公平与效率是新时期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工作,这就促使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必须站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重点关注政府财政部门在管理使用公共财政资源过程中是否公开、公平、公正以及真实、合法、效益和安全。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通过全面评价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的有效程度,揭示影响财政资金或资产绩效高低的问题所在,向被审计或调查单位提出改进建议,指出进一步提高财政绩效的具体办法和途径,促进财政部门深化改革,改进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当前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1995年《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

但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制度的逐步规范与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如何从微观入手,着眼宏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为:

(一)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理念低下

当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深刻认识和理解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涵和作用。

一是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范围认识不清,常把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搞成了预算收支审计。

《审计法》规定: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自然,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范围包括了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两大块,预算执行情况包括了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是指预算资金以外的所有其他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的收支管理情况。

可以说,侧重预算收支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极不完整的,往往其他财政收支更是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

二是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象范围认识不清,认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是对财政、税务部门及本级金库的审计。

《预算法》规定: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换言之,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是本级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自然,本级各预算组成部门和单位都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范围。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仅对财政、税务部门及本级金库的审计,因为审计对象范围过窄,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往往通过对各预算组成部门和单位的延伸审查更能发现和挖掘问题的根源。

三是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应付思想仍然存在。

部分审计机关和人员认为财政预算是由政府制定、人大批准、财政部门执行,财政预算执行体现的是政府意志,审计部门隶属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下级监督上级,虽然“理直”,但“气不壮”,揭露问题是给政府领导的脸上抹黑,会影响政府的形象,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审计要有所作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没有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就没有所谓的“审计风暴”。

由于认识的不清,直接导致了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重视不够,从而缺乏对这一工作的深入调研和部署,进而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观念逐步淡化,信心动摇,流露出应付的心态,失去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对财政、税务部门的政策调整、运作方式变动等情况缺乏必要的跟踪了解和信息沟通,也没有安排专人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分析。

审前准备工作的严重不足,以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规划和项目安排等偏离实际、脱离重点。

再加上审计机关在人事安排上经常轮换岗位,使得当年的审计与以前的审计相脱节,对被审计单位违规违纪问题的构成、程度、手段以及变动趋势缺乏系统分析、致使审计发现的许多情况、许多问题难以从规律上找原因、从体制上找对策。

在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甚至有不少审计人员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不愿“自找麻烦”去做更深入地工作,例行公事般的被动应对,按照往年的做法,依葫芦画瓢。

每年都这样消极应对,仓促上马,草草收场,致使部分审计机关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十多年也没有大的长进和突破,长期停留在较低阶段的水平上,更谈不上树立科学审计的理念。

(二)思路不清,重点不分,监督不力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是什么、重点在那里,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还不是很清楚,造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只是机械地参照上级的工作方案执行,有的则延续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路子,把重点放在财政、地税部门本身的违规问题上,导致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失去应有的作用。

从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现状看,不少地方仍然停留在主要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上,审计内容单一,没有确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明确目标,适应现代财政管理理念的绩效审计还没有或刚刚起步;片面注重对财政部门、地税部门的审计,而对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用款单位等跟踪延伸审计不多,涉及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内容和问题的披露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效果。

另外,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反过来要监督政府自身,本来就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加上财政预执行审计中发现的财政行为不规范和违规违纪问题,大多与本级政府的财政意志、政府行为、地方利益密切相关,各利害部门甚至政府领导都会出面干预,结果造成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不力,流于形式。

披露与处理的大多是一些既无关地方财政利益,又无关违规制约的问题。

最后形成的审计文书是委婉、柔和的,送到人大手中的工作报告,经过层层筛选,避重就轻,使得人大根本无从掌握完整、真实的情况,无法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

(三)创新不够,方法单一,层次不高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财政收支的范围、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相继建立和完善,财政管理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就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审计机关只有主动适应并把握这一变化趋势,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但由于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财政职能变革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审计方式、方法和手段没有及时调整到位,重审查、轻分析,重账内、轻账外,重收入、轻支出,重堵截、轻防范,重治标、轻治本;事后查处多,事前事中控制少;手工操作简单的查账方法运用的多,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网络审计等现代科学方法运用的少,缺乏创新意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结果形成的审计报告关于预算管理体制中的深层次问题反映得不够透彻,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加强预算管理的指导作用不大,审计层次不高。

(四)体制不顺,协调性差,沟通不畅

由于行政体制的原因,基层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得到保证,限制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审计法》规定: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这种双重领导模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但地方审计机关人事上并不超脱,经济上又依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地方审计机关不得不从维护地方利益出发,很难做到如实完整地将所有问题反映出来,从而造成反映和揭露的问题深度不够,监督力度过小。

同时,也因为行政体制的关系,地方财政预执行审计的完整性得不到保证。

地方审计机关对分布在地方的中央单位(如国税、央企等)无权监督,形成了审计监督的真空,致使地方财政预执行审计对象范围不完整,存在缺位。

例如国税部门,其征收的税款中,很大一部分是地方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也向其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理应接受地方审计机关的监督。

有管辖权的中央或上级审计机关受人力、空间、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也是鞭长莫及,结果造成中央或上级审计机关无法审,当地审计机关无权审的“边际死角”。

由于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缺乏统一组织协调机构,相关信息难以沟通、资料不能共享。

各级审计机关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基本上是自行组织和安排,虽然在某些环节上也有统一部署,但上下联动不够,工作相互脱节较明显。

如财政部门与预算执行单位之间、税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上下级之间有关的资金往来,各级审计机关不能顺畅地互通情况、跟踪延查,形成合力,以致无法把问题查清查透,甚至一些部门的资金在上交、下拨的过程中“蒸发”了也发现不了。

另外,许多审计机关内部各业务科室各自为政,信息资料不能互相转换和共享。

一方面不能将日常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掌握的信息成果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进行提供和利用;另一方面各专业审计组之间在审计过程中各自为战,没能发挥联动效应,使本来很有限的审计力量不能有效整合,难以发挥整体效应。

三、推进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对策与措施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如何在新的审计环境和现代技术方法的平台上构造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推进审计理念创新,拓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思路

推进审计理念创新是审计工作创新的核心,没有审计理念的创新,审计工作就不可能有大的创新和发展。

时任审计长的李金华曾经说过:

“首先要创新审计理念,只有树立新的理念,思想先行,科学谋划,才能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主、客观要求树立以下六大审计理念:

1.树立大财政审计理念。

大财政审计理念要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不只是对预算执行进行审计,更不是对财政、税务部门的审计,它关注的应当是财政资金(即全部政府性资金)征收(或筹集)、管理(包括分配)、拨付、使用效益的全过程。

也就是财政资金拨到那里,审计(或调查)就跟踪到那里。

应用到实际审计工作就是要做到“六个结合”,即以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核心,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乡镇财政决算审计、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绩效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或调查相结合。

2.树立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理念。

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理念要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既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也关注由全部政府性资金所形成的全部政府性资产;既关注有形资产,也关注无形资产;既关注合法性,也关注完整性、效益性和安全性。

应用到实际审计工作就是要从关注资金审计为主向关注资金和资产审计并重转变,从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向真实、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审计并重转变,从侧重解决微观层面的问题向注重研究解决牵涉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转变。

3.树立民本审计理念。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民本理念要求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树立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相统一的责任理念,积极推进审计工作重点的转移,以高度的人文关怀去体会和感知民众问题,把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和弱势群体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加大对财政资金绩效的审计监督力度,坚决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和问题,履行好审计机关作为公众关系受托人的责任,当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护神。

4.树立服务审计理念。

审计是国家经济监督的手段,也是行政权力制约的工具,但其核心价值在于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必须牢固树立监督也是服务的思想理念,站在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角度,自觉地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去,着眼于从总体上全面反映情况,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真正做到心系民意、情牵民生,在监督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严格监督,使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真正成为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医,切实履行好经济卫士的职责。

5.树立免疫系统审计理念。

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有义务更早地感受风险,有义务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义务提出调动财政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疫病危害的建议,有义务在永不停留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疫病危害的同时,促进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既要当好财政资金卫士,做到财政资金流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不留边际死角;又要当好政府谋士,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努力发挥政府谋士的职能。

6.树立责任审计理念。

审计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保护人民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审计机关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积极做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进一步突出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职责履行情况和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监督,切实加强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敢于问责,善于问效,服务国家宏观管理,促进经济社会管理规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重点,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内容和范围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等特点,是一项系统工程,选点定线很重要。

应该把“三公”、“三多”作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选点定线的方向,即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和政府性资金投入多、关系百姓利益多、屡查屡犯问题多的区域、环节作为审计重点,并且每年应各有侧重。

根据这个原则以及结合地方实际,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围绕公共财政框架,加强财政政策与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查。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新的财政政策与措施不断推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主动适应,围绕公共财政框架,紧盯关键环节,加强财政政策与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查。

(1)财政转移支付审计。

重点审查:

转移支付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资金分配是否规范和透明、投向是否优化、标准是否统一,资金拨付渠道是否流畅、到位是否及时、足额,资金使用是否节约高效。

(2)预算编制和调整审计。

重点审查:

财政预算编、报是否科学、完整,年度预算追加是否过于频繁、金额是否过大,预算分配是否平衡,有无向非预算单位安排拨款,新增财力支出是否符合民生政策等问题;部门预算编制是否细化,内容是否真实、合理,有无虚列项目骗取资金或截留下属单位预算指标等问题。

(3)预算收支执行审计。

重点审查:

各项财政收入是否真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是否已纳入预算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无自行增设项目、扩大标准、违规收费,应收财政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征收,财政退库或提退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问题;各项财政支出是否符合审定的预算计划,有无超预算、无预算支出,有无预算内外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相互挤占,以及无预算、超预算拨款等问题。

同时,还要关注财政支出结构,分析财政资金在社会公益事业、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分配比例和变化趋势,揭示财政“越位”和“缺位”问题。

(4)政府采购审计。

重点审查: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采购计划编制是否科学、完整,集中采购执行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体现公开、公平、公正、节约的原则,供应商是否符合规定条件以及认真及时履行合同等等。

(5)国库集中收付审计。

重点审查:

预算内外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国库集中管理,有无违反规定多头开户或通过设置过渡账户滞留、挪用财政收入,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是否完整,有无存在集中支付和单位自行支付并存的现象,国库集中收付会计核算办法、银行清算办法建立和执行是否符合快速、高效、安全的要求。

(6)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审计。

重点审查:

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是否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各项制度是否有效执行,财务核算是否及时、完整,产权是否及时登记,有无存在账外资产,经营性资产、资源是否实现公开招租方式,收入是否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长期闲置的资产、资源是否重新加以调配安排使用。

(7)税收征管审计。

重点审查:

国家税收政策是否严格执行,税收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社会税负是否公平,税收延缴、减免、退库是否真实合法、程序是否规范,有无存在截留、认为调节、偷漏税等问题。

2.围绕建设和谐社会主题,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的审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民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问题上升为党的施政方针,建设和谐社会资金投入占全部政府性资金比重迅速增加,建设和谐社会资金分配使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问题也显得更为突出。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主动跟进,围绕建设和谐社会主题,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的审查。

(1)注重民生投入,加强对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等民生资金的审计。

重点审查民生资金投入规模、结构以及占地方全部政府性资金比重的同时,对民生资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跟踪审查,分析和评价民生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和任务。

(2)注重新农村建设,加强对扶贫、支农、水利、救灾救济、耕地补偿等涉农资金的审计。

一是要从总体上把握涉农资金的规模、结构、变动情况,及其资金拨付渠道和流向。

二是要审查涉农资金是否实行专账核算,工程结算手续是否完备,报账程序和手续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涉农资金,以及夸大概算、虚列工程量、虚列工程项目或以虚构劳务和用工名册套取误工费等问题。

三是要跳出账簿审计,通过查看项目施工现场,调查问卷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等,检查相关业务资料,判断申报程序是否规范、立项是否科学透明、是否实行了招投标制度等。

(3)注重城市化建设,加强对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公益事业投资的审计。

一是要审查城市化建设专项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是否专款专用。

二是要审查城市化建设项目程序是否合法、到位,手续是否规范、完整。

三是要对城市化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是否存在形象工程。

3.围绕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大绩效审计力度。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要打破“就账论账”的传统审计方法,做到审查资金、业务、决策、效能并重,从落实政策、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决策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入手,全面分析评价各预算部门、单位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改变“就事论事”的传统审计分析方法,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应更多地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去分析、认识,从制度上找原因、提建议、促规范,实现由单纯监督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提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要改进以“查错纠弊”为主的传统审计模式,不仅要关注财政资金用得“对不对”,更要关注财政资金用得“好不好”,即关注政府性资金和其他社会公共性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适应性,并对资金投向的正确性、使用的效益性和管理的规范性进行综合评价。

一是从项目实际支出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入手,对那些严重超预算、超标准的项目和事项作为重点审查对象,进行深究细查。

二是从项目实施实际进度与计划时间对比入手,审查项目组织实施、完成进度和目标实现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

三是从项目的经济性和效果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入手,审查是否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完成项目实施,实现预期目标,是否存在资金使用不合法或被长时间闲置、工程造价偏高、工期延长等问题,影响项目效益。

四是从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调查和评价入手,审查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