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6916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docx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

静设备工程卷第一篇通用静设备工程篇

     分片到货设备安装通用施工工艺

1. 范围:

1.1 本工艺适用于分片到货的中低压、高压立式设备现塌直接在基础上分段正装组对安装就位的施工。

1.2 检修设备及其它立式设备安装可参照执行。

1.引用文件: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文件与工程要求,执行相应有关规范与标准。

2.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a.施工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b.查找相关规范及标准与资料

c.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制订工艺卡)

d.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及施工方案交底

3.2 材料准备

a.根据工程及方案要求准备临时平台用钢板等

b.施工用材料准备及到货验收

c.措施用材料准备及到货验收

d.其它使用材料准备及到货验收

e.工装卡具准备

f.安装设备到货验收(包括相关质量资料、设备外观、分片处标记及构件编号、附件等)

3.3 施工机具准备

a.根据工程及方案要求准备施工用吊车、汽车等

b. 现塌施工所用施工机具、工具、卡具等

3.4 作业条件准备

a.现塌道路、水、电、气通,塌地平整达到施工条件

b.设备及材料基本到货到齐,基础交验合格,施工图纸己汇审

c.施工人员资质合格

c.施工机具、工具、卡具达到使用条件

d.施工方案己交底、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合格

e.各项开工报验手述己报批复

f.设备己分片运到现塌,并按要求摆放到位

g.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

3.施工工艺:

4.1主要施工工序

 

4.2设备安装工艺

4.2.1将设备在现塌适当的吊装位置基础附近(临时平台上,尽量减少现塌的二倒运吊装工作量)按方案及下料排板要求将单片预制组对焊接成单圈筒节,再将单圈筒节组对焊接成吊装段筒节,筒节分段囗处上下必须有明显的方位及圆周组对标记,并严格控制各筒节的组对直径、周长、对囗错边量、间隙及筒节垂直度与椭圆度,并将吊装段内外的附件尽量安装完(以不影响分段组对吊装)达到吊装条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

a封头组环

封头组环应在伞形架上(直径较小时可使用胎具组装)围板,在平台上下端面垫高并找平,按排版图将瓣片排列在找平的支撑上,上端支在伞架上,用卡具(或龙门板、销子)高速错边量,间隙合格后点焊,并在内部加固支撑后焊接,焊接内侧焊缝时,需把封头翻个,焊接合格,作出四条母线标记。

b单圈组环

单圈组环(与封头过渡段相接筒节划圆时,应考虑组环成型的封头,过渡段,上下段的实际尺寸)应在平台上进行,首先在平台上按组对环的内径划一圆周线,每隔200~300mm焊一三角挡板,用吊车吊板按排版图顺序围板组对立缝;并用卡具调整错边量,弧形样板,检查合格后点焊。

为防止焊接变形,内部用弧板和“米”字临时支撑加固,在内外壁相隔90分别作出纵向母线标记(样冲眼和白铅油)立缝焊前,焊后均应实测周长及椭圆度尺寸,作好记录。

c.组装大段成形(吊装段)

用正装或倒装法将单节组成大段,组对应以标记的各段0线为基准,上下找齐,用卡具调整对口间隙及错边量与垂直度,椭圆度,焊接并检验,组装成大段后,应将所有开孔、接管等内件安装。

临时吊耳等也应焊好。

依据吊装方案及吊车配备和各段重量决定成段长度。

确保吊装施工安全。

4.2.2基础验收

设备安装前,项目工程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基础交接验收。

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交中间交接证书。

测量记录及其它施工技术资料。

基础上应明确画出标高基准线,十字中心线。

基础外观检查:

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

设备基础各部尺寸及位置偏差数值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项次

偏差名称

允许偏差值(毫米)

1

基础坐标位置

±20

2

基础各不同平面的标高

-20~0

3

基础上平面外型尺寸

±20

4

凸台上平面外型尺寸

-20~0

5

凹穴尺寸

0~20

6

基础上平面的不水平度

每米

全长

5

10

7

预埋地脚螺栓

标高(顶端)

0~20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2

基础验收合格后,在靠近每根地脚螺栓旁放置一组垫铁,有加强筋的设备底座,垫铁应放在加强筋下。

每组垫铁由平垫铁及斜垫铁组成,斜垫铁应成对使用,斜垫铁搭接长度不小于全长的3/4。

平垫铁放于斜垫铁下,每组垫铁块数一般不超过四块。

基础应按有关标准规范验收,并符合规定要求。

原则上每个地脚螺栓两侧各放一组垫铁,其相邻间距不应大于500mm。

4.2.3设备到货验收

a.开箱验收

设备开箱验收,应在总承包单位组织下,会同有关人员参加,按照装箱单和技术资料进行。

开箱检验后相关责任人员应对检验结果予以确认,并有记录。

b.检验到货设备具备的技术文件

1)供货清单。

2)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3)产品合格证。

4)质量证明书及焊缝无损检验报告。

c.备实物检查

1)铭牌:

铭牌上注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压力容器类别、设计参数等技术资料,并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2)设备外表面有无明显的中心线标记及构件编号等。

3)设备表面无超标变形、无机械损伤及锈蚀等缺陷。

4)设备表面的油漆完整、无脱落现象。

5)对照图纸检验设备附件、内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及装配质量。

6)设备开孔接管的数量、方位与设计图样是否一致;检查法兰密封面无贯通性纵向划痕,并涂有防腐剂;接管法兰面有保护设施。

7)设备内部干净、清洁,无杂物。

8)立式设备底座应平整、无翘曲变形,螺栓孔的数量、大小与设计一致。

9)整体热处理设备上与设备本体相焊的垫板是否齐全。

设备及附件验收合格,然后根据施工方案起吊须安装预制好的下段设备,垂直后,此时应注意设备就位方向;设备就位时,四周均有人观察,当所有地脚螺栓与设备底座孔对齐时再缓慢落入设备,就位后立即带上每根地脚螺栓螺母。

4.2.4根据事先画在设备上的基准线及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点,利用经纬仪在互成90度两个方向进行垂直度找正,找正可用垫铁调整,不应用紧固或放松地脚螺栓及局部加压等方法调整,设备调整合格后,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20mm,垫铁组伸入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

  4.2.5下段找正合格后,再依次吊装组对设备中、上段,并按规范及施工方案中要求对分段对囗处的错边量、间隙、椭圆度、垂直度、上囗水平度等进行控制找正,并定位点焊,检查合格后再按焊接工艺要求及找正情况要求正式焊接,且按要求报验检查合格,然后再进行下一段设备的吊装组对,直至完成整台设备的组对安装。

设备内外附件应按技术要求随之跟进同步安装。

4.2.6再次确认设备找正精度无误后,将地脚螺母拧紧,每组垫铁互相焊牢。

4.2.7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立式设备找正后,其垫铁与金属结构尚应焊牢。

4.2.8高度超过20米的立式设备,其铅垂度的调整和测量工作应避免在一侧受阳光照射及风力大于4级的条件下进行。

4.3二次灌浆

4.3.1设备安装精度经检查合格且在隐蔽工程记录完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二次灌浆工作。

4.3.2灌浆前,应用水将灌浆处清洗干净并润透,基础表面的积水应吹净。

4.3.3一台设备应一次灌完,不得分次浇灌,上表面应略有向外坡度,高度应略低于设备支座地板边缘的上表面。

4.3.4灌浆一般宜用细碎石混凝土,其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灌浆时应捣固密实,不能影响设备安装精度。

4.4附件安装

4.4.1附属构件包括设备平台、斜梯、直梯及支架等,能随设备一起吊装的附件吊装前应安装完毕,其余部分等设备二次灌浆后再进行完善。

4.4.2安全阀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启闭试验,试验不应少于三次。

工作介质为气体时,调试介质为空气,当工作介质为液体时,调试介质为水。

4.4.3安全阀调试应有主管设备安全的技术人员在场,调试后要加铅封,并填写记录。

4.4.4暴破片安装时,应注意爆破片与紧固件之间的接触面,爆破片安装后不得翘曲或凹陷。

4.5设备清洗与封闭

4.5.1设备安装完毕后,均应进行清扫,清除内部的铁锈、泥砂、灰尘、边角料等杂物;对无法进行人工清扫的设备,可用空气吹扫,清扫合格后,及时进行封闭。

4.5.2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用水冲洗时,应控制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

4.5.3酸洗或钝化合格后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5.4吹洗合格后的设备应及时封闭,保证在以后工序施工中不再被污染。

4.5.5 现塌根据组对施工要求及时调整搭设使用合适的脚手架,以保证施工作业须要。

5质量标准

符合施工图纸及规范标准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满足各项规范标准及施工要求。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编制质量保证措施。

详细标准要求见有关方案内容。

 

5.1立式设备安装允许偏差如下:

检查

项目

允许偏差(mm)

一般立式设备

与机械设备衔接的立式设备

中心线

位置

D≤2000,±5

D>2000,±10

±3

标高

±5

相对标高±3

铅垂度

H/1000且≤30

H/1000

方位

沿底座环圆周测量

D≤2000,10

D>2000,15

沿底座环圆周测量

5

椭圆度

D—设备外径,H—立式设备两端部测点间距离;

5.2安装附件时,防止碰撞设备以及在设备本体上引弧焊接。

5.3吊装不锈钢设备时,应采用专用吊装带,严禁直接用钢丝绳捆绑设备。

吊装作业不得用设备管咀作起吊点。

5.4地脚螺栓应涂二硫化钼保护。

5.5平台、梯子及支架焊接应按图样施焊,焊缝成型良好,焊接牢固可靠。

未经设计批准,不得在安装的设备上焊接吊耳、临时支撑件等附加物。

做好以安装设备的成品保护。

5.6 焊接及热处理另见其它工艺。

5.7现塌根据组对施工要求及时调整搭设使用合适的脚手架,以保证施工作业须要。

5.8 质量“报检”、“共检”工作流程

 

6.HSE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施工现塌各项规程及安全规定。

建立现塌安全保证体系,根据工程施工特点编制安全措施。

7.质量记录:

a.图纸会审记录

b.设计交底记录

c.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交底记录

d.开工报告

e.设备清点验收记录;

f.工序交接记录;

g.立式设备安装记录;

h.设备垫铁隐蔽记录;

i.设备清理封闭记录;

j.安全阀调试记录;

k.施工方案中所有要求的质量记录按相关规范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整理施工记录并经有关各方签字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