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007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7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docx

古代文学基础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

4.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结构。

5.“屈原”的“原”是他的。

6.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7.《孔雀东南飞》原名《》。

8.《过秦论》的作者是。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的《国语注》。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

12.三家诗是指,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13.《春秋》三传分别是:

《左传》、《》、《谷梁传》。

14.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6.《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卮言。

1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发端。

18.路曼曼其修远兮,。

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20.司马迁,字。

21.较详细地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诗》到了________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23.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4.《公羊传》的作者是。

25.所谓伊人,。

26.“狡兔三窟”成语出自《》。

2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28.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

29.《乐府诗集》是由所编。

30.《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31.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

32.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33.孔子生于年。

34.“舍生取义”成语出自《》。

35.《国语》的性质是史。

36.《庄子》三言分别是指:

、重言、卮言。

37.《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编辑成书的。

38.《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题材。

39.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主要是王逸的。

40.《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上古神话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

42.《尚书》一名的意思是_________。

43.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44.“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45.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___________、删诗之说。

46.《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____________》。

47.《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___________。

48.《__________》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49.《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载录于《_____________》一书。

50.《国殇》是《九歌》中祭祀________________的作品。

51.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52.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____________类型。

53.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______。

5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_______和列传中。

55.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_________时期。

56.____________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57.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

58.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_________》。

59.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____________为划分标准的。

60.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________________。

61.《____________》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

62.《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____________》。

63.“《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____________。

64.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_____________》一书中。

65.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__________体和格言体。

6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这句话出自《_________》。

6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语出自《__________》。

68.《________》和《湘夫人》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69.《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70.《________》开创了中国文学史的“悲秋”主题。

71.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72.“疾虚妄”是王充名作《_________》的基本精神。

73.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______________的形式。

7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________、世家和列传中。

7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在先秦称作“诗”或“诗三百”至才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76.《诗经》中的“二南”指、召南。

77.《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

78.《诗经》中的“三颂”是指周颂、、鲁颂。

79.《韩非子、五蠹》中的“五蠹”是指学者,言谈者,工商,患御者、、

五种人。

80.《论语侍坐章》中的“四子”是子路、、冉有、公西华四个人。

81.烛之武是《左传》中的篇中的人物。

82.邵公是《国语》中篇的人物。

83.冯谖是《战国策》中的篇中的人物。

84.“形容枯槁”出自《战国策》中的篇。

85.秦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

86.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87.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

“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88.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

8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篇诗歌。

90.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91.第一部国别史是。

92.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

93.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9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中的篇。

95.“缘木求鱼”出自《孟子》中的篇。

96.“锲而不舍”出自《荀子》中的篇。

97.“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中的篇。

98.《逍遥游》篇是的代表作。

9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名句。

100.《楚辞》最早的注本是《》。

第二部分魏晋至隋唐五代

1.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古代诗集____________。

2.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_____________,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3.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三首。

4.___________,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____________《燕歌行》。

5.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__________、魏文帝______和明帝。

6.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___________。

7.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____________的。

9.“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_____________。

10.南朝出现的诗体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1.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______________。

12.左思的《咏史》8首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被钟嵘称为_____________。

13.“诗缘情而绮靡”是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中提出的观点。

14.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5.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______________,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著名的书信体散文是______________。

16.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其辞赋、散文也写得很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17.骈文文体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敷藻、裁对、隶事。

18.__________是嘲讽“身在江湖,新悬魏阙”的假隐士的文章。

19.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_________的格律化与_____________的盛行。

诗歌律化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20.在南朝陈的后期,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宫体文学团体。

其中成就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1.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__________`。

22.吴歌产生于以_____________中心的一带江南地区。

23. 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24.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志怪小说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25.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对我国_________________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6.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是钟嵘的______________。

27.六朝时“穷南北之胜”的诗文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____。

28.杜甫诗云“暮年诗赋动江关”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

29.《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 咏史》,指的是_____________。

30.融合了南北诗风成为六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唐诗先驱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

 

31. 钟嵘《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2.西晋太康年间,形式主义文风开始泛滥,代表这种文学倾向的作家是___________。

33.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______________。

34.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7.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被誉为“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小说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志人小说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陶渊明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

_________________。

42.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3.“魏晋风度”、“名士风流”在轶事小说___________中有大量记载。

44.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6.被誉为“文典以怨”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7.《诗品》评为“《游仙》之作,辞多慷慨”的诗人是____________。

48._____________是用典最多赋,高达200余处。

49.“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诗品》)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____。

50.把“进求利”、“晋爵赏”的封建士人比成“裈中之虱”的妙喻出自____________。

51.“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指的是______________诗歌清新明丽之美。

52.__________________的新体诗,标志着诗歌“意象”化的重大进程。

53.“大人先生”的原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5.龚自珍诗云:

“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是对___________的评价。

5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是_______________中的名句。

58.被朱熹评论为“盖魏之赋极此矣”的赋是______________。

59.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奉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

60.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1.初唐前50年,宫体诗充斥诗坛,以“绮错婉媚”为本的“”是这个时期诗风的代表。

62.初唐诗人“沈宋”齐名,所谓“沈宋”即与宋之问。

63.“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是杜甫的《》其二,充分肯定了初唐四杰的历史地位。

6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颈联两句是:

“海内存知己,。

65.初唐诗人的《长安古意》把宫体诗由宫廷带入市井,反映了当时首都长安的现实生活。

66.张若虚的《》,被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全唐”。

67.初唐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诗人是。

68.陈子昂诗歌的代表作是《》38首。

69.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高歌“,独怆然而涕下。

70.盛唐诗派的两位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71.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颔联是:

“气蒸云梦泽,。

72.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尾联是:

“待到重阳日,。

73.“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对王维山水诗画的经典评价。

74.“明月松间照,”是王维《山居秋暝》中的名句。

75.《送元二使安西》写送别情景:

“,西出阳关无故人。

76.高适《燕歌行》抨击军中苦乐悬殊的名句是:

“战士军前半死生,。

7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尾一句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

78.王昌龄的《》,被称为唐代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

79.“,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

8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蔑视权贵的著名诗句是:

“,使我不得开心颜。

81.杜甫《咏怀五百字》中抒写思想和怀抱的名句是:

“穷年忧黎元,。

82.杜甫在《咏怀五百字》中揭露封建社会尖锐对立的名句是:

“朱门酒肉臭,。

83.“,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8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是白居易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8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音乐与“嘈嘈切切错杂弹,”紧连的下一句是。

86.孟郊《游子吟》表达游子深情的两句是:

“谁言寸草心,。

87.韩愈在《调张籍》中高度赞誉李白、杜甫的名句是“李杜文章在,。

8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的颈联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8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晚唐诗人的名句。

90.“古文”的提出始于韩愈,是和六朝以来流行已久的相对立的概念。

9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是韩愈《》一文中的名句。

92.韩愈的杂文《》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9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这是柳宗元《》一文中的句子。

94.杜牧《山行》的后两句是:

“停车坐爱枫林晚,。

9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杜牧的______________。

96.杜牧《过华清宫》其一后两句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

97.“春蚕到死丝方尽,”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

98.是唐代第一个努力作词的词人,后来成为花间派的鼻祖。

99.李煜《虞美人》与“小楼昨夜又东风,”紧接的一句是。

100.李煜《虞美人》抒写愁情的名句是:

“问君能有几多愁?

10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出自李贺的__________________。

102.清代康熙年间,由彭定求、曹寅编纂而成的_____________,收录了作家2300余人,作品48900余首。

103.《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是___________。

104.杜甫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

105.李白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6.白居易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

107.王维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8.李商隐诗集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

109.王维由于诗歌多佛家色彩,后人称之为“诗佛”,李白被称作_________。

110.杜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___________。

111.李贺被称作“诗鬼”,刘禹锡被称为__________。

112.中唐时期出现了“韩孟诗派”,“韩”是指韩愈,“孟”则是指__________。

113.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主张,对宋诗“尚议论”影响很大。

114.众所周知,所谓“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而“小李杜”则是指_____________。

115.温庭筠词的风格一般可概括为___________。

116.在“花间词”人中,地位与温庭筠相当的一位作家是____________。

117.“花间派”是因_____________的《花间集》而得名。

118.在南唐词人中,除李璟、李煜外,还有__________。

119.清代嘉庆年间,由董浩等人编纂而成的_______,收录了作家3035人,作品20025篇。

120.在中国文学史上,___________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第三部分宋元文学试题

1.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李春风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___。

9.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12.惜春常怕花开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宋初“香山派”师法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称梅妻鹤子。

18.大小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宋代的__________事件将李清照人生分成两个时期,其词集的名称__________;“词别是一家”是她的《__________》一文中著名的观点。

20.苏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苏门四学士长于词者___________,长于诗者____________。

22.江西诗派“一祖”__________;三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元好问是_______代重要诗人,其以_______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________________。

25.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文采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26.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______________》,经金代________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27.元末四大南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柳永的词集_________,秦观的词集________,周邦彦的词集_________。

29.苏轼的词集,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的词集,_______________。

30.晏殊的词集___________。

欧阳修的词集____________李清照的词集____________。

31.陆游的诗集______________。

杨万里的诗集_____________。

范成大的诗集_______________。

32.《明妃曲》的作者______________;《荔枝叹》的作者______________。

33.《过零丁洋》的作者____________;《论诗绝句》的作者____________。

34.《岳阳楼记》的作者____________;《秋声赋》的作者____________;《六国论》的作者____________。

35.《留侯论》的作者____________;《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____________。

36.《金石录后序》的作者____________;《指南录后序》的作者____________。

37.因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而产生的词牌《念奴娇》的别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8.窦娥的三桩誓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金代《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40.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关汉卿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王实甫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白朴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42.纪君祥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高明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45.《梧桐雨》杂剧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46.《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传奇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