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7033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docx

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

2009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7年3月28日,太阳表面出现一次巨大的黑子群爆发,一股由太阳表面形成的巨大黑子群释放出来的气体和带电粒子流所引起的太阳“强风”,从当天晚上以每小时超过320万千米的速度直扑地球,太阳风暴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回答1-2题目

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太阳“强风”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2.太阳风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A.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地壳活动活跃,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3.地理学上所谓“对趾点”,是指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面相交的两个点。

已知P地(67°W)和Q地(24°N)是对趾点,那么P、Q两地始终相同的是()

A.地方时B.自转线速度C.正午太阳高度D.昼夜长短

读图,回答下列4-5题。

4.下图中甲、乙两图的图幅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是甲图的两倍

B.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

C.甲图所示区域在乙图的东北方

D.甲图表示的内容比乙图详尽

5.关于甲、乙两图所示的阴影区域的气候,叙述正确的()

A.常年均受低气压控制B.降水类型和成因均相同

C.气温年较差均较小D.两种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下图为地表甲、乙、丙、丁四点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6-8题。

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西北

7.甲、乙、丙、丁四点中()

A.甲地地方时最晚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C.丙地距地心最远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

8.当晨昏线通过甲乙两地时()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B.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C.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D.南京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

回答9-10题。

9.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A位于B的东南方B.A位于B的西北方

C.B位于A的西南方D.B位于A的东北方

10.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B.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零度

C.东京地方时为6:

00

D.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

读下图,A、B在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地方时为19时20分,晨昏线和经线的夹角是20°。

回答11-13题。

1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20°N,35°E B.20°S,35°E

C.20°N,145°WD.20°S,145°W

12.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则B点可能位于   附近。

()

A.东京B.华盛顿C.罗马D.悉尼

13.这一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南极考察活动繁忙

C.北京早晨的人影朝向西南D.法国境内的勃朗峰雪线下降

下图是6月22日三个地点用2米长的杆在当时时间10:

00~14:

00测得的杆影长度,图中2米和4米是指圈的半径,粗线为杆影。

回答14-16题。

14.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甲、丙D.丙、乙、甲

15.若乙图杆影最短出现在北京时间24时,此时该地()

A.处于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B.处于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C.处于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D.处于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的季节

16.若丙地昼长为14时40分,那么该地日落时间为()

A.4时40分B.19时20分C.18时D.6时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

回答17—20题。

17.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A.0°B.23°26′S

C.30°ND.30°S

18.T地所在的半球是()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9.此时,日本东京时间是()

A.17:

00B.9:

00

C.5:

00D.21:

00

20.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长10小时B.昼长11小时

C.昼长12小时D.昼长13小时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区域。

①线为晨昏线,①线中的B点纬度值最大,②为纬线。

A地地方时数比C地小6小时,B地经度为45°E。

回答21-22题。

21.此天D点的夜长为()

A.6小时B.16小时

C.18小时D.8小时

22.此时刻,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大约为()

A.5:

7B.7:

8C.7:

12D.1:

8

23.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1′,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温带的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

D.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和夜长的比值减小

24.北半球每年从秋分日到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

A.一直向南移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D.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H)资料,据此回答25-26题。

R

2小时26分

24小时

0小时

5小时42分

H

43°26′

46°52′

23°26′

46°52′

25.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④①③B.③②①④C.④③①②D.①③④②

26.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8小时21分B.9小时9分C.10小时42分D.11小时22分

读某日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运动示意图(E、S、W、N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底圆表示观测者所在的地平圈,带箭头的圆弧表示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图中角度为当地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

回答27-28题。

27.在没有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①、②、③、④四地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8.不考虑地形等因素的影响,①、②、③、④四地中全年热量最为丰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

(如下图)回答29-30题。

29.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及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0.当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

A.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该学校所在地气候炎热干燥D.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二、综合题(四大题,共40分)

31.(10分)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在E的方,(1分)F点的海拔高度是米。

(1分)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米。

(2分)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

(1分)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水库,你认为不宜选在何处,(1分)理由:

①,(1分)②,(1分)

③。

(1分)

(5)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为。

(1分)

32.(10分)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1分)

(2)该图所示日期为,(1分)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3)图中A点的昼长为小时,(1分)D点日落时间是,(1分)北京时间是。

(1分)

(4)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是,(1分)这一天与A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

(1分)

(5)从D到C最短路线的行进方向是()

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33.(9分)读图(图9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在图9中作(标)出:

①用字母P标出太阳直射点位置;②用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

③用虚线表示南北极圈;(2分)

(2)根据图9,在图10中画出:

①晨昏线;②用斜线标出夜半球。

(2分)

(3)根据图9回答:

①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2分)

②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的特点是。

(2分)

③此时全球有(大于、小于、等于)1/2的地区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

(1分)

34.(11分)读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每年(节气)日情况,(1分)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分)

(2)图中甲乙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1分)乙地日出时刻是点。

(1分)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1分)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达小时。

(1分)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2分)

A.北京B.广州C.甲地D.乙地

(5)按照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以下地点中的。

(2分)

A.北京B.纽约C.悉尼D.莫斯科

2009届山东省文登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C

B

D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C

C

B

B

C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D

A

B

A

B

C

D

二、综合题

31.(10分).

(1)东南方(1分)900米(1分)

(2)800米(2分)

(3)26.6℃(1分)

(4)B(1分)理由:

①会淹没铁路,搬迁费用大,(1分)②该处铁路必须改道,造成浪费,(1分)③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

(1分)

(5)自西向东流(1分)

32.(10分)

(1)画图略(顺时针)(1分)

(2)12月22日(1分)23°26′N,90°W(1分)

(3)24小时(1分)4:

00(1分)2:

00(1分)

(4)B>C>A(1分)19°42′N(1分)

(5)D(2分)

33.(9分)

(1)

(2)答案标见下图(侧视图2分,俯视图2分)

(3)①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②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赤道上昼夜等长(2分)

③大于(1分)

34.(11分)

(1)夏至(1分)23°26′N,180°(2分)

(2)晨线(1分)4:

00(1分)

(3)8:

00(1分)24小时(1分)

(4)B(2分)(5)A(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