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077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精选贵州省遵义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贵州省遵义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3小题。

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

“桑吉!

然后,他笑起来:

“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此时,桑吉越过了丘冈,往南边的山坡下去几步,山坡下朝阳处的小学校和乡镇上那些房屋就从他眼前消失了。

他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

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春天里,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

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

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

那道坎是牦牛们磨角时挑出来的。

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

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

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

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

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

“老师,桑吉逃学了。

老师不相信。

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老师说:

“他是不是病了?

“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

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

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

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

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

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

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

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

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

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桑吉说:

“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

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

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

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

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

………

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

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小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

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

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

直上直下,像是一块石子、一团泥巴,被抛起又落下,落下又抛起。

桑吉站起身,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

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

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

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

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

在这些云雀看来,这个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笑的,他做着飞翔的姿态,却永远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像一只笨拙的旱獭。

(节选自阿来《三只虫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写桑吉逃学去挖虫草,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既为帮助家人感到欣慰,又觉得对不起老师,有些无奈和愧疚。

B.小说写在万物苏醒的春天,好学的桑吉却不得不逃学挖虫草贴补家用,反映了农村学生厌学的原因,也揭示了贫困对教育的影响。

C.小说通过塑造身处经济拮据家庭,但聪明懂事、敢于担当、坚韧顽强的桑吉形象,抒发了藏区孩子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D.小说运用朴素、平实的语言,描写桑吉逃学挖虫草过程中的内心活动,凸显了桑吉情感细腻、善良、善解人意的特点。

2.分析小说划线段落的作用。

(4分)

3..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旨。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中制协”)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前5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22名”,并借势声讨“收视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

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黑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是“共谋”的事实。

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30万至50万元人民币。

以全国排行前20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13000集电视剧计,全年有40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2016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

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201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打铁先要自身硬”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中说:

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

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资质。

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

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量说话!

                                                           (节选自2017年1月4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

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

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身心愉悦”还是“边看边骂”。

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

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

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风气,导致明星价格虚高、内容同质化、审美价值取向低俗等问题屡见不鲜,已经伤及电视产业的肌理。

与其饮鸩止渴,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行业规范,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钻空子进行收视率造假上,电视从业者不如潜心研究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容量下降的情况下开拓综艺节目、电影和网络剧等新空间,提高好剧、好节目的收看效率。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介绍了中制协发表声明的内容,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揭示收视率造假这种“黑产业链”给黑势力带来的丰厚利润等。

B.材料二揭示了有些电视台的广告部为了争夺广告资源而愈演愈烈进行收视率造假这一现象,并表明了中制协将对收视率造假行为实施打击的态度。

C.材料三介绍了中制协倡导的《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的部分内容,同时要求中制协会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抵制与杜绝收视率造假现象。

D.材料四介绍了收视率的相关问题,分析了收视率造假的危害,希望业界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并点明电视从业者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等。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电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的严重性。

B.材料一使用了“黑手”“黑产业链”“黑势力”等词语,“黑”字明确指出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性质以及中制协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的决心。

C.材料一、二介绍了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以及中制协营造电视剧播出新环境的决心。

D.材料三用“打铁先要自身硬”的俗语说明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性,也侧面反映了收视率造假行为的蔓延之势。

E.材料四是时评类文章,分析了涉及收视率的多个方面的问题,比如第二段就从行业的角度分析片面追求收视率给电视产业带来的伤害。

6.为什么收视率调查不能作为评定一部电视剧好坏的标准?

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6分)

2、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

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

建中三年,徙东道。

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

“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

”耽曰:

“是何谓邪?

朝廷有命,即为帅矣。

吾今趋觐,得以君俱。

”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

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迁义成节度使。

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

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

“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野?

”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

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

尝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帝然之,不用也。

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

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

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

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C.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

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

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

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贞元九年,升迁为检校司空、左仆射。

当时王叔文等人干预朝政,贾耽生病,多次借病乞求退职回乡,不被允许。

死后,享年七十六岁,被赠予太傅这一职务,谥号叫元靖。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

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见到四面八方和出使外族的人,一定向他们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早行

杜牧①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注】①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对于晚唐的时局有着较为深切的了解和关切,他的许多诗歌反映了这方面的内容。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诗人写上马启程以后,让马自由自在地前进,写出诗人早行时内心的惬意。

B.“数里未鸡鸣”紧扣标题,走过了数里,还未听见鸡鸣,突出了早行时环境清冷孤寂。

C.“林下”和“叶飞”采用互文的手法,把行旅者早行时睡意绵绵的情景,十分真切地描摹了出来。

D.第五、六句诗人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将自己身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交融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感受。

E.尾联写诗人和僮仆之间的对话。

当僮仆抱怨路途艰险,漫漫无际的时候,作者的回答令人深思。

1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3)名篇名句默写和翻译(18分)

1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4)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谈到近日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便会情不自禁地津津乐道说个不停。

②俗话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游客们到杭州旅游,听流水潺潺,看碧叶一片,闻荷花幽香,触白墙灰瓦,无不称赞杭州秀色可餐。

③教养是一个人处世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教养的获得是不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期规训和自我修炼的结果。

④屈原在《离骚》里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落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⑤90后毕业生们初入职场表现欲强,更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倾向于找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人浮于事的问题,工作不踏实,对薪资抱有过高的幻想,频繁跳槽。

⑥领导说:

“B组在本次招标活动中,虽然开始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最终迎头赶上,还是不错的!

”面对没想到的不虞之誉,B组成员终于放下包袱。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检方在调查中发现,不但朴槿惠向崔顺实泄露了国家机密,还涉嫌与崔顺实等人同谋,强迫国内大企业为Mir财团及K体育财团出资。

B.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

C.据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33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0%,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D.清华博士郝景芳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笔法,展现了当代大都市下层人生存艰难的冷峻现实。

该书今年4月入围74届“雨果奖”。

1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想来,生活中有很多事,就像种下去的因,长出来的果。

有时,___①_____施了一瓢水,未期待得到些什么,_____②___收了果,当然惊喜;有时精心浇灌,满怀期待,也收获了心仪的果,自然高兴;___③_____有时,___④_____浇下水,施下肥,仍一无所获,__⑤______会懊恼,__⑥______无愧于我。

A

因为

/

因为

因而

B

只是

C

只是

如果

/

那么

D

尽管

可是

因此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4、写作(60分)

19.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中国体坛,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以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独特的且颇有争议的存在。

赞赏者称他为“藏獒”,对他追求时尚流行、初语惊人、桀骜不驯的张扬的个性、在赛场上充满了血性和“舍我其谁”的霸气推崇备至。

而质疑者则对其夺冠后脚踢广告牌、激情撕球衣等个性化行为加以否定,并认为正是过于张扬的个性阻碍了他的成绩——他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对外“作战”输球最多的队员,还留下了里约奥运会上与双料大满贯失之交臂的遗憾……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个性有必然的联系吗?

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厌学的原因没有依据。

桑吉其实是很想上学的,不是厌学,逃学他也对老师充满愧疚。

2.①补充说明桑吉逃学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体现桑吉聪明懂事、敢于担当家庭困难的特点;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启发读者思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丰富小说主题。

4、(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3.①通过塑造身处经济拮据的家庭,但聪明懂事、勇于担当、坚韧顽强的桑吉形象,抒发藏区孩子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②借助桑吉纯真、机智、好奇的视觉,描绘了藏区春天的新奇与鲜活,把大自然的神奇与儿童的纯良融合在一起,启发人们思考自然与生命的关系;③在万物苏醒的春天,好学的孩子却不得不逃学挖虫草以济家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贫困对教育的影响;④保护环境就得退牧还草,想要生活好,还得挖虫草,引导读者探究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追求发展之间的关系。

(6分,一点3分,两点6分,须有观点有分析,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4.A“首次对变味的‘收视率’开战”错误,原文是“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

5.C、D(C项,“电视剧市场上制作方、播出方在制作、购买、播出过程中购买虚假收视率行为”错误,材料一中有“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这说明购买虚假收视率应该是制作方的事情,播出方不购买收视率。

D项,“中制协要求协会会员签订‘承诺书’做法的重要性”错误,“打铁先要自身硬”主要说明中制协协会会员“自律”的重要性。

6.①收视率调查不是电视剧节目的评价标准。

收视率调查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

②目前的收视率调查不是最有效的。

国家没有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没有统一、合理、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

③收视率不能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剧收视情况。

收视率的高低除了电视节目本身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比如时段、编排以及观众观看电视剧的心态等。

(回答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6分,意思对即可)

答案:

7.B(“急诏至”的意思是紧急诏书来到,是一个完整意思,不可分割;“以泽代耽”的意思是让樊泽代替贾耽,结构对应,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见代”中“见”的意思相当于“我”,所以不能与“吾”划分在一起,据此排除ACD,答案为B。

8.B(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9.C(耽病之,不是贾耽生病,而是担忧。

10.

(1)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

(正确翻译“故事”“以”“优诏”各1分,句义2分)

(2)贾耽每次打猎,使数百骑兵跟从,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非常高兴,然而敬畏他的德行,不敢有所企图(正确翻译“畋”“从”“往往”各1分,句义2分)

【参考译文】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期,通过明经考中功名,补任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让他暂代度支判官一职。

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异的成绩。

下诏授予他鸿胪卿一职,兼任左右威远营使。

不久做了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在东道造反,贾耽进驻屯扎在谷城,攻取了均州。

建中三年,调任东道。

德宗在梁州,贾耽让司马樊泽去梁州奏事。

樊泽回来后,贾耽大摆酒席会见诸将。

一会儿有急诏送到,诏书中让樊泽代替贾耽的职务,召樊泽做工部尚书。

贾耽把诏书放在怀中,像刚才一样饮酒。

酒席散后,把樊泽叫过来说:

“诏书中让你代替我,我将要准备行装了。

”命令将吏们拜见樊泽。

大将张献甫说:

“天子流亡,樊泽用兵是以您的命令拜访皇上所在的地方,如今樊泽却谋划您的军权,在您的地盘谋取利益,可以说是对人不忠心。

军中将士心中不平,请让我为您杀了他。

”贾耽说:

“这是说的什么道理呢?

朝廷有命令,樊泽就是统帅。

我现在上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