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74677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技术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2.docx

《现代教育技术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2.docx

现代教育技术2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P2-P4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94)阐述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研究目的)为了促进学习,对(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研究内容)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应用领域:

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自主学习领域,在职人员培训领域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P10-P24

(1)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a.(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即试误说

(主要观点)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心理与动物相比,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人类的学习是在一种几乎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自动的形成刺激(S)与反应(R)

的联结,即S-R联结的过程。

这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桑代克学习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b.(代表人物)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主要观点)一切行为都由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

教学设计原则:

积极的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2认知主义学理论:

a.(代表人物)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

(主要观点)人的认知活动就是按照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来形成和发展人事结构的。

b.(代表人物)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主要观点)运用现代信息的观点和方法,着重用信息加工模式来解释学习活动,对学习

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条件作了深入了解。

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学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学习是经验的重组,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过程。

(2)传播理论:

①(代表人物)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主要观点)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阐述的线性传播模式“5W模式”(7W教学模式前五个)

②(代表人物)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双向传播模式

(主要观点)指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强调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积极的传播主体)

③(代表人物)施拉姆模式:

“经验范围”

(主要观点)设计了“经验范围”的传播模式,强调传授的双方只有在其共同的经验范围内,才能达到真正的交流,因为只有这个范围内的信息才能为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所共享。

(3)视听教育理论:

(代表人物)戴尔的“经验之塔”(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主要观点)人类的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是有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学习应从直接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经验。

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

(1)共识律

(2)谐振律(3)选择律(4)匹配律。

(4)系统科学理论:

1、系统论:

贝塔郎菲2、信息论:

香农3、控制论:

维纳

3.教学媒体分类及特征。

P27-P28

教学媒体:

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分类:

(1)传统教学媒体:

使用时不需要电源的媒体,指语言、文字、印刷材料、图片、黑板、模型和实物等。

(2)现代教学媒体:

使用时需要电源的媒体。

指光学投影、电声、电视、程序教学机器、计算机和各种网络等。

按感官分类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

(3)教学媒体特征:

表现力、重现力、传播力、参与力、可控力

表现力、教学媒体具有表现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运动特性,以及表征声音、颜色特性的能力。

重现力、教学媒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存储的信息随时重现的能力,有即时重现和事后重现之分。

传播力、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有无限接触和有限接触之分。

参与力、应用教学媒体时,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有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之分。

可控力、教学媒体的使用难易程度,有易控和难控之分

4.投影器、展示台、扫描仪、数字投影机的使用。

投影器的使用:

P31

(1)检查

(2)调整距离(3)调节投影方向(4)强弱光灯选择(5)调节影像聚焦(6)调节色环旋钮(7)切换灯泡(8)关机

(开机顺序:

抬起支撑杆至锁定位置,打开反射镜片,插上电源,开启灯泡开关)

①检查:

使用前,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将支撑杆抬起至锁定状态。

②调整距离:

反射镜打开至适当角度,打开电源,调整投影器与银幕之间的距离。

③调节投影方向:

调整平面反射镜的倾斜度以适应银幕的位置。

④强弱灯光的选择:

根据放映环境选择打开强光或弱光开关。

⑤调节影像聚焦:

投影胶片放置在载物台,调节调焦旋钮,直至图像聚焦清晰为止。

⑥调节色环旋钮:

画面亮度不均或画面边缘出现色环,调节色环旋钮,消除色环。

⑦切换灯泡:

灯泡坏掉时,扳动灯泡切换开关,备用灯泡即转入工作状态。

⑧关机:

关闭电源,合上反射镜头,放下支撑杆.

展示台的使用:

P33电源开关→输入选择→调节光源→变焦→聚焦→特殊效果→关机

(1)视频展示台与设备的连接:

①与显像设备配接②与录像设备的配接

(2)物体的展示操作:

①了解和掌握视频展示台各按键、开关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②按下之家锁定按钮,撑起摄像头支架,打开摄像镜头盖。

③打开视频展示台的电源开关。

④放置实物或图片等展示物,调整摄像头使之对准被摄物,“输入选择”应选择“摄像机”按钮。

⑤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光源。

非透明资料打开侧灯,透明资料打开载物板下的“底灯”按钮。

⑥展示资料放在展示台上,通过“变焦”按钮改变摄像头的焦距,从而使成像的范围发生改变。

⑦调整聚焦按钮,使影像最清晰。

聚焦分自动聚焦和手动聚焦。

⑧特殊效果调整:

正负像转换开关,可将底片影像转化成正像效果呈现,也可将影像负像化。

黑白/彩色转换开关可使图像以黑白或彩色显示。

⑨使用完毕,按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展示台。

扫描仪的使用:

P259-P264

(1)扫描图像:

①用匹配的连接线将扫描仪与计算机连接起来,接上扫描仪的电源。

②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应的扫描仪驱动程序。

  ③打开扫描仪的顶盖,将扫描原件朝扫描头放好,合上顶盖,压住原稿。

注意原稿要放平、放正,否则图像会倾斜甚至模糊。

  ④启动扫描程序。

⑤预扫描,选定要扫描的范围。

  ⑥设定合理的扫描分辨率、缩放比例及扫描方式,采用合理的扫描对比度、亮度等。

⑦扫描相应的图片或文稿。

⑧选择图像文件的类型,设置保存路径和名称,保存扫描文件。

⑨检查扫描结果。

⑩取出原稿,进行其他图片的扫描工作。

(2)扫描文字:

(汉王为例)

a.扫描:

①将要扫描的印刷原稿向下放在扫描仪的平台上,摆放好位置,盖上扫描仪的上盖。

②运行汉王OCR5.0软件后,会出现OCR软件工作窗口,选择与所扫描原稿相对应的文体(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或版面类型(横排、竖排等)。

③点击“扫描”按钮。

汉王OCR5.0会自动收索电脑中安装的扫描软件,并直接运

行,同时在预览窗口中显示当前要扫描的对象内容。

   ④用鼠标选中要扫描的区域,并进行扫描参数设定。

 ⑤点击“扫描”按钮,扫描仪会将选中内容扫描下来

b.进行文字识别:

①点击菜单栏中的“编辑/自动校正”,进行倾斜校正。

拖动鼠标选择识

别区域,以利于OCR软件的版面分析。

②拖动鼠标选择识别区域。

③点击工具栏中“开始识别”按钮,对选中的文稿进行识别。

c.文本编辑修改

d.保存扫描内容:

保存识别的内容,单击“文件/另存为”,将文件保存(格式可以选择TXT)。

数字投影机的使用:

P275-P278

(1)与信号源设备连接:

①与计算机进行连接②与视频设备连接。

(2)启动与投影机连接的设备,运行要投影的程序或文件。

(3)启动投影机:

将电源线连接到投影机上,摘掉镜头盖。

调节电源开关至“1”位置,电源指示灯将变成橙色,投影机将进入待机状态。

按下POWER键,POWER(电源)指示灯亮起绿色,进入使用状态。

(4)选择信号源:

按下并迅速松开机壳上的SOURCE键,信号源清单就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每按一次S’键信号源清单上面的选择会按下列顺序变化:

电脑1→电脑2→视频→s-视频→阅读器→电脑1。

按下ENTER键显示所选择的信号源。

投影画面将显示选择的输入信号。

(5)对投影机的图像进行设置。

①调整图像大小②图像聚焦③图像的调整④梯形失真校正。

(6)关闭多媒体。

首先按投影机壳上的POWER(ON/STANDBY)键或遥控器上的POWEROFF键,再次按键,投影机灯泡将关闭并开始冷却。

直至确认投影机显示灯为橙色,投影机风扇停止工作,方可切断总电源,电源指示灯熄灭。

(7)使用完毕后:

①关闭计算机或视频设备②拔下电源线③拔下其他任何连接线④如果使用了可调性俯仰角,请收回⑤将盖头盖好。

5.投影教材常见的制作方法。

(手绘法、复印法、计算机制片法的步骤和注意问题)P66-P68

(1)绘制法:

步骤:

①选择投影片基(涤纶片,明胶片)②投影笔的选择③绘制草图④绘制投影片

①选择投影片基:

常用的投影胶片有涤纶片和明胶片两种。

制作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片基。

②绘制草图:

直接在投影片上绘制不易修改,易弄脏或弄坏投影片,因此,通常先用纸绘制1:

1的底稿图形。

③绘制投影片:

绘制黑白投影片只需使用一般绘图仪器、毛笔和墨水,绘制彩色投影片则需要透明水彩笔、毛笔、划线笔和绘图笔等工具。

将明胶片胶面朝上贴在底稿图纸上,用回形针或胶带纸将它们固定好,用较淡颜色描底稿的轮廓线。

庙号轮廓线后在进行着色绘制。

着色前,先在需上色部位用蘸水的毛笔湿润一遍,这样可使着色均匀。

着色一般由浅到深,在明胶片上停留时间的长短可改变颜色的深浅,着色后用较深颜色再勾边。

注意问题:

①涤纶片透明度好、遇热不变形、不亲水、修改方便,但不易保存。

②明胶片受热易卷曲、膜面亲水、绘画不易擦掉、便于保存,但不易修改。

③直接在投影片上绘制不易修改,易弄脏或弄坏投影片,通常先绘制好1:

1的底稿图形。

④绘制彩色片需要透明水彩笔、绘画笔、划线笔、毛笔等工具。

(2)复印法:

步骤:

①选择底样、选择胶片(涤纶片)②隔热复印③画面清洁

①选择胶片:

用复印法制作投影片,胶片的选择十分重要。

如果胶片过厚,则会因硬度强而在复印时发生卡纸现象,胶片过薄,则会因复印时的高温而变形。

复印时一般选用耐热的、厚度为0.05~0.1mm的涤纶片,不能用明胶片。

②隔热复印:

如果选用的投影片较薄,可先用一张复印纸在复印机过一遍,复印纸会带有静电,会将投影片吸附在纸上,或是将涤纶片四个角用不干胶纸或透明胶带粘贴固定在普通的复印纸上,起固定作用,送入复印机以利用复印纸张的牵引有效地解决输片难的问题,同时利用复印纸起隔热降温作用,不至于使涤纶片起皱、变形。

③画面清洁:

对于复印出来的投影片,可及时用钝的小刀片或竹片擦除多余的点或线来清洁投影片。

同时要注意由于日常使用的复印机多为黑白复印机,复印出来的图像只有黑白两色,反差很大,对层次丰富的图像表现效果不好。

所以复印法制作的投影片,主要适合于表现文字、图表或线条类图案。

注意问题:

①复印时一般选用耐热的、厚度为0.05~0.1mm的涤纶片,不能用明胶片

②投影片较薄时将涤纶片四个角用不干胶纸或透明胶带粘贴固定在普通复印纸上,起固定作用。

③复印法制作的影片,主要适合于表现文字、图表或线条图案。

(3)打印法(计算机制片法):

步骤:

①采集素材②画面设计③打印成片

①采集素材:

将能表达教学内容的各种文字、图形、图像素材采集到计算机内。

②画面设计:

在计算机上应用图文处理软件按1:

1设计,形成一张表达教学内容的画面。

③打印成片:

经计算机处理好的画面可以通过各类打印设备打印到透明胶片上。

不同种类的打印机,其打印方法也有所不同。

注意问题:

①针式打印机不能直接打印投影胶片,需要在透明胶片上固定一张复写纸,并将复写纸朝向打印机的打印头。

此法只局限于打印黑白投影片或单色投影片。

②激光打印机打印的投影片反差大、细节表现好。

③喷墨打印机打印需要明胶片,打印时涂有明胶的一面朝向打印机的机头。

为节省墨水,设计的图像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着色

6.照相机的(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等)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P34-36

(1)镜头:

将被摄景物成像于图像传感器上

(2)光圈:

调节通光量(特点:

光圈系数越大,光圈孔径越小,进入镜头的光线越少,相邻的光圈系数的光通量相差一倍)

(3)快门:

控制进光时间和影响运动物体成像的清晰度(数据越大,快门开启的时间越短,进光量越少)

(4)取景器:

供拍摄者观察被摄景物和景物范围,确定画面构图的装置

(5)调焦装置:

调焦使被摄主体能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6)图像传感器:

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7)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将图像传感器产生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并将这种数字电信号经过压缩、编码传送到存储器

(8)存储器:

用来接收、保存数据的,包括内置缓存和可更换存储卡

(9)输出控制单元:

将数码照相机拍摄的照片通过电缆,从照相机内部输出到其他处理设备中

(10)机身:

照相机的暗箱,其他部件安装在机身上,形成一个整体

7.常见的话筒种类、特点及其选择。

P40-P42

种类:

1、按工作原理分类:

①动圈式话筒:

(特点)价格便宜、结构牢固、性能稳定、噪音电平低、适宜拾取声音信号,多用于讲话扩音录音(不用电池)

②电容式话筒:

(特点)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广、频率响应宽而平坦、音质好、瞬态响应优良、较娇脆、需直流电压,适用于高保真传真和录音。

(用电池)

2、按信号的传送方式分类:

①有线话筒:

(特点)信号比较稳定,若导线过长信号会随之减弱,不用电池

②无线话筒:

(特点)信号易受干扰比较不稳定,需要电池和配备一台调频接收机,接收距离短,扩大讲话人范围,不需要电缆,不受话筒线的束缚,大大扩展了讲话人的活动范围。

选择:

1、作一般语言扩音时,课选用普通动圈式传声器、驻极体电容式话筒

2、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或讲话人经常走动时,可采用无线话筒

3、当环境嘈杂,或学要突出某一声音时,可选用方向性较强的话筒

8.我国的电视标准,电视机的使用、调整。

P52-P54

被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有三种:

NTSC制式(美国、加拿大、日本等);

SECAM制式(法国、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东欧等);PAL制式(德国、英国、中国等)

我国的电视标准:

PAL-D制式即彩色图像采用PAL制式编码方式,场频50Hz;伴音采用调频调制,伴音载频频率比图像载频频率高6.5MHz。

(我国广播电视信号在48.5MHz~958MHz的频段内进行调制,一个射频信号需要占用8M带宽,称为一个频道)

(香港特区:

PAL-I制式,伴音载频频率比图像在频频率高6.0MHz;台湾:

NTSC制式)

电视机的使用:

(1)合理安放:

一般要求为收看距离为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12倍,离他最近的观看者的观看仰角不超过30°。

(2)选择输入接口:

①RFIN射频接口,即天线输入接口。

也是现行电视标准接口。

RF射频接口接收的是射频信号。

②AV接口,也叫“AUDIO/VIDEO音视频接口”。

接收时的音频和视频信号是分开的,图像质量比射频输入的信号好些。

③S端子接口,也叫“S-VIDEO”。

将视频信号分离成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消除了亮度和色度之间互相干扰,使图像清晰度有所提高。

但音频要另外接线。

④分量输入端子,也叫“Y/Cr/Cb输入”。

适应DVD播放画质的需要。

但只有图像信号,音频要另外接线。

⑤VGA接口。

可以与计算机连接,获得高清晰度图像效果。

⑥高清接口(HDMI接口),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

(3)电视机的调整:

①预置信号源②对比度与亮度调节③彩色饱和度调节④声音调整

①预设信号源:

根据接口的连接状况,预置接受信号源,使得在电视屏幕上看的到相应的图像和听到声音。

②对比度与亮度调节:

对比度调节是指调整图像黑色与白色之间的层次。

可反复调节对比度与亮度按钮,是黑色不发亮,白色不反光。

③彩色饱和度调节:

彩色饱和度调节是指调节彩色的深浅。

一般先将色饱和度调到最小,使彩色图像变为黑白来调节亮度和对比度,带黑白图像层次分明后,在调和色饱和度,使图像色彩鲜艳自然。

④声音调整:

根据敢看人数和环境调整

(电视机的调整课本P272另外一种答题方向,可以看看)

10.多媒体课室的使用。

P81-P82

(1)课前准备操作:

①使用前,了解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熟悉控制面板按键的功能和操作;②打开电源总闸;③打开系统电源;④降下屏幕;⑤开启投影机,需要注意的是投影机从启动电源开关到投射出影像约需1分钟时间;⑥启动电脑。

(2)课堂操作:

利用控制面板对各种媒体设备之间的切换操作。

①图像信号的选择。

如对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展示台、影像机、录像机等进行切换。

各设备之间的切换间隔时间为2~5秒。

若银幕上未能显示相应的内容时,则需再按“投影机”中的“视频”或“RGB”按键;

②声音信号的调整。

“话筒”按键,调整话筒音量。

“音量”按键,调整系统总音量。

(3)课后结束操作:

①取出各种教学软件;②正常关闭计算机、展示台等设备;③关闭投影机,等待散热冷却(投影机的指示灯不闪烁,散热完成);④关闭系统电源;⑤关电源总闸。

11.多媒体课室故障排除。

P83

(1)话筒没有声音:

在①确保话筒开关和功放电源已打开的情况下,请②继续按控制面板上“音量”控制键中的“加大音量”按钮。

如果还没有声音,③请检查话筒的电池是否正常。

如果还不行,④请检查功放上的话筒音量按钮,把音量旋钮旋转到适当位置。

或⑤找管理员更换话筒。

(2)计算机没有声音:

在①确保功放电源已打开的情况下,②连续按控制面板上“音量”控制键中的“加大音量”按钮。

如果还没有声音,请③检查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信号设置是否“静音”或者“音量”调得太小了。

如果还没有声音,④查看系统控制面板上“计算机”的信号通道是否被选中;如果还没有声音,请⑤与管理员联系。

(3)展示台没有信号:

在①确保展示台电源和镜头盖都已打开的情况下,②确保“展示台”信号通道被选中,③检查展示台面板上“输入信号”的选择是否选择了“摄像”按键;④检查镜头是否对准拍摄物体,⑤加大展示台面板上的“亮度”;如果还没有信号,请⑥与管理员联系。

(4)投影机没有信号:

在①确保投影机电源打开的情况下,②在控制面板的信号选择功能区选择相应的设备,如果选择计算机媒体时,要先选择“电脑(VGA或RGB)”按钮,再选择“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按钮。

当选择录像机、展示台、影碟机等其他设备时,要先选择“视频”按钮,再选择相应的设备按键。

如果还没有信号,③重新启动集成控制系统再试或与管理员联系。

12.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P99-101

微格教学系统的构成:

微格教学系统可由一间或多间微型教室、主控制室、观摩室等组成。

功能:

(1)训练教师技能

(2)示范观摩(3)反馈评价

实施步骤:

训练准备→确定训练目标→示范观摩→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训练→评价反馈→修改教案

特点:

(1)范围小、规模小。

一般培训内容为1~2个教学技能,接受培训的人只有10个左右,授课时间10~15分钟。

(2)有操作,可记录。

微格教学一般在专门的微格教室间进行,讲课有录像机摄制下来。

(3)有反馈,可调整。

接受培训的人可以观看自己授课的录像,进行自我反省,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及时调整在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之处。

(4)可控制,可模仿。

接受培训的人可以观看并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范例录像,感知和理解各种教学技能;也可以从指导老师的讲评与同学们的讨论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5)可适用于一般教学情景。

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

训练准备——确定训练目标——示范观摩——分析与讨论——编写教案——角色扮演训练——评价反馈——修改教案

13.多媒体素材常见的格式类型及获取方式。

P107-P151

(1)文本素材格式:

①TXT格式②DOC格式③RTF格式④WPS格式

获取:

纯文本获取:

①键盘录入②扫描输入③手写输入④语音输入⑤网上下载⑥光盘调取;

(2)图形、图像素材格式:

①BMP格式②GIF格式③JPEG格式④PNG格式⑤PCX格式

⑥TIFF格式⑦PSD和PDD格式⑧WMF格式。

获取:

①利用绘图软件制作②屏幕捕捉或屏幕硬拷贝③扫描仪扫描④利用数码照相机拍摄

⑤利用摄像机捕获⑥视频帧捕获⑦从已有动画中提取⑧图像库光盘⑨网上下载

(3)声音素材格式:

①WAV格式②MP3格式③MID格式④CDA格式⑤RA格式

获取:

①直接从网上下载②从专门的声音素材库中直接调取③利用MP3文件剪切器剪切④从已有动画中提取⑤现有音频的格式转换⑥自行录音

(4)动画素材格式:

①GIF格式②SWF格式③FLC格式

获取:

①利用FlashSmart下载②利用网络猎手InternetHunter下载③利用SaveFlash下载

(5)视频素材格式:

①AVI格式②MPG格式③MOV格式④DAT格式⑤RM格式

获取:

①利用摄像机拍摄②利用光盘中现有的视频素材③屏幕视频捕捉

④利用UUmeFLV视频下载器下载⑤利用影音传送带下载

14.网络信息的检索技巧。

P153

(1)提炼搜索关键词:

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2)细化搜索条件:

搜索条件越详细,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就越精细。

(3)用好逻辑符号:

搜索逻辑符号通常是指“AND”、“OR”、“NOT”及与之对应的“+、—”

(4)强制搜索:

将关键词加上“双引号”进行强制搜索,可使结果搜索更加精细。

15.课件的类型和特点。

P169-P170

类型:

(1)根据使用对象分类:

助学型,助教型

①助学型:

课件的使用对象是学生,学生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以掌握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②助教型:

课件的主要使用对象是教师,主要考虑更好的辅助教师完成各种教学任务。

(2)根据内容与作用分类:

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测试训练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

①课堂演示型:

展示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的难点,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提示,要求面面直观,尺寸比例较大,能按教学思路逐步深入地呈现教学内容

②自主学习型:

计算机-家庭教师;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航清晰;个别化学习,学生参与程度高

③模拟实验型:

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某种现象,学生通过现象操作与思考,自己总结出结论,或通过操作熟练某种操作技巧

④测验训练型:

复习、巩固;及时反馈;激发动机

⑤教学游戏型:

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的

⑥资料工具型:

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素材库

特点:

交互性,集成性,智能性,信息传输网络性(课件:

教育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艺术性、技术性)

①交互性:

双向通信、人机交互

②集成性: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多样,集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在承载信息方面真正实现多媒体化。

③智能型:

多媒体课件具有超文本的动态结构,把计算机的内在运算机制与智能性的外部工作联系起来,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判断,帮助学生决定相应的学习策略。

④信息传输网络化:

交互类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处理信息,经过编码压缩后的信息数据最小,适合网络传播,而且传输及时、可靠、效率高,多数情况下能做到双向实时传播。

16.教学设计(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的编写要求和方法、学习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自主学习策略)。

课本219页

学习者特征分析:

a.了解学习者在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确定教学起点。

(1)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①学习内容方面的能力,②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