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7806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docx

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

关于发展村镇银行的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国家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政策机遇,切实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就发展村镇银行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从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看发展村镇银行的必要性

从调查情况看,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不容乐观,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银行业务萎缩。

近年来,ⅩⅩ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功能呈弱化趋势,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服务缺位。

目前,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农行、建行、工行,政策性银行农发行以及信用社、邮政储蓄等6家,金融服务网点共49个。

各乡镇仅有信用社和邮政储蓄2家网点。

二是目标偏离。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把大中型企业及其云集的大城市作为主要支持对象,不断从基层金融机构抽取资金“回灌”大中型企业和城市建设项目,而对于不能产生短期效益或综合效益不够好的县域经济,缺乏支持动力。

三是功能弱化。

目前,全县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如县农行高达98%。

由于经营业绩不佳,部分国有商业银行或被取消授信业务、或授信权力被上收。

2、信贷融资困难。

近年来,县域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信贷门槛较高。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应地提高了信贷门槛,县内大多数企业达不到既定的授信标准,很难得到信贷支持。

二是信贷规模偏小。

今年上半年,全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放各类贷款不足4.5亿元,其中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3.7亿元,农发行发放粮食收储贷款6000万元,农行发放个人消费贷款191万元,建设发放贷款1300万元,邮政储蓄发放个人小额存单抵押贷款150万元,工行已多年没有发放任何贷款。

三是融资渠道狭窄。

由于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企业的信贷需求,迫使企业进行民间融资,并已成为民间融资的主体。

据测算,全县企业民间融在8000万元左右。

3、竞争不够充分。

由于县内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收缩,农村信用社在信贷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扩大,并呈现主体单一的发展趋势,由于竞争不充分,影响了金融产品的质量。

据了解,农村信用社,根据入股社员、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贷款的不同,浮动幅度在88%至111%之间,接近于民间融资利率水平,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二、从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看发展村镇银行的积极效应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

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一方经济离不开有力的金融支持。

随着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势在必行。

从目前来看,把握国家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机构准入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必将对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缓解信贷融资压力。

从县内信贷市场来看,无论是发展工商企业还是涉农产业,普遍存在信贷难的问题,有些市场预期看好的项目由于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不得不搁置,丧失了发展机遇。

发展村镇银行,直接面向县内工商企业和广大农村开展金融信贷业务,可以缓解我县信贷供需矛盾,为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金融服务,注入新的活力。

2、有利于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收缩,金融机构只储不贷或多储少贷,大量存款上划,致使县域资金流失加剧。

发展村镇银行,一方面通过这一平台引导社会投资入股,可以有效整合、盘活社会闲置资金,提高县内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储蓄和信贷业务遏制县内资金外流势头,缓解发展资金压力。

3、有利于解决服务缺位问题。

就目前而言,县域内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收缩、功能弱化、网点偏少的问题比较突出,而且提供的金融产品和开设的业务种类偏少,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发展村镇银行,增加金融服务网点和银行业务种类,必将有利于建立竞争有序、相互促进、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服务网络,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有利于改善金融服务环境。

创造良好金融服务环境不仅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的内在要求。

从目前来看,投资者考察一个地区发展环境,把金融环境放在首位。

近年来,由于我县金融服务环境较差,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发展村镇银行必将进一步提高信贷能力和水平,增强投资吸引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带动和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从农村政策环境和经济发展预期看发展村镇银行的可行性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国家政策大环境,还是县域经济状况和发展预期,发展村镇银行的有利因素较多,可以说潜力较大,前景广阔。

1、政策环境比较宽松。

按照政策规定,县、乡两级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分别不低于300万元和100万元,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而且在筹建审批环节、从业人员资质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都适当地放宽了限制条件,为发展农村金融事业带来了难得机遇。

2、社会资金比较充足。

仅今年上半年,ⅩⅩ县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2亿元。

出现大量社会资金闲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一方面就是市场发育不充分、投资渠道不畅。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社会投资,完全能够满足村镇银行发展的资金需求。

3、信贷资金需求旺盛。

近年来,ⅩⅩ县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氛围浓厚。

随着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社会投资理念必然更新,对信贷资金需求势必迅速增长,给村镇银行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

4、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村镇银行没有历史包袱,管理环节较少,运营成本较低,在利率价格制定方面有较大的浮动空间和较强的竞争优势。

特别是在当前县域内金融市场竞争不充的情况下,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从当前农村金融环境看发展村镇银行的制约因素

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发展村镇银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

1、信用风险比较突出。

县域企业主要从事原材料初加工,处于产业链上游,而企业间相互拖欠更多表现为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的拖欠。

企业可能把这种风险转嫁到与之相连的金融企业,因此,可能使村镇银行成为信用风险的最后承载者。

2、信用资源不够平衡。

现阶段农户信用信息主要掌握在信用社,还没有纳入全国信用信息网络。

由于存在行业内部竞争,信用社掌握的农户信用信息很难与未来的村镇银行共享。

而村镇银行在缺期内很难建立独立完整的信用信息体系,容易出现因超过偿还能力而产生信贷风险。

3、存在信用缺失问题。

目前,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还有待改善,致使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这也是导致信贷业务萎缩的直接原因。

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势必对村镇银行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4、缺乏金融机构支持。

按照政策要求,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必须有一家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而且必须是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

目前,县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普遍存在不良贷款,资质难以达到政策规定的要求,在创办村镇银行上难有作为。

五、关于发展村镇银行的几点建议

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对改善县域金融环境尤为重要。

1、要着力改善信用环境。

没有良好的信用环境,任何一家金融企业都不能得到稳健发展,发展村镇银行也是如此。

因此,要把改善信用环境作为发展村镇银行的首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金融环境治理,加强宣传、正面引导,着力解决社会信用缺失问题,为发展村镇银行创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2、要加强对外金融合作。

鉴于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现状,在短期内发起组建村镇银行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对外合作,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到农村创办村镇银行。

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域外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到农村开设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开展授信业务,不断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3、要充分整合资金资源。

要统筹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村镇银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积极引导县内企业法人和自然人采取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村镇银行建设,不断提高信贷规模和服务质量,切实改善县域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4、要围绕发展搞好服务。

要切实尊重、维护村镇银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依法照章办事,独立开展经营活动。

要着眼村镇银行长远发展,在信用信息、贷款回收、依法维权等方面主动搞好对接服务,努力创造全优环境,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