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8011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docx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新教师招聘通用

文化常识,中考宝典

———新教师招聘通用

(一)

1、《入若耶溪》的作者是谁?

诗中“蝉噪”“鸟鸣”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D)

A.王安石衬托出山林的幽静

B.王籍表现出作者的心烦意乱

C.王安石表现出作者的心烦意乱

D.王籍衬托出山林的幽静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B)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愿以坦然的心境去对待人生坎坷的超然情怀。

A.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B.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C)

A.王之涣《凉州词》B.刘禹锡《浪淘沙》

C.李白《将进酒》D.李白《行路难》

4、将下列诗词名句和所描写的昆虫连线。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萤火虫

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蝴蝶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答案:

第一句依次:

蝉、蝴蝶、萤火虫、蜜蜂)

(二)

1、在冰心的《纸船》一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一句是(D)。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C.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D.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2、(C)这两句诗把母爱比成了春天和煦的阳光。

A.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B.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3、(D)是母亲的代称。

A.先考B.家翁C.叔婆D.家慈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C)。

A.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B.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次迁居的历史故事是(A)

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D.画荻教子

6、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

这句话出自(B)。

A.《三字经》B.《弟子规》C.《诫子书》D.《千字文》

(三)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烽火”借指(B)。

A.送别B.战争C.音乐D.思乡

2、“纸上谈兵”说的是谁的故事?

(A)

A.赵括B.廉颇C.吕蒙D.鲁肃

3、“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C)。

A.李商隐和杜牧B.李绅和杜审言

C.李白和杜甫D.李贺和杜荀鹤

4、杜甫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妻子”是指(C)

A.老婆B.妻子和儿子C.妻子和孩子

5、《论语》(A)《大学》和《中庸》被称为“四书”。

A.《韩非子》B.《庄子》C.《荀子》D.《孟子》

6、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

C.陆游和杜甫D.周武王和周文王

7、下列都是关于爱国的诗词名句,请填一填。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汗青。

 

(四)

1、《孟子》中“此之谓大丈夫”“此”指的是(D)。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C.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古代的“角抵”指的是现代哪种运动?

(A)

A.摔跤B.拳击C.射箭D.马术

3、历史上以连横之术破合纵之策的是(B)。

A.苏秦B.张仪C.烛之武D.曹刿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拱手行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B)。

A.十八种武术动作B.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6、“桃李满门”比喻学生很多,这个成语与(C)这位历史人物有关。

A.张仲景B.孔子C.狄仁杰D.张柬之

 

(五)

1、能充分体现孟子“仁爱”思想的句子是(C)。

A.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B.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

D.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乞巧节”是(D)这天。

A.6月1日B.2月14日C.九月初九D.七月初七

3、唐代诗人中并称为“王盂”的是(B)和(C)。

A.王勃B.王维C.孟浩然D.孟郊

4、唐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B)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裴旻的剑舞。

A.杜甫B.李白C.屈原D.王维

5、秦观的《鹊桥仙》描述了(A)的故事。

A.牛郎与织女B.杨乃武与小白菜

C.许仙与白素贞D.梁山伯与祝英台

6、下列成语表现的朋友之间的情义最为深重的是(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六)

1、下列勤奋读书的典故与孔子有关的是(C)。

A.牛角挂书B.悬梁刺股C.韦编三绝D.圆木警枕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读书时(C)的重要性。

A.多读B.思考C.实践D.积累

3、下列位于江西,因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此讲学而名声大振的书院是(B)

A.岳麓书院B.白鹿洞书院C.嵩阳书院D.集贤书院

4、“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出自宋真宗赵恒的(D)

A.《励志篇》B.《劝学篇》C.《勤学篇》D.《励学篇》

5、下面的(D)两句诗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技能,才能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A.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D.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指的是(C)。

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D.凌晨3点至5点

 

(七)

1、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D)。

A.陶渊明B.孟浩然

C.常建D.王维

2、“采桑子”是我们常见的词牌名,它又名(B)。

A.浣溪沙B.丑奴儿

C.念奴娇D.渔家傲

3、下列名句中没有渗透环保意识的是(B)。

A.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B.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C.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D.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4、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他是(B)之一。

A.唐宋八大家B.竹林七贤C.扬州八怪

5、我国的书法博大精深,“颜筋柳骨”中的“颜”“柳”分别指的是(C)两位书法家。

A.颜真卿和柳宗元B.颜回和柳永

C.颜真卿和柳公权D.颜子推和柳公权

6、“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其中的“三不知”指的是不知(A)

A.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B.天文、地理、文学

C.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D.孔子、孟子、老子

 

(八)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指(C)。

A.桃花B.杏花

C.菊花D.梅花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李清照写于(A)的一首词。

A.重阳节B.中秋节C.元宵节D.清明节

3、“岁寒三友”指的是(A)这三种植物。

A.松、竹、梅B.松、竹、菊C.兰、梅、菊

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B)。

A.吴道子B.文与可

C.苏轼D.郑板桥

5、“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指的是(B)。

A.老师B.学生

C.诗人D.教师的劳动成果

6、人们常用(C)来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A.桃红柳绿B.昙花一现

C.铁树开花D.苍松翠柏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松筠之节”中的“筠”指的是竹子。

B.“梅妻鹤子”的主人公是写《早梅》的张谓。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

D.杜牧有“杜紫薇”的雅称,宋祁有“红杏尚书”的雅称。

(九)

1、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D)。

A.中国潜艇之父B.国学泰斗C.航天之父D.民族魂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的(C)。

A.《所闻》B.《悼丁君》C.《自题小像》D.《题三义塔》

3、鲁迅原名周树人,他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B)

A.《阿Q正传》B.《狂人日记》C.《药D.《故乡》

4、下列名言不是鲁迅先生的是(C)

A.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D.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5、我是小法官。

(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

(1)“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这是毛主席对鲁迅的评价。

(√)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呐喊》。

(x)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

(√)

 

(十)

1、“牺牲”在古文中的意思是(A)。

A.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B.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C.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2、《蚕妇》一诗的后两句运用了(B)的手法,揭示了触目惊心的

社会现实。

A.象征B.对比C.衬托

3、杜甫的“三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零的孤独。

“三别”指的是(D)。

A.《别董大》《霸王别姬》《别云间》

B.《山中送别》《送别》《渡荆门送别》

C.《赋得古原草送别》《无家别》《别董大》

D.《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4、在食堂,我们可以贴上(C)这两句诗,提醒同学们爱惜粮食。

A.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B.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C.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D.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是(C)。

A.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齐民要术》是关于(B)的著作。

A.君主如何治国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C.军事谋略

(十一)

1、“元曲四大家”指的是(B)、关汉卿、郑光祖和白朴。

A.王实甫B.马致远C.施耐庵D.元好问

2、下列不属于孟子名言的一项是(A)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

熊掌者也。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散曲有(C)和散套两种。

A.杂剧B.夹心C.小令D.套曲

4、下面都是描写思乡的著名诗词,其中没有运用到月亮这个意象的是(C)和(D)。

A.《静夜思》B.《泊船瓜洲》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天净沙·秋思》

5、“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D.女子把头发编成麻花辫

6、判断。

(1)《孟子》是孟子亲自编写的一部著作。

(x)

(2)《破阵子·春景》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晏殊。

(√)

 

(十二)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的“破釜沉舟”说的是(D)。

A.项庄B.项梁C.项伯D.项羽

2、《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

A.反戈一击B.浑水摸鱼

C.金蝉脱壳D.瞒天过海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形容的是(B)。

A.赤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

4、下列几位唐代诗人都有特殊的称谓,你知道吗?

请连一连。

王维诗仙

李贺诗圣

李白诗佛

杜甫诗鬼

5、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并称为“孔孟”。

 

(十三)

1、《蝉》的作者是(C)

A.骆宾王B.杨炯C.虞世南D.王勃

2、《归燕诗》一诗,作者借归燕抒发了(D)的心情。

A.渴望得到重用。

B.渴望归隐山林、向往自由生活。

C.热爱田园生活。

D.厌恶权贵佞臣,洁身自好

3、庄子,姓庄,名周,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4、李商隐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指的

是(D)。

A.羊的别称B.春季

C.青色的禽鸟D.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5、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种动物是(B)。

A.鹤B.鹅C.鸡D.鱼

6、下列成语与哪些人物有关?

请连起来。

1.卧薪尝胆1.祖逖、刘琨

2.闻鸡起舞2.更羸

3.指鹿为马3.秦相赵高

4.惊弓之鸟4.越王勾践

(答案:

1.4;2.1;3.3;4.2)

(十四)

1、“两袖清风”现多比喻为官清廉,这个成语与(D)有关。

A.包拯B.海瑞C.况钟D.于谦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两句诗中提到的两位诗人是(B)。

A.李白和杜甫B.庾信和鲍照

C.李商隐和白居易D.谢朓和苏轼

3、“桃园三结义”的人物不包括(B)。

A.刘备B.诸葛亮C.关羽D.张飞

4、《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这首诗歌是惠特曼为悼念(A)而作的。

A.林肯B.华盛顿C.杰弗逊D.亚当斯

5、“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

(C)

A.文天祥《过零丁洋》B.文天祥《石灰吟》

C.于谦《石灰吟》D.于谦《入京诗》

6、“才高八斗”最早出于南北朝时最著名的大诗人谢灵运之口,当时他是用来形容(B)才学出众的。

A.曹丕B.曹植C.曹睿D.曹冲

 

(十五)

1、苏绣、湘绣、蜀绣和(D)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

A.苗绣B.京绣C.鲁绣D.粤绣

2、“锦城丝管日纷纷”中的“丝管”指的是(C)。

A.棋艺B.书法C.绘画D.音乐

3、下列不属于描写音乐的诗词是(B)。

A.《听颖师弹琴》B.《春江花月夜》

C.《月夜听卢子顺弹琴》D.《琵琶行》

4、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

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A)。

A.乐曲B.画作C.诗文D.书法

5、下列剧种中,(C)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

6、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形成于(D)。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7、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戏曲(B)改编而成的

A.《桃花扇》B.《长生殿》

C.《牡丹亭》D.《西厢记》

 

(十六)

1、“封禅”中的“封”是指(A)。

A.在山顶上祭天B.在山脚下祭地

2、下面哪一项不是君子认为的乐趣?

(C)

A.父母健康,兄弟无灾祸。

B.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

C.称王天下。

D.得天下贤才来教育他们。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的“桑榆”指的是(A)。

A.日落处B.桑树和榆树C.桑葚和榆钱D.早晨

4、左公柳是晚清重臣(A)西进收复新疆时带领湘军一路所植。

A.左宗棠B.左思C.左权D.左丘明

5、人们常用(D)来比喻故乡。

A.杏坛B.杏林C.高足D.桑梓

6、下列诗句与竹子无关的是(D)。

A.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B.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