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124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金卷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孟冬》记载:

“是月也,工师校功。

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反映了当时(  )

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

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D.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工师校功……工有不当,必行其罪”表明是官营而不是民营,故A项错误;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不是“主要生产祭器”,故B项错误;与材料中“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相符,故C项正确;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与材料中“吕氏春秋·孟冬”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2.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

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

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

由此可知(  )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

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董仲舒把阴阳五行家等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东汉末年才出现道教组织,但董仲舒是西汉儒家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中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程朱理学认为……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表明两者的人性观有相似之处,故B项错误;材料中“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表明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纲五常,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3.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与材料中的“唐”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但不能说明“进入黄金时代”,故B项错误。

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注意是“现存”,故C项错误。

敦煌莫高窟是唐朝佛教兴盛的表现,与材料中的“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相符,因此D项正确。

考点:

中国古代的文化与科技·中国古代的科技·四大发明  

4.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

“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

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

”这表明(  )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重利之念,甚于重名”表明重农抑商观念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抛弃学而优则仕与材料中“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山右(今山西)积习”表明是地方性的观念变化,而非政策,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材料中“清代雍正二年”不符,故C项错误;清雍正帝强调“工贾皆其末也”,没有“大大提高”,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5.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

“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

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

……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

”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

A.谋求义利兼顾B.追求商业利益C.开辟谋利途径D.关注时局政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表明义利兼顾,故A项正确;与材料中“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不符,故B项错误;与材料中“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时局政治,与题中“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6.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

“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答案】B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作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7.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

(  )

年代

田赋

工商税(含盐税、厘金、关税等)

数额(单位:

元)

百分比

数额(单位:

元)

百分比

1842年

42,293,282

76

13,030,589

24

1885年

49,829,423

48

53,405,201

52

1890年

51,999,675

44

66,323,100

56

1903年

57,269,194

38

92,143,422

62

1911年

74,076,073

27

202,723,658

73

 

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

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

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田赋一直占据主导,与材料中“1911年田赋百分比27”不符,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与材料中“1890年田赋百分比44”“工商税百分比56”不符,故B项错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与材料中最迟为“1911年”不符,故C项错误;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材料中1842年后“工商税”比重上升反映了近代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故D项正确。

考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政策  

8.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

”由此推断国民党(  )

A.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B.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土地国有,与材料中“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表明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不“彻底”,故B项错误;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因此“开始关心”与材料中“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不符,故C项错误;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材料中“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表明发展了思想,故D项正确。

考点:

20世纪以来的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9.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

“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

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

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战争特征B.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

C.“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D.材料反映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可知,在战场上,日军和中国的抵抗力量同时存在,“犬牙交错”,并且中国的抵抗力量经常在日军后方出现,由此判断这个战场是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与题中“武汉会战后”相符,故A项正确;正面战场,与材料中“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不符,故B项错误;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尚未形成”不符,故C项错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与“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敌后抗日斗争

10.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不符,故A项错误;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相符,故B项正确;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中“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不符,故C项错误;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与材料中“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11.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

“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

……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

”此会议(  )

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即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但通过了《共同纲领》是1949年,故A项错误;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材料中“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不符,故B项错误;1953年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1956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表明是1956年,1956年,中共八大会召开,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提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D项正确。

考点: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八大 

12.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

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

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

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表明是从1997年开始,而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南通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与材料中“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相符,故C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WTO,与材料中“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3.在雅典贵族政治时代,能够参加公民大会的,除贵族外,只有少数与贵族有关系的平民。

通过改革,所有雅典公民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

当时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约为10000人,贵族约为2000人。

关于此次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发生在克利斯提尼时期B.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检察机关

C.贵族世袭特权被彻底的根除D.雅典居民拥有同等的表决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据材料中“通过改革,所有雅典公民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可知是伯利克里时期,故A项错误;在伯利克里时期,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与材料中“通过改革,所有雅典公民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相符,故B项正确;世袭特权被彻底的根除,与材料中“当时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约为10000人,贵族约为2000人”不符,故C项错误;居民与材料中“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不符,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

14.布罗代尔说:

“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

”“这场战争”(  )

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中“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不符,故A项错误。

荷兰取得独立,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

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遇惨败,从此西班牙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与材料中的“宗教改革”“西欧人”是指英国人,“西班牙人”“伊比利亚人”则指的是西班牙人,故C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丢失广大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

考点: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扩张与掠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之路  

15.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

他们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

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

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

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  )

A.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B.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

C.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D.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

【答案】B

考点:

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16.康德(1724—1804)宣称:

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

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

“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

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

”这说明康德(  )

A.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B.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

C.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D.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与材料中“康德(1724—1804)宣称”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

”表明侧重点在于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材料中“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

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等于认为所有君主都具有理性,故C项错误;材料中“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只是条件之一,没有涉及推崇军国主义,概念混淆,故D项错误。

考点: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的观点

17.1921年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指出:

“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我们完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二月革命的完成非常有助于十月革命的展开

B.二月革命是一场最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随时转为社会主义革命

D.两场革命都充分体现了列宁高超的领导艺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十月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阶段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的特点,与材料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前进”表明,重点是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故B项错误;虽然说“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但也不是“可随时转为”,故C项错误;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但列宁于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二月革命”没有涉及列宁高超的领导,故D项错误。

考点: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 

18.前苏联经济学家布哈林认为:

“加速流通,扩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这里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价格,进一步扩大市场。

这是我们的生产道路。

”“扩大市场的容纳量,提高商品总量,加速工农业之间和工农业内部的流转……是加快我们经济生产速度的主要方法”,它“将提供使生产力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余地。

”此观点的核心是(  )

A.利用市场是发展经济的合理手段B.价格降低是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

C.加速流通是扩大市场的唯一措施D.扩大总量是加快生产的主要方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利用市场与材料中“加速流通,扩大市场,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扩大市场的容纳量,……是加快我们经济生产速度的主要方法”相符,故A项正确;,与材料中“这里就有可能进一步降低价格,进一步扩大市场”不符,故B项错误;唯一措施,与材料中“”不符,故C项错误;主要方法,与材料中“”不符,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考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新经济政策·特点 

19.学者在剖析二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时,说“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

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支离破碎的单个市场,缩小国家间的差别,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

……只要美国援助是被一项项分给各个国家,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并且将继续失败。

”此观点强调美国应该(  )

A.为遏制苏联平等对待欧洲盟友B.为实施冷战推行马歇尔计划

C.为复兴经济推行知识经济模式D.为控制欧洲设计复兴新途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二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打破战前……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

……只要美国援助”表明是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欧洲,与“平等对待”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为实施冷战推行”,故B项错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的“新经济”兴起,与材料中“二战后美国相关政策……欧洲所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的复兴计划……打破战前”不符,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扶植欧洲是为了控制欧洲,与材料中“只要欧洲仍然是被分为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那么美国经济援助努力就将失败”“创建一种欧洲经济的新结构。

……只要美国援助”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

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0.《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在描述西方某文学流派时说:

它“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使得它只可能在少数知识分子群体中流传而缺乏广泛的群众根基,因而它显得底气匮乏和先天孱弱,更为糟糕的是,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惆和痛苦。

材料中“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是极端唯美的,那种阳春白雪的高调”“它太内化,太个人主义,太拘泥于个人感受,同社会潮流的距离也太远了一些”表明是现代主义。

《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是现实主义文学,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百年孤独》中充满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带有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形成幻景和现实交织的画面,开启了“魔幻现实主义”,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是苏联文学,与材料中“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史”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现代主义文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3分,第23小题14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