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335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docx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

论药栀子、淡豆豉,析方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出自仲景《伤寒论》,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其方为: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药虽两味,却为历代医家所习用,故不可因其小而忽之。

今论药析方并转引相关数文如下:

栀子

功效:

清热,泻火,凉血。

《本草备要》云:

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主治:

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

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

解踯躅毒。

  ③《别录》:

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

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

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

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

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

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⑨《纲目》:

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药论选录】

  “山栀仁,苦寒,清心肺脾胃,治胸中懊憹而安眠卧。

疏脐下血滞而利小便。

泻三焦之火,使屈曲下行。

”(《本草害利》)

  “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

面赤酒疱皶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

其主赤白癞疮疡者,即诸痛疮疡皆属心火之谓。

疗目赤热痛及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者,

总除心、肺二经之火热也。

此药味苦气寒,泻一切有余之火,故能主如上诸证。

”(《本草经疏》)

  “栀子,主心烦懊憹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

利五淋,通小便。

除胸中之热甚,止胃脘之热痛。

留皮去热于肌表,去皮劫热于心胸。

酒炒上行,盐浸下降。

”“加生姜陈皮,治呕哕不止。

加厚朴枳实,除腹满而烦。

加茵陈,治湿热发黄。

加甘草,治心气虚满。

倘除烦躁于心内,须加香豉而建功,盖烦者,气也。

躁者,血也。

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治肺烦,用香豉治肾躁也。

若加生姜汁,尤治心腹久疼。

上焦客热善驱,五肿黄病竟解。

去目赤作障,止霍乱转筋。

赤白癞疮,酒疱皶鼻,五内邪气,悉能除之。

又能解热郁,行结气,其性屈曲下行,驱诸火邪从小便中出,解毒汤用此,取其引诸药从膀胱中出也.研末吸鼻,能止衄血。

炒黑入药,能止吐血。

”(《药鉴》)

  “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腑脏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物不可去。

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用去皮山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份,末之,水煎三钱服,无不利也。

”(《本草衍义》)

  “栀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

加茵陈除湿热疸黄,加豆豉除心火烦躁,加厚朴、枳实可除烦满,加生姜、陈皮可除呕哕,同元胡破热滞淤血腹痛。

”(《本草正义》)

  “山栀,得滑石治血淋溺闭,得良姜治寒热腹痛,得柏皮治身热发黄,配连翘治心经留热(心热则赤淋),佐柴胡、白芍治肝胆郁火,使生地、丹皮治吐衄不止。

”(《得配本草》)

  “栀子……治上宜生,治下宜炒宜黑。

虽其上下皆入,而究则由自肺达下,故能旁及而皆治者也。

此惟实邪实热则宜,若使并非实热,概为通用,恐不免有损食泄泻之虞矣。

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本草求真》)

  附注:

  1、栀子,通常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故常用小山栀之名。

山栀产地较广,一般以江西所产者为通用正品,称江山栀。

本品生用清热泻火力强,善治气分之火。

临床应用《伤寒论》栀子豉汤、《疫疹一得》清瘟败毒散及崔氏黄连解毒汤时,均可用生山栀配方。

  2、因炮制方法不同,临床应用本品时又有炒山栀、姜山栀、焦山栀、山栀炭之分。

山栀子碾碎用文火炒至金黄色为度入药者称为炒山栀。

其中用姜汁拌匀炒干者称为姜山栀;用武火炒至焦黄色为度者称为焦山栀.古代医家认为,生山栀性大寒,治热病时服之有呕吐之虑,故主张炒用以缓其寒性以免涌吐之弊。

姜炒者尤能和胃止逆,加强除烦止呕之功。

至于焦山栀,大多认为偏入血分,善于清泻血分郁热。

  栀子碾碎用武火炒至呈黑褐色存性入药者,称为山栀炭,亦称黑山栀。

本品擅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临床常用于因热毒实火,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及妇科崩漏等证。

《丹溪心法》咳血方中即伍用黑山栀,以治疗肝火上逆、灼伤肺络所致之咳嗽痰血。

有谓栀子炒后入药,既能入于血分,以清血分之热,又能出于气分,以清气分之热,可谓气血两清兼擅。

而余见栀子凉心肝时不可炒用,以栀子豉汤清宣胸膈郁热时宜用生者,虑其致吐勿过剂可也。

淡豆豉

功效:

解表,除烦。

主治:

感冒发热,头痛,虚烦,失眠。

  ①《纲目》:

黑豆性平,作豉则温。

既经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薤则治痢,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

  ②《本草经疏》:

豉,惟江右谈者治病。

《经》云,味苦寒无毒,然详其用,气应微温。

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

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憹,饿不欲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

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③《本草汇言》:

淡豆豉,治天行时疾,疫疠瘟瘴之药也。

王绍隆曰:

此药乃宣郁之上剂也。

凡病一切有形无形,壅胀满闷,停结不化,不能发越致疾者,无不宣之,故统治阴阳互结,寒热选侵,暑湿交感,食饮不运,以致伤寒寒热头痛,或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甚至反复颠倒,心中澳憹,一切时灾瘟瘴,疟痢斑毒,伏痧恶气,及杂病科痰饮,寒热,头痛,呕逆,胸结,腹胀,逆气,喘吸,脚气,黄疸,黄汗,一切沉滞浊气搏聚胸胃者,咸能治之。

倘非关气化寒热时瘴,而转届形藏实热,致成痞满燥实坚者,此当却而谢之也。

  ④《本经疏证》:

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

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

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

  ⑤《别录》:

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⑥《药性论》:

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

  ⑦《日华子本草》:

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

  ⑧《珍珠囊》:

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

  ⑨《纲目》:

下气,调中。

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⑩《本经逢原》:

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

  ⑾《会约医镜》:

安胎孕。

关于淡豆豉之功,历来存在争议,有谓“发汗”者,有谓“涌吐”者,有谓“升散、宣散”者,如张镜人先生家几代人最为推崇豆豉透表之功,临证邪在卫表,配葱白;外邪入里,配栀子;邪入营血,配生地。

认为伤寒热病,“过卫入气的阶段”必用豆豉,以清泄膈热,透达解肌。

不论普通感冒还是流行性感冒之发热者,均宜施用,尤其用于治疗外感初热,凡以银翘散或荆防之类热不退,而心下郁烦不适者,投之应手取效。

裘吉生先生对银翘散中豆豉一味十分赞赏,谓其“微辛微温,发汗而不伤阴,辛凉剂中参此,又无凉遏之弊,诚为佳品。

而李老孔定师独具卓识,指出豆豉仅有滋阴之功,而无发汗、催吐之用,于《李孔定论医集》中论曰:

“豆豉甘凉,功能滋肾宁心,开胃消食。

虽其滋阴之力不及地黄、麦冬,但无麦、地呆滞碍胃之副作用。

用于内热尚盛,阴未大虚者与栀子配合应用,颇为合拍;外热尚盛,微见阴虚者,与葱白、银翘等配合应用,亦甚相宜。

”从梓潼走进京城的国医状元、著名中医学者何绍奇先生对此甚为赞叹。

附沙丘沙博文:

经方药辨——香豉

《伤寒论》疗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有梔子豉汤。

《外台》、《千金》多用香豉治伤寒、中毒、房多短气,因知香豉应用甚广。

唯制作方法各书不统一,《中药大辞典》淡豆豉制法:

“取桑叶、青蒿加水煎汤,过滤,取药汤与洗净之黑大豆伴匀,俟汤吸尽,置笼内蒸透,取出略凉,再置容器内上盖煎过之桑叶、青蒿渣,闷至发酵生黄衣为度,取出晒干即得”。

此即《本草纲目》豆黄的制法。

《本草纲目》豆豉的制法:

“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侯微温,蒿覆。

每三日一看,侯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出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

桑叶盖后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嚗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弧火气,瓮收筑封即成”。

以《中药大辞典》的制法,所得之豉,其味清淡。

以时珍之治法,所得之豉,其味臭烈。

仲景称香豉,初疑时珍的制法有悖经旨。

及读丹波元坚《伤寒论述义》有说:

“本草豉条,陶隐居曰,好者出襄阳钱塘,香美而浓。

然古者臭香互称,以臭为香,训义反覆用之,见郭璞方言注”,茅塞顿开。

知仲景所谓香豉,即臭豉,时珍的制法可取。

另汪琥《伤寒辨注》:

“用豉法,须陈腐极臭者,能使人吐,方中云香豉,恐医工用豉,反取新制而气不臭者,无怪不使人吐也,今验之,极臭者能使人吐”。

汪氏认为香豉即臭豉,与丹波氏同。

只是其:

“极臭者能使人吐”,不敢苟同。

我临床一直用臭豉,从未遇到服药后呕吐者。

既然诸家皆以香豉为臭者,不可嫌其制法繁琐而以豆黄代之。

栀子豉汤

【临床应用】

1、伤寒懊憹:

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患伤寒十余日,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

医者不知何证,迎予诊视曰:

懊憹怫郁证也。

投以本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

  2、神经衰弱《河北中医》(1985;2:

14):

用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106例,结果痊愈55例,显效33例,好转15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97.3%。

辨证加减:

肝阳上亢,灼伤心神型,加龙胆草,生地黄;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型,加甘草、人参、茯苓、白术;心肾不交,虚火妄动型,加生地黄、何首乌、丹皮。

  3、鼻衄;余某,女,73岁。

近十日每日上午10-11时自觉心烦、胸中如窒,随即鼻出鲜血,半小时后缓解。

诊之血色鲜红,舌红、苔薄黄,脉弦稍数。

用炒栀子、淡豆豉各15g,白茅根10g,服二剂即止。

【方论选录】

1、《伤寒来苏集》:

栀子苦能泄热,寒能胜热,其形象心又赤色通心,故除心烦愦愦,懊憹结痛等症;豆形象肾,制而为豉,轻浮上行,能使心腹之邪上出于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里之烦热悉除矣。

  2、《成方便读》:

栀子色赤入心,苦寒能降,善引上焦心肺之烦热屈曲下行,以之先煎,取其性之和缓;豆豉用黑豆窨而成,其气香而化腐,其性浮而成热,其味甘而变苦,故其治能除热化腐,宣发上焦之邪,用之作吐,似亦宜然,且以之后入者,欲其猛悍,恐久煎则力过耳。

3、《医理真传》:

栀豉汤一方,乃坎、离交济之方,非涌吐之方也。

夫栀子色赤、味苦、性寒,能泻心中邪热,又能导火热之气下交于肾,而肾脏温。

豆形象肾,制造为豉轻浮,能引水液之气上交于心,而心脏凉。

一升一降,往来不乖,则心、肾交而此症可立瘳矣。

仲景以此方治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者,是取其有既济之功。

前贤以此凡列于涌吐条,未免不当。

独不思仲景既列于汗、吐、下有虚烦之症,犹有复吐之理哉。

【变化方】

  

(1)本方加甘草,名栀子甘草豉汤,治前证兼少气者。

  

(2)本方加生姜,名栀子生姜豉汤,治前证兼呕者。

  (3)本方除淡豉,加干姜,名栀子干姜汤,治伤寒误下,身热不去,微烦者。

  (4)本方除淡豉,加厚朴﹑枳实,名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

  (5)本方加大黄﹑枳实,名栀子大黄汤,治酒疸发黄,心中懊侬或热痛;亦治伤寒食复。

  (6)本方加枳实,名枳实栀子汤,治伤寒劳复。

  (7)本方加薤白,名豉薤汤,治伤寒下利如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诸热证。

  (8)本方加犀角﹑大青,名犀角大青汤,治斑毒热甚头痛。

附袁胜博文:

李孔定主任医师运用栀子豉汤经验

业师李孔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教、研50余年,为全国第一批继承名医经验导师之一,博极医源,精研典籍,深究药理,精于临床,颇多发挥。

栀子豉汤,出自《伤寒论》,本用治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及“瘥后劳复”等虚实互见证,由栀子、淡豆豉组成,千百年来,医界多以此方为涌吐膈热之剂而不敢轻用,即或试用于当吐之时,亦因未有明显催吐作用,终被弃置于无用,致千古良方,为之湮没。

业师因淡豆豉以富含蛋白质之大豆发酵制成,《本经别录》单用以治“虚劳喘吸”,《药性论》以之熬末“止盗汗,除烦”;《世医得效方》用以治“血尿”,《日华子本草》用以“治骨蒸”,对《伤寒论》及临床颇有研究的孙思邈亦用栀子豉汤治“少年房多短气”,而本仲景之旨,参历代论述,证以数十年临床实践,认为淡豆豉不是涌散之品,栀子豉汤亦非涌吐之剂,而具补虚祛邪,清心滋肾之用,常将栀子豉汤加减用于虚实错杂的临床多种疾病,而获得显著疗效。

此简介其应用此方心得,以供诸临床同道参考。

1、失眠

栀子豉汤功能清心滋肾,作用本与黄连阿胶汤相似,业师于临床常加淫羊藿,以益肾中真阳,而兼制栀子之苦寒,相须为用,能引火归元,交通心肾,则更兼有交泰丸之功;加丹参以活血和血——丹参,《本经》称其能除心腹邪气及烦满,增强了本方除烦安神作用。

诸药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交通心肾,燮理阴阳,气血同治,药虽仅数味,而配伍严谨,切中病机,常用于单纯性失眠患者;若烦热不甚,则栀子减量;兼气虚者,加党参或合四君子汤;阴血虚,可酌加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或合四物汤;兼脾胃虚弱,则加薏苡仁、法半夏、白蔻仁或神曲、麦芽、山楂等品;兼见神疲心悸、健忘诸症,则加党参、麦冬、五味子并酌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神、石菖蒲等;兼痰火实邪,热象较著,则可减去淫羊藿,酌加知母、胆南星、鲜竹沥之类。

至若其他外感内伤诸病过程中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出现失眠之症,亦可用此方配伍相应药物,或于对证方药中合以此方,亦可获显效。

例:

赖某,女,70岁,1997年5月28日诊。

夜间失眠,难以入睡,寐亦易醒;咽中干热,头昏心烦,手足心烧,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沉弦。

证属阴虚火炎,心肾不交。

治以益阴清热,交通心肾:

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丹参20克,淫羊藿12克,牡蛎30克,青蒿30克,知母30克,白薇15克,桑叶15克,甘草3克,三剂,水煎分服,二日一剂。

二诊,睡眠改善,头不昏,心不烦,咽中和,小便清,以知柏地黄丸善后,巩固疗效。

2、郁证

如《景岳全书·郁证》说:

“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

”乃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引起,久则化火,或耗伤心气营血,而致心神不安,脏腑阴阳失调;病因虽异,病机表现却与仲景本旨用栀子豉汤主治汗吐下后及“瘥后劳复”之“虚烦不眠”、“心中懊憹”颇似,李师因之常酌情以此方加香附、苍术、丹参、郁金、远志、石菖蒲、百合、五味子、茯神等品,实则酌情合以越鞠丸、四逆散、小柴胡汤等,虚则酌情合以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以治之,疗效显著。

例:

秦某,女,25岁,1997年4月10日,其母陪送来诊。

十余日前,因事不遂,致心胸抑郁烦闷,情绪低落,万念俱灰,时欲悲哭,不能自抑;咽中如梗,口淡乏味,疲乏身痛,虚烦难眠;舌淡齿痕,苔白,脉沉弦缓。

乃情志所伤,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滞湿阻,脏腑阴阳气血失和而成郁证。

治宜清心除烦,行气解郁,佐以益气除湿。

以栀子豉汤合越鞠丸加味治疗:

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苍术30克,香附30克,川芎30克,苡仁30克,珍珠母30克,淫羊藿15克,甘草10克,南沙参50克,秦艽30克,水煎三次,分6服,日服4次。

4月13日诊,自述精神情绪大好,眠纳俱佳,关节微痛,咽微不适;头不昏,胸不闷,生活始较有自信;前方去南沙参,易秦艽为独活、寄生,酌加知母、百合、远志、五味子调治十余日而痊愈。

3、绝经前后诸症

绝经年龄妇女,常因体质、生活环境、社会适应等生理心理因素,难以适应这个阶段的生理过渡而出现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并在肾虚(或偏阴虚或偏阳虚,或阴阳两虚)基础上出现心、肝、脾功能紊乱的复杂证候。

若因肾阴亏虚而虚火上炎、心肾不交或肝阳上亢者,常见头昏晕、耳鸣、烘热汗出、阵作潮热或身痒、烦燥易怒、心悸失眠,或月经紊乱、情绪不宁等表现;亦可因脾肾之阳气不足而兼见疲乏短气、纳呆便溏、面目浮肿夜放尿频多、足肿等症。

师常以栀子豉汤加味治之。

若阴虚者,常合二至丸,或酌加熟地、首乌、石斛、百合、寄生、鸡血藤等品;若火炎于上者,常酌加知母、黄柏、青蒿、白微、黄芩、桑叶之类;阳浮阳亢者,常加龙骨、牡蛎、生石决、钩藤、寄生、淮牛膝等;兼湿热,常合二妙丸,或加薏苡仁、连翘等品;恶风汗出,体虚易感冒者,常加黄芪、白术、防风;肾脾阳虚者,每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之类;经乱者,酌加香附、益母草;经量过多者,加仙鹤草。

例:

孙某,女,52岁,1997年6月25日诊。

近半年来常于下午五时许自觉面部烘热,伴头昏耳鸣、神烦易怒、夜间易惊、疲乏眠差、时觉身痒;近1年来月经常衍期而至,自2月前经行一次(量少)后未复至。

舌尖红苔白,脉沉细。

证属气阴两虚,火炎阳浮。

治宜益气养阴,降火潜阳,用栀子豉汤合二至丸加减。

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青蒿30克,紫草30克,桑叶15克,枳壳15克,制女贞子15克,旱莲草30克,知母30克,川芎15克,甘草10克,泡参50克,石决明30克,三剂,水煎分服,2日一剂。

6月3日复诊,诸症悉除,仅唇周有蚁行痒感,胃脘似有不适,大便2日一行。

栀子15克,淡豆豉30克,桑叶30克,白术30克,枳实15克,夜交藤30克,益母草30克,青蒿30克,神曲30克,女贞子30克,珍珠母30克,枸杞子30克,三剂而诸证尽失。

4、复发性口疮

是一种以口腔粘膜反复发生小而疼痛的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病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疾病。

多因饮食不节、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畅及便秘诱发,常见溃面灼痛,妨碍进食,苦不堪言,可于十日左右自愈,但常反复发作,乃至二、三十年缠绵不愈者。

师于临床常以栀子豉汤加桑叶或桑白皮、苍术、连翘、草豆蔻、枳壳、甘草、神曲、麦芽、山楂、锦鸡儿主治之,名其方为四三饮(药共四组,三清、三燥、三消、三补故名),主治口疮以湿热为主者;若以阴虚火盛为主,则减去澡湿药,酌加知母、黄柏、生地、玄参、女贞子、旱莲草、当归、胡黄连之类;若素体脾胃不足,中气虚弱,火不安位之“阴火”所致,证见疲乏多寐、自汗纳差、大便溏或先干后溏,舌淡边有齿痕、脉沉弱,溃疡凹陷,色淡红灰白,长年难愈,每于疲劳、熬夜而复发者,则以栀子、淡豆豉、桑白皮或桑叶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以治之。

例:

何某,女,21岁,1997年5月31日诊。

自幼即病口疮,反复发作十余年,近半年尤甚,每数日或一周一发,常迁延一周许乃渐愈,此起彼伏,甚则口内多处发作,痛甚难耐,多方求治并自服玄麦甘桔、口炎冲剂等不效。

伴心烦纳差,舌红苔腻而黄,脉弦缓。

证属湿热内盛,循经上炎,发为口疮。

治以清热燥湿,消补同施。

方用四三饮:

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桑叶15克,桑白皮30克,枳壳15克,连翘30克,草蔻12克,苍术15克,甘草6克,神曲30克,麦芽30克,山楂30克,二剂,水煎分服,二日一剂。

7月7日复诊,诉服完前方二剂,口疮尽愈,一月许未复发。

近三天前因劳累复发,但溃点仅一处,现已近愈,觉疗效颇佳,特来求“根治”之。

泡参30克,白术12克,黄芪30克,当归12克,陈皮12克,银花12克,女贞子15克,黄柏12克,桑叶15克,栀子12克,淡豆豉30克,甘草10克,三剂,服法同前。

半年后介绍他人来诊,诉十余年之宿疾已然痊愈,未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