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8778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docx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

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整册教案

第一台灯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

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

难点:

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前准备

(学生)前根据教材提示就地取材的废弃物品。

(教师)台灯实物,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认识材料。

(1)说说各组准备的各种材料。

(2)动手感受:

材料还可以变出新形态吗?

(3)揭示题:

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设计台灯。

2造型游戏。

(1)出示“我的台灯”,提问:

根据台灯各部分的形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进行大胆的“实物替换”。

(2)组内讨论设计方案——如何利用所带废弃物的不同形态组合台灯?

解决:

各个部分之间如何连接?

怎样利用材料的多变性让台灯稳稳的站住?

(3)邀请有不同构思的小组汇报并演示让台灯站稳的方法。

(4)教师演示另类创意:

利用同一种废弃物重复组合可以变化出不同的形(如利用铁丝或细木棒等材料的特征捆扎成球状、圆柱体或不规则形),引导学生联想可以应用于台灯设计的哪些部位。

3创意小细节。

(1)教师变出多个台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局部小创意的制作方法(剪、镂空、粘贴、缠绕、镶嵌等)

(2)结合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美化细节的小创意。

4学生创作。

(1)要求:

充分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让台灯站起并表现出细节的美。

(2)注意:

制作中注意安全和教室的卫生。

互动交流。

(1)交流各组作品最满意的地方。

(2)说说制作中觉得最困难的地方在哪里?

6拓展延伸。

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的哪些材料制作出更有创意的台灯。

后小结:

通过小组学生发挥了各自的特色,作品造型丰富,完成了预期目标。

 

第二水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

2技能:

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的招贴画创作。

3情感:

进行保护水资、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2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

难点: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

三、教学设计

前准备

(学生)收集水资有关资料,小组一块海报板,彩色纸、绘画工具、剪刀、固体胶等。

(教师)水资破坏相关资料,宣传板报范例,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各种创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入。

(1)板画象形字“水”,猜是什么字?

为什么?

(2)引入新。

2艺术作品的欣赏。

展示各种关于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图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纹等),学生欣赏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组讨论:

水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

3综合探索实践。

(1)出示图标:

猜猜这是什么标志?

(认识中国国家节水标志)

(2)节水,有必要吗,教师叙述一组数据和出示一组图片:

全球用水短缺达12亿人。

每年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人数为300万——400万人。

预计到202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亿人为水所困。

全世界约有200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没升废水会污染8升淡水。

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3)节水保护水资迫在眉睫,一起策划一次宣传活动,学习制作板报:

出示一板报范例,观察发现板报的内容是怎样安排的?

怎样突出主题?

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制订宣传方案,合理分工:

有目的地筛选已有的资料,有主题的补充制作添加资料,共同解决以下问题:

①选择哪些关于水资的资料?

②采用那些形式?

③怎样使宣传板报更美观?

④利用什么美术材料工具制作?

⑤制作时注意什么?

()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各组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

4宣传与展示,评价总结。

(1)组织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组间相互点评:

哪组设计最有新意?

哪组内容更有自己的见解?

(2)说说本所得。

第三漫画与生活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本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表达。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2重点、难点。

重点:

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

难点:

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设计,构思巧妙、幽默。

三、教学设计

前准备

(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

(教师)漫画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漫画图片:

试添题目。

(漫画《画画》,学生看看想想,加上题目并说原因?

(2)与我们平时的画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

漫画用夸张、变形等方法表现生活中的某些现状,用讽刺、幽默的手段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揭题。

2欣赏,进一步理解漫画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半分》,想一想,给它加个题目并说理。

(2)出示第三幅四格漫画《原如此》,仔细观察,体会其意,试加标题。

2交流、分析。

(1)你喜爱的漫画形象是谁?

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夸张他这一点?

(2)交流看法。

(小结:

漫画的形象夸张、造型简练,能表达一定的思想。

(3)大家熟悉的三毛形象,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大师张乐平爷爷创作的。

大师的经验:

漫画自于生活。

3学习实践。

(1)出示儿童喜爱的“三毛”,观察并考虑:

人物形象的特点?

这样画的表现目的?

(2)让学生也动笔试试,学画三毛,并且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创作新时代的三毛形象。

4作业反馈,小结创作心得。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刚才的创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小结:

夸张与变形都是为自己的要表现的思想服务。

寻找创作题材。

(1)漫画于生活,我们身边有哪些情节或感受可以用漫画形式表现呢?

(2)思考、交流,启发思维。

6学生创作。

(分层教学)

为创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四格漫画的前一、两幅,让他们用自己的想法接着创作结果。

7作业展示。

8外延伸。

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

介绍其他漫画类型。

第四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化的热爱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

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

难点:

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

三、教学设计

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纪律。

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材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知识抢答,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①我国的戏曲种类繁多,你知道有哪些剧种?

②中国戏曲有哪四种基本的角色?

③你知道哪些有名的戏曲作家和表演艺术家?

④你喜欢哪些戏曲人物?

(3)揭示题:

《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欣赏戏曲表演片段《霸王别姬》、《三岔口》等,学生感受戏曲表演的艺术特色;

(2)学生展示前收集的戏曲人物相关图片资料,引导观察戏曲人物的眼神、服饰和动作的表演特征;

(3)请学生模仿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

(提示:

关良的《武松打虎》笔润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

()欣赏儿童水墨画作品与戏曲人物图片比较,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

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评价延趣。

(1)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小结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化与生活的关系。

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表现戏曲人物。

第五喜气洋洋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化的热爱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难点:

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

三、教学设计

前准备

(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

(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教学过程

第一时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材料工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

2激趣导入。

(播放《喜洋洋》乐曲)

(1)说说听到这个乐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红绸带,提问:

这是什么?

有什么用?

谁能用它为音乐配上动作?

(指名学生表演)

(3)请学生选择自带的喜庆物品,随音乐尽情地舞起。

(4)揭示题《喜气洋洋》。

3欣赏感知。

(1)提问:

在我们中国,哪些日子是喜气洋洋的?

人们用什么表现节庆日的喜庆气氛呢?

(2)欣赏教科书第12、第13页图片。

(3)提问:

在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最喜欢用什么颜色?

为什么?

(高兴时人心里都是暖洋洋的,所以宜用暖色)

(4)重新回顾刚才的图片,了解用暖色表现喜庆气氛的特点。

()欣赏教科书第14页图片,说明在以暖色为主的作品中适当加点其他颜色,会使色彩更丰富,喜庆的效果更强。

4创作表现。

(1)提出要求:

用彩纸把教室布置成喜气洋洋的气氛。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方法。

(3)播放《喜洋洋》乐曲,学生分组创作。

交流评价。

(1)小组互评。

(2)提问: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有什么样的感受?

6外作业。

(1)搜集带“喜”字的物品。

(2)向大人学剪一个双喜字。

第二时

前准备

(学生)搜集带“喜”的物品,向家长学剪“喜”字,红纸、剪刀。

(教师)不同特点的双喜字范作若干,红纸、剪刀。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准备情况,安稳学生情绪。

2激趣导入。

说说与喜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3展示交流。

(1)展示带“喜”的物品,说说这些“喜”都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为什么这些“喜”都是“双喜”?

(成双成对)

(3)展示外学剪的“喜”字,交流评价。

(4)交流双喜字的剪折方法,说明折法的道理。

4欣赏激趣。

(1)出示有变化有装饰的红双喜范作(改变笔画形状,改变外形装饰)。

(2)说说这些双喜有什么特点。

探究方法。

(1)提问:

这些不同外形,或有装饰物的双喜是怎么剪出的?

(2)小组讨论折剪方法。

(3)反馈学生交流结果。

(4)根据学生描述,教师示范。

6学生创作。

剪一个有变化装饰的双喜字。

7展示评价。

8后延伸。

用剪双喜的方法剪其他表示吉庆的字,如“吉”、“福”、“寿”等。

第六龙的传人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龙的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

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

通过集体完成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

难点: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化。

三、教学设计

第一时

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师)本及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谈一谈,引出《龙的传人》。

(1)提问:

你认识龙吗,能用你的语言给同学形容一下吗?

你知道有关龙的故事吗?

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2)引出:

龙的化、历史,“龙生九子”的传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2找一找,龙的形象特征。

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

(1)请学生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

(2)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

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

3议一议,富有个性的龙。

(1)“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

(2)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4画一画,寄托美好心愿。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

(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二时

前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龙的图片、能折成纸三角的适宜纸张。

(教师)本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丰富感官。

(1)书本中的内容、学生收集的图片、教师收集的图片

——展示了不同材质制成且不同造型的龙的形象。

(2)小组内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展示。

2龙的活动、集体参与。

(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

(2)端午节赛龙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现已发展成国际赛事。

提问:

怎样才能赢得胜利?

——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

(3)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

3探究学习、纸接龙舟。

(1)分小组进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合作探究意识”。

①纸接龙舟的元——纸三角,是怎样制作的?

②龙头、龙脖子、龙身体、龙尾巴分别怎样插接?

③纸龙个部分的颜色怎样搭配?

(2)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龙最美、最长、最牢固。

——“竞争意识”。

4展示评价、审美提高。

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

后:

布置学生画画龙舟赛。

第七线条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

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三、教学设计

前准备

(学生)铅笔、彩色笔。

(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

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

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

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

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

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

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有线条?

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

4欣赏艺术作品。

(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

(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

讨论:

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

它们有什么特点?

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

③给你什么感受?

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合作学习。

同学间取长补短:

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

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1欣赏学生作品。

讨论:

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

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2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三)布置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学生作业、老师辅导。

(四)堂小结。

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

2拓展:

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

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

第八风儿吹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

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

难点:

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

(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拿起美术书,在脸颊边上扇动几下,你感觉到了什么?

有风,你能看见风吗?

扇子扇出的风太弱了,我们看不见它,但却能感觉到它,吹到脸上凉凉的,很舒服。

你见过风吗?

风是怎么样的?

你能证明风被你看见吗?

讨论:

风真的看不见吗?

谁见过风?

你见过的风是什么样子的?

同桌讨论从哪些自然现象能看到风的存在。

学生描述起风时的自然现象:

草、树、水面、烟……

出示各种有风的图片,感受不同状态的风:

微风、阵风、强风、龙卷风、台风等。

风是没有形状的,我们抓不住它,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接触到它,听到它的声音,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请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一下各种风的感觉。

展示学生用简笔画的形式画的风。

风是怎样形成的?

你能说出带有“风”的成语吗?

(二)造型与表现。

1欣赏本中的范画和学生作品,使学生明确:

风虽然无形,但我们可以借助具体的物象被风吹而产生的形态变化表现风。

2出示一组物象,你觉得哪些物象比较适合表现风吹起的感觉?

3进行联想,如将云、草、树、烟、浪、尘土、砂石以及人物等在风中的形态变化,有选择地把一些有关联的事物组成画面。

4哪些物象在风吹时变化非常明显,可根据构想的情节,画出人的反应;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要素,把吹风时气氛、景象绘画出。

学生作业:

画一幅《风》的想象画。

教师根据学生的各自的思路进行辅导,使学生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的构思、运用不同的画法绘画出形态各异的画面。

后小结:

想象力缺失,平时积累的不多,有新意的太少。

第9虫虫大聚会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

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

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三、教学设计

前准备

(学生)收集昆虫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教师)昆虫图片,示范纸张。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前请把学生收集的昆虫图片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感受。

(2)上请学生对图片上的小昆虫进行分类,要求学生说说昆虫的特点。

(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昆虫的特点。

2实物展示,分析理解。

以蝴蝶制作为例,分析外形。

(1)出示蝴蝶标本。

①讲解外形。

蝴蝶的外形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

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②讲解形的对称。

蝴蝶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左右两边一模一样,引出对称形。

列举一些对称的现象。

③分析蝴蝶花纹与颜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3制作方法,加强体验。

(1)创设问题。

①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完成呢?

②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③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的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蝴蝶。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纸,按教科书第2页上面的图解进行折叠。

②参考教科书第24页下方蝴蝶图例,把折叠好的纸张用纸条中间扎紧作为翅膀。

③把纸卷成筒状作为蝴蝶的身体,并和翅膀粘合。

④用碎纸或水彩笔进行图案装饰。

4欣赏其它纸制昆虫,拓展思路。

欣赏教科书第24、第2页的作品,谈谈还有那些折叠及装饰方法。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1)程度一般学生:

要求选择同一种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两作品。

(2)程度高的学生:

要求选择同一两昆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完成四作品。

第10生长的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

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

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

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

难点:

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三、教学设计

第一时

前准备

(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图片以及生长规律极其特点。

(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字作品、范画等。

教学过程

1导入题。

教师:

植物,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可以供大家欣赏,带精神享受,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

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

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

为什么?

学生:

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等等。

2植物的化。

(1)植物给人们带精神的享受。

教师: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图片,在图中有哪些植物是你认识的?

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

从她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谈谈喜欢的理由。

(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植物?

(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

范例:

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

“接天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

”——朱自清散《菏塘夜色》

教师总结:

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了极大的精神享受。

(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

教师提问:

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

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

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可用挡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