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99044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PPT 页数:199 大小:7.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9页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1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行为心理学概述上.ppt

环境行为心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相关概念,1、环境不同的学科对于环境有不同的定义。

环境可以说就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

我们一般以人为考察对象,将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和社会的事物都看作环境因素。

环境至少应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四维要素。

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环境是引起心理反应的各种周围属性的综合,其概念始终是和行为联系在一起考虑的,按类型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

2、行为人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者指足以表明人们思想、品质、心理等内容的各种活动。

分类:

外显行为(或称外部行为,是指各种可观察到的活动、动作,如谈话、写字、操作机器、打球等)、内隐行为(思维、情感、意志等)。

3、行为简单的说,它就是指人在心里是怎么想的,包括人的情绪和感觉。

4、心理、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1)环境行为不能脱离环境而孤立地观察人的行为,而应将人看成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的同时,人类自身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2)环境心理实例分析:

拙政园听雨轩。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作者】李商隐【赏析】竹林中了然无尘,栏杆外溪水清清;远隔数城也要向君传递对君的相思之情;秋天阴霾之气萦绕不散的傍晚霜雪飞舞;荷塘中只留得片片枯叶,还有我在旁听着冷雨打叶声。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李商隐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

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诗人的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

这首诗就是诗人与崔雍、崔衮告别后旅途中寄怀之作。

(3)行为心理行为的产生是以生理和心理为基础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的行为,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直接或潜在的原因。

实例分析:

居住区中的中心花园居民心理:

久居高楼,邻里互不往来。

渴望走出楼门,进入小区中心花园呼吸新鲜空气,接触自然,在开敞空间指与邻里友好交往、游憩,并进行各种康体休闲活动。

居民行为:

经常在中心花园进行各种相关活动。

实例分析:

户外空间的设计,康体设施,儿童游戏设施,室外开敞空间,室外私密空间,环境行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柏拉图两千年前曾说过:

“世界上最困难的任务就是了解人类自己。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

“人类塑造了环境,环境反过来塑造了人们”。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孟子(公元前372一公元前289年)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是几乎与孔子齐名的儒学鼻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鲁迅说:

“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年轻学科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完美运用一些校正视错觉的措施,令人叹为观止。

使建筑形象稳定、平直、丰满。

东西方古代思想家都有关于心理的论述,但是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直到1879年才建立。

这一年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奠定了生理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基础。

一般认为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美国环境行为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此后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发展。

1964年,美国医院联合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1968年在美国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nvironmentalDesignResearchAssociation),并于1969年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同时创立了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andBehavior)杂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环境设计为主题的学会,也是第一份以环境与行为为主题的专业杂志。

同时,在英国也召开了首届建筑心理学讨论会。

欧洲在美国之后,70年代初有学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1981年,欧洲成立了人与自然环境研究国际协会,并且每年举行一次研讨会议,同时创刊了环境心理学杂志(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它与1969年创刊的环境与行为成为这一领域最有影响的两种定期刊物。

日本在亚洲各国中,日本在环境行为心理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并在70年代迅速发展。

1980年,日本与美国在东京联合举行了以“环境行为”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这是在日本举行的该领域的第一次国际性学术交流,会后成立了“人-环境研究学会(MERA)”。

1997年11月,由日本“人-环境研究学会”主办,欧洲“人-环境研究国际学会”、美国“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和澳洲“人与自然环境研究(PAPER)”三大组织协办的“面向21世纪的环境-行为研究国际会议”在东京大学召开,大会归纳出10个热点课题,体现了研究领域的扩展和这一领域广阔的发展势头。

中国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研究,并引起相关专业人员的兴趣和关注。

但在我国一些古典建筑和古典园林设计中,已存在很成功的环境心理处理先例。

但是这些成功的经验往往只存在于个别人或个别工程的实践中,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有意识地去研究总结。

举例:

留园入口先抑后扬、开门见山障景、漏景、框景,入口处的天井、曲廊、小院等构成了开敞闭塞开敞闭塞开敞的序列,以此赋予了平庸无奇的走道以丰富的空间大小、虚实及光线明暗变化的效果。

进入留园的大门是一个宽敞的大厅,受两侧高墙所限,难以采光。

因此在厅上部开了一个天井,既满足了采光要求,又创造了明暗变化。

出了大厅,是一段蜿蜒曲折的小廊,出了曲廊是一个更为宽阔的门厅小院,之后再经过一段狭窄的曲廊,到达留园中心。

环境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环境行为心理研究涉及到各种尺度的环境场所(室内空间、居住区、保健机构、工作场所、邻里、园林、区域等);各种特定的使用者群体(基本群体、聚合群体、依据生活方式或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而定的群体);各种层次的社会行为现象(从生理反应到文化现象)。

这三者有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一种动态发展机制,共同构成了环境行为心理研究的四个维度。

一、环境场所,1、分类:

(1)从使用性质划分,场所可分为(家)生活场所、工作场所、学习场所、集会场所、宗教场所、娱乐和休闲场所等等。

(2)以尺度划分,场所可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或者可以称为宏观空间、中观空间、微观空间。

大尺度场所一般指区域,涉及专业为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及有关的土木设计;中尺度场所主要指建筑物,涉及专业为建筑设计与相关的工程技术设计;小尺度场所主要指室内环境,包括室内平面布置、声光热环境、建筑材料对空气的污染、节能、安全、防卫等,涉及专业包括各种产品设计(从设备、器材到配件)、室内设计、图案设计、建筑细部设计等。

有些研究仅涉及一个尺度;有些研究,如对使用者全面满意程度调查,或对反应的跟踪观察测量,则需要跨尺度进行,2、按生态心理学观点,环境提供了什么样的条件,其中常常就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

一个空间被看作一个场所,其中必有某些物质特征适合于某些行为,使人产生场所感,这种场所感便构成对人类行为的暗示。

自然界中有许多这类场所。

例如一个不大不小的山洞为人提供了栖身场所;密林提供了盗贼出没的场所;草原提供了射猎场所;高地提供了瞭望场所;园林环境中的场所是设计者利用设计特征满足行为需要、组织人类活动的手段。

许多未经有意设计的空间有时被某些人当作某种场所使用。

例如,沿街杂货店门前常被人当作相聚聊天的场所路旁绿化带的晨练、住宅区人行道常被儿童当作游戏场所、大商场门前的台阶往往被顾客作为暂释重负的歇脚场所。

只要对这些日常环境-心理-行为现象认真观察和思考,无论对场所的研究还是设计都会获得有益的启发。

举例:

中山岐江公园考察场所的起源,在社会与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场所的变迁,现有场所的使用和管理现状,以及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满意程度,是从事场所研究和改进场所设计的有效途径。

建成于2001年10月,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厂址。

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

它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年代后期。

中山粤中造船厂,中山岐江公园,2002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最高奖项荣誉设计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环境艺术类金奖及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2008年第22届世界城市滨水杰出设计“最高荣誉奖”;2009年国际城市土地学会(UrbanLandInstitute简称ULI)亚太区杰出荣誉大奖。

中山岐江公园获2009全球杰出设计和开发奖。

主要设计者:

俞孔坚教授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二、使用者群体,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不同使用者群体对环境的具体需要形成了许多专门的研究课题。

民族、阶级、阶层、身份、地位、年龄、宗教、生活方式等都促使人以群分,并且影响着人们对各种环境的功能要求、审美意趣和意义联想。

对残疾人的研究,促使无障碍设计的形成和发展。

举例:

盲道设计非常细致,在过路以前改为一排“止步”的盲道铺地,提醒盲人过路口要小心。

在过路人行横道前布置停步铺砖;另外设置盲人交通指示设施,使环境景观的设计更具有公平性。

儿童行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这一领域所关心的课题。

现象:

城市人口老龄化、身体机能衰退,自理能力下降,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如何从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老年人住宅、老年人社区就是其中的研究课题。

对使用者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不同使用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尤其是那些对一般环境适应有困难的使用者群体应该作为研究和设计实践中重点考虑的对象。

三、社会行为对象,广义的人类行为包括内在的动机到外显的反应。

对这一系列行为的研究,必须更多地依靠现场研究,而不是实验室研究。

最小耗费(抄近路)(图片),处理方法:

按照传统的观点对抄近路的处理方式可利用围墙、绿化、高差进行强行调整。

良好的处理方法是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性,按照人的活动规律进行路线的设计。

场所、使用者群体和社会行为现象任何一个维度都可以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例如从场所的类型及其演变研究物质环境的各种特性主要属于建筑学范畴;使用者群体基本属于人类学范畴;社会行为现象基本属于社会学范畴。

但是在环境行为心理领域中,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进行跨维度研究。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

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即被实验者。

他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被试的选择:

全部参与者:

在现场进行研究,包括这个选好的现场上的全部参与者。

随机抽样:

被抽选的可能性是均等的。

分层抽样:

按明确的判据(年龄、性别、职业等)选择样本;时间段。

心理学传统的方法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实验条件一般人为地进行控制。

而环境心理学则着重于真实生活条件下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进行调查和自然观察,发调查表即各种格式的问卷、谈话、摄影和绘图记录等,实验方法则作为对照与补充。

这些调查具有连续性特征,经常长年累月,甚至夜以继日地进行,如研究医院病房平面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1、实验法:

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研究其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2、观察法:

即在公开场合进行观察,将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被试的外部行为,以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这种观察并不冒犯人的秘密性。

找出行为发生的原因及该行为发生意味着什么目的与意义

(1)自然观察:

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只需最简单的训练就可运用。

观察必须注意五方面的问题,才能使观察的结果有实用价值,即行为、环境、时间、观察人员,观察记录。

(1)行为观察者必须事先明确确定所观察的行为单元。

为了确定某一环境的观察目标,当第一次进入一个环境时,观察者多半应先在此环境中各处转一转,在不经意中可能感觉到起初并没有设想到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在观察前必须对环境有一个表面的熟悉。

观察意味着运用观察者的各种感觉器官去体查一下环境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种非正规的对环境及其相应行为的取样,观察者能取得此环境如何影响人们行为的若干假定。

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再通过其他办法进行质疑最后进一步通过观察加以证实,这就是所谓观察方法进行的“三明治”式的设计和运用。

例如:

一个住宅区内老人居民占到10%,但仅仅有1%的老人在街上行走,这是为什么?

通过会见居民,要求说明造成这现象的原因。

他们说:

“一是在结冰的路上行走很困难;而是害怕有人拦劫”。

以后通过一系列的隐蔽观察,证明居民讲的是实话。

(2)环境在环境行为的研究中,环境如发生某种变化,人们在行为上会不会也出现某种预期的变化,这是研究环境与行为相互作用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这只能以环境变化为准,观察并记录人的行为变化,通过最后对比记录来说明人对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自然反应。

(3)时间:

任何观察只能包含一个片断的时间,而不能覆盖一个环境的整个历史阶段。

观察时间尺度在古典生态心理学研究中约长达一年左右,但在一般的“时间动作人因”研究中只有几分钟时间。

在探讨“时间取样”时,在某以环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它的时间框架是什么样的?

这种行为是否每24小时重复一次抑或每周发生一次。

从时间取样的角度来说,许多环境在不同季节里表现出显著的差别。

夜间?

周末?

节假日?

一般认为20分钟的连续观察已使观察者十分疲劳,应把观察加以间隔,这样能增强观察者记录的准确度。

因此,大多数的观察均采用时间段的方法,以利于观察者能休息片刻。

观察者可以5分钟或10分钟为一个时间段。

时间段的划分应当事先试验一下,以决定是否会失去一定数量有意义的数据。

(4)观察人员初次观察的人员:

能将其观察到的行为作如实的汇报;缺点也是由于不能对行为做任何假设。

对观察青年学生、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行为,可取得特殊的效果。

作为参与者的观察人员:

目的在于熟悉该文化下的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而非观察个别人的行为。

长时间的进行这类观察,感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观察人员能否被当地人接受;第二个问题是观察人员能否习惯那里的生活;第三个问题是观察人员在进入和离开那里时,在情绪上可能引起的波动。

首要的是被当地人接纳,避免行为的隐蔽。

隐藏起来的观察者:

常常是离开被观察者一段距离,在一座邻近的建筑一般人视线以上的位置上选择一个优越的观察点,不让被观察者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观察。

职业观察者:

应具有社会科学的知识、技巧,知道收集到的信息要注上时间,行为要分类记录,这样才能变成有用的数据。

其经验能节约时间,为限定的问题提出假设,是研究人员进行分类测试得以更快进行。

在参与一定数量的观察研究后,职业观察者懂得如何或在什么地点去观察有关的关键性的行为。

(5)观察记录观察的分类现场考察,提出问题,限定问题;通过事先测试进行分类;可靠的测试阶段;数据收集与分析。

行为抽样记录由小组每人轮流记录15-20分钟的行为及发生的时间段;口述,之后改写成文字;作为原始记录,还待进一步编写成行为片断。

行为地图:

由研究人员将行为发生的实际地点标定在一个按尺度绘制的平面图上,经常把一种行为用一种符号标注,并注明此行为发生的时间。

行为在时间、空间上连接起来。

多用在较小的环境尺度,可方便地由一个人去观察记录。

行为地图的目的,是在平面图上标出各种行为发生的位置及其发生频率,并说明其与设计的相关性。

可能提出问题并得出结论。

通过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犹如考古学家认识到,古代人类留下的痕迹对人类过去的行为是可贵的资料。

对于一般观察人员来说,草地上一条经人多次踏过的路径,是交通线的证据。

用旧了的设施,说明被用的很频繁。

宿舍的招贴画表现出个人趣味。

如果在某地点根本找不到任何痕迹,这就意味着这个地点没怎么用。

在观察中,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作为辅助手段,以期得到更为客观而准确的数据。

3.调查法:

是通过访谈、问卷等多种方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被试心理、情绪、行为等各种反应的一种方法。

4.文献研究法:

从中央到地方、单位等的各种数据记录资料存档,以兹查阅使用。

各个国家、机构和个人都有很多档案资料,这些会为分析事物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

如把城市的气象资料,警察局的犯罪事件记录等作为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心理活动、行为表现有规律可循;人的差异性永远存在;批判的态度,慎下结论,紧密结合现实生活。

环境心理学主要学派及其理论,一、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又称为“完形心理学”,1912年发端于德国而后成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Koffka,1886-1941)和柯勒(WKohler,1887-1967)。

1、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体系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把格式塔视为“有组织整体”的同义词,即认为所有知觉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不能被区分为元素。

整体先于部分,并非部分之和,而且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

2、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里生来就有一些法则,对图形的组合原则有一套心理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企图在知觉范围内对感知的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

那么我们的知觉是怎样对被感知的对象加以组织,来增强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的呢?

(1)图形与背景原则在一定环境中,我们并不是对所有对象都可以明显感知,总是有选择性的感知,有些突显出来成为图形(figure),有些后退成为背景(ground),俗称图底之分。

丹麦学者鲁宾杯、中国的阴阳太极图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这里有意识的作用,观察者主观选择什么作为注意的中心,那个中心就是图形,余下的则是背景。

一般而言,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大,图形愈可突出而为我们所感知;区别愈小,愈不易将图形和背景分开。

在一定的范围内:

小面积比大面积易形成图形;简单、明确的几何形态比复杂形态易形成图形;水平和垂直形态比斜向形态易形成图形;对称形态易形成图形;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形成图形;封闭形态比开放形态易形成图形;单个突出形态比凹入形态易形成图形。

打破人们的视觉规律,具有强烈视觉诱目性的新异形态易形成图形。

整体性强的形态易形成图形;动的形态比静的形态易形成图形;,图形是具有一定界限的组织比较严密的对象,是被包围的比较小的图像;背景是没有界限的同一性的空间或时间,是包围着的比较大的对象。

图形清晰,背景模糊;图形小,背景大;图形是注意力的焦点,背景是图形衬托。

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不仅符合视知觉需要,而且也有助于突出景观主题,使游者轻松定位、游览,视线有收有放。

恰当的空间围合有助于使环境中的人具有较强的领域感,促进相互交流。

(2)群化原则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我们自然而然观察时,直觉具有使它们形成有机整体的倾向,这种控制规律通常称为群化原则。

邻近原则:

距离较短的或相互邻接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相似原则:

互相类似的部分、连续的元素容易组成整体。

相似的元素相组合对视觉起“力场”的整合作用。

连续性原则:

涉及视觉的内在连贯性。

一个构图单位越是连贯,越容易从背景中突显出来。

马丘比丘宪章:

新的城市化概念是追求建成环境的连续性。

意思指,每一座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中的单元,它需要同其他要素进行对话,从而使自身的形象完整。

完形原则:

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反之则容易被隔离开。

闭合的原则:

一个有倾向于完形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把它看作一个完整的图形,形成主观轮廓。

(3)简化原则对象被感知所需要的信息量越少,那这个对象被感知到的可能性就越大。

视觉组织中,常将具有对称、规则、简单形态的良好完整图形视为整体。

格式塔的这种组织原则从理论上阐明了知觉整体性与形式的关系,为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有变化提供了依据。

格式塔心理学的不足之处:

只注意人的天生因素,过分强调直觉,而没有重视人的经验因素,不计人们后天的经验和文化的影响,因而后来的“构造论”者又提出不同的理论。

我们的眼睛很容易关注那些外表相似的物体,且不管他们的位置是不是相邻,总是把他们联系起来。

连连看在视觉上,对于相似的物体,眼睛可以轻松的认出,网上的连连看游戏就是相似性原则的最佳示例。

不管两个物体是不是位置相近,只要看起来像(颜色、形状或者其他属性),我们就会倾向于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在一群物体中,当其中的几个物体长得很像且区别于其他物体时,不论他们是不是紧挨在一起,都会被眼睛联系起来看待,相似的东西会被认为有某种内在联系。

颜色相同的圆点看上去联系更紧密,而被看成竖直的线,事实上,这些圆点彼此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相似性,我们总是把它们看做“线条”,而不是规则排列的“点”。

用颜色建立联系相似性原则是一条有力的设计理论。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使用相同的颜色将处于不同位置的图片和文字无形地联系起来,使设计看上去更统一。

两个物体的相似点可以弥合距离。

物体的颜色比自身的形状更能引起眼睛的关注。

同时请注意,不同的背景色将会影响到视觉联系的强弱。

要使两个物体产生联系,他们的颜色必须与背景色不同。

明显的联系,模糊的联系,全局应用在室内设计中相似色也很常用。

例如左边的例子,使用相同的颜色将桌子和墙壁联系起来,增强了桌子在空间中的存在感,使之很容易被注意到。

而在最上方的图片中,桌子和空间内其他任何物品一样普通,不会引起特别的关注。

文字排版中的相似性联系使用相似性区别大标题和小标题,使信息建立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层次的信息在外观处理上要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才会有好的效果。

小标题使用粗体与正文区分,较宽的间隔及红色标题的使用,相似的文字统一设成一样的字体、字号和颜色。

相似的形状可能通过使用一样的形状来使两个物体产生视觉联系,物体的形状越像,联系就越紧密,这意味着设计师可以通过相似性来引导读者的阅读顺序。

格式塔理论解释了眼睛如何观察物体,以及大脑如何翻译从眼镜传过来的视觉信号。

这似乎与设计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了解人类的视觉原理对设计师来说却非常有用。

视觉惯性会引导眼镜沿路径运动视觉惯性是指眼镜下意识地会沿着可循的路径移动,这条路径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

把线条打断上图的设计看上去不错,一个学生组成的队列从左排到右,下方的长条形文本强化了这种水平排版方式,图片和文字这种相似性让内容简洁、清晰且容易阅读。

不过试想一下,假如你站在这个冗长的好像没有尽头的队列里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啊等啊等啊,是不是很无聊?

下图为了增加一些乐趣,插个队吧!

把队列打断,此时因为视觉惯性的作用,读者看到的不会是两条队伍,仍然是一条。

不过,这不再是一条漫长无趣的队伍了,插入队列的文字成为一个“兴趣点”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

视觉惯性就像钟表上的时针就像钟表上的时针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一条明显的直线会引导视线往一个方向运动。

这个设计中,图片不错,但是套用的现成的封面模板,选择了错误的颜色,从而削弱了图片的表现力,左对齐的文字产生的直线引导视线左右移动,而尖尖的建筑物又引导视线垂直移动,单调的不饱和蓝色也与图片的天空颜色不协调,总体来说是个失败的设计。

那怎么来改善呢?

二、构造论基本观点:

不认为形象的构图规律是人们大脑中的天生因素在起作用,而认为是先前经验的记忆痕迹加到感觉中去,构造出一个知觉形象。

对于同样的图形,不同的人可以构造出不同的知觉。

关于环境,一、概述环境可以说就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

我们一般以人为考察对象,将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和社会的事物都看作环境因素。

环境至少应包括关于时间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