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9177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光电子发射效应.docx

14光电子发射效应

§1.4光电子发射效应

光电子发射效应:

金属或半导体受光照射,如果光子能量足够大

可以使电子从材料表面逸出,此现象叫光电子发射效应。

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可以发射光电子的物体称为光

电发射体。

光电子形成的电流即为光电流。

1、光电发射的基本定律

光电发射定律的依据: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返回

h

ν

¾光辐射具有粒子性,每个光子的能量是。

只要光子能量足够

大,一个光子可以激发一个电子从发射体逸出。

¾光辐射的强度越大,光子数越多,激发的电子数也越多。

因此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1

¾入射光频率越高,光子能量越大,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除

了付出为逸出表面所需要的逸出功外,留下的动能越大。

由此得出光电发射的基本定律

(1)斯托列托夫定律(光电发射第一定律)

当入射光的频率成分不变时,饱和光电流与入射的光辐射强

度成正比。

链接

(2)爱因斯坦定律(光电发射第二定律)

光电发射体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

而线性增加,与入射光强无关。

即爱因斯坦方程

1

2

mv2=ν−

h

max

E

w

m:

光电子质量,vmax:

出射光电子的初始速度,Ew:

逸出功。

2

(3)光电发射的红限

上式中,令vmax=0,得

Ew124

hc.

νo=或()

λo==μ

m

hEE(eV)

ww

λ

o

ν

、称为红阈波长和红阈频率。

此时,光电子刚能从阴极逸出

o

a、金属

金属中自由电子的能量服从费米分布,电子主要占据费米能

级以下的能量状态。

金属逸出功:

电子从金属中逸出需要的最小能量。

Ew=Eo–EF

表面势垒的高度

Eo:

真空中电子的最低能量状态。

红阈频率

ν

o=

E

w

h

3

T>0K,EF之上有少量电子,忽略。

爱因斯坦定律在T=0K时正确,在T>0K近似成立。

b、半导体

电子亲和力:

导带底上的电子向真空逸出时所需的最小能量。

EA=Eo–Ec

半导体光电子发射的逸出功

本征发射Ew=Eg+EA=Eth光电子发射的能量阈值

杂质发射n型Ew=ΔEd+EA

p型Ew=Eg+EA-ΔEa

E

νo=

w

红阈频率h

4

2、光电子发射的过程

光电发射是一种体效应,其过程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

体内电子吸收光子能量被激发跃迁到高能级;

第二步:

被激发的电子向表面运动,运动过程中会与其它电子或晶

格碰撞,失去部分能量;

第三步:

克服表面势垒的束缚逸出表面。

表面势垒的产生:

金属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在通常条件下,可能会有一部分电

子克服原子核的库仑力作用逸出表面。

但这些逸出电子对金属有感

应作用,使金属中的电荷重新分布,在表面出现与电子等量的正电

荷。

逸出电子受到这种正电荷作用,动能减小,不能远离金属。

金属表面形成偶电层,阻碍电子向外逸出,即表面势垒。

在半导体中,表面势垒是由于半导体缺陷和表面晶格不连续产

5

生的,与电子亲和力有关。

3、光电阴极

应用中,光电发射体作为阴极,根据照射光的入射方向不同

可以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

反射式:

将光电发射体涂覆在不透明的金属上,当光从真空界

面入射到光电阴极上,光电子从同一表面向外发射。

透射式:

将光电发射体涂覆在透明的基底上,当光从真空与基

底的界面入射时,光电子从另一表面发射。

光电阴极材料:

金属,半导体,表面吸附一层其它元素的金属

判断好的光电发射体的三个主要因素:

•光吸收系数大;

•电子在体内运动过程中能量损失小;

量子效率高

•表面势垒作用小。

金属与半导体相比较:

(1)金属对可见光和红外光是高反射,可达90%;对紫外光吸

收大,因此多用在紫外探测。

半导体材料反射损失小,尤其对光子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

辐射吸收很大,因此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用半导体光电阴极。

7

(2)金属中自由电子多,光电子在运动中与其碰撞能量损失大,

因此,只有靠近表面的电子才对光电子发射有贡献。

半导体中光电子主要与晶格碰撞,能量损失小,远离界面的

电子也能够到达表面。

(3)金属的表面势垒作用大。

金属的逸出功为真空能级与费米

能级之差,几乎都大于2eV,阈值波长小于0.6μm。

半导体因电子亲和力小,其逸出功多在2eV以下,适用于长

波长探测。

8

4、负电子亲和力

对于半导体材料来说,电子的亲和力对逸出功的影响非常

大,减小亲和力就可以减小电子逸出功,从而提高量子效率。

于单一一种半导体材料,亲和力EA>0,能量阈值较大。

用两种

不同材料可以产生负电子亲和力。

在p型材料的表面涂一层极薄的n型材料,接触面类似于p-n

结。

9

能带结构

原来p型材料的能量阈值

E

th=EA1+Eg1

表面涂n型材料后能带向下弯曲,表面能量降低,电子从n型

材料逸出时的亲和力为EA2。

10

对于p型材料来说,体内电子要克服的亲和力为EAe

E=−Δ

AeEE

A2

c

ΔE>如果选取合适的材料,使cE,此时有EAe<0,出现了

A2

负电子亲和力,称为NEA。

显然,具有负电子亲和力的光电子发射材料其量子效率很高。

例:

Cs,Cs2O涂在Si上可产生负电子亲和力。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