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9555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docx

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1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2019-2020】高中物理第二章电路第五节电功率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_1

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1.电功的普适公式W=UIt。

2.电功率的普适公式P==UI。

3.焦耳定律即求解电热的表达式Q=I2Rt可适用

于任何电路。

4.热功率的普适公式P热=I2R。

 

一、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1)定义:

电流通过一段电路时,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推动下作定向移动,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

(2)表达式:

W=UIt。

2.电功率

(1)定义:

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2)表达式:

P==UI。

二、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1.焦耳定律

(1)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

Q=I2Rt。

2.热功率

(1)定义:

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公式:

P==I2R。

三、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1)闭合电路中能量转化关系:

EI=U外I+U内I。

(2)电源提供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另一部分消耗在内电阻上,转化为内能。

(3)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电功越大,电功率就越大。

(×)

(2)只有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表达式是Q=I2Rt。

(×)

(3)非纯电阻电路中,电热的表达式是Q=I2Rt。

(√)

(4)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大于产生的电热。

(√)

(5)电源的功率越大,其输出功率越大。

(×)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根据我们的生活、生产经验列举一些常见的用电器,并说明电能主要转化为什么能?

提示:

①电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②电热毯、电熨斗、电饭煲、电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热能)。

③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电解槽,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用电器铭牌上所标的功率有何意义?

提示:

用电器铭牌上所标功率指的是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即用电器能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用电器实际工作时,其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一般要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3)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

提示:

电功率是指某段电路的全部电功率,或这段电路上消耗的全部电功率,计算公式P=IU;热功率是指在这段电路上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计算公式P=I2R。

(4)对一个电动势为E和内电阻一定的电源,在对外供电的过程中,什么情况下电源的总功率最大?

什么情况下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最大?

提示:

由P总=IE,P内=I2r可知,当流过电源的电流最大时,即回路中电阻值最小时,电源的总功率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最大。

 

电功、电功率的计算

 

1.串、并联电路中的功率关系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功率分配

功率关系

P=P1+P2+…+Pn

P=P1+P2+…+Pn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当用电器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U额时,电流达到额定电流I额,电功率也达到额定功率P额,且P额=U额I额。

(2)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在实际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

为了使用电器不被烧毁,要求实际功率不能大于其额定功率。

[典例] 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甲=100W,P乙=40W的电灯两盏,若接在电压是220V的电路上,使两盏电灯均能正常发光,且电路中消耗功率最小的电路是(  )

 

[思路点拨]

[解析] 对灯泡有P=UI=,可知:

R甲U甲,且有U乙>110V,乙灯被烧毁,U甲<110V不能正常发光,A错误。

对于B电路,由于R乙>R甲,甲灯又并联变阻器,并联电阻更小于R乙,所以U乙>U并,乙灯被烧毁。

对于C电路,乙灯与变阻器并联电阻可能等于R甲,所以可能U甲=U乙=110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

对于D电路,若变阻器的有效电阻等于甲、乙的并联电阻,则U甲=U乙=110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

比较C、D两个电路,由于C电路中变阻器功率为(I甲-I乙)×110,而D电路中变阻器功率为(I甲+I乙)×110,所以C电路消耗电功率最小。

[答案] C

1.当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C,消耗的电能为0.9J。

为在相同时间内使0.6C的电荷量通过该电阻,在其两端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  )

A.3V 1.8J       B.3V 3.6J

C.6V 1.8JD.6V 3.6J

解析:

选D 设两次加在电阻R上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通电的时间都为t。

由公式W1=U1q1和W1=t可得:

U1=3V,=0.1s·Ω-1。

再由W2=U2q2和W2=t可求出:

U2=6V,W2=3.6J,故选项D正确。

2.一只规格为“220V 2000W”的电炉,它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若电网电压为200V,电炉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在220V电压下,如果平均每天使用电炉2h,求此电炉一个月(按30天计算)要消耗多少度电?

解析:

设电炉的电阻为R,由P=得

R==Ω=24.2Ω

当电压为U′=200V时,电炉的实际功率为

P′==W≈1653W

在220V的电压下,该电炉一个月消耗的电能为

W=Pt=2×2×30kW·h=120kW·h。

答案:

24.2Ω 1653W 120度

电功与电热的区别和联系

 

1.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对比

纯电阻电路

非纯电阻电路

元件特点

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

除电阻外还包括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用电器

欧姆定律

服从欧姆定律I=

不服从欧姆定律U>IR或I<

能量转化

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

电流做功除转化为内能外还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元件举例

电阻、电炉丝、白炽灯等

电动机、电解槽等

2.电功与电热

(1)纯电阻电路:

W=Q=UIt=I2Rt=t,

P电=P热=UI=I2R=

(2)非纯电阻电路:

电功W=UIt,电热Q=I2Rt,W>Q;电功率P=UI,热功率P热=I2R,P>P热。

[特别提醒]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只能用W=UIt和P=UI计算电功和电功率;Q=I2Rt及P热=I2R计算电热和热功率。

而且W≠t,P≠,Q≠t,P热≠。

 

[典例] 规格为“220V 36W”的排气扇,线圈电阻为40Ω,求:

(1)接上220V的电压后,求排气扇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和发热的功率;

(2)如果接上220V的电压后,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求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发热的功率。

[审题指导]

第一步 抓关键点

关键点

获取信息

排气扇规格为“220V,36W”接220V电压

电压和功率均达到额定值

线圈电阻40Ω

可根据“220V,36W”求出I,从而求出P热

接上电源,电动机不转

电路转化为纯电阻电路

第二步 找突破口

(1)额定电压下,电流可据I=求出。

(2)机械功率可通过P机=P电-P热求出。

(3)电动机不工作时,220V电压全加在40Ω电阻上,电动机此时即为“电阻”。

[解析] 

(1)排气扇在220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I==A≈0.16A,

发热功率为:

P热=I2R=(0.16)2×40W≈1W。

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为:

P机=P-P热=36W-1W=35W。

(2)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后,电动机成为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热能,此时电动机中电流为

I′==A=5.5A,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即发热功率:

P电′=P热′=UI′=220×5.5W=1210W。

[答案] 

(1)35W 1W 

(2)1210W 1210W

电动机的功率问题

(1)功率关系:

P入=P机+P热,即IU=P机+I2R。

(2)电动机的效率:

η=。

(3)当电动机被卡不转动时相当于一个纯电阻电路。

    

 

1.一直流电动机线圈内阻一定,用手握住转轴使其不能转动,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0.3V时,电流为0.3A。

松开转轴,在线圈两端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0.8A,电动机正常工作。

求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的电功率是多少?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解析:

电动机不转动时,其消耗的电功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可视为纯电阻电路,由欧姆定律得电动机线圈内阻:

r==Ω=1Ω。

电动机转动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其输入的电功率为P入=I1U1=0.8×2W=1.6W。

电动机的机械功率P机=P入-I12r=(1.6-0.82×1)W=0.96W。

答案:

1.6W 0.96W

2.如图251所示,一台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110V,通过的电流为5A。

该电动机在10s内把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提高了9m,求电动机的电功率和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不计摩擦,g取10m/s2)。

图251

解析:

电功率:

P=UI=110×5W=550W

电动机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的过程。

机械能:

E=mgh=50×10×9J=4500J

内能:

Q=W-E=Pt-E=(550×10-4500)J=1000J

由焦耳定律Q=I2Rt,得:

R==Ω=4Ω。

答案:

550W 4Ω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问题

 

1.电源的有关功率和电源的效率。

(1)电源的总功率:

P总=IE。

(2)电源的输出功率:

P出=IU。

(3)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

P内=I2r。

(4)三者关系:

P总=P出+P内。

(5)电源的效率:

η==,对于纯电阻电路,η=。

2.纯电阻电路中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

P出=I2R=R=

=。

(1)当R=r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P出max=。

(2)输出功率P出与外电阻R的图像分析。

图252

①当R=r时,输出功率最大,P出=。

②当Rr时,若R增大,则P出减小。

③除R=r外,图像上总有两点输出功率P出相等,如图中R1与R2,则有:

2×R1=2×R2

整理得:

R1R2=r2。

 

[典例] 

如图253所示,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r=2Ω,定值电阻R1=0.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Ω,求:

图253

(1)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最大?

(2)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3)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多大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

[思路点拨]

(1)R1为定值电阻,其功率P1=I2R1,欲使P1最大,需使I最大。

(2)外电路是可变电阻,当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3)R2是可变电阻,欲使P2最大,可将R1归为电源内阻,新电源内阻r′=R1+r=2.5Ω,当R2=r′时,P2最大。

[解析] 

(1)因为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则满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PR1=R1。

当R2=0时,电阻R1消耗的功率最大,PR1m=R1。

(2)由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

当R1+R2=r,即R2=r-R1=1.5Ω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Pm=。

(3)方法一(极值法):

PR2=R2=R2

=。

当R2=R1+r=2.5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即PR2m=。

方法二(等效电源法):

如果把电源和R1的电路等效为一个新电源,则整个电路等效为一个新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闭合电路,“外电路”仅一个滑动变阻器R2,这个等效电源的E′和r′可以这样计算:

把新电源的两端断开,电源电动势E等于把电源断开时电源两端的电压,则新电源的电动势E′=E,而等效电源的内阻r′=R1+r,即两个电阻的串联。

根据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在R2上消耗的功率随外电阻R2的增大而先变大后变小,当R2=r′=R1+r=2.5Ω时,在R2上消耗的功率达到最大值,即PR2m=。

[答案] 

(1)0 

(2)1.5Ω (3)2.5Ω

纯电阻电路中:

(1)当变阻器阻值为零时,定值电阻的功率最大。

(2)在可变电阻阻值等于等效电源内阻时,可变电阻功率最大,若二者不可能相等,则是在二者最接近时,可变电阻的功率最大。

    

 

1.(多选)如图254所示,已知电源内阻为r,定值电阻R0的阻值也为r,滑动变阻器R的总电阻为2r。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则(  )

图254

A.电源的输出功率由小变大

B.定值电阻R0上获得的功率由小变大

C.电源内部电势降落由小变大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大

解析:

选ABC 由题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在减小,外电路电阻由3r逐渐减小为r,由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由小变到最大,故选项A正确;定值电阻R0消耗的功率为PR0=I2R0,而电流在不断增大,则R0消耗的功率也由小变大,电源内部的电压降Ir也由小变大,所以选项B、C正确;对于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的变化情况,可把R0+r=2r看做是新电源的内阻,则可知当R=2r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当R变小时,其消耗的功率变小,选项D错误。

2.

如图255所示,R为电阻箱,○为理想电压表。

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

图255

(1)求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的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最大输出功率为多少?

解析:

(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1+r,

E=U2+r

即E=4+2r,E=5+r

解得E=6V,r=1Ω。

(2)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出=R==,由数学知识可知,当R=r=1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输出功率为P出m==9W。

答案:

(1)6V 1Ω 

(2)1Ω 9W

 

1.(2015·浙江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B.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解析:

选C 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由P=I2R知热功率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A错误。

根据功的公式可知其大小与力的作用时间无关,选项B错误。

由电容的定义式可得Q=CU,即电荷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成正比,选项C正确。

弹簧的劲度系数只跟弹簧本身有关,与弹簧伸长量无关,选项D错误。

2.把两根电阻相同的电热丝先串联后并联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上,若要产生相等的热量,则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之比t串∶t并为(  )

A.1∶1        B.2∶1

C.4∶1D.1∶4

解析:

选C 串联后电阻为R1=2r,产生的热量为Q1=·t串=·t串;并联后电阻为R2=,产生的热量为Q2=·t并=·t并,若要Q1=Q2,所以有t串∶t并=4∶1。

3.把六个相同的小灯泡接成如图1甲、乙所示的电路,调节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甲、乙两电路所消耗的功率分别用P甲和P乙表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图1

A.P甲=P乙B.P甲=3P乙

C.P乙=3P甲D.P乙>3P甲

解析:

选B 设每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则甲图中电路的总电流为3I,P甲=12×3I=36I,乙图中电路的总电流为I,P乙=12×I=12I,故有P甲=3P乙,B正确。

4.一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与一只电炉的电阻相同,当二者通过相同的电流且均正常工作时,在相同的时间内(  )

①电炉放出的热量与电动机放出的热量相等

②电炉两端电压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③电炉两端电压等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④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电炉消耗的功率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选A 由P热=I2R知①正确。

因电动机消耗的功率有热功率和机械功率两部分,④正确。

对电炉UI=I2R,而电动机U′I=I2R+P机,所以U′>U,②正确。

5.(多选)如图2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可变电阻,当R3的阻值减小时(  )

图2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B.R2中的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减小D.电源路端电压降低

解析:

选ABD 当R3的阻值减小时,总电阻减小,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总电流增大,则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减小,故D正确;因干路电流增大,则R1两端的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增大,故A正确;因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则并联部分电压减小,故R2中的电流减小,故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增大,由P=I2R可知灯泡功率增大,故C错误。

6.(多选)现有甲、乙、丙三个电源,电动势E相同,内阻不同,分别为r甲,r乙,r丙。

用这三个电源分别给定值电阻R供电,已知R=r甲>r乙>r丙,则将R先后接在这三个电源上的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在甲电源上时,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最大

B.接在甲电源上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最大

C.接在乙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D.接在丙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解析:

选AD 根据Pr=I2r==,由数学知识可知,当R=r时,Pr最大,故接在甲电源上时,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最大,选项A正确;因为UR=,故接在甲电源上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最小,选项B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PR=I2R=,故当内阻r最小时,R上的功率最大,即接在丙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故选项D正确,C错误。

7.如图3所示,直线A为某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某小灯泡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分别是(  )

图3

A.4W,8W  B.2W,4W

C.2W,3W  D.4W,6W

解析:

选D 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是UI=2×2W=4W,电源的总功率是EI=3×2W=6W。

选项D正确。

8.额定电压为4.0V的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1.0Ω,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线圈每秒产生的热量为4.0J,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为4.0A

B.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8.0W

C.电动机每分钟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为240.0J

D.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入功率为4.0W

解析:

选C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为I==A=2A,选项A错误;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为P出=IU-P内=2×4W-4W=4W,选项B错误;电动机每分钟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为E机=P出t=4×60J=240J,选项C正确;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入功率为P=UI=2×4W=8W,选项D错误。

9.如图4所示,a、b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

用该电池组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电池组的内阻是0.33Ω

B.电阻的阻值为1Ω

C.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4W

D.改变电阻R的阻值时,该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W

解析:

选D 根据图线a可得图线a的斜率表示电源内阻,故r==Ω=1Ω,A错误;图线b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故R==Ω=3Ω,故B错误;两图线的交点表示将该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时电路的工作状态,由图读出路端电压为U=3V,电流为I=1A,电池组的输出功率是P=UI=3W,故C错误;根据数学知识得知,当外电阻等于电池的内阻时,即外电阻R=r=1Ω时,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P出=2R=4W,故D正确。

10.(多选)如图5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

图5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直增加

B.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先减少后增加

C.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

D.电压表的读数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

选BC 对电路分析可知:

滑动变阻器两部分是并联,再与另一电阻串连接入电源中。

所以当两部分电阻相等时,此时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

随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导致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而电容器与电阻R0并联,所以电压先减小后增大,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先减少后增加,故选项A错误、B正确;因电动势不变,则电源的总功率先减少后增加,故选项C正确;因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内电压先减小后增大,外电压先增大后减小,由于电压表是测得外电压,所以路端电压是先增加后减少,故选项D错误。

11.(2015·北京高考)真空中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可以用作光电转换装置,如图6所示。

光照前两板都不带电。

用光照射A板,则板中的电子可能吸收光的能量而逸出。

假设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垂直于A板向B板运动,忽略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保持光照条件不变。

a和b为接线柱。

已知单位时间内从A板逸出的电子数为N,电子逸出时的最大动能为Ekm。

元电荷为e。

图6

(1)求A板和B板之间的最大电势差Um,以及将a、b短接时回路中的电流I短。

(2)图示装置可看作直流电源,求其电动势E和内阻r。

(3)在a和b之间连接一个外电阻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外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设为P;单位时间内到达B板的电子,在从A板运动到B板的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之和设为ΔEk。

请推导证明:

P=ΔEk。

(注意:

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中做必要的说明)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Ekm=eUm,可得Um=

短路时所有逸出的电子都到达B板,故短路电流

I短=Ne

(2)电源的电动势等于断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上面求出的Um,所以E=Um=电源内阻r==。

(3)设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也是U。

由动能定理知,一个电子经电源内部电场后损失的动能ΔEke=eU

设单位时间内有N′个电子到达B板,则损失的动能之和ΔEk=N′ΔEke=N′eU

根据电流的定义,此时电源内部的电流I=N′e

此时流过外电阻的电流也是I=N′e,外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P=IU=N′eU

所以P=ΔEk。

答案:

(1) Ne 

(2)  (3)见解析

12.如图7所示,一电荷量q=3×10-5C带正电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于竖直放置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

开关S合上后,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

已知两板相距d=0.1m,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阻R1=3Ω,R2=R3=R4=8Ω。

g取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

求:

图7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两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3)带电小球的质量。

解析:

(1)R2与R3并联后的电阻值R23==4Ω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A=2A

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I(E-Ir)=28W。

(2)两板间的电压UC=I(R1+R23)=2×(3+4)V=14V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140N/C。

(3)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电场力为F,又F=qE

由平衡条件得:

竖直方向Tcos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