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SOP.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96802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SOP.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岗位SOP.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岗位SOP.docx

《岗位SOP.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SOP.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岗位SOP.docx

岗位SOP

文件编号

标题

微晶纤维素水解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01B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3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明确微晶纤维素水解工序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微晶纤维素水解工序

3责任人:

微晶纤维素水解工序操作人员

4内容

4.1.1准备工作

4.1.1.1本岗位为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按《人员出入SOP》程序换好岗位服,进入生产岗位。

4.1.1.2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①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上班设备运行和卫生清洁情况及本班应注意事项。

②对照上述记录及岗位清洁规程要求作下列检查。

③检查岗位环境、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④检查工、器具是否洁净且定置摆放。

⑤检查反应釜的清洁情况。

上述检查完毕后由班长根据生产指令挂牌标示,标明当班生产品种、规格、批号及日期。

若检查上班清洁不合格,由本班人员继续清理,并经车间主任或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4.1.1.3根据生产指令,由代班长持领料单到原料库,领取原料,核对原料及包装材料品名、规格、数量、外观质量无误后办理领料手续。

4.1.1.4本岗位操作人员按生产指令将盐酸打入高位槽备用。

4.2试运转

4.2.1检查水、电、汽供应是否正常。

4.2.2打开反应釜盖,关闭釜底放料阀,打开电渗析水阀,记录水表示值向釜中加入1600L水,关闭水阀。

4.2.3打开减速机降温水阀门,开启搅拌,打开进盐酸阀,记录高位槽高刻度使加酸量150kg±5kg(28%)左,充分混匀10分钟,取样监测浓渡在0.70-0.80mol/L之间。

4.3水解

4.3.1打开蒸汽阀门控制压力在0.3Mpa以下,将釜内酸液升温。

4.3.2釜内温度升至60℃—70℃时,解开中转袋扎口绳,将料投入釜内,五分钟内投料完毕,紧固螺丝使不漏气,并继续升温。

4.3.3釜内升至95℃时,开始计时,通过视镜观察水解程度,温度控制在95℃—105℃之间,保温10分钟,打开釜盖,取样观察,手拈成糊状为合格。

4.3.4水解合格后迅速降温约40-60分钟,釜内温度60-70℃时准备放料。

4.3.5检查筛网完整情况、目数、漂洗池清洁状况无误后,向池内放入少量水,将过滤筛在池上的横杆上,将放料软袋置于其上,用水冲料过滤,剔除杂质,当釜内露出搅拌底部时,关闭搅拌继续放料,直到放完。

4.4生产结束

4.4.1放料完毕后,关闭减速机、降温水阀门,清除釜中杂质异物和筛网上异物,收集在一起集中处理。

4.4.2填写批生产记录、设备运行记录及交接班记录等。

4.4.3按日常清洁规程把卫生清理干净,并填写清场记录。

4.4.4复查设备电源是否关好,生产现场是否清洁,物料、工具是否定置摆放,确认无误,交班后方可离岗。

4.5重点操作复核、复查制度

4.5.1配比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原料外观质量应合格。

4.5.2酸液浓度是否测量准确。

4.5.3放料前后筛网应是完好的。

4.5.4操作时应严格按要求操作,做到自检、互检、专检把好质量关,防止不合格过程产品转入下道工序。

4.5.5原料中转袋彻底倒净,严禁拖拉,用完及时清净,叠整齐送还原料库。

4.6过程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

4.6.1酸化液浓度为0.70-0.80mol/L。

4.6.2量取待测酸液10ml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氢氧化钠定液(1mol/L)滴定,记录消耗滴定液体积Vml,待测的酸液的浓度Vmol/L。

4.7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4.7.1本岗位所用盐酸为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万一不慎溅到在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稀碳氢钠的溶液。

4.7.2机器运转不正常或投料过程中原料异常,应停止工作,找出原因,班组不能解决时,应通知有关人员协助解决。

 

文件编号

标题

微晶纤维素精制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02B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2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明确微晶纤维素精制工序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微晶纤维素精制工序

3责任人:

微晶纤维素精制工序操作人员

4内容:

4.1准备工作

4.1.1本岗位为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按《人员进出SOP》规定换工作服提前十钟进入岗位。

4.1.2进入生产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4.1.2.1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上班进度,设备运行,卫生情况及注意事项

4.1.2.2对照上述记录和岗位清洁规程要求做下列检查

4.1.2.2.1检查岗位环境、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4.1.2.2.2检查工、器具是否齐全定置摆放。

4.1.2.2.3检查板框压滤机、空气压缩机清洁情况。

上述检查完毕后若不合格由本班人员继续清理,经工艺员检查合格后进行生产。

4.1.3明确生产进度,核对无误后与上班人员交接签字,开始漂洗,将料荡起后向池内加满工艺用水,待物料稍沉淀后再适当开启进水阀门,使漂浮物随水外溢,加水量以不溢料为准,水面无明显可见斑点后停止加水,待物料沉降后抽去清液。

如上反复操作,直到无明显可见斑点时,捞取物料用眼观察斑点不超过3个/dm2为合格。

4.2试运转

4.2.1检查水、电是否正常

4.2.2按设备操作规程启动板框压滤机、空气压缩机应能正常运转。

4.3生产

4.3.1检查板框压滤机进气,进水阀是否关闭。

一切正常后,连接料池与料泵之间的管道。

4.3.2开启板框压缩机进料阀,关闭板框压滤机进水阀门;开启进水阀门,使管道内充满软化水,然后关闭进水阀门,启动料泵将池内料抽入框中,并随时观察池底物料斑点,留适当的池底过120目筛后抽入板框。

4.3.3进料完毕后,关闭板框压滤机进料阀,打开板框压滤机进水阀,开启进软化水管道阀门及电机开关,将板框压滤机内物料洗涤25分钟左右,检测氯含量

4.3.4检测合格后,关闭进软化水阀门,开启进气阀门和空气压缩机吹55-60分钟,卸板、板框两端滤饼PH为6-7,将滤饼放入洁净料车,罩上车罩,以批生产记录标示。

4.4生产结束

4.4.1工作完毕后,按清洁规程将现场清理干净,并及时填写有关记录。

4.4.2复查设备及管道阀门是否关闭,生产现场是否清洁;物料是否定置摆放,确认无误后交班可离开岗位。

4.5重点操作复核复查制度

4.5.1交接时应核对池内物料批号与记录相符

4.5.2将料液打入板框机前检查斑点、酸度是否符合要求,洗涤后外观质量应合格,两端滤饼PH为6-7

4.5.3严格做到自检、互检、专检把好质量关,不合格的过程产品严禁流入下一道工序

4.5.4物料进入板框前,检查板框进气阀是否关闭

4.6过程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规定

4.6.1斑点:

捞取物料用眼观察斑点不超过3个/dm2,酸度:

将物料液荡起后取样用试纸测试

4.6.2氯化物:

停止洗涤,开启空气压缩机空吹1分钟后过滤,含量应不高于35mg/l。

4.6.3滤饼PH在7-8之间,板框两端滤饼的酸度必须单独测试,用广泛试纸测试不变红色。

4.7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4.7.1机器运转不正常,应停机找出原因,班组不能解决的应通知有关人员协助解决。

4.7.2物料酸度不合格应重新进行调整,洗涤至合格为止。

文件编号

标题

干燥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03B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2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规定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规定干燥工序

3责任人:

规定干燥工序操作人员

4内容

4.1准备工作

4.1.1本岗位为三十万级生产区,操作人员按《人员出入SOP》规定程序换好岗位服,提前十分钟到岗。

4.1.2进入生产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4.1.2.1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上班生产进度、设备运行、卫生情况及本班应注意事项。

4.1.2.2对照上述记录和岗位清洁规程要求做下列检查。

①检查岗位环境、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②检查工、器具是否齐全且定置摆放。

③检查颗粒机、烘箱、烘车、烘盘清洁情况

上述检查完毕后,若不合格由上班或本班人员继续清理,并经车间主任或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4.1.1.3根据记录和交接班明确生产进度,核对无误后与上班人员交接签字。

4.2试运转

4.2.1检查电、汽是否正常。

4.2.2按设备操作规程起动烘箱、颗粒机,应能正常运转。

4.3生产(干燥)

4.3.1启动颗粒机将物料加入料斗进行颗粒。

4.3.2启动颗粒机将物料装入烘盘,厚度不宜超过盘高的三分之二,分别自上而下装上烘车,推入烘箱,按烘箱操作规程启动烘箱进行干燥,温度控制在110-125℃5-6小时,中间翻盘、倒盘一次。

4.3.3在干燥过程中,随时观察烘箱温度并记录时间。

每隔50分钟填写一次记录。

4.3.4干燥失重合格后,将烘车拉出烘箱,将物料自下而上转入洁净区,紫外线消毒30-60分钟。

4.4生产结束工作

4.4.1工作完毕后,按清洁规程将现场彻底清理干净,并及时填写有关记录。

4.4.2检查设备管道阀门及开关是否关闭、生产现场是否清洁,物料、工器具是否定置摆放,确认无误后可交班离开岗位。

4.5重点操作复核

4.5.1工作前应该对物料与批记录是否相符。

4.5.2滤饼外观质量应合格,按要求严格操作,做到自检、互检、把好质量关,严防不合格物料转入下道工序。

4.5.3进盘顺序自上而下,出盘顺序自下而上,除翻、倒盘外,严禁不必要的抽盘、拉盘现象。

4.6过程产品质量控制

4.6.1烘干温度110℃-125℃

4.6.2干燥失重控制在6.0%以下。

4.7异常情况的处理的报告

颗粒机、烘箱运转不正常,马上停机找出原因,班组不能解决时应通知有关人员协助解决。

 

文件编号

标题

粉碎、包装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04B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2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明确粉碎、包装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粉碎、包装工序

3责任人:

粉碎、包装工序操作人员

4内容

4.1准备工作

4.1.1本岗位为三十万级生产区,操作人员按《洁净区人员出入SOP》规定程序换好岗位服,提前十分钟到生产岗位。

4.1.2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4.1.2.1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本工序上班生产进度、设备运行、卫生情况及本班应注意事项。

4.1.2.2对照上述记录及岗位操作规程要求作下列检查:

1检查环境卫生和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2检查工、器具是否齐全、是否清洁且定置摆放;

3检查粉碎磨、旋振筛清洁情况及筛网是否完好。

上述检查完毕后,若不合格由本班或上班人员继续清理,并经车间主任或质监员检查合格后主可进行生产。

4.1.3根据记录和交接班明确生产进度,并核对无误后与上班人员交接签名。

4.2试运行

4.2.1检查供电是否正常。

4.2.2按设备操作规程依次启动粉碎磨、旋振筛,两分钟以后无杂音,证明设备能正常运转。

4.3生产

4.3.1启动粉碎磨将烘干后的物料加入料斗,控制加料阀门,使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

4.3.2将聚乙烯内袋装入编织袋,固定于旋振筛出料口;将中转袋固定于出渣口,关闭出渣口内档板(定时排渣)。

4.3.3同时启动旋振筛2分钟,无杂音,将粉后的物料直接放入旋振筛,进行筛分,每20㎏为一包装。

4.4生产结束工作

4.4.1工作完毕后,将扫地料、滞留物经车间主任检查后及时入废品库。

4.4.2按清洁规程将现场彻底清理干净,及时填写有关记录,在每袋产品上标明批号。

4.4.3根据生产指令为下班人员备好包装材料,并进行空气消毒,待交接后可离开岗位。

4.4重点操作复核、复查制度。

4.4.1工作前应核对物料与批记录是否相符。

4.4.2筛网在筛分前后应是完好的。

4.4.3筛分完毕取样后应及时扎口入库,包装材料与产品名称、规格应该相符。

4.4.4工、器具应齐全,若不齐全应查明原因做好记录。

4.5过程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规定

包装误差+0.1㎏,筛网目数120目。

4.6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4.6.1交接班时如发现工、器具不全,应查明,如不能查明,及时报告车间主任或有关部门。

4.6.2筛分完毕后,如发现筛网破损,更换筛网后应重新筛分。

4.6.3粉碎磨、旋振筛出现故障,应停机找出原因,应通知有关人员解决。

 

文件编号

标题

羟丙纤维素碱化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05B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2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明确碱化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羟丙纤维素碱化工序

3责任人:

羟丙纤维素碱化工序操作人员

4内容

4.1准备工作

4.1.1本岗位为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按《人员出入SOP》规定程序换好岗位服,提前十分钟到生产岗位。

4.1.2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4.1.2.1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上班生产进度、设备运行、卫生情况及本班应注意事项。

4.1.2.2对照上述记录及岗位操作规程要求作下列检查:

①检查环境卫生和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②检查工、器具是否齐全且定置摆放;

③查反应釜、离心机的清洁情况,碱液过滤网应完好。

上述检查完毕后,若不合格由本班或上班人员继续清理,并经车间主任或质监员检查合格后主可进行生产。

4.1.3根据生产指令,持领料单到原料库领取本工序所需原料,核对品种、数量、外观质量无误后办理领料手续。

4.2试运行

4.2.1检查水、电是否正常。

4.2.2启动反应釜、离心机运转是否正常。

4.3碱化

4.3.1将准确计量的13.8㎏片碱倒入大口塑料桶,加入水36㎏,混匀,冷却至20℃,测试其比重应为1.28-1.32㎏/dm³。

4.3.2将碱液通过200目筛网加入碱化液贮罐,关闭放气阀。

4.3.3准确称量精制棉两份,每份10㎏,分别加入两个反应釜,启动空气压缩机开关和反应釜搅拌开关,打开两个喷碱阀门,将16.6㎏碱液同时喷入两个反应釜内的精制棉,喷完后继续混匀10分钟。

4.3.4碱化混匀后关闭搅拌转手柄,使混料机反转,将物料转入料槽,装入周转袋老化。

4-6小时。

4.3.5重复以上操作,每批料60㎏分三次碱化。

4.4生产结束工作

4.4.1工作完毕后,按清洁规程将现场彻底清理干净,工、器具定置摆放。

4.4.2检查批生产记录、生产程序卡、设备运行记录及交接记录是否填写完全。

4.4.3复查设备管道电源是否关好,交班后可离岗。

4.5重点操作复核、复查制度

4.5.1配比应符合工艺要求,原材料外观质量应合格。

4.5.2碱液过滤网应完整无破损。

4.5.3严格操作,做到自检、互检、把好质量关,防止不合格过程产品转入下道工序。

4.5.4原料中转袋彻底倒净,严禁拖拉,用完及时清净,叠整齐送还原料库。

4.6过程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

4.6.1碱液比重1.28-1.32㎏/dm³。

4.6.2将精制棉碱化后老化时间4-6小时。

4.7异常情况的处理的报告

4.7.1投料过程中发现原料外观质量不合格,应及时报告车间主任或质监员。

4.7.2本工序所用片碱为强碱,具有强烈腐蚀性,万一不慎溅在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4.7.3机器运转不正常或投料过程原料异常,应停止工作找出原因,班组不能解决,应通知有关人员协助解决。

 

文件编号

标题

羟丙纤维素醚化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06B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3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明确羟丙纤维素醚化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羟丙纤维素醚化工序

3责任人:

羟丙纤维素醚化工序操作人员

4内容

4.1准备工作

4.1.1本岗位为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按《人员出入SOP》程序换好岗位服,提前十分钟进入生产岗位。

4.1.2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4.1.2.1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上班设备运行和卫生清洁情况及本班应注意事项。

4.1.2.2对照上述记录及岗位清洁规程要求作下列检查。

①检查岗位环境、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②检查工、器具是否洁净且定置摆放。

检查反应釜、周转车、周转袋的清洁情况。

上述检查完毕后,由班长根据生产记录标明当班生产量、批号及日期。

若经检查清洁不合格,由上班或本班人员继续清理,并经车间主任或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4.1.2.3根据批生产记录,本岗位操作者到上道工序,核对所领过程产品的批号、数量及外观质量、无误与上工序人员交接签字。

4.2试运转

4.2.1检查水、电、汽是否正常,压力表、温度表是否准确。

4.2.2关闭反应釜排气阀,使压力表指针恢复0位。

4.3醚化

4.3.1复核碱性纤维素重量及外观质量。

4.3.2打开反应釜盖,将碱性纤维素投入反应釜,开启搅拌,加盖密封,坚固螺丝。

4.3.3关闭反应釜排气阀、高位贮罐排气阀、漏斗加料阀,开户氮气瓶总阀,将氮气冲入反应釜,使反应釜压力达0.1Mpa,关闭进气阀,5分钟后压力应无变化,开启排气阀使压力表指针批示0位;关闭排气阀,启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显示-0.05Mpa时关闭真空泵及抽气阀门.

4.3.4开启蒸气阀门升温,同时向高位储罐内加入准确计量的环氧丙烷19.8㎏备用,当反应釜仪表温度为50℃时,关闭蒸汽阀门.

4.3.5开启加料阀,向高位贮罐内充入氮气,压力为0.2,根据温度和压力控制环氧丙烷滴加速度,压力应不超过0.1Mpa,温度不超过70℃,滴加时间40-50分钟为宜,环氧丙烷滴加完毕后关闭两阀门,同时关闭钢瓶总气阀,并将高位贮罐中氮气从排气阀门中排除,当反应釜内压力为-0.04Mpa时,证明反应已基本完毕,打开反应釜盖,用不锈钢铲清除四壁物料。

打开放料口,将物料放入周转袋。

4.4生产结束工作

4.4.1放料完毕后,按清洁规程将现场彻底清理干净,并及时填写有关记录。

4.4.2复查设备吸管道阀门是否关闭,生产现场是否清洁;物料工器具是否定置摆放,确认无误后交班可离开岗位。

4.5重点操作复核制度

4.5.1投料前应核对物料品名、外观、数量与批号记录是否相符。

4.5.2投料前反应釜应不漏气。

4.5.3严格按工艺操作,做到自检、互检、把好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物料流入下道工序。

4.5.4反应釜的内清场时,应关闭电源开关,开关箱上锁后再清理。

4.6过程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

4.6.1升温前充入氮气后,抽真空压力为-0.05Mpa。

4.6.2滴加环氧丙烷时反应釜内物料温度50℃。

4.6.3滴加环氧丙烷的速度以反应釜内压力不超过0.1Mpa,温度不超过70℃为标准。

4.6.4反应终止时反应釜内压力应降至-0.04Mpa。

4.7异常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4.7.1投料过程中发现原料外观质量不合格应及时报车间主任和质监员处理。

4.7.2如果万一不慎环氧丙烷流速过大,反应釜内压力和温度过高,应马上关闭阀门,开启降温水阀,待压力和温度符合要求时再继续滴加。

若阀门失控反应釜内压力超过其额定压力应立刻打开反应釜排气阀,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4.7.3环氧丙烷为易燃易爆品,操作过程中严禁将火种带入生产区、严禁脱岗、睡岗。

4.7.4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停止工作查找原因,班组不能解决的应通知有关部门协助解决。

 

文件编号

标题

羟丙纤维素水解、中和、洗涤工序

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07B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2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明确羟丙纤维素水解、中和、洗涤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2范围:

羟丙纤维素水解、中和、洗涤工序

3责任人:

羟丙纤维素水解、中和、洗涤工序操作人员

4内容

4.1准备工作

4.1.1本岗位为一般生产区,操作人员按《人员出入SOP》程序换好岗位服进入生产岗位。

4.1.2进入岗位后的检查工作

4.1.2.1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上班设备运行、卫生情况及本班应注意事项。

4.1.2.2对照上述记录及岗位清洁规程要求作下列检查。

①检查岗位环境、现场卫生清洁情况。

②检查工、器具是否洁净且定置摆放。

检查反应釜、离心机清洁情况。

上述检查完毕后,由班长根据生产记录标明当班生产量、批号及日期。

若经检查清洁不合格,由上班或本班人员继续清理,并经车间主任或质监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4.1.2.3动车根据记录和交接班明确生产进度,核对无误后与上工序人员交接签字。

4.2试运转:

检查水、电、汽是否正常;

4.3水解、中和、洗涤

4.3.1向反应釜中入900㎏水,工业盐酸90㎏,开启搅拌,充分混匀,取样监测酸浓度应为0.80-0.85mol/L。

4.3.2将醚化后物料投入釜内,开启蒸汽阀门,升温至95℃-100℃,保温5分钟,观察水解情况。

4.3.3水解合格后,铺好滤包,打开放料阀,启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将滤饼放入周转车,罩上车罩。

4.3.4向反应釜中加入水1800㎏,开启蒸汽阀门升温,当釜内温度升至60℃以上时将滤饼投入反应釜,控制釜内温度在60-80℃之间,充分混匀后,加入稀氨水调节PH值7-8之间,取样烘干研细,监测过程产品氯含量应≤0.15%。

4.3.5PH值、氯含量合格后,进行固液分离,将滤饼放入周转车,罩上车罩。

4.4生产结束工作

4.4.1工作完毕后按日常清洁规程将现场彻底清理干净,并及时填写有关记录。

4.4.2复查设备电源开关,管道阀门是否关闭,生产现场是否清洁,物料、工、器具是否定置摆放,确认无误后方可交班离岗。

4.5重点操作复核

4.5.1工作前应该对物料批号与批生产记录是否相符。

4.5.2严格按要求操作,做到自检、互检,把好质量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

4.6过程产品质量标准与控制

4.6.1酸液浓度应在0.80-0.85mol/L之间。

4.6.2PH值7-8;氯含量≤0.15%。

4.7异常情况情况的处理和报告

4.7.1盐酸为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万一不慎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擦去,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4.7.2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停机找出原因,班组不能解决应通知有关人员协助解决。

 

文件编号

标题

羧甲淀粉钠反应工序标准操作规程

颁发部门

SOP/SC015B

生产技术部

总页数

生效日期

共2页

制定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制定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