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0021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docx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智能家居设计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

 

姓名:

齐颂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1203010624

 

2021年1月3日

摘要:

1

引言2

1.绪论3

1.1设计的主要容和意义3

1.1.1设计无线防盗报警器的容3

1.1.2设计无线防盗报警器的意义3

1.2无线防盗报警器的分类及其介绍3

1.2.1被动式红外传感器3

1.2.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3

2.硬件电路的设计4

2.1多路无线防盗报警器的硬件组成4

2.1.1系统硬件构造图4

2.1.2各构造图的工作方式:

5

2.2多路无线防盗报警器的硬件设计5

2.2.1电源设计5

2.2.2人体红外采集电路设计6

2.2.3发射电路设计7

2.2.3接收电路设计9

2.2.4控制、显示电路设计12

3.软件的设计17

3.1keil应用14

3.2protel99se应用14

3.3程序流程图16

4.系统分析与调试17

结论20

参考文献21

附录1发射原理图23

附录2接收原理图24

附录3仿真图25

附录4pcb图26

人体红外检测无线防盗报警器

摘要:

该报警器具有误报率较低、安装和配置容易、本钱低、能量消耗少、使用非常方便的特点。

实现的原理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入侵者的红外热辐射,将其转换成超低频信号,经电路放大、输出。

检测器是利用红外人体检测探头检测预先设定好的围的情况,一旦有危险便向主机发出信号。

而主机功能是通过无线承受信号,再经单片机处理,然后数码管显示出信号发出的具体围并同时控制喇叭发出警告声音。

可以应用于家居防盗、仓库防盗等多种防盗场合,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

无线,报警系统,单片机,防盗系统

引言

无线防盗报警器的开展主要是基于传感器之上,所以有必要先谈谈红外传感器的开展状况。

而传感器技术是21世纪人们在高新技术开展方面争夺的一个制高点,各兴旺国家都将传感器技术视为现代高新技术开展的关键。

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就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优先开展的高新科技之首,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将此技术列为国家科技和国防技术开展的重点。

从而基于传感器技术的防盗报警系统也得到了高速开展。

传统的有线防盗报警器都是检测到有盗情的时候只在本地发出警报声音,部没有控制器,易被破坏失效,安装,扩展也不方便。

本文设计的无线防盗报警器利用单片机控制,功能强大,并且易于扩展成多用途的智能家居系统。

本无线多路防盗报警器由l台接收机和多台发射机组成。

接收机可以接收多台发射机(其频率都是一样的,只是编码脉冲不同)发来的报警信号,并且加以区别,进展译码然后以数字显示的形式将这些台发射机识别出来,同时音响报警。

无线控制距离由无线电装置来决定,一般是0到2000米距离。

发射局部可以配以不同探头,如无线门磁、无线烟雾、无线风雨探头、热释电探头、温度探头等,可以实现防盗、防火、放水等无线报警,安装使用非常方便!

无论是基于那种方式的无线防盗报警器,它的工作原理都是将探测到的信号,通过编码,经电路放大,输出并将报警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再用接收电路接收信号,解码并通过控制电路判断是否属于异常信号,再决定是否发送报警信号给报警电路,从而到达防盗的效果。

1.绪论

1.1设计的主要容和意义

1.1.1设计无线防盗报警器的容

首先是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划分功能模块.第一局部是红外探测发射器(可以是多个探测发射器分别安装在需要防护的地方);第二局部是主机(含接收器,处理器,报警器等);第三局部是遥控手柄(对防盗器实行布防和撤防)。

其次是确定硬件电路的设计,包含芯片的选择,具体电路的设计如探测电路、编码与发射电路、接收与解码电路、遥控器电路等等。

最后就是软件的设计,软件的设计主要是以熟悉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前提来设计的。

1.1.2设计无线防盗报警器的意义

如今市场上成熟的无线防盗报警产品有被动式的、主动式的和多技术复合式的。

但前两者都有致命的缺点就是误报率很高,而多技术复合式的防盗报警器误报率很低,也是未来开展的主要方向。

即使如此,我依旧设计的是被动式防盗报警器,因为我以目前的水准很难对已成熟的产品有所突破而设计出一流的产品。

个人认为设计无线防盗报警器的意义在于设计的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才会把这几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融合,同时也让自己明白我们的学习道路还很遥远。

1.2无线防盗报警器的分类及其介绍

1.2.1被动式红外传感器

被动式红外传感技术是利用红外光敏器件将活动生物体发出的微量红外线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进展放大,处理,它能可靠的将运动着的生物体(人)和飘落的物体加以区别。

同时它还具有监控围大,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和误报率低等特点。

被动式红外入侵报警器又称热释电红外入侵报警器,由光学系统,红外传感器和信息处理三局部组成。

目前与红外传感器配套的光学系统有三种,即反射式、透射式和折射式。

其中反射式光学系统的灵敏度最高,其探测距离可达25~60m;透射式的灵敏度最低,探测距离为2~10m;折射式居中,兼有反射式和透射式的优、缺点。

1.2.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机、红外接收机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分别置于收、发端的光学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光学透镜,起到将红外光束聚焦成较细的平行光束的作用,以使红外光的能量能够集中传送。

红外光在人眼看不见的光谱围,有人经过这条无形的封锁线,必然全部或局部遮挡红外光束。

接收端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会因此产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遇到小动物、树叶、沙尘、雨、雪、雾遮挡那么不应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

由于光束较窄,收发端安装要结实可靠,不应受地面震动影响,而发生位移引起误报,光学系统要保持清洁,注意维护保养。

因此主动式探测器所探测的是点到点,而不是一个面的围。

其特点是探测可靠性非常高。

但假设对一个空间进展布防,那么需有多个主动式探测器,价格昂贵。

主动式探测器常用于博物馆中单体贵重文物展品的布防以及工厂仓库的门窗封锁、购物中心的通道封锁、停车场的出口封锁、家居的阳台封锁等等。

2.硬件电路的设计

2.1多路无线防盗报警器的硬件组成

多路无线防盗报警器主要是由无线人体探测器(红外探测信号发射电路)、无线接收电路、数据解码电路、中央控制单元、数字显示单元、遥控电路、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等局部组成。

其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多路无线防盗报警器的组成框图

2.1.1系统硬件构造图

系统硬件主要分为三局部,图2遥控器硬件构造图;图3红外探测信号发射电路硬件构造图;图4主机电路硬件构造图。

具体的电路如附录一所示。

 

图2遥控器硬件构造图

 

图3红外探测信号发射电路硬件构造图

 

 

图4主机电路硬件构造图

2.1.2各构造图的工作方式:

遥控器的根本组成就是编码模块与要把编码发射出去的发射模块。

它的功能就是对报警器进展布防或撤防,此功能的实现实际上就是发射两组编码,一组是布防的编码,另一组是撤防的编码。

红外探测信号发射电路的根本组成是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器、编码模块、发射模块。

工作方式是通过红外探测器把探测信号传给信号处理芯片,信号处理芯片再判断是否有异常,假设无那么不用编码不用发送,假设有那么通过发射电路把代表有异常的编码发送出去。

主机电路是由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处理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组成。

工作方式是通过接收模块接收到信号,再由解码电路解码并把已解码信号通过处理器处理,处理器再判断接收的是否为遥控器的信号还是探测器的异常信号,再分别处理,假设是异常信号那么开启报警电路与显示电路,假设是遥控器的信号就是实现撤防或布防的功能。

2.2多路无线防盗报警器的硬件设计

2.2.1电源设计

考虑采用典型的变压器降压,全波整流,电容滤涉及集成电路稳压的思路进展设计。

由于单片机及后续的无线接收电路等都用5V作为工作电源,所以在经整流和滤波电路后再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进展稳压,为后续电路提供稳定可靠的5V直流电源,三端稳压集成电路采用LM7805。

具体电路图如图5。

图5电源电路图

2.2.2人体红外采集电路设计

在自然界,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度〕时物体都将产生红外光谱,不同温度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能量的波长是不一样的,因此红外波长与温度的上下是相关的。

    在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元件,一个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它能将波长为8一12um之间的红外信号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能对自然界中的白光信号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戒备区,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戒备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红外探测的根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另外一个器件就是菲涅尔透镜,菲涅尔透镜有两种形式,即折射式和反射式。

菲涅尔透镜作用有两个:

一是聚用,即将热释的红外信号折射〔反射〕在PIR上,第二个作用是将戒备区分为假设干个明区和暗区,使进入戒备区的移动物体能以温度变化的形式在PIR上产生变化热释红外信号,这样PIR就能产生变化的电信号。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微米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微米左右的红外线而进展工作的。

人体发射的10微米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

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

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微米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人体的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泥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

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一样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人一旦侵入探测区域,人体红外辐射通过局部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泥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是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

价格低廉。

缺点是:

1.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2.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3.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4.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其误报率与安装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

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以下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2~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和被探测的人体之间不得间隔家具、大型盆景、玻璃、窗帘等其他物体。

4、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不能直对门窗及有直射的地方,否那么窗外的热气流扰动和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有条件的最好把窗帘拉上。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也不要安装在有强气流活动的地方。

5、安装探测器的天花板或墙要巩固,不能有晃动或震动。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人体的敏感程度还和人的运动方向关系很大。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对于径向移动反响最不敏感,而对于横切方向(即与半径垂直的方向)移动那么最为敏感.在现场选择适宜的安装位置是防止红外探头误报、求得最正确检测灵敏度极为重要的一环。

图6为人体感应模块部图。

本设计将人体感应模块的输出信号端,利用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将信号放大,来驱动发射模块发射信号。

图6人体感应模块电路图

2.2.3发射电路设计

由于无线信号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从系统的可靠性考虑,发射的控制信号采用编码的方式进展传送,而且在同一区域要同时使用多个系统而相互间又不影响,所以无线信号的编码由SC2262集成电路完成,该电路具有8位地址信号和4位数据信号,不同的地址与数据的组合,可以编制上万种编码,完全可以满足同一区域互不影响地工作。

发射芯片地址编码输入有“1〞、“0〞和“开路〞三种状态,数据输入有“1〞和“0〞两种状态。

由各地址、数据的不同接脚状态决定,编码从输出端Dout输出,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

    Dout输出的编码信号是调制在38kHz载波上的,OSC1、OSC2外接的电阻决定载频频率,一般电阻可在430k—820k之间选择即可。

SC2262-IR是2262系列用于红外遥控的专用芯片,它是一种CMOS工艺制造的低功耗低价位通用编码电路,SC2262-IR最多可有12位(A0-A11)三态地址端管脚(悬空,接高电平,接低电平),任意组合可提供531441地址码,SC2262-IR最多可有6位(D0-D5)数据端管脚,设定的地址码和数据码从17脚串行输出,可用于遥控发射电路。

编码芯片SC2262-IR发出的编码信号由:

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一个完整的码字,当有按键按下时,SC2262-IR得电工作,其第17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

SC2262-IR的管脚图如图1所示,管脚说明如表1所示,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

SC2262-IR特点:

CMOS工艺制造,低功耗,外部元器件少,RC振荡电阻,工作电压围宽:

2.6~15v,数据最多可达6位,地址码最多可达531441种。

应用围:

车辆防盗系统、家庭防盗系统、遥控玩具、其他电器遥控。

图7为2262引脚图,表1为引脚介绍。

 

图7管脚图

 

表1管脚说明

名称

管脚

说明

A0-A11

1-8、10-13

地址管脚,用于进展地址编码,可置为“0〞,“1〞,“f〞(悬空)。

D0-D5

7-8、10-13

数据输入端,有一个为“1〞即有编码发出,部下拉。

Vcc

18

电源正端〔+〕

Vss

9

电源负端〔-〕

TE

14

编码启动端,用于多数据的编码发射,低电平有效。

OSC1

16

振荡电阻输入端,与OSC2所接电阻决定振荡频率。

OSC2

15

振荡电阻振荡器输出端;

Dout

17

编码输出端〔正常时为低电平〕

SC2262的电源端与发射模块的电源端受制于热释电模块,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开启SC2262芯片与发射模块的电源,一但SC2262芯片工作那么会把已经固定的编码信号通过发射电路发送出去。

其原理图如图8所示。

图8编码与发射电路图

2.2.3接收电路设计

接收电路的无线接收与解调局部采用的是现成的高频接收模块,可以简化设计工作,而且可靠性较好,接收模块采用的是超再生接收,具体的解调过程为:

当发射器发送1时,相应的发射高频电路工作,接收局部就会相应地收到一个315M的高频信号,使模块输出为1,当发射局部发送的是0时,发射高频局部停顿工作,接收局部就输出为0,这样就实现了无线信号的传输。

经高频接收且解调出来的信号是编码集成电路SC2262编码后的串行信号,必须经相应的解码电路解码才能复原出控制信号数据。

SC2272就担任了这个解码任务。

SC2262和SC2272是一对专用的编、解码集成电路,当接收局部SC2272的8位地址数据与发射局部的8位地址数据一样时,就会在SC2272的17脚输出一个高电平,表示解码成功,同时在4位数据位上输出相应的数据信号,后续的输出控制电路就根据解码输出的数据位。

SC2272的暂存功能是指当发射信号消失时,SC2272的对应数据输出位即变为低电平。

而锁存功能是指,当发射信号消失时,SC2272的数据输出端仍保持原来的状态,直到下次接收到新的信号输入。

为了能正确解调出调制的编码信号,接收端需加一级前置放大级,保证输入SC2272的信号幅度足够大。

SC2272各输出端通过各种接口即可控制相应的负载。

电路图如图9所示。

图9数据解码与接收电路

2.2.4控制、显示电路设计

由于控制、显示、报警电路都是围绕单片机进展,所以放在一起阐述。

STC89C51为主要的中央处理系统,单片机是在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了各种元件的微型计算机,这些元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时钟部件的集成和I/O接口电路。

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可靠性高、开发应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现代电子技术和工业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在智能仪表中单片机是应用最多、最活泼的领域之一。

在控制领域中,现如今人们更注意计算机的底本钱、小体积、运行的可靠性和控制的灵活性。

在各类仪器、仪表中引入单片机,使仪器仪表智能化,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简化仪器仪表的硬件构造,提高其性能价格比。

〔一〕STC89C51主要功能、性能参数如下:

〔1〕置标准51核,机器周期:

增强型为6时钟,普通型为12时钟;

〔2〕工作频率围:

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80MHZ;

〔3〕STC89C51RC对应Flash空间:

4KB;

〔4〕部存储器〔RAM):

256B;

〔5〕定时器\计数器:

3个16位;

〔6〕通用异步通信口〔UART〕1个;

〔7〕中断源:

8个;

〔8〕有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仿真器;

〔9〕通用I\O口:

32\36个;

〔10〕工作电压:

3.8~5.5V;

〔11〕外形封装:

40脚PDIP、44脚PLCC和PQFP等。

〔二〕STC89C51单片机的引脚说明:

VCC:

供电电压。

GND:

接地。

P0口:

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展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

P1口是一个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

P2口为一个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部上拉的缘故。

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展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展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存放器的容。

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

P3口管脚是8个带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0RXD〔串行输入口〕

P3.1TXD〔串行输出口〕

P3.2/INT0〔外部中断0〕

P3.3/INT1〔外部中断1〕

P3.4T0〔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T1〔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I/O口作为输入口时有两种工作方式,即所谓的读端口与读引脚。

读端口时实际上并不从外部读入数据,而是把端口锁存器的容读入到部总线,经过某种运算或变换后再写回到端口锁存器。

只有读端口时才真正地把外部的数据读入到部总线。

上面图中的两个三角形表示的就是输入缓冲器CPU将根据不同的指令分别发出读端口或读引脚信号以完成不同的操作。

这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不需要我们操心,1然后再实行读引脚操作,否那么就可能读入出错,为什么看上面的图,如果不对端口置1端口锁存器原来的状态有可能为0Q端为0Q^为1加到场效应管栅极的信号为1,该场效应管就导通对地呈现低阻抗,此时即使引脚上输入的信号为1,也会因端口的低阻抗而使信号变低使得外加的1信号读入后不一定是1。

假设先执行置1操作,那么可以使场效应管截止引脚信号直接加到三态缓冲器中实现正确的读入,由于在输入操作时还必须附加一个准备动作,所以这类I/O口被称为准双向口。

STC89C51的P0/P1/P2/P3口作为输入时都是准双向口。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另一个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四个端口还有一个差异,除了P1口外P0P2P3口都还有其他的功能。

RST:

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

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如想制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

此时,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

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

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制止,置位无效。

/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

当/EA保持低电平时,那么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部程序存储器。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

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

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STC89C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方式产生:

一是部时钟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方式。

在STC89C51单片机部有一振荡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外接石英晶体〔简称晶振〕,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在单片机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

电容的作用是稳定频率和快速起振,电容值在5-30pF,典型值为30pF。

晶振CYS的振荡频率围在1.2-12MHz间选择,典型值为12MHz和11.0592MHz。

当在STC89C51单片机的RST引脚引入高电平并保持2个机器周期时,单片机部就执行复位操作,按键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

其中电平复位是通过RST端经过电阻与电源VCC接通而实现的。

最小系统如图10所示。

图10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显示电路是由一位共阳数码管显示,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每段的上下电平,从而实现数码管的显示。

常用的七段显示器的构造如图以下图所示。

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器(如图9所示),阴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阴极显示器(如图c所示)。

1位显示器由八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七个发光二极管a~g控制七个笔画〔段〕的亮或暗,另一个控制一个小数点的亮和暗,这种笔画式的七段显示器能显示的字符较少,字符的开头有些失真,但控制简单,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