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0129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课后思考题.docx

毛概课后思考题

毛概课后思考题2014年最新版

 

 

————————————————————————————————作者:

————————————————————————————————日期: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重点)

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意义: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从以下三点加以把握: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提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外交和国际战略的思想;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和“进”主要就体现在以上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它们有着共同的“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重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包括六大理论和三大灵魂。

六大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玩呗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些正确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方针问题。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提出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革命工作要极端负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

(6)党的建设理论。

毛重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发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

三大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重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主要内容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

要始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要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牵引军队现代化建设,着力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兴盛与个人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引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知道下的创新实践,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也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创新实践,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也将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

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都是实事求是的产物。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实事求是渗透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把握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是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发展脉络,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第四章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毛泽东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毛泽东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途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其他理论成果,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经济建设方针、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科学和教育、知识分子工作、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

面对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观规律。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大力发展人民民主,确保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的算的现象。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科学含义:

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两层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只有既姥姥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

(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不断提升。

中国的对外开放成就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对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站稳,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永远不背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并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基本纲领内容:

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地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辩证统一: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制定的最低纲领。

(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进程。

坚持最高纲领不是也不能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实践最低纲领不是也不能只顾眼前而忘记远大理想。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致力于贯彻落实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六章

1.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1)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科学内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3)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没有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因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气力多方面地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3.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4.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形象描绘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2)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