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0301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我贵姓张,你姓什么?

B.我今天光临你的寒舍,一定会让你蓬荜生辉的。

C.家父对我要求甚是严格,不敢随便玩物丧志。

D.老师的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来斧正一下。

二、基础知识综合

北京城的中轴线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和首都新文化风貌。

为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中轴线,学校组织了“探访中轴线,触摸大北京”语文主题实践活动。

2.下面是一位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后撰写的介绍性文字,请你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如果把北京比作一本书,中轴线无疑就是书脊。

一线牵一城,中轴线上(甲)了北京建筑的精华,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

明清中轴线南起永定门,沿线北行便是正阳门,它的正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御路。

沿着御路北行,天安门巍然屹立。

走过天安门,迎面是端门,之后便是紫禁城的正门   ①   午门。

再往北便依次是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

自永定门起,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东西分布。

暮鼓晨钟,古老的报时中心已成历史。

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的建立使壮美的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现代,最终与大自然(róng)为一体。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乙)中华文化的中轴线在新时代依旧风(cǎi)无限    ②    

(1)对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判断,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书脊(jǐ)         对称(chèng)        融为一体         风彩

B.书脊(jí)         对称(chèn)         溶为一体         风采

C.书脊(jí)         对称(chèng)        溶为一体         风彩

D.书脊(jǐ)         对称(chèn)         融为一体         风采

(2)(甲)(乙)处选填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A.(甲)汇集         (乙)彰显         B.(甲)凝聚         (乙)彰显

C.(甲)汇集         (乙)显示         D.(甲)凝聚         (乙)显示

(3)在①②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破折号       ②省略号

B.①冒号         ②省略号

C.①破折号       ②句号

D.①冒号         ②句号

(4)下图为一幅明清时期北京城平面图,结合文段判断安定门所在的位置为()

A.(甲)处

B.(乙)处

3.如今已是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是中轴线上最宏伟的建筑群,众多文化瑰宝陈列其内。

热爱书法的同学们参观了法书展览,下面是他们对书法名家赵孟頫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卷(部分)

A.题目“杭州福神观记”为篆书,蚕头燕尾,方正典雅。

B.正文部分为楷书,形体方正,圆劲浑厚。

C.正文部分书法结构宽博深稳,雄健开张。

D.整幅书法作品气韵贯通,浑然一体,体现大家风范。

4.中轴线附近名人故居遍布。

热爱文学的同学们参观了老舍故居,看到那本“京味儿”十足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小说名称),仿佛看到了以____________(填书中主人公名字)为代表的北京底层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5.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畅谈活动收获,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的学习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灵魂和脊梁,它犹如一条闪光的经线,辐射全城,熠熠生辉。

B.中轴线上的建筑是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的典范,而紫禁城首当其冲成为“典范之最”。

C.穿城而过的中轴线,壮美中正,如中国字横平竖直,又如中国人方正忠直。

D.行走在中轴线上,我思接千载,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现代文阅读

暗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

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

右上角上,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

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

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

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

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

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

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

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

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

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

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

且慢!

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

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

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

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

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

“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

“是!

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

“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

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

您说呢?

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

“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

“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

‘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

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

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

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

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

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

“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

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

谢谢。

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

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6.小说中的人物胡笛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概括。

7.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

“是!

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8.小说结尾,石丁为何决定不把《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

9.请说说题目“暗记”的含义及其作用。

阅读下面《垂钓》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

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雾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

我们眯缝着眼睛,惶恐地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虫。

其实岂止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

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

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钩,又是六条挂在上面。

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

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

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他只想钓大鱼。

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

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

“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

”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个都在嘲讽对方,两个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

瘦老人仍在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

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

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

狗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

“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

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么?

我说:

“说得好。

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

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

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义?

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

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有对手来证明。

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何等惶恐。

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10.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内容概括

情感变化

①初见海参崴

②纳闷震惊

③评说垂钓老人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每天”“一次次”写出“我”对海的喜爱。

B.胖老人是一个随和、活泼、容易满足,追求物质与快乐的人。

C.瘦老人是一个执著、倔强、孤独悲壮,追求精神与崇高的人。

D.作者借妻子的话“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批判瘦老人的物质追求。

1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词句。

(1)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

(从人物描写角度)

(2)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

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从修辞角度)

13.作者初见海参崴,对海鸥、猎犬和兵舰做了细致的描绘,其用意是什么?

14.谈谈文章以“垂钓”为题目的作用。

15.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

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扒山奔走,要逃性命。

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

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

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

便取条绳索绑了。

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

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

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

宋江见拿得方腊,大喜。

便问道:

“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

”鲁智深道:

“洒家自从在乌龙岭上万松林里厮杀,追赶夏侯成入深山里去。

被洒家杀了。

贪战贼兵,直赶入乱山深处,迷踪失迳,迤逦随路寻去。

正到旷野琳琅山内,忽遇一个老僧,引领洒家到此处茅庵中。

嘱付道:

‘柴米菜蔬都有。

只在此间等候。

但见个长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

’夜来望见山前火起,小僧看了一夜。

又不知此间山径路数是何处。

今早正见这贼爬过山来。

因此,俺一禅杖打翻,就捉来绑了。

不想正是方腊。

”宋江又问道:

“那一个老僧今在何处?

”鲁智深道:

“那个老僧自引小僧到茅庵里,分付了柴米出来,竟不知投何处去了。

”宋江道:

“那和尚眼见得是圣僧罗汉,如此显灵,令吾师成此大功!

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鲁智深答道:

“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道:

“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

”智深听了,摇首叫道:

“都不要!

要多也无用。

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

”宋江听罢,默上心来,各不喜欢。

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别号      。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    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2.选段写到了方腊被擒的事,说说宋江的农民起义军为什么攻打方腊的农民起义军?

3.选段写到鲁智深拒绝了宋江“做官”和做“僧首”的劝告,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四、句子默写

16.诗句积累

(1)江山如画,往往引来诗兴大发。

这时人们常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_______,_______”诗句来抒发感慨。

(2)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黄河的名句。

“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写出了黄河冰雪覆盖的景象;“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写出了黄河落日的奇景。

(3)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生死未卜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也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写湖光月色交相辉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曾子杀彘①

曾子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日:

“特与婴儿③戏耳。

”曾子日: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④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彘:

zhì猪。

②之:

到,去。

③婴儿:

孩子。

④知:

智慧。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汝还   还:

               

(2)特与婴儿戏耳       戏:

18.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9.曾子的做法你赞同吗?

请说说自己的理解。

六、诗歌鉴赏

20.用典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诗句表达得更形象更含蓄,别有意趣。

比如: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的比翼鸟多用于比喻恩爱夫妻。

请写出下面诗句中划线处的两个典故的比喻义。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七、语言表达

21.仿写句子有人说“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请你另外写三个同样的比喻句,说明“微笑”在生活中的神奇作用。

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写道:

“人生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两个词里面:

等待和希望。

”是的,也许等待是一种焦虑,也许等待是一种无奈,也许等待是一缕情思,也许等待是一种幸福。

世界上,有你在等待别人,也有别人为你而默默等待。

请以“等待是一种         ”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将横线上补充完整,完成作文。

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大胆的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也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3、

四、句子默写

1、

五、课外阅读

1、

六、诗歌鉴赏

1、

七、语言表达

1、

八、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