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0322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docx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3届〕

 

论文题目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作者

指导教师

学生所属系

体育新闻与管理系

毕业专业

体育新闻

学号

200905048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学生

毛华

年级

09级新闻班

学号

200905048

所在系

体育新闻与管理系

所学专业

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

学生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标准,在本人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实验数据,如有违规行为发生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标准,经过本人认真的核查,该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未发现有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的现象,未发现篡改实验数据。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所属院校、专业: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管理系学生:

毛华

指导教师:

丁桂香研究方向:

新闻学

摘要:

新浪微博是广阔网友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对各类事件发表看法的一条途径。

新浪微博是一个强大的开放性的公共平台,注册用户形形色色,用户法律自觉和道德自律水平稂莠不齐,其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暴力现象:

用语不标准;涉嫌地域歧视;污言秽语;传递消极思想;曲解传统文化。

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对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类型进行实例分析,挖掘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和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尝试探索解决方法。

关键词: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类型原因

SortsofSinamicro-blogLanguageviolenceandReasonsforEmerging

PhysicaleducationcollegeofZhengzhouuiversitysportsnewsandmanagementdepartmentstudent'sname:

MaoHuaTutor:

DingGuixiangResearchdirection:

journalism

Abstract:

Sinamicro-blogisanimportantwaypeoplegetinformation,alsoisonewayofcommentforallkindsofevents.Sinamicro-blogSinamicro-bloglanguageviolencetypeclassificationanalysis,miningthecauseoflanguageviolenceanddifferentdegreesofnegativeeffects,trytoexploreasolution.

Keywords:

Sinamicro-blog;languageviolence;typeofanguageviolence;reasons

前言

我们处在网络时代,新浪微博是这个时代的宠儿,在这里你可以关注任何开通了新浪微博帐号的用户,可以把你想让其他用户看到的信息@给他,可以对任意的信息发表意见。

但是在这个平台上充满了语言暴力,轻则用语不当,重则夹杂肮脏字眼,或者是字面没有恶俗字眼传递的却是低级的思想,给我们的文明生活带来了现实或潜在的不良影响。

新浪微博信息覆盖面积广,语言暴力对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对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的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语言暴力现象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缺少研究方法

1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1]网络语言暴力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言语攻击的形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在精神和心理上对他人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的行为。

通过不恰当的语言对他人的感情、思想造成伤害或不良影响的语言也属于语言暴力。

这种无形伤害他人的行为正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开启了一个新的网络群氓时代,网民也得到了“网络暴民”的称号。

网络语言暴力不同于直接使生理上受到创伤的“硬伤害”,它是一种“软伤害”。

因这种“软伤害”导致的人身伤害事件不胜枚举:

从2006年至今,我国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一个接一个,“虐猫事件”、“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死亡博客”、“很黄很暴力事件”等。

如何遏制网络语言暴力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

2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类型

2010年,是“中国微博元年”。

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微博应用平台在中国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注册用户纷纷过亿,势头强盛赶超此前以BBS、博客和SMN社交网站为代表的任何网络媒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IC〕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亿,微博注册用户数超过亿。

[2]2012年1月,新浪微博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最受瞩目的微博运营商。

以140个字符为上限,注册用户可以自由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到个人主页,发表生活状态、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看法。

作为自媒体,新浪微博为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的舞台,但是自媒体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普泛化[3]导致这场自媒体的大幕下出现多种语言暴力。

新浪微博有转发,收藏,评论,@等多种功能。

注册用户不仅发表自己的动态和看法,还可以通过这些功能与别的用户进行随时随地地沟通,可以说在新浪微博中的信息传播是网状的、席卷式的、交错式的。

因此,出现在新浪微博上的语言暴力危害更可观,更值得关注。

2.1.1不标准网络用语

不标准的网络用语往往被人无视。

流行词汇,时髦语气词,总是被动地令人习以为常。

恶劣的语言习惯对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心理特征施加影响,是构建和谐平等人际关系的一大障碍。

《钱江晚报》“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胡吃海喝”的报道,引起该报编辑的共鸣,在5月20号《钱江晚报》上发表微博: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讲粗口,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孩子的眼睛记录着世界,孩子的心灵反映着世界,大人怎样,孩子就怎样,孩子怎样,未来就怎样。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肃清语言暴力。

新浪微博叠加式的信息传播使得语言暴力快速堆积。

所谓大“V”即名人用户在语言暴力传播中首当其冲。

“尼玛给姐累死,不累死都不认是吧”;“苦逼的郑州上班族。

自己开车,堵得走不动,慢呀;搭乘BRT,不用担忧堵车,挤呀。

肿么办?

”。

“矮油!

今天出版的《信息时报》头版告诉你:

钢管舞不只是性感还很艺术!

”;“蕾姐,为毛才三年,不是三十年呢?

”;“布吉岛这到底是肿么了?

额滴神呐,收了我吧!

”上述事例中,“尼玛”“苦逼”“肿么”“矮油”“为毛”“布吉岛”这样的不标准的用语俯拾皆是:

错别字当流行,对辱骂性质的字词视而不见,这些都给人不雅的视听觉感受。

网络流行词只可用作上网交流,任其发展演变的结果就是形成语言暴力,让网络语言环境遭受污染,继而恶性扰乱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标准。

2.1.2含地域歧视的语言暴力

曾有一句顺口溜叫:

防火防盗防河南。

现在这种赤裸裸的地域歧视不再猖獗,可是新浪微博涉嫌地域歧视的信息仍不少见:

“郑州人民几天走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郑州随机播放,昆明四季如春、河南春如四季,冬爱上夏啊爱得疯狂、它们穿破春秋的阻挡”;2010年,新浪微博上快速转发一则新闻:

“一名云南丽江的导游拾起地面的砖块追打一位游客,任凭周围的游客怎么劝说都未停手。

不仅如此,这名导游还口出狂言,称不让这些游客离开丽江……”反映的内容引起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媒体记者采访了丽江市旅游局局长和耀新,督查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查清该导游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黑导游,保障了游客合法权益。

同时,也要求维护丽江持证导游的职业形象和名誉尊严。

依法处理后,事件才得以平息。

但是“各位,千万别来丽江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些导游就是抢劫的,用刀抢劫的,我只能说少数民族真的是蛮子!

”新浪微博上对毁坏丽江形象的信息仍在传播。

一个地方就像一个人,人有人格,地有地格。

各地争相创建文明城市,树立城市美好形象,新浪微博这类语言暴力的传播正与美丽中国的大主题唱反调。

青少年多次接触含地域歧视的语言暴力后,很难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祖国的感情。

2.1.3污言秽语和隐晦的语言暴力

动辄用人体隐私器官表达各种感情:

不满、惊讶、甚至赞美。

中国含蓄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复存在。

很多露骨甚至不堪出口的语言暴力中都在新浪微博上扩散。

“次奥!

谁说浓缩就是精华,精你妹啊,站着说话不腰疼!

姐今年22了,穿高跟鞋才1.57,和男朋友走在一起我都不知道有多自卑。

”;“昨天在厕所门上看到的:

美丽姑娘有良田,无故空白十几年,如今改革开放好,先耕田来后要钱。

”淫秽的语言暴力也危害到了未成年人。

3月29日,童星林妙可跟着父母去一家面店吃拉面,当晚19点14分发了一条带图的微博:

“我替服务员来抻面,还挺有意思,吃起来更香了,有时机你们也试试自己动手抻面。

”原本是很健康很生活化的内容,却因受到一个名为“@山川青空”的博友〔自称“日本AV女优,正在学中文”〕的关注和转发,竟在无聊网友间引发了一些成人话题和不知所谓的露骨调侃。

《人民日报》针对林妙可事件进行评论说:

这种趋势得不到遏制就是变相鼓励,新浪微博这一公共平台不免向着“语言垃圾场”、“戾气集中营”走近一步。

这般结果可以想见,有些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或因一己之私,或图一己之爽,不顾公共利益,加以推波助澜。

应对这样的人,需要靠法律标准,靠机制约束,靠网友协力教化。

只有政府、运营商、公众人物和网友共同努力,才能净化网络环境,才不会让语言暴徒将网络文明蹂躏成为一片废墟。

[4]

2.1.4传递消极思想的语言暴力

把语言暴力作为一种情感的发泄,夸张地表现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情,传播消极和低级趣味的思想。

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一朝一夕的冲动的想法,只有经历足够多的事情才可以有一定的感悟才能形成,但是经常接触传递消极思想的语言暴力却令人的思想越来越悲观。

“只要胆子大,清明七天假;你要够牛逼,直接到五一;比比谁更虎,欢乐到端午;敢说就敢做,假期到期末;要是再邪恶,大学哪有课。

”2013年清明节期间,新浪微博上这条微博被迅速转发,并且真的有人践行它。

大学生跷课的理由冠冕堂皇。

大学时代是学习科学知识和接触社会规则的黄金时代,微博变相鼓励大学生挥霍青春,误导学生,致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2.1.5曲解传统文化的语言暴力

杜甫很忙之后,“元芳,你怎么看?

”又很忙。

贤德古人,书中圣人都成了恶搞的对象,一些被赋予美好意义的东西在新浪微博上都有了另一种解释。

当林妹妹变成青楼歌姬,武大郎变成高帅富的时候再呼吁保护传统文化大概是来不及的。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只有人类,才会把一个物种的生殖器摘下来,送给另一个心仪的异性,然后,异性把鼻子伸进植物的生殖器,一闻,说,好香啊。

如果,植物能说话,植物一定会说:

“人有病。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貌美如花。

花是有朝气的、艳丽的。

可花是植物的生殖器这样的说法大煞风景颠覆了传统文化赋予花朵的美好含义。

“靠点名留住学生的老师绝对是等同于靠怀孕留住男人的小三一样,红果果的没意思。

”尊师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如此调侃老师不容于情理。

3新浪微博语言暴力传播的原因

3.1新浪微博的用户的匿名传播

新浪微博是一个无限的公共平台,这里的用户大部分是匿名的,这是出现语言暴力出现的一大原因。

“在网络中人们之所以可以置最基本的“礼貌”于不顾,是因为网络压根儿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际交往空间,在这里根本没有“人”,大家都只是符号、代码、字符串而已,你不必有任何顾虑,不必考虑“面子”“人情”。

而当你从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生活,面对的交流对象不再只是一个符号,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会呼吸会哭会笑的人,你的行为方式必然发生变化”[5]每个人都是躲在面具里面的,在虚拟的空间里没有遵守现实生活规则的紧迫感。

事实上,新浪微博语言暴力层出不穷的原因不止是匿名传播。

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大多数是草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粉丝量跟大V们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然而也并不是所有大V在每个时间段感兴趣的话题都是一样的,并且他们拥有的是不同群体的粉丝团。

他们拥有的粉丝在传播语言暴力好似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那些小蚂蚁。

但是这些微博用户却挑起众多多庞大的焦点话题,不能无视的是新浪微博的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6]2013年4月9日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全国热点排行榜中,活禽交易、撒切尔夫人去世、14岁的爱情、柯震东萧亚轩、严宽杜假设溪、王丽坤、博鳌亚洲论坛、血型君、捣毁鸟窝、大岛优子性骚扰依次排列前十。

同一时间新浪微博的十大热门主题分别是:

养老金、撒切尔夫人去世、H7N9禽流感、板蓝根、XP谢幕倒计时、明星跳水真人秀、博鳌亚洲论坛、我是歌手半决赛、三亚海天盛宴、传微信将收费。

从这些两个排行榜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有关娱乐和边缘性新闻的话题占据了半壁江山。

真正能让广阔受众受益,让其了解国计民生和国际大事件的话题排到了队尾。

而娱乐性质的话题是语言暴力滋生的最正确温床。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防止陷入孤立状态。

因此,人们会受到“周围环境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不然。

意见的说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7]新浪微博的语言暴力传播也遵循沉默的螺旋理论。

一旦有用户接触到语言暴力便有某些不理智的网民会以以牙还牙的方式甚至更加恶劣的语言暴力来对付之前的语言暴力,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些语言暴力便有越多的语言暴力。

鲜有用户出面阻止语言暴力的发生,对语言暴力反感的大多数也只是“沉默的大多数”。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绝大多数人在沉默的螺旋中沉沦,除非有官方辟谣使螺旋发生扭转,否则语言暴力愈演愈烈的趋势不可阻挡。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调查表”说明,只有8%的调查者认为曲解经典文化属于语言暴力的范围,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恶搞古典人物“杜甫很忙”“元芳你怎么看”,是对传统文化的颠覆,意识不到这种隐性的语言暴力带来的危害。

仅仅2%的人认为“肿么了”“我勒个去”“木有”“布吉岛”“共变”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语言世界也有着新的变化。

反过来,语言的变化对这个世界的演变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一种语言都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一个民族所使用其语言的方式都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假设一个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发生了变化,对语言暴力司空见惯,生活在一个语言嘈杂,很黄很暴力的网络环境中,那么这个民族最根本的存在根基是不牢固的。

4解决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解决方法途径

“以暴制暴”

新浪微博的传播是匿名的,可是我们能借助网络的力量“以暴制暴”。

比方:

“人肉搜索”出丽江黑导游事件中肆意传播虚假信息的始作俑者,以关闭其新浪微博帐号3个月为惩罚,发表官方微博辟谣。

擦亮群众的眼镜,对传播语言暴力的用户追究其责任,树立反面典型,让传播语言暴力的人由隐形变成有形,不敢再猖狂地制造语言暴力。

整顿“热门话题全国热点排行榜”“新浪微博的十大热门主题”这类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的应用,扭转新浪微博就是娱乐高地的姿态。

要加大重要新闻事件的推送率,让广阔网民看到关乎切身利益的国际国内新闻。

新浪微博运营商应主动净化语言环境,屏蔽敏感词汇,对粗俗的语言进行严格的过滤;针对有积极态度但含有恶劣性质字句的内容重新组合排列后发表。

林妙可微博受辱事件中,假设当时对成人话题有屏蔽,就不会起如此大的波澜,对小孩子的不良影响也会减少。

新浪微博的转发功能让更多的人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一窝蜂地迷信大V。

新浪微博作为自媒体应该表达自媒体自主传播的特点,防止受众完全被传播者控制所有的议程。

呼吁网络文明的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有见地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的草根意见领袖,寻找最接地气、最有代表性的草根用户,帮助广阔网民关注重大新闻、看清楚事实真相,有效防止语言暴力深入演化。

对大V用户进行语言暴力知识的普及,使用户对不标准的网络用语、含地域歧视、曲解传统文化等各类语言暴力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在意识到语言暴力后才有可能不使用它。

通过宣传典型微博语言暴力事件使其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呼吁减少甚至杜绝语言暴力现象,让其主动标准微博用语。

明确微博语言暴力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的各方责任,条款分明,以法律手段强制性标准网络语言文明。

5结语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危害有目共睹,如不加以遏制任其猖狂,不仅对新浪微博注册用户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网络的长期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是不利的。

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语言美也应该是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

肃清语言暴力让中国语言、中国文化走向国际。

致谢

 

参考文献

[1]《辞海》[G].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CNNIC〕;

[3]“自媒体”传播形态对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J]广电总局传媒司网络处

[4]《人民日报》[N].2013-04-0214:

53.

[5][D]成都:

四川大学.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7]李苓,李春霞,徐沛,等.大众传播学通论[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附录新浪微博语言暴力调查表

新浪微博语言暴力调查

我们处在一个网络的时代,新浪微博是这个时代的宠儿,在这里你可以关注任何开通了新浪微博帐号的用户,可以把你想让他信息@给他,可以对任意的信息发表意见。

但是在这个平台上充满了语言暴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现实或者潜在的不良影响。

下面,是一则问卷调查,请在您认可的选项后面打“√”。

我们会本着认真负责的原则统计您的填写结果,问卷不记名不分对错,请放心填写。

谢谢您花费3分钟时间实事求是地填写您的选项,不胜感激!

1、您开通了新浪微博帐号吗?

A、没有 B、开通了 

2、您的新浪微博开通有多长时间了?

B、3~4年 B、2~3年 C、1~2年 D、1年以下 

3、您平均大约多长时间发一次微博?

A、微博控 B、1天 C、1周 D、不确定 

4、您关注的用户对多的有哪些种类?

A、名人微博 B、同学朋友 C、各大传统媒体 D、搞笑类 E、其他 

5、您是否听说过“语言暴力”这个词语?

觉得它严重吗?

A、没有 B、听过 C、较严重 D、没那么严重 

6、您觉得什么样的微博算是语言暴力?

A、爆粗口 B、上传不雅视频 C、不标准语言使用 D、恶搞 E、以上全部 

7、请在您认为是语言暴力的词语选项上打勾

A、人渣 B、搞基 C、雷人 D、杜甫很忙 E、我爸是李刚 

8、您经常转发或者评论别人的微博吗?

A、不经常 B、经常 C、几乎不 

9、如果你看到夹杂语言暴力的新浪微博,会有什么反映呢?

A、愤怒 B、无所谓 C、当娱乐 D、举报 E、其它 

10、您的一些网络流行词汇一般是从哪里获得的?

B、朋友聊天 B、新浪微博 C、腾讯QQ D、人人网 E、其它 

11、您是否在新浪微博中使用过与上述第6项或第7项类似的语言暴力?

A、是,但不经常 B、这不是很正常吗 C、没有 

12、您选择以上问题时是否经过回忆或思考?

A、没有 B、是的 

13、请列举一个或两个您认为是新浪微博语言暴力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

14、您最近接触到的新浪微博语言暴力事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5、您的职业是?

_________________

16、按照您的预测新浪微博语言暴力会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得到遏制还是继续猖狂?

请简单阐述您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您的每一个答复都将对我的数据分析非常有利,十分感谢您配合我们的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