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0404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docx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限时复习题8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甲将10000元人民币存为银行定期,年利率为3.5%;同时,乙以每股10元的价格将10000元兑换成某公司的股票。

在年中该股价上涨20%时,乙将所持股票卖掉一半。

到年终时该股价与年中相比又下跌20%。

假定这一年物价上涨6%,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乙两人一年后获得的实际收益分别是(  )

A.350元 1000元B.-250元 400元

C.-250元 200元D.-350元 800元

解析:

C 甲10000元存款一年后获得的实际受益=10000×(3.5%-6%)=-250(元)。

上涨20%后乙卖掉一半所获的收益为10000÷10÷2×10×20%=1000(元);年终股份与年中相比下跌20%,其剩下的一半亏损[10-10×(1+20%)×(1-20%)]×500=200(元)。

这样乙一年后获得的实际受益=1000-200-10000×6%=200(元)。

故本题选C。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指银行利率的市场化。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相较于存贷款利率的调整空间来说,下一步更有可能调整的还是存款利率上浮空间。

这是因为(  )

A.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但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

B.当前商业银行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吸收存款越多利润越高

C.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D.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解析:

C 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空间,这是因为存款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作用,本题选C;银行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减去经营银行业务的费用构成银行利润,材料未涉及贷款利率及银行费用,A不选;B说法太绝对,排除;D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央行将商业银行一年期以上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由此带来的影响有(  )

①商业银行的利润将会增加 ②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增加 ③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缓解 ④股票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D 存贷款利率上调,有利于居民手中货币向银行集中,从而减少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同时增加了贷款成本,减少了贷款需求和贷款量,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缓解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据股票价格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可以得出存款利率上调,股票价格会下跌。

故③④正确。

银行利润受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和经营成本支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①说法过于绝对。

存款的实际收益,要看存款的名义收益与物价变动幅度的对比关系,②说法过于绝对。

排除①②。

4.2018年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严格执行新退市制度,实现退市常态化,并要求退市风险公司充分披露潜在风险。

对“退市”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退市企业均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②投资者可要求退市企业返还其出资 ③退市公司必须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④退市企业增多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D 退市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故①不选;投资者购买了企业股票后不得要求企业返还出资,故②不选;“要求退市风险公司充分披露潜在风险”说明③可选;退市企业增多意味着企业整体效益下滑,故④可选。

5.漫画《分红》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

A.增加了居民投资股票的风险

B.减少股民投资股票的利息

C.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D.会导致股民向公司讨还出资

解析:

C 漫画说的是,有些上市公司虽然盈利丰厚,却向股民分红很少,这种情况会挫伤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积极性,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故选C。

材料没有涉及投资股票的风险,故A不选;股民投资股票获得的是股息而不是利息,股民不能向上市公司讨还出资,故B、D不选。

6.下列投资理财方式中包含着债权和债务关系的是(  )

①购买股票 ②购买国债 ③存款储蓄 ④持有汇票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B 购买国债和存款储蓄均需还本付息,体现了债权和债务关系,故选②③组合。

购买股票不能要求企业返还本金,故①不选;④不是投资方式,不选。

7.投资者购买股票可获得股息或红利,购买企业债券可定期获得约定利息。

这是因为(  )

A.投资者提供的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

B.上述有价证券均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C.投资者提供的资本一定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

D.投资者购买上述有价证券就是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

解析:

A 投资者购买股票和企业债券的资金都被企业用于生产,故选A。

有些企业债券不能上市流通,故B不选;C显然是错误的,D不能正确说明原因。

8.[2018·北京市海淀区期中]2018年10月,我国发行400亿元国债。

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为了(  )

A.吸收居民闲置资金,增加居民收入

B.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筹措资金

C.拓宽居民理财渠道,完善社会保障

D.实现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

B 发行政府债券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弥补财政赤字,二是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B符合题意;购买国债客观上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但这不是国家发行国债的目的,A、C、D排除。

9.从筹资的角度看,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发行股票的主要区别是(  )

A.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所得属于财政收入,发行股票所得属于企业资金

B.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资的成本低,发行股票筹资的成本高

C.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资安全性强,发行股票筹资风险性大

D.地方政府债券转手出让容易,股票转手出让困难

解析:

A 本题围绕“筹资的角度”思考,不难选出A答案。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要还本付息,而发行股票不用,故B不选;C说法错误;相比较而言,股票转手出让容易,故D说法错误。

[2018·浙江东阳中学期中]2018年10月的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导致某地被淹,居民生产、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

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地城区被淹的大量汽车发动机进水后损坏,一些购买了涉水险和车损险的车主惊喜地发现能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理赔。

这说明买这类保险(  )

①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选择 ②能够为投保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额外收益 ③能够降低投保人承担的风险损失 ④能够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解析:

A 材料中的保险属于商业保险,①③说法正确;购买商业保险未必会带来额外收益,也未必会使资金保值增值,②④不是对商业保险的正确认识,排除。

11.“菲特”降临突显了农业保险险种进一步开发的迫切性,对此保险公司表示至少要在具备数十年的农产品产量、价格、气象、水文等数据库的基础上才能开发。

这表明(  )

A.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直接目的

B.关注市场,了解用户需求

C.诚信经营,注重企业的信誉

D.缺乏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解析:

A 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险种非常谨慎,说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2.银行理财产品始终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然而有不少普通投资者购买中小商业银行推出的新理财产品时,都将其当作“准存款”产品,进而导致中小商业银行新理财产品的发行出现“井喷”。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小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已发生根本变化

B.较高的收益率是银行理财产品火爆的原因

C.存钱获取利息是各种理财方式的共同特征

D.要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知识强化和风险教育

解析:

D 从材料可以看出,投资者缺乏一定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不强,这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出现“井喷”的重要原因,故选D,不选B。

银行不断推出新的投资理财产品并不意味着银行主体业务发生变化,故A不选。

并不是所有的理财方式都是通过存钱获取利息,故C说法错误。

13.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虚拟经济是指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下列活动属于虚拟经济的是(  )

①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②小张到证券市场购买股票 ③银行推出新的理财产品 ④国家下拨社会保障专项资金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B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经济生活教材中,虚拟经济主要就是投资理财、发展证券市场等活动,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属于实体经济,④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

14.长达近两年的股民诉国美电器前主席、昔日中国首富黄光裕内幕交易民事赔偿案2018年12月20日宣判。

法院认为原告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故驳回其诉讼请求。

股民的权益日益受到有关各方的关注。

关于股民权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股票价格越高股民权益越大'②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行使表决权'③只要是股民就能参加股东大会'④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C'本题考查股民的权益等知识。

股票价格越高将影响股民收益,而不是股票价格越高股民权益越大,①说法不准确;②③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15.[2018·太原五中月考]目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遭到困难,国家决定扶持小型微型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拓宽小型微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小型微型企业可以采用的融资方式是(  )

A.申请政府补贴B.向银行贷款

C.发行股票D.发行金融债券

解析:

B 政府补贴不属于企业融资方式,排除A;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排除C;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发行金融债券,排除D;小型微型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2018·湟川中学模考]面对股市“股票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警示,一面是越来越多的人争相进入,另一面是越来越多的人唉声叹气。

请你分析股市中为什么有人喜、有人忧。

解析:

首先要明确股市中“有人喜、有人忧”,是因为股票在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具有高风险;其次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具体叙述投资股票的收益与风险;再次,要针对股市中的现象提出合理的投资建议。

答案:

①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股票是高收益高风险并存的投资方式。

股票的收益来自于上市企业的利润、股息、红利和买卖股票获得的差价。

人们纷纷涌入股市是受到高收益的驱使。

③股票同样具有高风险,特别是股票的价格受到公司的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有人获益,有人亏损,这种不确定性越大,股票的风险就越大。

④居民投资要结合自身经济状况,考虑投资的风险性和收益性,坚持投资的多元化,减少投资的风险性。

17.[2018·衡水中学月考]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

高中学生王某利用暑假带领第一小组同学进行了社会调查。

情景一 同学们走访了现年55岁的李伯伯家,了解和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居民生活的变化,下表是同学们所作的记录。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全年家庭储蓄(元)

(年)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78

500

0

230

170

100

2000

10000

1000

3000

3500

4500

2018

80000

10000

15000

35000

40000

情景二 同学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李伯伯家把不花的钱统统存入银行,理财方式单一。

(1)透过以上记录,你发现李伯伯一家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请你向李伯伯提出两条家庭理财方面的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1)问,要把握设问的关键词“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针对表格中涉及的家庭经济项目,从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储蓄存款等方面说明李伯伯一家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即可。

(2)问,针对材料中李伯伯家投资方式单一的状况,提出增加其他投资的建议,并说明理由即可。

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李伯伯一家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收入来源更加丰富;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家庭储蓄显著上升。

(2)①购买股票。

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②购买债券(国债)。

国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利率。

③购买商业保险。

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④购买基金。

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它由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缺乏足够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答出两点即可,不阐述理由只给一半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