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0732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docx

整理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

10

?

对于不能在管道、走线井、吊顶、天花板内布放的五类线,应考虑安装在走线架或套用PVC管。

走线架或PVC管应尽可能靠墙布放并牢固固定;走线架或PVC管不能有交叉和空中飞线的现象

验收整改意见:

25五类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通过□未通过

94.23—4.29加与减

(二)4P49-56

整改时间:

?

安装的地方要便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

1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方案□通过□未通过

③点在圆外<===>d>r.河北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

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

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

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

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

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

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

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

“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

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

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

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

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

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

白民之国有乘黄。

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

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

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

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

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

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

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

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

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

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

北海之神叫做禺京。

他的“分工”有两条:

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

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

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

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

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

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

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

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

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

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我们该和海神说一声再见了,但愿他能保佑我们旅游顺利,晚上下雨,白天晴天,天天有个好天气,天天有个好心情。

坐在北戴河海滨的礁石上,可尽情观赏的是著名散文家杨朔在《雪浪花》中描述的“潮涨潮落,云起云飞”之景,而要尽情领略魏武笔下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境,就应也像蹬高必赋的曹操那样,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了。

各位先生、女士,欢迎来到碣石山景区来领略古碣石的绝美风光。

[介绍碣石山]碣石山是古今有名的观海胜地,也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神岳”。

碣石山由燕山山脉猛伸过来的上百座颠连起伏的山峦组成,群峰逶迤,绵延答数十里。

它的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位于昌黎城北这一字排开的群峰障岭正中。

大家看,这仙台顶的顶尖突起于犹如刀削斧劈一般的宽阔山胸之上,呈现的是圆柱形,多像架设天桥的柱石直插云霄,显得是那样奇险、峭丽。

更加神奇的是,在海上航行,又茫茫沧海向这里眺望,恰似一个天造地设的导航标石。

大概正因碣石山有着如此独特的形貌,从远古时起,这座渤海沿岸的奇特山峰就成了北方沿海地区醒目的地理坐标,被古人记入了《山海经》和《尚书?

禹贡》等古代地理名著。

《尚书?

禹贡》记冀州入贡之道时云“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说的就是碣石山为循海入河必望的目标。

[行至碣石门]欲蹬碣石,先进碣石门。

迎面扑来的着两座椭圆形小山,夹成的是碣石山自然天成的门户——碣石门。

相传,秦始皇在公元前215年来到碣石山求仙观海,就是在这里向碣石山顶礼膜拜,令丞相李斯在这里的山崖峭壁上刻下著名的《碣石门辞》。

《碣石门辞》上的“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记载的秦始皇北巡碣石这一年为巩固统一而拆毁战国时留下的以邻为壑的水、陆长城等险阻的功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讴歌的是刚刚统一天下的封建社会歌舞升平的理想景象。

“往事越千年”。

据史书记载,自秦始皇起,到唐太宗止,在公元记年开始前后的800年间,先后有七位帝王在这里留下旅迹游踪;如果加上领兵去辽东和高丽鏖战,途经这里的晋宣帝司马懿和隋炀帝杨广,来国这里的皇帝就有九位之多。

只是,如今我们在碣石门这里倒映碣石群峰的碣阳畔,已很难想象当年秦皇、汉武等帝王是怎样前呼后拥在这里蹬临着高大而险峻的山峰了。

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秦始皇为何要到这里,到碣石山一带海边求仙呢?

[去水岩寺途中]这主要是因为碣石山在春秋战国时代,同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和古代航海家的探险活动发生的密切联系,成了所谓仙人的产地,成了不少笃信神仙说的人心目中与深海中传说的三座神山紧密相连的神岳。

《汉书》的编撰者,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名著《西都赋》中吟有这样一句诗“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

吕延济在注着句诗时明确指出“神岳,即碣石也。

”不能不令人敬佩的是,秦始皇河汉武帝来拜神岳,主要是通过求仙而求长生不死,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笃信“神龟虽寿,犹有终时”,“东临碣石”时不再信拜神求仙那一套,而是为了“以观沧海”,领略大自然的绝美风光。

曹操应该说是古老碣石的真正知音。

[行至水岩寺]我们要登上千古神岳碣石山这海拔695.1米的主峰,领略曹孟德沉醉过的“碣石观海”胜境,,须由宝峰台上的这座相传始休修于唐朝以前的千年古刹——水岩寺举步攀援。

在唐朝后期有个叫刘叉的诗人曾在这上依青山,下临秀水的名山古寺,吟出一首质朴÷畅快的五言绝句《爱碣石山》:

“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

爱尔多古峭,不到人间行。

”从这首段歌中,我们不难得知,在胜唐的梦坐到尽头时的碣石山,曾给忿而离开的韩愈、独行到这里的孤傲诗人何等古老峭峻的感觉。

[行至曲径通宵处]水岩寺东边这座山名香山,因极似一座香炉而得名。

我们可以在这香山挺秀之地“倚石听涛”赏飞来石,探龙潭洞;当然,我们若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应把这一级级的石阶踏在脚下,品味“曲径通宵”的意境了。

[行至天门山]这里是蹬仙台顶的第一道险隘,夕日极其险要的天门第一所在地——老鹞子翻身;如今山崖已经修整,不用在贴壁而过了,完全可以轻松自在“振衣千仞”了。

[翻过地二道险隘老虎口,至望海长廊]不知是谁给这千仞绝壁上的怪石林立的缓坡,起了这样一个颇带滑稽味道的名字:

把式场。

在着能耍把式,翻斤斗的半山腰,前些年依山靠崖,修建了这座可以初品曹操诗境的望海长廊。

这里已经隐隐能听到天风,约约望到海涛。

只是这座修得颇有气势的长廊,是给不打算或难以再登上碣石绝顶的游人设置的。

大家若不想半途而费的话,不妨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准备一鼓作气,冲上顶峰,去淋漓尽致的领略“登碣石而小沧海”的壮阔景观。

[登上仙台顶]“山登绝顶我为高”大家已把天阶踩在脚下,来尽情的看看“众水朝宗来眼底”俯瞰沧浪气万千“的海景吧!

对了,那里是滦河入海口,那里是七里海、翡翠岛,是黄金海岸,是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岛,是秦皇岛港口锚地,再远是依稀可辨山海关老龙头。

这“巍巍高耸势凌天”的碣石山,与有如盆景的北戴河海滨莲蓬山遥遥相对,不正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之景吗?

而这众多低山矮岭与夹杂着河流、泻湖的海畔平原相交织,在碣石与沧海之间呈现的正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美丽画卷。

如果我们是在早晨或夜间立足于此,放眼金光灿灿的万顷波涛,举目银波莹莹的蒙蒙碧海,水能不说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呢?

1790多年前的一个秋高气爽的秋日,跃马挥鞭东临碣石的曹孟德,不正是在这临海的高山之上,惊羡如此神美的境遇,“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的么?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让我们在新的世纪,在这里纵情领略“碣石观海”的胜境。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这里属孤竹国辖领,延续千年之久。

著名的“古之贤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

司马迁的《史记》中,人物传记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伯夷叔齐列传》。

今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层岩叠嶂、绿树环抱的六音山中,还存有“夷齐读书处”的遗迹。

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孤竹城就在今天的卢龙。

公元前7世纪,孤竹联合异族山戎攻打周王的同姓诸侯国——燕国。

应燕庄公之邀,取得诸侯国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一举灭掉了孤竹国。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卢龙县境内。

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属燕国辽西郡。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很快使拥有“碣石之饶”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当时,燕国已经建立舟师,与齐国“合纵”抗秦,并“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史记》)。

可见,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求仙活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之后,秦始皇曾五次出巡。

公元前215年,第三次出巡“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史记》)。

羡门、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长生不老之药。

过去,人们常说,秦始皇来到碣石,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扶桑的故事也因此而世代相传。

其实,他在碣石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业,即是他借入海方士带回的“亡秦者胡也”五个大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下决心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骚扰。

他派大将蒙恬首先打退了匈奴的进犯,然后征调民夫50万,在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宏伟的长城工程。

正因为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碣石之行,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求仙寻药,而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

也许,碣石因秦始皇驻跸而得名秦皇岛。

在以秦皇岛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里,发现的多处秦皇行宫遗址,正是始皇东巡至碣石的历史明证。

秦始皇和其后的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到过碣石。

可是,碣石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被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争论了一两千年,至今还争得不亦乐乎。

其实,他们只是对碣石所在的具体地点各持己见,对大致的区域却没什么分歧。

这大致的区域就是在今天的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北戴河区金山嘴、鸽子窝,海港区东山“求仙入海处”和辽宁省绥中县姜女坟一带。

近年来,这些地区也陆续发现了秦汉行宫遗址。

看来,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以今天秦皇岛市为主体的地区,可以称之为“碣石地域”。

只要你到了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说你已经有了“东临碣石”的经历了。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之后,从烟台芝罘“并海北上”,来到了碣石。

如今,在北戴河莲蓬山的冈峦之上,还存有汉武台的遗迹。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凯旋而归,来到秦皇岛,观沧海,看日出,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写下了大气磅礴、流传千古的四言诗《观沧海》。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来到北戴河。

在此之前,他从北京曾给先期到达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纳写信说:

“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

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

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

”毛泽东还挥毫书写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

毛泽东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毛泽东曾经对人说:

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这难道不该肯定?

难道不是了不起?

说曹操是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

(孙志升《大雨落幽燕》)。

应该说,毛泽东的这一段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今天,曹操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一个白脸奸臣,而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魏武帝曹操是在秋天来到了秦皇岛。

金秋时光,天高气爽,鱼肥蟹满,瓜果飘香。

秋天的秦皇岛,秋光秋色,五彩缤纷,到处充满诗情画意。

曹操选择了一个好季节,好季节让诗人触景生情,才思迸发,写出了千古名句。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来到秦皇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他“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春日观海》。

唐太宗是在春天来到秦皇岛的。

秦皇岛的春天,清新温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嫩柳吐绿,芳草萋萋,桃花绽放像火一样红,天空晴朗像海一样蓝,那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有人想来秦皇岛旅游,真该学一学唐太宗,当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的时候,就背起背包,吟咏着唐太宗的诗句,向着大海,缓步走来。

北魏、北齐时期,也都先后修过长城,今天,在秦皇岛市的北部山区和孟姜女庙还能见到北齐长城的遗迹。

到了宋代,秦皇岛没有划入北宋的版图,属于辽金管辖。

辽代在今山海关设置了迁民县。

而卢龙县的经幢,就是金大定年间修建的,至今保存完好。

明代,秦皇岛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时期。

1381年(洪武1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主持修建了界岭、永平、山海32关。

徐达以一个军事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在辽西走廊西端山海交汇处,“因险制塞”,修建了山海关关城。

从此,山海关成了明代扼守边塞、经略蓟辽的雄关重镇。

1567年(隆庆元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边防废弛、京师几度危急的情势下就任蓟镇总兵,十六年间,练兵练将,加固边墙,修建自山海关至居庸关长城之上空心敌台1017座,重整蓟门边垣二千余里,在京师大门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保证了此后几十年的边境安全。

戚继光在山海关老龙头修建了入海石城七丈,在这里,他曾写出“曾经泽国惊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风吹秦岛五更潮”的诗句,吟诵了当时的和平景象。

到明代后期,努尔哈赤统一了东北各部,建都盛京以后,对大明政权连续发动攻势,山海关成为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成为清政权入主中原的必争之地,必夺之城。

山海关,系天下安危于一垣,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明王朝倾全国之力,屡派名将重臣镇守。

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都曾以兵部尚书的身份,驻守山海关,督师蓟辽。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风云突变、一波三折的一年。

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了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明王朝一朝覆灭。

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投降多尔衮,开关迎清兵,李自成兵败石河西岸,清王朝从此入主中原。

公元1644年,中国农历甲申年,风云际会,瞬息万变,山海关就是历史的转折点。

今天,我们抚今思昔,该有多少思考,该留下多少感叹。

清代前期,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五位皇帝到关外拜谒祖陵并祭祀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途经山海关,澄海楼是他们观海赋诗的必去之地。

1840年之后,外强侵入,清王朝衰落,皇帝们再也没有心思拜谒祭祀。

1898年,秦皇岛港启锚开运,津榆铁路(天津-临榆。

临榆县治在山海关)通车,北戴河被清政府宣布为“允许中外杂居”的避暑地。

这一年,是秦皇岛的开埠之年,从此,秦皇岛港逐渐成为北煤南运的重要港口,津榆铁路延伸为京津通往东北的大动脉,北戴河成为闻名遐迩的风景区;与此同时的是战乱频仍,争斗不止,军阀混战,外敌侵略,使秦皇岛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秦皇岛的山山水水被整整蹂躏了半个世纪。

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山海关成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据点。

1922年和1924年,在山海关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

1933年元旦,日本帝国主义一手制造了“榆关事件”,中国军民被迫打响了悲壮的抗战第一枪。

1945年11月的山海关保卫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日解放东北奠定了基础。

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秦皇岛人民获得了新生。

1954年7月下旬,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戴河。

这一年八月份,秦皇岛一带天降大雨,海天一色,迷迷茫茫。

毛泽东在北戴河,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诗词中说的“魏武”指的就是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中的“遗篇”指的是曹操写的四言古诗《观沧海》。

毛泽东抚今思昔,感慨万端:

久经战乱的中国,终于走向稳定,贫穷饥饿的中国人民,终于获得了新生。

毛泽东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代表中国人民高奏的一首凯歌,也是赠送给秦皇岛人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为了纪念毛泽东和他在北戴河创作的这首诗篇,北戴河区政府在鸽子窝公园,竖立了毛泽东塑像和诗碑各一座,愿一代伟人英名长在,绚丽诗篇千古流传。

今天的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的省辖市,是最早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

秦皇岛港是我国大陆的第二大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输出港。

耀华玻璃厂始建于1922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玻璃生产厂家,秦皇岛市因此得名“玻璃城”。

山海关桥梁厂于1894年投入生产,人称我国“桥梁之母”,秦皇岛市成为我国著名的桥梁生产基地。

现在,秦皇岛市的262万人民正以高山一样坚定的意志,以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以万里长城所赋予的勤劳、勇敢、智慧,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迎接国内外四面八方的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