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0922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docx

水文地质类型分类报告

前言

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科学管理,以适应煤炭生产进展的需要。

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规定第十二条要求各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形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目的是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肯定水文地质类型,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水综合治理办法,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本次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依据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和借鉴《松树镇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矿井水害评价报告》及其它有关图纸资料。

按照核实的资料和矿井的实际情形,编制了《江源区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第一章矿井概述及井田概况

第一节矿井自然概况

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松树镇火车站约,行政区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松树镇所管辖。

地理坐标北纬42°07′58″,东经126°30′01″。

第二节矿井概况及邻井关系

一、矿井概况

井田平均走向长约,平均倾斜长,面积,企业隶属于白山市江源区。

该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万吨/年,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地质储量243万吨,煤质牌号为无烟煤、瘦煤。

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

二、矿井开拓方式、主井提升方式、采煤方式、通风方式、供电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片盘式开拓。

主提升为串车提升,现生产标高为+413m,有两个掘进面,和一个回采工作面,采用壁式采煤方式,各井口地面标高:

主井+738m,副井。

采煤方式为壁式炮采落煤方式。

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

供电电源主线由松树镇变电所沿青松线引入高压10kV,备用线沿青桦线高压10kV进入变电所,经地面变电所供给井下双回路供电。

3、邻井关系

矿井相邻关系西北侧为江源区大成煤矿,北侧为通化矿业集团松树煤矿,东南侧为江源区鑫达煤矿,南侧为原松树煤矿一井,现已关闭。

矿井周边环境临近地方矿井没有矿界重叠现象,其开采最低标高为+200m,该矿现有生产水平为+420m,周边矿井不会对该矿井造成影响。

第三节气象水文

1、气候

本区属亚寒带中等温度季节性冻结气候区,夏日温热多雨,冬季漫长酷寒,气温转变较大。

全年绝对最高气温36.5°C,最低气温-40°C,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大多集中在7、8、9月份。

冻土层厚度一般在1.6米,冻结期为11月~翌年4月。

平均积雪厚度30-50mm,季节风明显,冬季多西北风,夏日多西南风,最大风力6级,一般3—4级,最大风速20—25m/s。

区内未发生过地震,地震裂度为6级。

二、水系

(1)、地表水:

矿区地表多为高山,白山市江源区神龙矿业集团松树矿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矿区位于本地侵蚀基准面以下,整个矿床集水条件依托上覆二迭系砂岩及侏罗系基底砾岩,奥陶系灰岩直接同意大气降水补给。

因本地域受地面水系侵蚀下较严峻,矿区内沟谷发育,大气降水极易形成地表径流而排泄,虽然井田受水面积大,终因受地形影响大部份大气降水不能直接补给矿井。

(2)、井泉水

矿区范围内,无大的井泉,矿区范围内位于山区居住的分散居民,冬季饮用水都需外进。

(3)、老窑情形

在开采进程中,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为与该井相连的原松树煤矿一井右九巷内有积水,但能够在其周围成立水文测水站,随时对其能够观测,随着开采进程,随采随排,对该井不会造成影响。

第四节矿井排水

每一个生产水平都设有水仓,各水生平产用水及矿井涌水排至水仓,水仓内的水通过水泵和管路排至地面。

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由于该矿井位于通化矿业集团公司松树矿的北侧,与之相邻,所以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与之相似,故本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功效都参照1984年7月,通化矿务局松树镇煤矿按照矿务局补充勘探和生产实践资料,编制的《松树镇煤矿一、二井修改地质报告》,和2007年编制的《通化矿业集团公司松树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第三章地质概况

第一节矿区地质概述

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位于中朝准地台(Ⅰ)辽东台隆(Ⅱ)太子河~浑江断褶束(Ⅲ)浑江坳陷(Ⅳ)松湾煤田(Ⅴ)东部松树镇向斜(Ⅵ)的南翼。

一、井田地层

井田内地层自煤系基底奥陶系起始,自下而上别离有:

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02m);石炭系本溪组(C2b)、太原组(C3t);二叠系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和新生界第四纪(Q4)等。

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系太原组(C3t)和下二叠系山西组(P2s)。

以上含煤地层含煤6层,煤系总厚度20~80m,现将区内地层由下到上简介如下:

一、石炭系本溪组

本统岩层不整合于中奥陶纪马家沟灰岩之上。

上部以灰黑色至深灰色面岩为主,夹灰色或灰褐色细—粗粒砂岩及灰色页岩,并夹有灰黑色石灰岩四层及薄煤数层。

中部为灰色砂岩和页岩互层,下部为灰色砂岩,局部为砂质砾岩,有时变成砾岩,砾石以石英岩砾为主,胶结物为矿质及砂质,坚硬,砾石呈浑圆状,大者如拳头,小者如栗。

在奥陶纪灰岩面上偶而有薄层赤铁矿,该统厚150~300m。

在石灰岩及其上部页岩中有海百合茎,石燕等化石。

灰岩厚~1.0m,是本统的标志层,为海陆交彼此,上部岩性及厚度转变不大,下部转变较大。

二、石炭二迭系含煤系地层

本含煤地层由石炭系太原组和二迭系山西组组成,其上部为灰色砂岩,页岩,黑灰色页岩及煤层为主,主要可采煤层集中在上部山西组内。

下部太原组以灰色细砂岩,灰黑色粉砂岩及页岩为主,不含可采煤层,与下伏本溪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该组页岩中含有羊齿、鳞木、科达木等化石,本含煤地层厚度约为42~114m,平均70m。

3、二迭系

本统岩层总厚200~569m,上部为赤紫色细砂岩至粗砂岩,夹薄层灰紫色、灰黑色页岩。

中部以赤紫色与灰色中粒砂岩为主,下部灰绿色厚层粗粒砂岩,分选不好,常含1~4m大的砾石,集中于底部组成砂砾岩,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其中常含黄铁矿之球状及不规则状结核,该砂岩厚13~18m,一般15m,厚度稳固,为煤系上部之标志层。

该统平行不整合于太原组之上,为陆沉积。

4、侏罗系:

杂色凝灰岩系:

为浓绿色之凝灰岩,其下部为紫红色至杂色厚层页岩及砂岩页岩,最下部夹有薄层砾岩数层,砾石以石英为主,泥质胶结,不整合于古生代地层之上,谨见于煤粒子区。

砾岩组:

为杂色砾岩,砾石以涡卷灰岩、灰岩、石英岩、花岗岩、杂色岩、页岩等为主,径大者4m,小者1~2cm,呈串浑圆状,为砂质胶结。

厚50~450m,接触在杂色凝灰岩之上。

五、白垩系

由安山质集块岩,安山质凝灰岩,灰绿色钠长石斑岩组成。

散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以不整合关系覆盖于中生界,古生界各地层之上,厚60~500m。

六、第三系

船底山组黑灰色橄榄玄武岩,散布在矿区东部小营子的东部地带,其时期属于中新世,为喜马拉骓山运动产物,厚20~100m,覆盖于各时期地层之上。

7、第四系

上部为近代冲积层,由砂土及砾石组成,厚1~16m,散布于河流两旁及沟谷中。

下部为流砂及砾石互层,其中夹20cm泥炭层,共厚5m,散布于汤河两岸之阶地之上。

二、井田地质构造

此区整体表现为单斜构造,区内褶皱宽缓,煤层走向弯曲不大,岩浆岩活动频繁,而且多伴生断层落差。

地层走向、倾角的转变:

暗主、付井筒以西地层走向大致在90°—110°之间;暗主、付井筒以东地层走向大致在110°—135°之间。

矿井内地层倾角没有太大的转变一般在7°—15°之间,平均9°。

断层与岩浆岩墙带:

全区共有落差大的主要断层有4条,散布在井田内部,别离为R3、、R4、R5、R6断层,在井田北部有断层为F4断层,为井田的北部边界。

而且这些断层多伴有火成岩墙。

主要断层与岩浆岩墙带绞在一路很难分开,为了方便一路叙述。

火成岩伴有断层以R命名编号,落差小的断层用r来命名编号;无岩浆岩墙带伴随的落差超过30m以上的断层以F命名编号。

走向N30°~70°E断层与岩墙带

R3断层:

经松树煤矿原一井左七、左八、右八巷揭露证明,落差0~7m,主要表现为紧密的岩墙群。

地表亦由11~五、12~2等探槽控制。

R4断层:

见于左七、左八、左九巷,落差约为6—17m,与其相伴随的岩墙有6—7条,地表见于11—六、SS1五、11—7等槽探和若干地址中。

R5断层:

落差0—10m,伴随岩墙带,井下见于左七、左八、左九巷,地表见于19—47、20—4、20—六、20—八、20—9等探槽和数个圆井中。

R6断层:

落差50—90m,由几个小断层相伴组成断层带,井下由左九巷控制,使二层煤的岩床顶板与二迭纪赤色岩系接触,西部跃进井的+600大巷也已见到,但断层面反向倾斜。

地表见于9—一、20—3号探槽和数个圆井中,紧随断层的是大量岩墙,69—11号孔见岩墙35条,深部控制此断层的有69—1一、83—4号等钻孔。

东西走向断层:

F4断层:

落差100m左右,推断为向南倾斜的高角度正断层,走向东西,由R6断层开始向东延伸到水洞沟深部勘探区的东部边界。

控制此断层的有83—1号钻孔,见有断层带,1号层煤上部煤系地层缺失,该断层北侧由松树煤矿二井内钻孔83—六、83—10号、52号孔与南侧82—一、83—1六、43号孔见煤标高出现了反常,北侧标高却高于南侧约100m,由于此断层的推出,便取消了原报告推断的二井深部向斜构造形态。

三、岩浆岩

此区岩浆活动的特点,在浅部表现强烈,在深部表现微弱,侵入形式一般为岩床和岩墙。

一、岩床活动

在煤层中岩床活动在R2断层以西与R6断层之间的上部区域,由浅部向深部遂惭远离煤层,侵入中生代侏罗纪砾岩上之岩床归并。

岩床侵入于煤层上部,厚度一般20—30m,在松树矿矿界内Ⅴ勘探线周围离开煤层。

受岩床影响,煤层变质为无烟煤和瘦煤,煤层和岩床接触部份已经焦化。

二、岩墙活动

岩墙活动规模庞大散布于整个井田范围内,和断层伴生的R3—R6火成岩墙,它们都呈大约N60°~70°E的方向延伸,单体岩墙厚度2—5m的占多数,所有的岩墙都已由生产巷道控制与地表探井控制。

3、变质作用

井田范围内煤层存在2种变质作用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地温地压作用下的区域变质和岩浆岩墙与岩浆岩床与煤层直接接触的接触变质一路叠加作用类型。

该作用类型主要发生在东部井田边界以西与R6断层上盘浅部区域。

特点是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由于岩床与岩墙侵入煤层,使煤层变质程度大大提高,变质为无烟煤,煤层和岩床接触部份已焦化。

第二种类型为在区域变质作用与岩浆岩墙的接触变质一路叠加作用类型。

该作用类型主要发生在井田深部区域,特点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岩浆岩墙与煤层接触和烘烤作用,加深了煤层的变质程度,形成的煤种为瘦煤。

第二节矿体特征

井田区域内主要含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山西组与太原组。

其岩性组成特征为:

上部的山西组由灰色砂岩、页岩、黑灰色页岩及煤层为主,属于陆相沉积。

主要可采煤层即赋存于本组当中。

下部的太原组以灰色细砂岩,灰黑色粉砂岩及页岩为主,页岩中含有羊齿鳞木、高特木等化石,属于典型的海陆交彼此沉积。

由于本区太原组与山西组地层中缺乏可供准确肯定和划分年代界限的典型化石组合,故仍合称为石炭二迭系。

本区石炭二迭系含煤系地层厚度42—114m,平均70m。

煤系中共含有6层煤,编号自上向下为1—4号煤层,其中1—3号煤层分赋存于上部山西组。

4号煤层赋存于下部太原组。

1号煤层局部发育,2号煤层普遍发育,大体全区可采,为主要可采煤层。

3号煤层仅在二井区浅部局部发育,局部可采。

4号煤层为局部发育,断续零星散布的不可采薄煤层。

煤系地层内含煤平均厚度,煤系地层含煤系数%。

煤层特征

1号煤层:

赋存于山西组中部,煤层厚度不稳固,结构较简单,单斜层状赋存。

散布于井田的深部,浅部大体都被岩床所侵蚀,该煤层与下伏2号煤层间距0.27m~2.28m,平均1.35m。

2号煤层:

赋存于山西组中部1号煤层之下,煤层厚度较稳固,结构较简单,单斜层状赋存。

散布于全井田,全区发育。

该煤层与下伏3号煤层间距0.50m~3.36m,平均1.89m。

3号煤层:

赋存于山西组底部,在井田内局部发育。

煤层厚度不稳固,结构简单,单斜层状赋存。

平均0.3m,大部份处于最低可采厚度临界值左右。

矿层围岩

1号煤层顶板:

浅部由灰绿玢岩以岩床的形式侵入,岩床厚度一般在20—30米之间;深部没有被侵入为灰白色,灰黑色石英中—细砂岩,最下部为细砂岩与页岩互层。

厚度为8—14m,水平层理发育,特征显著,厚度较稳固,砂岩中含有黄铁矿集合体。

下部有时为粗砂岩,或砂砾岩,多为矽质胶结,致密坚硬,局部地段有黑灰色层状粉砂岩及页岩为直接顶板,厚—m,局部可达到3—4m,含有不完整的植物化石,是煤层上部明显的对比标志层。

1号煤层底板(即2号煤层顶板):

灰色细砂岩或黑色粉砂岩或页岩,多为泥质胶结,比较松软,容易破碎冒落,厚度不稳固,—7.42m,一般为1—3m,生产实际揭露证明,向深部延展厚度逐渐变薄,也是一、2号煤层之间的层间距。

2号煤层底板(3号煤层顶板):

灰褐色细—中粗砂岩,泥质胶结,有时为黑灰色泥质粉砂岩,容易冒落。

厚度~6.85m,一般为3~5m,在一般情形下3号煤层顶板即为2号煤层的底板,是2号煤层与3号煤层之间的对比标志层。

3号煤层底板:

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向深部渐变成薄层状细砂岩及粉砂岩。

厚度一般为8—10m,较稳固,为本煤系辅助对比标志层。

随着开拓的逐渐延深,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工程将对地表的影响愈来愈小。

由于井田地表为高山,住户较少,建矿初期,由于采掘工作造成的塌陷区及塌陷坑,对地表危害不大,通过塌陷区搬迁、回填、恢复植被等综合治理,现已恢恢复貌。

第三节矿产的质量特征

一、煤的物质组成

本区一、2号煤层发育,1号煤层层状构造,呈条带状结构,黑色油脂光泽;2号煤层层状构造,粉末状结构,黑色油脂光泽。

本区煤层物质组成以煤炭为主,含有丝炭、角质层及少量的沉积碎屑与黄铁矿。

二、煤的化学成份

本区煤层化学成份主要以碳氢化合物为主,含有少量的SiO2,FeSO2和P2O5等。

按照1984年编制《松树镇煤矿一、二井修改地质报告》中的煤质化验分析结果,其所含的有利、有害组分含量煤质指标如下:

煤质化验平均指标成果表

类型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发热量

含硫

含磷

胶质层

SM

%

%

%

kg

%

WY

%

%

%

kg

%

%

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该区属于高山地貌,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高山地形,山间沟谷发育,排泄条件较好,井田内没有河流通过,无其它溏池水体,区内出露的基岩为中生界白垩系和侏罗系浅部基岩风化裂隙发育较差,大气降水大部份通过沟谷排泄,部份大气降水通过第四系坡积物沿风化裂隙渗透到已采区,沿着断层裂隙导入井下,不会对开采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第一节含水层

井田内地层整体呈单斜构造,煤层走向近东西,向北倾斜。

本区地层由老至新发育齐全,由于岩性的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控制,对地下水的形成有着紧密关系。

一、侏罗系基底砾岩中等含水层

其平均厚度100——300米,覆盖于深部区之上。

主要成份为灰岩,石英岩及杂色页岩。

以不整合关系覆盖于二迭系地层之上。

从勘探抽水实验及借鉴松树煤矿生产实践证明该岩层含水丰硕。

1974年一井深部补充勘探抽水实验74-2号钻孔含水层涌水量7.2m3/h;105队专门水文孔41号抽水实验结果:

0.3866m3/h:

1973年12月二井+650八石门揭露该层时涌水量为:

17.0m3/h;1981年4月在二井+550七石门揭露该层时涌水量为18.79m3/h,该砾岩层岩溶裂隙较发育,但生产实践证明属局部岩溶发育所致,对现有矿井生产水平不组成影响。

二、二迭系砂岩弱含水层

该层厚度300米,其岩性为赤紫色粗—中粒砂岩,经34号孔和74—2号孔抽水实验证明该层是矿床上覆主要含水层。

34号孔抽水实验结果:

0.424M3/h,渗透系数为0.002117m/d。

74—1号孔抽水实验功效涌水量为:

0.466m3/h。

渗透系数为0.0021m/d。

通过钻探岩芯鉴定本层有良好页岩隔水层3层,发育稳固。

历年生产中没有发觉该层不直接向矿井充水,只有当巷道揭露该层时才有淋水现象发生。

3、石炭二迭系含煤岩系砂页岩极弱含水层

该层平均厚度70米,石英质细砂岩直接与煤接触,按照34号水文孔对该层的抽水性实验结果:

涌水量0.0012m3/h。

渗透系数为0.00058m/d,该层经相对比较,为不含水层。

4、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本矿区从勘探时期至今有碱场沟水源79-1号孔和83-1号孔钻探证明,其厚度为4米左右,在矿区南部地表出露,裂隙在浅部十分发育,深部较差。

实践证明:

深部开采时,没有构造等导水通道,对矿井没有影响(现开采至今未发觉导水现象)。

第二节隔水层

井田主要隔水层为煤层上部厚在30—40米之间的岩床,隔水性能良好。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矿井涌水量

矿井实测涌水量最大为h,正常涌水量为h。

矿井涌水最大小与大气降雨关系紧密,其转变详见下表:

矿井涌水量一览表(m3/h)

流量m3/h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6

2007

2008

2009

降水量一览表(m3/h)

流量m3/h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6

2007

2008

 

 25

 

 

 

38

2009

 

 

 

 

 

 

 

 

 

 

 

二、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矿井充水水源分析

经矿井开采实践,矿井充水因素大小与矿井开采面积及开采深度和降水最关系紧密,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

(2)、矿井导水通道分析

本井有多条断层与岩浆岩,生产实践证明断层裂隙导水性差,而且井田内钻孔也全数封锁,故对开采影响不大。

(3)、含水层含水性分析

矿井含水层主要有侏罗系基底砾岩中等含水层,与煤层较远,对现有矿井生产水平不组成影响。

二迭系砂岩弱含水层,涌水量在m3/h左右,石炭二迭系含煤岩系砂页岩极弱含水层,涌水量在m3/h左右,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实践证明:

深部开采时,没有构造等导水通道,对矿井没有影响(现开采至今未发觉导水现象)。

(4)、矿井所处地形地貌分析

该区属于高山地貌,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高山地形,山间沟谷发育,排泄条件较好,井田内没有河流通过,无其它溏池水体,区内出露的基岩为中生界白垩系和侏罗系浅部基岩风化裂隙发育较差,大气降水大部份通过沟谷排泄。

综上所述,矿井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起主要作用的是大气降水,在其作用下浅部风化裂隙水沿着基岩裂隙和采动裂隙补给采区,形成矿井涌水。

第六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治理难度

由于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井田属于深部开采,煤层顶底板岩层大体不存在富含水层。

现有采动范围内,岩石孔隙、裂隙含水补给条件极少。

由于地表多为高山,采掘工作造成的塌陷区及塌陷坑,经综合治理后现对地表危害不大,地表无大规模水体,对矿井安全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要挟。

该矿井地表没有大的水体通过,所以地面防治水工作比较简单。

侏罗系基底砾岩中等含水层,含水较丰硕,为矿井主要涌水来源。

对矿井生产有必然影响。

二迭系砂岩弱含水层,通过钻探岩芯鉴定本层有良好页岩隔水层3层,且发育稳固。

没有发觉该层直接向矿井充水,只有当巷道揭露该层时才有淋水现象发生。

石炭二迭系含煤岩系砂页岩极弱含水层,对矿井涌水无影响。

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在矿界之外,南部地表出露,开采至今从未揭露奥陶系灰岩,所以含水层涌水易于治理疏导。

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和防治建议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主如果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下充水情形及其相关系动身,按照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采掘活动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个类型。

按照«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定,结合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形,通过现场调查和对以上情形综合分析,以为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地表水系发育排泄条件好,对井田补给微弱,地表水系简单。

露头开采及地表浅部开采造成的汇水洼地只要坚持回填处置,恢复径流也不会对该井涌水量有较大影响,含水层有必然的补给,但补给条件一般。

该矿井单井涌水量为h,小180—600m3/h,所以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要挟矿井的安全,防治水工作易于进行。

因此,该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于水文地质简单类型,划分依据如下:

一、井口标高高于矿区地表水系,而且井田上方没有水池、积水体。

二、矿井涌水量最大为10.0m3/h。

3、含水层单位涌水最为0.466m3/h。

4、防治水治理难度不大、工作简单。

第二节防治水工作建议

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目前矿井开采实际情形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简单型,但从相邻和本井以后开采情形看,矿井水害类型主如果老空水,为进一步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建议如下:

一、依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五条中要求,增强煤矿防治水基础工作,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探水设备。

二、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办法。

3、当开采相邻井田边界时,必然要保护好防水保安煤柱,掘至钻孔周围时,必需对其进行探放,肯定安全后方可正常生产。

4、应常常对地表沉陷情形进行调查,发觉沉陷应及时回填。

五、老空区积水时应认真依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九十八条中的要求组织探放,并做好探放设计。

六、矿井排水系统应知足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五十九条中的要求。

7、增强对相邻矿井开采情形的调查,专门是在雨季成立彼此沟通的方式,当遇有突水淹井情形时及时通知相邻矿井,以便安全撤人。

本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主要依据如下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年

五、«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

六、«煤矿安全监察条例»2000年

7、«矿井水文地质规程»1984

八、«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2005年

九、«吉林省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实施细则»

10、«松树镇煤矿水文地质报告说明书»

1一、白山市江源县松树镇煤矿综合经营公司新一号井有关资料和图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