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10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你能联系历史背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想感情吗?

简要介绍立体画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简要介绍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流派和风格特点。

展示作品《玛丽莲梦露》《红蓝椅》《包裹海滩》《鉴世书天书》

组织学生讨论:

1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

2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

3作者想表达什么?

4你喜欢这样的作品吗?

三总结拓展

本课我哦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想要了解更多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再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努力去发现,去观察,球感受。

鼓励学生课余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课本所选择的类型不同的外国美术作品和现代抽象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

四作业

开启未来的大门——钥匙

 

第二课

弘扬真善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真诚、善良、美好的情感表达,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为什么被世人铭记,成为不朽之作。

掌握美术作品的认识、教育和审美的三个主要功能。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课件、多媒体的设备营造出相关作品的真实环境,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能够体会作品的含义,其中的真善美。

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在交流分享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美术作品的真善美,在学习中促进学生精神的滋养,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真善美的主题。

难点:

对艺术作品真诚、善良、美好愿望和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方法:

讲授与自主探究

四、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五、教学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马踏飞燕》,并播放万马奔腾的音频。

同学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它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一只奔马,三足腾空,正身向前,一足踏在了一只疾飞的鸟背上。

尾巴上扬。

塑造出腾空飞奔的骏马的形象,通过独特的造型,衬托出骏马奔驰的神速。

塑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别具风姿。

此环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中感受《马踏飞燕》的魅力,制作者利用浪漫主义手法烘托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

令人们产生无限的想象力和浓厚的感染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展示作品《纺织女》、《夯歌》对比两幅图片,说说你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能想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吗?

相同:

都是劳动的场景,都有女工的参与。

《纺织女》展示的西班牙皇后壁毯织造厂一车间内女工生产的场景。

画家着重描绘了前景的五个女工形象,用深沉的笔触,着力表现他们健康、丰满、美丽的背部,塑造了充满了生命力的真实的女性形象。

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朴素自然的气氛,人物关系对称,劳动细节相互照应,明亮的光线把前景上红、绿、白、紫合成为富有暖意的生活色调。

画面后景是宫廷贵妇们正在欣赏制造出来的地毯。

两个场景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级。

是一种隐含的对比。

把女工放在前部,表现了画家是特别重视和同情劳动妇女的。

《夯歌》描绘了唱着夯歌的几位打夯姑娘,被画家安排在视频线以上的位置,并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姑娘们的衣服色彩被地面的暖色反光映照的纯净,透明,明亮的轮廓光将逆光条件下的人物形体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在大面积的天空和深色的远山衬托下更加光彩夺目。

呈放射状的动 

感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感觉。

富有装饰意味的色彩处理加强了这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的勃勃生机,这是对劳动的虔诚赞美和热情讴歌。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

(三)、将我所学,为我说用:

《铁肩担道义》与《木头人》作对比,说说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达真善美的主题?

《1808 

年5 

月3 

日夜枪杀起义者》 

画家采取了对角线的构图方法,使整个画面显得丰富饱满,立体感很强,并充斥着艺术的张力。

色彩的运用也极为完美,士兵身后的黑影和远处的夜色交融,是衬托色,是色彩的最低层次。

这些色彩与士兵和死难者黑色、银灰色的衣服形成了色彩的交相呼应,并且士兵与死难者衣服的色彩也很相近,过渡得自然、和谐,使画面浑然一体。

画中张开双臂身着白色上衣,被强灯光照射的人是全场色彩最亮丽的一个,这是色彩运用的最强层次,突出了枪杀的主题,使画面的色彩达到了最高点,也把画面的恐怖气氛渲染到了最高点。

(四)、回顾总结,升华知识:

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去评价一幅作品的真善美主题?

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师总结。

《了解纹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纹样的色彩应用、构图形式和构图原理。

2、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开展互动式的探究学习与实践。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了解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纹样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修养。

二、教学重点:

纹样的构图形式和组织形式。

三、教学过程:

(一)、纹样的定义 

今天,我们请几位同学给我展示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学习用品,或者自己生活中喜欢的其他物件,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刚刚几位同学说的用品都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常见的,有些像衣服、陶瓷、摆件、花瓶、建筑等很多物品,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些共同的特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一些图案、纹样的修饰。

这或许也是我们喜欢这些东西的原因,因为有了这些图案的装饰,不仅使得物品的外观更具美感,还增加了它们的鲜活的特色,比如(以陶瓷为例),有位同学刚刚提到的陶瓷,想象一下,如果它没有外面的图案装饰,只是单纯的白色,大家还会喜欢它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各式各样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与环境,它将艺术与生活巧妙的连接在了一起,这些图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解纹样》。

纹样是如何将我们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呢?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和学习一下关于纹样的相关知识。

首先是纹样的定义。

纹样的定义:

即装饰花纹,一般指用于工艺美术设计的装饰花纹。

之所以称纹样,是强调一个“样”字,以供生产制作之用。

纹样最终目的不是图稿的直接使用,而是要经过工艺加工,被体现在工艺品或日用品之后,才能发挥其艺术的作用。

(二)、纹样的构图形式和色彩搭配 

知道什么是纹样后,我们大家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是不是随便的勾花图案都可以称之为纹样呢?

我们之前所说到的纹样为什么大家会觉得有美感?

(请学生回答)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刚刚提到的学习用品和我们的生活的纹样中(师课件展示列举的纹样图)。

我们不难发现,纹样之所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是因为它在构图形式和色彩搭配上都有一定的讲究。

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纹样在构图和色彩上有哪些方式。

(从学生列举的例子中找出同类进行说明) 

1、将纹样的形象巧妙的组织在一起,叫作纹样的构图。

常见的纹样构图形式有:

对称式和均衡式。

2、纹样的色彩搭配成功与否,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三要素决定的。

纹样的色彩搭配有:

同一色相配色、类似色相配色、对比色相配色。

下面我们再来展示一组图片(学习用品之外的如中式礼服、抱枕,古代的彩陶、建筑物等上面都有纹样的图片)。

在这组图片中,我们发现,纹样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比如刚刚到家看到的中式礼服(旗袍),它将传统纹样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兼容并蓄,自成一格。

包括我们现在还能见到一些传统家居,它们在纹样的运用中表现出一种古典的风韵。

了都这些物品后,我们发现:

1、纹样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将纹样运用于生活中了,请大家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2、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让学生举例列举) 

(三)、纹样的题材 

我们在欣赏各种纹样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纹样图案看起来很像一些植物、人物、动物,还有的像是风景,这是因为纹样在设计的过程中,都是从我们生活中常见美丽事物中取材的。

所以纹样的题材分为:

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风景纹样、人物纹样。

(四)、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 

(由老师展示一组植物的图片,学生来进行植物纹样设计) 

下面我们来一个“比一比,变一变”的小游戏,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刚刚看到的植物图片进行植物纹样设计,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设计。

(一分钟后)我们来看一下,三位同学的纹样设计,他们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与植物的原型很接近,而有的则是很夸张的设计,还有的是按照植物的形状想象出来的纹样。

总结出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

概括、夸张、想象三种方式,其中最突出的是想象。

(五)、纹样的组织形式 

在刚刚的小游戏中,同学们设计的纹样都各有风格,那么,现在大家来回想一下,你在设计纹样的时候,是如何来构图的,你用的是概括、夸张、想象的哪种设计方式?

假如现在让你把设计的单个图形组合成一种形式出来,请同学们尝试着做一下。

(抽取学生设计的作品进行展示) 

通过同学们设计的纹样,我们可以观察出纹样在构图与组织形式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引导学生对纹样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纹样的组织形式分为单独式、适合式和连续式。

1、单独式: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单独用于装饰的纹样。

由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

2、适合式:

由单独纹样发展而来,安置在特定外型中,受外型限制。

构图形式有均衡式,辐射式,对称式,旋转式等。

3、连续式:

相对于单独式纹样而言,它以单位纹样做重复排列,图案的纹样可以不断重复出现,图案的长度或面积可以无限地延伸。

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两种形式。

A、二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亦称花边。

B、四方连续纹样是指一个单位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所产生的纹样。

广泛应用在纺织面料、室内装饰材料、包装材料等上面。

纹样组织在处理图案的基本纹样与其构成形式之间的协调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目的性,组织的形式除了受作者的主观感受影响外,通常还取决于装饰的对象、目的、材料、制作工艺等因素。

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它可以单独用作装饰,也可用作适台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

作为图案的最基本形式,单独纹样从布局上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形式。

(举例说明三种纹样组织形式的不同应用) 

(六)、学生设计 

牛刀小试——请学生设计一枚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 

作业:

1、 

为水杯设计纹样。

2、 

运用概括、夸张、想象等方法进行。

课堂总结:

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型的课程,重点在于对纹样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呈现。

本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知晓纹样与生活的联系、明确知道纹样是什么,为之后的学习内容打下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好的去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欣赏纹样的美,并形成好的审美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由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课堂创设讲授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让学生相互交流,从学生的作品中总结课堂成果。

第二课设计纹样

一、学习目标:

运用综合材料进行不规则纹样设计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优秀的作品,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并观察自然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重点:

不规则纹样设计 

三、学习难点:

通过欣赏进一步熟悉概括、夸张的设计技法

课时设计:

1课时 

辅助教学:

图片。

四、

(一)导入新课 

1.复习纹样设计的方法 

仔细观察、了解、熟悉花卉的基本生长特点,如花头、叶瓣、根茎的生长特征。

2.用铅笔或钢笔、毛笔等工具,选择最佳角度把花形勾画下来。

3.描画时最好能把整枝花形(即有花头、叶瓣、根茎)画下来后(再画些不同角度的单个花头、 

单片叶瓣的特写)。

4. 

写生的方法可用铅笔素描法、钢笔勾线法、钢笔素描法或钢笔淡彩法等来描绘。

(二)、明确目标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 

1.ppt展示两个不同风格的花卉纹样,引导学生欣赏。

(线描、钢笔淡彩) 

2.写生练习 

要求:

用线描的方法来表现,对画面中花卉进行取舍加工,注意画面构图和均 

衡和前后层次关系。

图案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写实变化和写意变化两大类。

写实 

变化是根据写生的自然形态进行概括、提炼、取舍加工而成。

写意变化则是在写实 

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归纳简化、夸张手法的处理,以加强装饰效果。

3.通过ppt图片欣赏进一步了解上节课所学纹样设计的方法。

4.佳作欣赏----ppt 

展示优秀纹样设计作品 

插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插花造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插花造型基本原理。

  

3.情感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造型、沟通合作、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

 

⑶通过师生共同评价作品,教师鼓励学生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知识及创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

1、插花的基本技艺;

2、插花造型的构思和主题的设计

教学难点:

⒈主题(花型)设计

⒉掌握插花造型的技巧和方法。

教具:

剪刀、透明胶带、花泥、花盆(或塑料盆、花篮、塑料纸等)花材、细铁丝、课件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题)插花艺术

引言:

花是大自然中至精至美的化身,即使是一片绿叶,一个花蕾,也能让眼目为之一舒,心灵为之一动,自然之花草具有一股逢勃的生气,也诠释着生命的瑰丽。

爱生命,于是爱花,爱花至深,想着把它留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于是便有了插花。

插花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插花艺术是运用色彩和造型等手段,可以把人们引进幽雅,充满诗情画意的佳境中去。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插花实践。

我们已经把插花有关的物品准备好了,让我们一起动手吧!

(二)新授

1.①介绍插花的类型、花材和用具②师生共同欣赏一些插花样式。

2.教师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①处理花材②插入容器③整形固定④定名写祝福话语

3.5个同学一个小组,自主设计、合作创作出自己小组的插花造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设计插花。

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通过实践取得脑手结合。

4.师生共同评价。

展示几盆现场实践的插花作品,由该组同学介绍创作思路,师生共同鉴赏并发表个人看法。

5.学生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在设计创作时,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改进之后效果如何?

分析:

作品完成后相互进行交流,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丰满造型,恰好地表达思想。

⒍根据主题,给你的作品取一个相符的名字。

《插花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表:

(在选择的选项后边的□里打“√”)

制作插花主题

节日礼品□布置小型会场□美化居室□

制作插花样式

三角形□L型□直立式□

需要花材

百合花□玫瑰花□香雪兰□非洲菊□牡丹花□康乃馨□扶郎花□绿叶□

组内自评欣赏与评级等级

优□良□中□差□

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不足

花色相配过多□多色相配主次不足□

花色搭配用了对比强烈的颜色相配□

色彩深浅浓淡不足□

花材形态的变化不足□

改进后组间互评等级

给作品命名

祝福的话语

(三)小结

1.学生自评价表(给你们组的作品打个等级优、良、中、差)

2.老师讲评

1)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创新设计的思想;

2)讲评好的作品,鼓励创新作品。

(四)结束语

当春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中秋节、老人节、圣诞节快要来临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想好送什么礼物,今天你学会了插花,老师建议你花很少的钱买一两朵花,再配上一些不用花钱买的花材,自己设计造型,再加上自己制作的小卡片,写上祝福的话语。

会给他们带来多重的惊喜。

时间

安排

教学内容过程安排

教法与学法

指导

效果

检测

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

第2课摆件巧安排—自制小相框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能够了解摆件与环境的关系,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尺度、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件小摆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科教育目标分析:

通过欣赏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使学生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手工制作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素质培养。

 2.制作方法步骤及外观造型设计。

  3.灯饰制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1.灯饰制作在表现内容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保证结构的正确性系统性。

  2.在造型设计上受哪些因素制约,在制约中又如何去拓展。

  3.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赏,分析好在哪里?

它需要学生去发挥想象和创造,对于初中的学生,其作业的难度和要求要有一个定位。

三、教学时数、教学方法、教具和学具:

1、总课时:

2课时(讲课:

1实践:

1)

2、方法:

讲授、演示、示范、分析、练习为主。

3、教具:

幻灯片、图片等。

4、学具:

纸、剪刀、胶水、包装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堂常规及用具准备。

(二)导入新课:

引出样品,让学生观察,师生互动。

明确课题(板书):

第二课摆件巧安排---相框制作

(三)新课讲授:

一、 

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研究:

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师:

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有开心快乐的,也有忧郁悲伤的,

那我们都需要用‘什么’来纪录这些瞬间呢?

-(照片)

同时这些瞬间的记忆都要用什么进行装点会更加美丽呢?

----(相框)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

课件出示各式小相框的图片,学生欣赏

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小组研究,提问: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生:

木头(树枝,筷子)、卡纸、瓦楞纸、塑料……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相框造型:

台式、秋千式、旋转式、立式……

相框色彩:

单一色调—间隔色?

高纯度---低纯度?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

各种造型的相框,固定的方式也不一样,如:

……

3、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设计意图:

利用大量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

让学生学会评价好的作品,吸取它们的长处。

4、思维训练: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支架。

遇到问题,同学互相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演示解决。

启发思考,引导分析,自主探究,帮助学生突破如何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这一教学难点。

三、实践活动:

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辅导。

教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新颖的学生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

四、作品展览和评述

a) 

学生活动:

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b) 

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c) 

教师点评。

d) 

修改、评选设计之星:

最佳制作奖、创新设计奖 

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评价能力。

五、课后小结:

  1)在寻找纸质材料时注意了哪些材料特性及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如何?

是否积极参与立体造型游戏活动。

  2)是否对媒材的形与色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立体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及对材料的联想。

  3)你在设计制作灯饰过程中能否及时调整与完善原有的构想,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4)你认为自己制作的灯饰在什么样的条件、环境下使用更合适。

六、板书:

第二课摆件巧安排

七、教学反思:

漂亮的手工灯饰

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

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灯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教学重难点:

1、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

2、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作品,废旧物品,彩笔,剪制工具,胶等

教学过程:

• 

一、引导激趣:

(2分钟) 

先请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