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1018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docx

体育心得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

体育论文之教学案例——《学生自尊与自信的培养》

高淳县第三中学孔春年     背景:

2005年5月,我参加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评比。

比赛的第二阶段要进行课堂教学评比,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

我被安排在5月18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上初二年级的实践课。

我的教学内容是障碍跑(30m—40m过3—4个障碍)。

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个人的自尊与自信,根据这个目标我选择了障碍跑作为教学内容。

想通过障碍跑的教学,让学生在克服从易到难的障碍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己的自信与自尊,从而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选择本节作为评比课,是出于我第一次参加此级别的比赛,有一种求稳的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念头很浓。

障碍跑的教学教师容易掌握整个课堂,能确保教学有序地进行。

     主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个人的自尊与自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教学片段:

在课的设计上我力求课的整体性。

从课的开始到课的结束我都选择的是障碍跑的有关内容。

包括放松练习也是让学生在体验通过障碍后的喜悦心情中达到放松的效果。

障碍难度设计从准备活动开始到放松练习是明显的从易到难。

到难度大到不可能通过的时候,采用意念的办法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我分为五个教学节进行教学。

连贯的主线是障碍难度的不断提升。

     一、自然地形跑     我在场地中有意设定一定的小障碍,在跑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带领学生跨过。

使学生对障碍跑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使学生对障碍跑获得心理上的准备,从而消除有的学生对障碍跑练习的恐惧心理。

这是一个最低难度的障碍练习。

     师:

“同学们,我们知道什么是障碍跑吗?

”     生1:

“就是在跑的途中通过障碍。

”     师:

“很好,‘通过'是障碍跑的关键。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那些有关障碍跑的事情呢。

”     生2:

“追公交车、雨天过水坑、让自行车……”     师:

“好,很好。

同学们讲了这么多,那么对于通过障碍一定有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障碍跑,把我们的经验与心得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与分享,好不好!

”     生3:

“好!

我可以知道别人怎么做得了。

”     从生活入手进行课的引入,使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度透明清晰,让学生体验到这是他们熟识的内容,从而确立课堂基调,营造课堂氛围。

     我在跑道中无序的放了一些小体操垫作为障碍物,把学生分成男生组与女生组,带领他们以二列纵队慢跑。

先绕过篮球架的立柱,经过小体操垫时带领学生跨过。

     生1:

“老师,就这个练习?

我原来还怕怕的呢。

我们把那小垫子架高点再来。

”     师:

“今天呀,老师安排了好多障碍练习哦!

嫌简单呀,接下来的练习难度会越来越大的。

怕吗?

有兴趣、有信心继续练习吗?

”     生1:

“不怕,不怕了。

”     生2:

“有呀!

老师!

接下来怎么玩?

”     师:

“下面呀,我们进行一个障碍难度稍微大一点点的游戏练习。

”(讲解障碍接力的有关方法与规则)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兴趣一定程度上被调动起来了。

在准备活动中安排雏形的障碍跑使学生提前进入了练习状态,对障碍跑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消除了对障碍跑的恐惧心理。

本教学节练习障碍难度最低。

     二、小游戏:

障碍接力     方法;接力区长40m,距5m、10m、15m处各画一个小方格,20处放一张体操垫,最后处放一个小哑铃。

55人分四组分别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

游戏开始,排头跑出,踏过第一个方格,跳过第二个方格,绕过第三个方格,滚过体操垫,然后跑到终点举三下小哑铃,从通道上跑回,自己回队尾,依次进行。

     规则:

1、必须遵守过障碍的方法。

2、以最快跑完的一组为胜。

     我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获得对障碍跑心理上的适应,进一步感知障碍跑。

安排游戏练习是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体验30m—40m中通过障碍的感受,为下一步教学作铺垫。

本教学节练习障碍难度低。

     师:

“其实啊,这个游戏是我们标准的障碍练习,大家完成的非常好。

但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练习对我们而言,好象难度还是低了一点,体现不出我们大家的水平出来。

“     生1:

“是、是是是,太简单了,玩难点的。

”     师:

“那么我们来玩难一点的,不要说‘我不行哦'。

”     生2:

“不会,不会的!

我们能行,我们一定行。

”     教师布置下一节内容,教学继续。

在游戏练习中,学生的表现很活跃、兴趣挺高,把一个‘玩'字体现的酣畅淋漓。

     三、障碍跑(30m—40m通过3—4个障碍)     提供设置成障碍物的器材:

每组跨栏架一个、跳箱一台、体操凳一张、小体操垫一张。

     通过障碍的方法:

跑过体操凳;钻过栏架;跨过小体操垫;越过跳箱。

     

(1)、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成障碍跑场地,器材位置为游戏小方格的位置,障碍摆放顺序由学生自己设定。

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障碍跑心理上的准备与适应。

     

(2)、第一次练习。

学生选择二个障碍物通过。

使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

体验障碍跑(30m—40m通过3—4个障碍)。

     (3)、第二次练习。

学生选择三个障碍物通过。

使学生获得通过3个障碍的信心。

     (4)、第三次练习。

学生选择四个障碍物通过。

使学生掌握障碍跑的要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要领:

对障碍物有准确的判断,运用合理的方法越过障碍,控制跑的节奏,要有征服障碍物的勇气。

     在本教学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练习的要求布置场地。

第一次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选择二个障碍布置场地并进行练习;第二次选择三个;第三次选择四个。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布置场地并进行练习,彻底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在进行练习中不断加大障碍难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优良品质。

在第三次练习时采用教学比赛,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师:

“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后,都已经能顺利的完成练习了。

那么我们有没有胆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

”     生:

“比就比,谁怕谁呀。

来呀!

”     教师宣布比赛规则,比赛进行。

气氛异常激烈。

     在教学比赛中,男生第二组有位学生长的比较胖,在过障碍时比较慢。

我就在通道中慢跑陪着他,组里的学生开始有些怨言,这时我就边跑边为他鼓掌,并大声说:

“很好,完成的很棒。

努力,有可能你们组就是第一!

”也许是我的感染,也许是这位同学的坚持与努力感染了其他学生,我听到了越来越响的掌声,越来越高的加油声。

我认为本节我是成功的,至少没有因为我的教学使那位同学的自尊心受到打击,至少他们同学间的这种相互鼓励及表现出的集体意识让我感动。

在后面的练习中,那位胖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

     师:

“今天比赛男生组第一名是第二小组。

”     生1:

“啊!

他们组没有我们第一组快啊!

”     生2:

“我知道,我知道。

他们第二组很团结、很努力,没有因为胖子跑得慢而嫌弃他。

”     师:

“是的,我们大家是一个整体,第二组表现出的这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精神应该给他们第一。

”     生3:

“好哎,我们是第一!

但……,老师,我们确实没有第一组好的。

”     师:

“是的,按规则第一组是今天我们比赛的第一名。

男生二组都是第一,老师很高兴,你们大家都做得很棒很棒。

”     四、运动拓展     在障碍跑(30m—40m通过3—4个障碍)的基础上进行加大难度的障碍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原有的器材来提升障碍跑的难度。

     

(1)、学生讨论。

     

(2)、学生个人展示。

     (3)、师生小结提升的方法。

(提高跳箱的高度;加大越过跳箱的动作难度;改变过栏架的方法、降低钻过栏架的高度;加大通过体操垫的动作方法、难度;加大跑速等)     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向新的目标挑战的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作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在对障碍跑的学习中作出正确的自我定位。

(自我肯定、自我比较、自我设想)     在本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分组教学。

男女生各二组,每组练习难度不一样,但每一组的难度都必须比上一节稍难。

学生对照自己的能力与水平选择相应组进行练习。

本节教学重头戏在学生个人展示那个部分,也是本节课的一个拓展。

是培养学生障碍跑的兴趣,为延续教学作铺垫的部分。

     师:

“有没有同学愿意在大家面前你个人的过障碍能力?

”     生:

“我来,我来。

”好多人要求个人展示。

     师:

“个人展示的同学过障碍动作要有更高的难度,动作要有所创新。

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做代表先让大家欣赏一下。

欣赏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     每组代表做个人展示,同学们边欣赏边和自己比较,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并为展示的同学热烈的掌声以喝彩,看得出喝彩是发自大家内心深处的。

     师:

“好,刚才是我们四位同学做的展示,非常精彩。

现在我们大家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了,能不能把你自己的最完美的最满意的障碍跑展示出来让大家欣赏呢?

”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好!

”     在个人展示这个教学节,课堂氛围相当好。

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展示舞台上能尽情地表演。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调整与设置自己的障碍跑难度。

     五、超越梦想     教师根据运动拓展的大难度障碍引导学生作运动梦想,对自己不能实现的难度作超越梦想的想象,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诱导学生静心、尽情想象,学生根据教师的诱导进行,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达到心理放松的效果。

     教师用微慢充满情感的话语引导:

“同学们,慢慢的闭上你的眼睛。

在上一教学节已经发现了以现在我们的能力所不能达到的障碍难度,那么我们现在就做一个超越梦想的想象。

好,我们开始进行障碍练习了,开始跑动,到达第一个障碍了,我们起跨,腾空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以刘翔一样漂亮的姿势通过了;我们继续跑进,到达第二个障碍了,好……,大家自己想象你能想象出的最完美的动作通过……,慢慢的打开你的眼睛。

”     师:

“想象中你通过了高难度的障碍了吗?

”     生1:

“通过了,想象中通过了人类所不能达到的难度。

老师我们很厉害的。

”     师:

“你们用了那些动作通过障碍的呢?

”     生1:

“我用了空中翻腾二圈的动作。

”     生2:

“我在空中漫步过的障碍,好悠闲哦。

”     学生都很想把自己的想象动作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六、课的结束     

(1)、师生交流,教学反馈。

     

(2)、布置收回器材。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     生1: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障碍跑的技巧与方法。

”     生2:

“我懂得了我们只要不被困难吓倒,我们就有可能克服困难。

”     生3:

“开始我很怕障碍跑,今天老师一步步引着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渐加大难度,我们克服从简单到难的障碍,使我们有了自信心,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的自尊心。

”     生4:

“今天这节课,我们玩的很开心,在学习中我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

”     生5:

“我们在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发挥团体的合作作用,我们就能成功。

”     师:

“同学们,今天大家在学习中都很努力,老师也看到了你们很强的运动能力,特别是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集体的合作凝聚力,还有那种不怕困难,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的信心与学习态度,让老师很欣赏……”     教学反思:

     1、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学中玩”。

他们喜欢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放松的游玩,并在游玩中学习、掌握到一些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要有竞争力的体现,他们渴望表现、渴望挑战、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赞扬,他们乐意体验成功的乐趣。

他们参与意识、群体意识很强,有很强的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那么,在课中,要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要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要有学生自己表现的舞台,要有练习难度的递升,要有学生亲身参与的机会,要有学生群体合作的机会,要有能体现学生竞争欲望的机会。

     2、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需要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需要一个充满爱心,值得尊重的教师,需要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需要教师除了有雄厚的知识功底外,还要有过硬的教师基本功。

     教师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了解学生的喜好,应对的方法要多。

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调控能力要强、教学方法要多。

教师要有设置情景的能力;教学流程设计的能力;教材选择、重组、开发的能力;教学组织的能力;课堂调控的能力;评价的能力;生成性资源利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评析:

     该课将“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教学中,在课中采取了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与帮助。

课的目标制定是明确具体的,也较全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课的设计整体性强,课的五个教学节环环相扣,以练习难度的递升贯穿整个课堂,通过“运动——学习——挑战”的体验环节来实施教学。

全课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让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在思想上、行为上和情感体验上。

课中提供了充分的让学生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话语略显多了一点,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情绪。

课中运动拓展部分在学生调整器材时,教师事先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以至出现了些许慌乱,影响了一定的练习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