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1331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docx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doc-东南大学文件

校通知[2007]187号

关于印发《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

实施细则》等规定的通知

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

为了做好学校教职工的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按照教育部教人厅[2007]2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东南大学岗位设置方案的批复》及《东南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方法》,特制定《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东南大学治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及《东南大学2007年专业技术岗位举荐条件》。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2、《东南大学治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3、《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4、《东南大学2007年专业技术岗位举荐条件》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

人事岗位聘用文件通知

抄送:

各校区工委,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党委各部、委、办,

工会、团委

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2007年12月21日印发

东南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试行)

按照《东南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方法》,特制定我校专业枝术岗位分级实施细则。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校级岗位聘用与考核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负责对基层岗位分级工作的指导,负责审定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和分级条件,负责审定二、三级岗位聘用名单。

(二)成立院(系)等基层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二级及以下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和聘用与考核工作。

具体分组如下:

1、图书档案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由图书馆、档案馆、学报等单位组成),负责全校图书、档案、编辑出版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建筑学院、建筑研究所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所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3、机械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4、能源与环境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5、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6、土木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7、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两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8、数学系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系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9、自动化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0、运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两学院、中心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1、物理系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系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2、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中心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4、经济治理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5、电气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6、外国语言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7、体育系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系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8、化学化工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19、交通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0、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1、法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2、基础医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3、公共卫生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4、临床医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5、人文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6、艺术学院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7、后勤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后勤集团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8、产业部门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产业部门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29、其他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由学校专业技术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岗位分级申请、举荐、聘用与考核工作。

二、岗位设置方法

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由国家确定,二级岗位由学校确定相应举荐条件,三级及以下岗位条件由学校提出相应建议,供各单位参考,各单位按照实际情形补充条件。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数由校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小组确定后报校聘用与考核委员会评定,三级岗位数分配到各基层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专业技术四级及以下岗位数分配到各院系或系列。

三、聘用程序

l、申请人依据学校制定的分级条件向所在基层岗位分级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申请相应岗位,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确定五、六、八,九、十—级岗位聘用名单和二、三级岗位举荐名单后,在本单位公示5个工作日。

2、基层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将二级岗位候选人举荐至学校进行评审,三级岗位人选初评后报学校审核,二、三级岗位聘用人员名单由学校岗位聘用与考核委员会最终确定。

3、院长(主任)、双肩挑的基层党委书记的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申请直截了当交学校岗位聘用与考核委员会进行评审。

 

东南大学治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试行)

为建立健全我校党政治理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实现干部人事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精干高效的职业化、专业化治理干部队伍,按照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治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形,按照《东南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方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差不多原则

治理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坚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精干高效和专业化的原则,以增强运转效能、提升工作效率、提升治理水平为目标,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治理岗位的设置与聘用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

二、实施范畴

治理岗位是指担负领导职责(副处级及以上岗位,下同)或治理职能(正科级及以下岗位,下同)的工作岗位。

实施范畴包括:

校机关各部门、各校区担负领导职责或治理职能的工作岗位;在各院(系、所)、直属、附属单位等党务工作中担负领导职责和治理职能的岗位及在行政工作中担负治理职能的岗位;学校按照《东南大学非党政治理岗位领导干部暂行治理方法》选派调任到非党政治理岗位的领导干部。

副厅级及以上领导岗位的聘用由上级部门按照干部治理权限和规定进行。

三、岗位设置

(一)治理岗位职级从二至十级分为九个等级,依次分不对应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含正处级调研员)、处级副职(含副处级调研员)、科级正职(含主任科员)、科级副职(含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治理岗位职务。

(二)校机关各部门和院(系、所)等单位的五至十级可设置治理岗位数,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其职能、编制、工作性质等因素,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及我校干部人事治理有关规定确定,经学校批准后下达。

四、岗位任职差不多条件

(一)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水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进展观,主动拥护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差不多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胜任任职岗位工作的能力、专业知识或技能;

(三)为人正派、勤政廉洁,团结同志,有全局观念,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四)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躯体能够适应任职工作岗位的要求。

五、岗位任职资格要求

(一)校机关部门的五级职员岗位,一样应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或副高及以上职称。

其中,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的五级职员岗位,原则上应具有正高级职称和博士研究生学历。

院(系、所)等单位的党务五级职员岗位,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和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校机关部门的六级职员岗位,一样应具有本科(含干部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以上学历或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其中,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的六级职员岗位,原则上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职称。

院(系、所)等单位的党务六级职员岗位,一样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级及以上职称。

(三)七级及以下职员岗位,一样应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五级职员岗位,须在六级职员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五)六级职员岗位,须在七级职员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六)七级职员岗位,具有硕士学位,须在八级职员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须在八级职员岗位工作二年以上。

(七)八级职员岗位,具有硕士学位,须在九级职员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具有学士学位,须在九级职员岗位工作二年以上。

(八)具有博士学位,竞聘七级或八级职员岗位,不受在下一级职员岗位工作年限的限制。

六、岗位聘用

(一)治理岗位首次聘用或期满续聘职级,按照各级治理人员现任职务,按照本细则第三条第

(一)款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确定。

(二)在治理岗位有空缺的情形下,一样按照公布聘请、竞争上岗的形式择优聘用。

(三)治理岗位职级的晋级聘用,在符合任职差不多条件和资格要求的前提下,竞聘上岗。

(四)关于长期在治理岗位上工作,差不多具备五级、六级职员的任职条件和资格,又因党政领导职务数额限制而不能晋升职务的优秀的六级、七级治理岗位职员,暂按《东南大学处级调研员评聘工作暂行方法》评聘正、副处级调研员职务,再按职务与职级的对应关系确定职级。

(五)晋升治理岗位职级的职员,实行一年试用期。

(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仍在兼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职级为五级及以上的“双肩挑”党政治理岗位职员,按照个人意愿,可按治理岗位职级类不聘用,执行治理岗位工资系列,也可按专业技术岗位职级类不聘用,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系列。

经学校批准确定聘用岗位类不和执行工资系列后,在一个聘期内,个人一样不得再提出更换。

(七)六级及以下治理岗位职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专业技术岗位聘用。

下列治理岗位职员,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可参照本条第(六)款执行:

1、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及因工作需要经学校认定的其他岗位职级为六级的“双肩挑”党政治理岗位职员;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聘用到六级及以上治理岗位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八)具有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治理等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仍在与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治理等职称系列有关的党政治理岗位工作的六级治理岗位职员,按照从严操纵的原则,可适量按专业技术岗位聘用。

(九)在实施《东南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暂行方法》前,已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系列的六级以下治理岗位人员,在首次聘用及续聘治理岗位职级时,可连续执行原专业技术岗位工资,以后按其治理岗位晋升职级,晋升后的岗位工资如高于原专业技术岗位工资,执行相应职级职员岗位工资。

此类人员不再参加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的评聘。

在聘用治理岗位职级后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者,一样不得执行专业技术岗位工资系列。

(十)由学校选派调任到非党政治理岗位的领导干部,按其调任前的领导职务对应确定治理岗位职级后,保留治理岗位职级,执行现聘非党政领导岗位工资标准。

(十一)因非自身缘故免去党政职务的治理岗位职员,保留原治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职级和相应工资标准。

七、岗位聘期与考核

治理岗位职员五级及以下职员聘期一样为三年。

聘用期满,须对治理岗位职员任职情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的要紧依据。

考核方法按照《东南大学治理岗位五级、六级职员考核暂行方法》和《东南大学治理岗位七级以下职员考核暂行方法》实施。

四级及以上治理岗位职员的考核由上级部门按照干部治理权限和规定进行。

八、聘用程序

(一)首次聘用和期满续聘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各单位按照学校下达的治理岗位可设置数,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名称,制订、拟订各级治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拟聘人数;

2、各单位填写《东南大学五级、六级治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审批表》和《东南大学七级以下治理岗位设置与聘用审批表》,报学校审批;

3、被聘职员与学校签订《东南大学教职工聘用合同》。

(二)晋级聘用一样按以下程序进行:

1、学校公布空缺党政治理岗位职务(含调研员)和任职条件,全校公布聘请、竞争上岗、择优聘任;

2、学校按照治理岗位聘用工作程序择优聘用,确定与任职职务对应的治理岗位职级;

3、被聘职员与学校签订《东南大学教职工聘用合同》后正式上岗。

九、附则

(一)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本实施细则由组织部、人事处负责讲明。

 

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细则

(试行)

按照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治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形,为建立健全我校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和聘用制度,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工作考核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逐步提升工勤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程度,按照《东南大学岗位设置

与聘用暂行方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差不多原则

岗位设置与聘用坚持科学合理、优化结构、精干高效的原则,以增强运转效能、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实行严格操纵、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的运行机制。

二、实施范畴

全校各单位事业编制工勤技能岗位人员。

三、岗位设置

工勤技能岗位从一级至五级分为五个等级,依次分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对应关系见下表。

   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对应关系一览表

原等级

高级技师

技 师

高级工

中级工

初级工

现岗位级不

一 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五 级

按照规定,工勤技能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不超过教育部批准的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35%;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不超过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5%。

四、岗位任职差不多条件

(一)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科学进展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胜任设置岗位工作的能力、专业知识或技能;

(三)为人正派、廉洁,顾全大局,团结同志,有创新、主动、持续进取的工作热情,能坚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的工作作风;

(四)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躯体能够适应当设置岗位工作的要求。

五、岗位上岗条件和要求

(一)一级工勤技能岗位,通过高级技师等级考评,获得高级技师等级证书。

(二)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通过技师等级考评,获得技师等级证书。

(三)三级工勤技能岗位,通过高级工技术等级考核,获得高级工技术等级证书。

(四)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通过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获得中级工技术等级证书。

(五)五级工勤技能岗位,一样应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六、岗位聘用与程序

首次聘用和续聘按以下程序进行:

 1、各单位按照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岗位名称,制定各级工勤技能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拟聘人数,填写《东南大学工勤技能岗位设置与聘用审批表》,在规定时刻内列表上报后勤和产业岗位聘用与考核工作小组审核。

2、学校岗位聘用与考核委员会按照教育部批准的工勤技能岗位数,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形,拟定各单位的工勤技能岗位首聘数下达给各单位。

3、各单位公布工勤技能岗位数和任职条件。

4、个人申请,单位聘用与考核领导小组评议聘用。

5、被聘用人员与学校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并上岗工作,兑现相应的岗位工资。

(二)聘用有关事项:

1、工勤技能岗位的人员聘期为3年。

2、首次聘用时,凡符合工勤技能岗位任职差不多条件和要求的,均可聘用在相应岗位工作,超过岗位设置数的单位,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改革和产业的改制,今后逐步缩减。

3、因自身缘故未被聘用的,按照国家、江苏省及学校有关规定确定工资待遇或进行人事关系转移。

4、聘用期内获得上一级工人技术等级的人员,如本单位上一级技术岗位空缺,可实行补聘,聘用后重新签订聘用合同并上岗工作后兑现相应岗位工资。

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如有空缺,按照公布聘请、竞争上岗的形式择优聘用。

七、岗位聘期与考核

聘用期内,每年须对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进行工作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薪级工资不得晋升。

聘用期满,须对工勤技能岗位人员任职情形进行考核,并书面存档,考核结果作为续聘的要紧依据,不合格者将调整岗位、降级聘用或不再聘用。

八、附则

(一)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二)本实施细则由人事处负责讲明。

 

东南大学2007年专业技术岗位举荐条件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岗位设置数,各专业技术岗位之间的结

构比例,结合学校实际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成就、学术阻碍、学术资历等情形,制定本举荐条件。

一、差不多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躯体健康。

(二)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任职期间能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及治理任务,近三年年度工作考核合格以上。

(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术道德,治学严谨,主动参加社会公益工作。

(四)已获得拟聘岗位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举荐条件

(一)正高级一级岗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正高级二级岗位的举荐条件

1、不分任职年限,博士生导师,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1)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2)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3)长江学者奖励打算特聘教授;

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国家“973”首席科学家;

6)国家“973”领域咨询专家组成员

7)国家“863”领域专家;

8)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9)国家级有突出奉献中青年专家;

10)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获奖者;

11)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上第一获奖者;

12)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第一获奖者;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第一负责人;

14)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已任正高技术职务12年及以上,博士生导师;近8年以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具体要求为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已任正高技术职务5—11年,博士生导师,现承担重要的教学科研任务,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阻碍,近5年以来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具体要求为符合以下任意二项条件。

1)国家级科技奖(前四位)或省部级科技奖一等以上奖励(前二位);

2)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以上第一获奖者;

3)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以上奖励(前二位);

4)国家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国家“863”打算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支撑]打算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重大和重点项目、国防创新和国防重点预研基金项目)负责人;

5)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或发表SSCI或AHCI收录论文5篇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2篇。

以上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6)8项以上授权发明专利的要紧获得者;

7)国家“863”专家组成员;

8)国家总装备部专业组成员;

9)国内一级学会或国外重要学术组织的理事长或副理事长;

10)国家文科基地第一负责人;

11)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2)国家重点学科第一负责人;

13)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1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指导教师;

15)国家精品课程第一负责人;

16)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一负责人;

17)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

18)江苏省“333工程”一、二层次培养对象。

3、任正高技术职务年限不满五年,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从海外引进的拔尖人才,符合5-11年任职年限的举荐条件,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奉献者,可专门破格举荐;考虑部分学科的专门性(例如体育、外语、建筑、经管等),对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校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奉献者,可酌情放宽举荐条件。

以上均为正高级二级岗位的举荐条件,凡符合上述条件者均可申报举荐。

在岗位数批准后,是否聘任由学校聘任委员会按照岗位指标及被举荐者的业绩和表现决定,本条件仅适用于此次聘用。

(三)正高级三级岗位的举荐条件

1、任正高技术职务10年及以上,教学科研系列教授或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学术阻碍的学术骨干。

2、任正高技术职务4—9年,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省级以上突出奉献中青年专家、省部科技奖一等奖以上要紧获奖人或省部级人文社会学科领域最高研究成果奖获得者、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以上获得者、文科基地负责人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中心负责人、省部级重点学科的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有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紧负责人、省级(国家二级)以上学会要紧负责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的指导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打算入选者、江苏省“333工程”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优秀“双肩挑”人员等。

3、近年引进的少数拔尖、杰出人才,能够适当放宽举荐条件中任正高技术职务年限的要求。

(四)正高四级岗位的举荐条件

胜任学校教学、科研、实验等正高技术岗位工作,并较好地完成了本岗位工作任务者。

三、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举荐条件

(一)副高级五级岗位的举荐条件

1、专业技术岗位任副高职务10年及以上,承担重要的岗位职责并发挥重要作用者。

2、在专业技术岗位任副高职务5-9年,承担学校重要的教学科研职责,具有一定的学术阻碍、取得一定的学术成绩者,如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获得者;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以上获得者或省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最高研究成果奖的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教育部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学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省级优秀硕士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文科基地负责人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中心负责人等。

3、关于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青年教师,能够适当放宽举荐条件中的任职年限要求。

(二)副高级六级岗位的举荐条件

1、任副高职务7年及以上,并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2、任副高职务3-6年者,但承担了学校重要的教学科研职责,具有一定的学术阻碍、取得一定的学术成绩,如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获得者、省部级科技三大奖三等奖以上获得者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最高研究成果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者、教育部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学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获得者、博士生指导教师等。

3、关于取得突出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