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1687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Y13015DHV11SPC010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docx

KY13015DHV11SPC010暖通设计施工说明

 

 

 

 

 

 

 

 

 

HVACDesign&ConstructionInstructions

暖通设计施工说明

 

 

 

 

 

Project:

天津长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

造血干细胞库项目

 

Facility:

单体

实验楼

 

 

Discipline:

专业

暖通

 

 

Phase:

设计阶段

施工图

 

 

ProjectNo.:

工程号

KY13015

 

 

DocumentNo.:

文件编号

KY13015.D-HV-11-SPC-01.0

 

 

 

 

Revision

版本

0

 

 

Date

日期

2013-06-15

 

 

 

 

 

 

 

 

 

 

 

HebeiPetrochemicalDesignInstituteCo.,Ltd

 

Prepared设计:

 

 

河北石油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Checked校核:

 

 

 

 

化工石化医药建筑甲级证书编号:

A113000921

 

Approved审核:

 

暖通设计说明

1概述

本工程为实验楼的空调、通风、防排烟及采暖系统设计。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天津长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组织细胞研究中心项目

建设地点:

天津市

建筑面积(平方米):

4480

火灾危险性:

丙类

耐火等级为二级

3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高效空气过滤器GB/T13554-2008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201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1版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

及业主要求.

4设计参数

地点:

天津市。

5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9℃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8℃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29.4℃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9.8℃

室外平均风速:

2.2m/s

大气压力:

100520Pa

-冬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9.6℃

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56%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

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7℃

室外平均风速:

2.4m/s

大气压力:

102710Pa

6室内设计参数

洁净级别

区域

温度℃

相对湿度%

B级净化区

一层:

离心、DMSO、清洗等区域

二层:

无菌、阳性对照

22±2

20±2

55±10

50±10

D级净化区

一层:

二更、清洗区域

22±2

20±2

55±10

50±10

非净化区

一层:

值班室、门厅、培养室、标本室等区域

二层:

试剂、病毒检测等区域

24±2

20±2

55±10

50±10

7设计内容

8空调系统设计

本工程净化空调系统采用全空气风道式中央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风管材料采用优质镀锌钢板。

风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保温棉,难燃B1级。

净化空调系统空气经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后送入室内。

高效过滤器设置在送风系统末端的送风口内。

高效过滤器级别为H14。

换气次数:

D级≥20次/h;B级≥60次/h。

室内气流组织:

上送,下侧回。

净化空调系统通过对系统内各区域的送风﹑排风风量的合理设计和调节来达到各个不同房间之间以及室内外压差要求。

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采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内侧壁板采用镀锌钢板,外侧壁板采用彩钢板。

空调机组由进风段、初效过滤段、表冷段、加热段、风机段、加湿段、均流段、中效过滤段、出风段等组成。

加湿器采用蒸汽加湿器,以避免微生物滋生。

冷热源及参数:

空调热水系统加热用热媒为60/50℃热水,热水由换热器提供,换热器设置在二层空调机房内,换热用蒸汽由05#公用工程楼提供,蒸汽压力0.4Mpa。

空调冷源为7/12℃冷冻水,由05#公用工程楼提供。

加湿蒸汽采用0.1MP蒸汽,由05#公用工程楼提供的0.4MP蒸汽通过减压机构制得。

9净化区臭氧消毒设计

本次设计对于净化区的消毒,主要采用臭氧消毒方法;设置臭氧发生设备在空调机房内,采用外置式臭氧发生器,利用空调系统进行循环消毒。

相应的净化空调系统中设置不同工况的切换。

消毒排风系统也可适用于其他消毒方式的排风。

10通风系统设计

原辅料、钢瓶室设置墙式排气扇机械排风;

厕所、空调机房、配电间及低温储藏室设置离心风机机械排风;

配电间通风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厕所通风换气次数为16次/小时,空调机房通风换气次数为3次/小时,钢瓶间通风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

低温储藏室为事故排风,2/3底部排风,1/3顶部排风,通风换气次数为12次/小时。

风管材料采用镀锌薄钢板,风管防结露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复合保温材料,难燃B1级。

11排烟系统设计

一层走廊及洁净走廊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风量:

11400m3/h,系统编号:

Y3101

二层走廊设置机械排烟,排烟风量:

11350m3/h,系统编号:

Y3201

空调通风风管穿越防火墙、楼板、空调机房时需设置防火阀。

防火阀能将关闭信号送至火灾报警中心,进行监测。

风管系统的防火阀与送风机连锁。

空调通风设备电源与火灾报警中心联锁,当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切断电源。

走廊北侧靠窗侧采用自然排烟。

每层均分3个防烟分区。

防烟风量按照最大分区的120m3/h.m2计算,分别设置一层、二层各3个排烟分区。

排烟口和排烟风机的启停由火灾报警中心控制,排烟口及排烟防火阀需与排烟风机联锁,当排烟系统中的烟气达到280℃时,排烟防火阀关闭,排烟风机将立即关闭。

12空调系统自动控制设计

净化空调送风机设变频调速装置,根据测量送风总管上设定的设计风量来调节风机转速,保证送风量恒定,并起到有效节能作用。

空调系统设有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回/排风管上设定温湿度,(夏季)调节冷热盘管水量,(冬季)调节加热盘管水量及加湿器的蒸汽量,以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设计要求。

机组中过滤器设置压差开关,报警信号反馈至上位机;净化区主要工艺房间一个高效风口设置压差传感器,信号反馈至上位机。

净化系统新风管设置电动开关阀,与送风机连锁启停;主要工艺房间设置压差传感器,根据其反馈信号控制新风阀开度,从而维持区域压差恒定。

主要工艺房间设置温湿度监测及压差监控,其余部分房间设就地压差、温湿度显示仪表。

风管系统的防火阀与送风机连锁。

全空气空调系统排风机与送风机连锁启停。

开启时先开送风机,排风机延时开启;关闭时,先关排风机,后关送风机。

自控系统通过对风机、阀门的控制满足不同系统不同运行工况的要求。

空调机组的启停及运行状况反馈至上位机。

13采暖系统设计

厕所按舒适性采暖设计,设计温度为20℃。

其他设置采暖的房间均为防冻采暖。

防冻温度为5℃。

热源及参数:

采暖系统加热用热媒为75/50℃热水,热水由05#公用工程楼提供。

散热器采用铸铁散热器,椭四柱813型,型号:

SC(WS)TTZ4-642-6(8/10)(813)。

散热器高度813,宽度160,厚度58,接管中心距642mm,单片散热面积0.275m2。

耐压等级0.6MPa。

单片散热器散热量为:

=87.95

散热器支管连接方式为同侧上进下出。

散热器安装方式为明装。

14节能措施

自控系统的采用利于空调系统的合理运行和经济运行。

本工程内的净化空调通风系统的风机采用高效率的产品;因为本系统内末端送风装置设有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阻力会增大,从而会导致系统风量变小,以致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设置了变频器,可以根据系统阻力变化调节变频器的频率,从而维持系统风量恒定。

通过设置变频器,避免了通过风阀调节引起的能量损失,节省风机的耗电量。

另外,设置变频器可以实现软启动,避免了风机启动对电网造成的冲击。

本工程内的空调通风系统的保温材料采用低导热系数的橡塑保温棉,有效降低管道内冷热介质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从而起到节能效果。

15设计内容

A.空调部分

1)A3101

本系统为一层洁净区空调系统,洁净级别为B级,部分房间D级。

采用中央空调处理方式,服务于离心、DMSO等房间。

——A3101本系统内房间送风;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高效过滤器布置在送风末端。

总送风量60120m3/h。

——J31011该系统内部分房间排风。

风量16990m3/h。

——J31012该系统内消毒排风工况的排风。

风量24412m3/h。

——O3101臭氧发生器,发生量160g/h。

用于A3101系统。

2)A3102

本系统为一层普通区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服务于试剂、储物间等房间。

——A3102本系统内房间送风;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总送风量19880m3/h。

——J31021该系统内部分房间排风。

风量3700m3/h。

3)A3201

本系统为二层普通区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服务于洁具、AL等房间。

——A3201本系统内房间送风;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总送风量13770m3/h。

——J32011该系统内部分房间排风。

风量6200m3/h。

4)A3202

本系统为二层普通区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服务于质检、资料等房间。

——A3202本系统内房间送风;空调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总送风量17780m3/h。

——J32021该系统内部分房间排风。

风量2110m3/h。

B.通风部分

5)J3101

本系统为一层配电间排风系统。

J3101一层配电间排风机,风量880m3/h;

6)J3102

本系统为一、二层厕所排风系统。

J3102一、二层厕所排风机,风量为2720m3/h;

7)J3103

本系统为一层钢瓶室排风系统。

J3103一层钢瓶室排风机为防爆墙式风机,风量250m3/h;

8)J3104-1、J3104-2

本系统为一层原辅料排风系统。

J3104-1、J3104-2一层原辅料排风机为墙式风机,风量均为850m3/h;

9)J3105

本系统为一层低温储藏室排风系统。

J3105一层低温储藏室排风机,风量为46940m3/h。

C.消防排烟部分

10)Y3101一层1049-C洁净走廊、1016-E走廊排烟。

排烟风量9350m3/h。

11)Y3102二层2045-E走廊、2028-E走廊排烟。

排烟风量9300m3/h。

16公用工程耗量

空调冷负荷:

1003kW(7/12℃冷冻水)

空调热负荷:

537kW(60/50℃热水)

加热空调热水的蒸汽耗量:

906kg/h(0.4MPa蒸汽)

空调加湿蒸汽耗量:

199kg/h(0.1MPa纯蒸汽)

空调通风电力耗量:

173kW

 

暖通施工说明

1.综述

1.1本工程中的设备安装、管道及管件的制作、安装、检验,除应符合下列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本施工说明的要求: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2管道标高

1.2.1标高单位均为"米"。

图中标高均指相对标高,即相对于本层地坪的标高。

1.2.2除特别注明外,图中所标注的风管标高均为管底标高,配管标高为管中心标高。

1.3矩形风管尺寸标注为"宽X高",单位为"毫米"。

2.通风工程

2.1施工程序和施工配合

2.1.1通风施工人员应复核设备及其基础尺寸、土建留洞及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并密切配合土建施工。

有混凝土基础的设备必须待土建将基础面找平后方能进行安装。

2.1.2轻质吊顶内的风管安装和保温工程应在吊顶施工前完成,同时一般应在配管工程之前进行。

2.1.3空调通风系统类别:

本工程中的净化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为中压系统。

2.2通风、空调(包括净化)系统风管及附件的制作安装

2.2.1一般通风、空调系统风管采用镀锌薄钢板制作。

通风、排烟风管壁厚按GB50243-2002表4.2.1-1选用。

2.2.2矩形风管弯头采用内外弧形。

2.2.3法兰垫片:

空调通风系统采用闭孔海绵板,厚4~6mm,宽度同法兰,垫片擦洗干净后用粘结剂贴在法兰上,楔形接头。

2.2.4软接管:

通风及空调设备与风管连接以及风管穿越伸缩缝处均设软接管,软接管材料采用光面人造革,或涂胶帆布材质,凡未注长度者按150mm制作。

2.2.5风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并注明开关位置。

保温风管上的调节阀应采用保温型,净化系统风阀内表面应镀锌或喷塑处理。

2.2.6防火阀安装:

风管防火阀安装,参照07K103-2进行施工。

2.2.7风管清洗:

净化系统风管安装前先用中性清洗液将内表面洗刷干净,干燥后两端开口处用塑料薄膜和胶带密封,并贮存于清洁处,在安装前应防止风管内部被再污染。

2.2.8高效(亚高效)过滤器未待安装不得开箱,其安装必须在洁净室内各专业安装工程结束,洁净室清洗擦净,并全面清扫吹洗风道系统达12小时后才能进行。

2.2.9高效(亚高效)过滤器风口安装:

在吊顶上安装一般采用4点(一个标准型风口)或6点(1个半或2个标准型风口)带花兰螺栓吊杆拉紧的方式。

吊顶与风口翻边间用闭孔海绵橡胶密封垫。

2.2.10各类排气罩安装位置除本设计图中已有规定外,其它均根据工艺操作要求现场定位,风罩支架不得设在影响操作的部位。

2.2.11风管支吊架制作详见国家标准图集。

风管穿越屋面处应设防雨罩,露天设置的风机电机应加设防雨罩。

2.2.12空调箱的基础按空调设备厂的要求制作。

2.2.13现场组装的空调机组应做漏风测试,漏风率应符合GB50243-2002有关规定。

2.2.14风管系统在保温前应按其所属压力等级进行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规定。

2.2.15在空气处理机组的送、回、新风主管上、排风机前后、变风量阀和定风量阀前后需安装风量测定孔;风量测定孔安装位置前后应留有尽量长的直管段,测孔应采用不易锈蚀的材料制作,孔口应能封闭严密,参见06K131。

2.2.16风管内安装的防火阀需设检查口;为保证送风洁净度和过滤器使用寿命,应在风管适当位置设置清扫口。

设置在风管上的清扫口及检查口,应便于开关,密封良好,风管检查口的密闭垫料应采用软橡胶条或成型胶条制作。

检查口(清扫口)、检测孔位置由安装单位在规范范围内现场酌定,不再在图纸上另行标出。

2.3风管保温

2.3.1保温范围:

排烟系统风管需要保温。

2.3.2保温材料:

排烟风管采用离心玻璃棉保温。

2.3.3保温厚度:

排烟风管保温厚度40mm。

2.3.4保护层:

室外明露的保温风管用厚度为0.6mm的镀锌钢板或厚度为0.5mm的铝皮作保护层。

室外风管保护层接缝及螺钉孔用密封胶密封。

2.3.5刷漆:

所有系统镀锌钢板风管内外壁不刷漆,在咬口、铆钉等锌皮脱落处刷环氧防腐漆一道。

所有支吊架刷红丹防锈漆一道,灰色调和漆两道。

镀锌薄钢板保护层外壁不刷油。

3.配管工程

3.1施工配合:

凡管道穿墙、楼板处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预埋套管。

套管内径比管道外径大20~30mm,楼板套管上端应高出地坪50mm,墙面套管应与墙面两边的粉刷层相平。

穿屋面设防雨罩。

3.2配管工程一般说明及安装规定

3.2.1配管材料:

冻热水管公称直径小于等于DN40的管道一般采用镀锌钢管,公称直径大于等于DN50的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蒸汽及蒸汽凝水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冷媒管采用铜管;空调冷凝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

3.2.2蒸汽凝结水管道上用截止阀(法兰连接),一般冷冻水管道上当DN小于等于50mm时用截止阀,当大于等于65mm时用蝶阀;DN小于等于40mm的镀锌钢管用丝扣连接,DN大于等于50mm的管道用焊接连接,管道与阀门的连接按阀门接口形式用丝扣或法兰连接。

蒸汽凝结水管道均采用焊接连接。

无缝钢管与阀件作丝扣连接处采用加厚无缝钢管。

镀锌钢管及配件一般均以丝扣连接。

3.2.3管道坡度

冷热水管道坡度i=0.003,坡度逆流向向下。

蒸汽及蒸汽凝结水管道坡度i=0.005,坡度顺流向向下。

排水管道坡度i=0.01,坡度顺流向向下。

3.2.4配管要求

空调箱冷凝水排水管上均设U形水封管。

冷热水系统最高点安装排气阀。

冷热水系统最低点设排污阀。

空调箱表冷盘管冬季应能放空。

管道支吊架制作参见国标图集05R417-1。

3.2.5水压试验

蒸汽、热水采暖系统,试验压力为顶点工作压力加0.1MPa,且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系统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内压力降不小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

空调冷热水、冷却水系统,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最低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5MPa;系统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再将系统降至工作压力,外观检查无渗漏为合格。

凝结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

3.2.6管路清洗

试压合格后,应对管路进行清洗,直到排出水不含泥沙、铁屑并且水色不混浊为合格。

管道系统清洗时,水流应不经过所有设备。

清洗结束后卸下所有管道过滤器滤网,洗净后再装入。

3.3保温及刷漆

保温工程应在配管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3.3.1冷冻水供回水管道保温材料采用橡塑管壳,难燃B1级;蒸汽管道及蒸汽凝结水管道、采暖热水管道保温材料为防潮超细玻璃棉管套带夹筋铝箔贴面;排水管道防结露保温材料采用橡塑管壳。

3.3.2保温层厚度

不同介质的管道,其保温层厚度如下:

DN

管道

内介质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350

冷冻水管

20

25

30

30

32

32

35

35

38

38

38

41

41

41

41

热水管

35

35

35

35

40

40

40

40

45

45

45

50

50

50

50

排水管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蒸汽管及凝结水管

35

40

40

40

40

45

45

50

50

50

50

60

60

60

60

3.3.3保护层及隔汽层做法

机房及室内明露保温管道用0.5mm厚铝板作保护层,室外管道铝板保护层接缝处用密封胶密封。

3.3.4刷漆

保温管道刷漆:

管道保温前外壁刷红丹防锈漆二道。

管道色标与工艺一致。

不保温管道及设备刷油:

红丹防锈漆一道,调和漆两道,管道色标与工艺一致。

无缝钢管、镀锌钢管不刷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