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大气压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1817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大气压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节 大气压强.docx

第3节大气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知道大气压与高度、温度有关。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及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3、通过观察、探究,感知人类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情分析

大气压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对大气压强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学习第三章物态变化时,学生就已经知道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现在又已经学习了质量和密度、力、压力、压强、液体压强等基础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学习大气压强,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难点:

大气压的测定、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具:

多媒体课件、饮料瓶、气球、杯子、水、硬纸片、吸盘、广口瓶、鸡蛋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演示教材39页图乙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大气压的存在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39页—42页,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2、学生读完教材,交流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我们生活在大气中,大气有哪些特征呢?

⑵大气象液体那样有压强吗?

如果有,我们为什么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学生活动:

合作探究大气压的存在。

⑴、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

硬纸片掉下来

⑵、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2: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⑶、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让学生观察又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3: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教师:

刚才的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交流得出:

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和探究结果,说说生活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然后在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⑷如果把杯口密封起来,使空气不能进入杯中,像图示那样,我们能吸到饮料吗?

试试看

通过探究和体验让学生知道:

大气压确实存在。

(二)、大气压的测量

利用课件让学生看下面的图片,并思考图片对话内容

1、为什么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不用水而用水银?

 

2、利用课件演示下图:

托里拆利实验。

师生共同分析:

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与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P0=ρ液gh=13.6×103㎏/m3×9.8N/㎏×0.76m

=1.013×105Pa≈105Pa

3、让学生思考: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⑴、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⑵、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⑶、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⑷、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⑸、玻璃管顶部打一个小孔。

学生合作探究:

让学生自制气压计如图示,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让学生拿着瓶子从楼下到楼上,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交流、总结: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教师强调:

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

(三)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气压计①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方便,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

三、我的展示

1、大气压很大,为什么没有把房子压塌?

 

2、如图是一盆景自动供水装置,用一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

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水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而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

请你分析水不会全部流掉而能保留在塑料瓶中的原因。

四、测评

1、由于空气也受_____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_______方向都有压强。

2、著名的______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个实验是由________主持的。

3、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将玻璃管倾斜,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

A不变B变长C变短D无法确定

5、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瓶盖不易拧开,这主要是由于()

A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B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瓶口遇冷收缩D瓶盖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6、在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在某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原因是()

A玻璃管太长了B玻璃管放斜了

C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D玻璃管比较粗

7、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D用抽水机抽水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抽出灯泡内的空气

D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五、课堂小结

1、通过探究我们知道大气压客观存在

2、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3、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1.013×105Pa

4、大气压的变化

(1)海拔升高,大气压的值减小

(2)大气压的值冬天高夏天低,晴天高阴天低。

5、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6、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气压计①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方便,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

7、氧气瓶和灭火器上的气压计,也是一种无液气压计

板书设计

一、大气压的存在

1、概念: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这个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特点: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P0=1.013×105Pa

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

气压计①水银气压计比较准确,但携带不方便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

教后反思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_____________。

2、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_100℃(填“大于”或“小于”“等于”)

3、把墨水吸入钢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题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当胸廓容积缩小时,其内部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A、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C、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D、先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后大于1个标准大压

2、小刚用吸管吸饮料时,无论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

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吸管有孔B.大气压偏小C.吸管太细D.吸管插得太深

 

第4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飞机的升力由气体压强差产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动手做做,让学生体验飞机的升力是由气体的压强差产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对该节知识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刮大风的时候,门子上挂的门帘或窗户上挂的窗帘都会向外刮,对这些现象学生都很熟悉,只是没有理论基础,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语文诗句:

“八月秋风狂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引入新课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到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难点:

运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飞机升力成因及其他相关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

你们学过的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八月秋风狂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为什么狂风会卷掉茅屋上的茅草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课题----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学生阅读教材44----45页,了解什么是流体?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学生活动:

指导学生照图示那样吹硬币,然后思考:

⑴是什么力使硬币跳起来呢?

⑵让学生交流分析是:

硬币向上飞的时候只有空气和它接触,桌面不可能对它产生力的作用,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同使它向上运动?

⑶引导学生猜想: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流速有关?

3、手拿两张纸让它们自然下垂,且纸面平行。

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⑴现象:

纸往中间靠拢。

⑵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就越小。

⑶结论: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飞机的升力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小组合作完成45页想想做做,然后交流分析:

飞机机翼的形状如左图:

底平上凸在相等的时间里,机翼上下气流通过的路程不同,即气体的流速不同。

飞机机翼上面气流的速度大,气体的压强小;下面的气流速度小,气体的压强大。

因此在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

三、我的展示

1、如图火车和地铁的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请你说明为什么?

 

2、在航海中,不允许两船并肩前进,请分析说明其原因。

四、测评

1、下列关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正确认识是()

A、只适用于气体B、只适用于液体

C、适用于气体和液体D、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

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列现象中,可用这个原理来解释的是()

A、轻气球离开手后升向高空B、直升机悬停空中

C、人能够漂浮在死海海面上D、船只并排航行易发生碰撞事故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道: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所描写的物理现象。

课堂小结

1、流体: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飞机的升力:

来自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板书设计

1、流体:

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飞机的升力:

来自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教后反思

课后练习

1、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6所示的装置。

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0.2m,此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_____Pa.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__h2(选填“>”、“<”或“=”,取g=10N/kg).

2、如图3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___小,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___事故

3、如图,将两个气球用细线悬挂起来。

当用力向两个气球中间吹气时,两个气球会()

A、相互远离B、相互靠近C、保持不动D、以上都有可能

4、下图是一个自制的气压计,小红用托盘托着它从楼下到楼上,发现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高了。

(1)水柱高度变高的原因是因为瓶外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

(2)水柱高度变高后,瓶内气体体积增大,质量不变,瓶内气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