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1824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5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docx

测量学基础学习知识复习资料题

测量学综合练习题----选择题部分

练习一

1.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正倒镜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180°B0°C90°D270°

2.1:

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5mB0.1mmC5cmD50cm

3.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高差测量B距离测量C导线测量D角度测量

4.已知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220°,则其象限角为()。

A220°B40°C南西50°D南西40°

5.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B最小值C算术平均值D中间值

6.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A总为0B与路线形状有关C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D由路线中任两点确定

7.点的地理坐标中,平面位置是用()表达的。

A直角坐标B经纬度C距离和方位角D高程

8.危险圆出现在()中。

A后方交会B前方交会C侧方交会D任何一种交会定点

9.以下哪一项是导线测量中必须进行的外业工作。

()

A测水平角B测高差C测气压D测垂直角

10.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坐标原点B大地水准面C任意水准面D赤道面

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所有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12.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

 

A.

B.

C.

D.

13.矿井工业广场井筒附近布设的平面控制点称为()

A.导线点B.三角点C.近井点D.井口水准基点

14.以下不能用作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是()

A.一井定向B.导入高程C.两井定向D.陀螺定向

15.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三条等高线所表示的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MN的连线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

36.4m

A.36.6m

B.37.4m

C.37.6m

 

16.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不水平

D.竖轴不竖直

17.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

B.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级

C.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D.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18.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19.根据两点坐标计算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的计算称为()

A坐标正算;B导线计算;

C前方交会;D坐标反算

20.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相关参数将其在实地标定出来的工作是()

A导线测量;B测设;C图根控制测量;D采区测量;

1A;2D;3C;4D;5C;6A;7B;8A;9A;10B;

11A;12B;13C;14B;15A;16D;17B;18A;19D;20B;

练习二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A法线B铅垂线C经线D任意直线

2.1:

1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1mB1cmC10cmD0.1mm

3.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

A点的坐标B水平角C垂直角D视距

4.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60°,则其象限角为()。

A20°B160°C南东20°D南西110°

5.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A中误差B真误差C相对误差D系统误差

6.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反号平均分配B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C任意分配D分配给最大角

7.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B算术平均值C最小值D任意一个值均可

8.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

A导线测量B侧方交会C后方交会D前方交会

9.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A偶然性B统计性C累积性D抵偿性

10.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

A不随起算面而变化B随起算面变化C总等于绝对高程D无法确定

11.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

为()米。

A.-0.938     B.-0.466   C.0.466D.0.938  

12.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

173°58´58"、173°59´02"、173°59´04"、173°59´06"、173°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A.±4.5"B.±4.0"C.±5.6"D.±6.3"

13.已知A点坐标为(12345.7,437.8),B点坐标为(12322.2,461.3),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

A.45°B.315°C.225°D.135°

14.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A.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15.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16.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A.等高线平距B.等高距C.基本等高距D.等高线间隔

17.下面关于高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程是地面点和水准原点间的高差

B.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C.高程是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D高程是地面点到平均海水面的距离

18一井定向可以完成的工作是()。

A采区测量B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C导入高程D矿图编绘

19为了满足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在矿井工业广场附近布设的高程控制点叫()。

A近井点B井口水准基点

C导线点D贯通点

20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一般采用的是()。

A7″和15″级两种B30″和60″级两种

C一级导线D15″和30″级两种

1B;2C;3A;4C;5B;6A;7B;8D;9C;10A;

11C;12A;13D;14D;15C;16B;17B;18B;19B;20A

练习三

1.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

1000,则图上6.82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

A6.82米B68.2米C682米D6.82厘米

2.经纬仪在必要辅助工具支持下不能直接用来测量()

A方位角B水平角C垂直角D视距

3.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行绘图的工作通常称为()

A控制测量B水准测量C导线测量D碎部测量

4.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290°,则其象限角为()

A290°B110°C北西20°D北西70°

5.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A高B低C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D无法确定

6.水准测量中应使前后视距()

A越大越好B尽可能相等C越小越好D随意设置

7.由两点坐标计算直线方位角和距离的计算称为()

A坐标正算B坐标反算C导线计算D水准计算

8.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的一项是()。

A选点B测角C测高差D量边

9.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用()来表示的。

A高程值B等高线C任意直线D地貌符号

10.水准测量时在后视点A上的读数为1.226,在前视点B上的读数为1.737,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为()。

A1.226mB1.737C0.511mD-0.511m

11.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不水平

D.竖轴不竖直

12.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但投影后的长度有变化

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大

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13.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缩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

A.地图B.地形图C.平面图D.断面图

14.支导线及其转折角如图,已知坐标方位角

,则

()

 

A.186º01´00"B.6º01´00"C.173º59´00"D.353º59´00"

15.用经纬仪测竖直角,盘左读数为81º12´18",盘右读数为278º45´54"。

则该仪器的指标差为()

A.54"B.-54"C.6"D.-6"

16.地面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256.234,362.473),B(1246.124,352.233),则A、B间的水平距离为()m

A.14.390     B.207.070     C.103.535D.4.511    

17.某地位于东经130度40分30秒,则其所在的高斯投影6度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度

A.130B.129C.132D.128

18巷道中线标定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一井定向B经纬仪法C伪倾角法D假定坐标系统法

19以下不属于八大矿图的是()

A采掘工程平面图B井筒断面图

C工业广场平面图D等高线图

20以下几种方法中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以采用的是()

A导入高程B水准测量

C极坐标法D测回法

1B;2A;3D;4D;5A;6B;7B;8C;9B;10D;

11D;12B;13C;14B;15B;16A;17B;18B;19D;20C

练习四

1.1:

10000地形图上一段1.23cm线段对应的实地距离是()。

A1230mB123mC12.3mD1.23m

2.经度和纬度用于表示点的()。

A地理坐标B直角坐标C高程D高差

3.水准测量时在后视点A上的读数为1.456,在前视点B上的读数为1.212,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hAB为()。

A2.668mB1.456mC–0.244mD0.244m

4.已知线段AB方位角为220°,则线段BA的方位角为()

A220°B40°C50°D130°

5.由一条线段的边长、方位角和一点坐标计算另一点坐标的计算称为()。

A坐标正算B坐标反算C导线计算D水准计算

6.闭合导线在X轴上的坐标增量闭合差()。

A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B与导线形状有关C总为0D由路线中两点确定

7.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

A比例符号B半依比例符号C地貌符号D非比例符号

8.在未知点上设站对三个已知点进行测角交会的方法称为()。

A后方交会B前方交会C侧方交会D无法确定

9.两井定向中不需要进行的一项工作是()。

A投点B地面连接C测量井筒中钢丝长度D井下连接

10.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

A坐标原点B任意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赤道面

11.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

A.高程相等的点在同一等高线上

B.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

C.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或合并

D.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12.下面关于非比例符号中定位点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几何图形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图形中心

B.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则该点即为定位点

C.宽底符号,符号定位点在符号底部中心

D.底部为直角形符号,其符号定位点位于最右边顶点处

13.下面关于控制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E.国家控制网从高级到低级布设

F.国家控制网按精度可分为A、B、C、D、E五等

G.国家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H.直接为测图目的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

14.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2mm,则A点高程为()

D.36.4m

E.36.6m

F.37.4m

G.37.6m

 

15.如图所示支导线,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转折角如图,则CD边的坐标方位角

为()

 

A.

B.

C.

D.

16.三角高程测量要求对向观测垂直角,计算往返高差,主要目的是()

A.有效地抵偿或消除球差和气差的影响

B.有效地抵偿或消除仪器高和觇标高测量误差的影响

C.有效地抵偿或消除垂直角读数误差的影响

D.有效地抵偿或消除读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17.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E.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F.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G.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H.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I.

18.水准测量时对一端水准尺进行测量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A对中----整平-----瞄准----读数A整平----瞄准----读数----精平

C粗平----精平----瞄准----读数D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19.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A实现井上下平面坐标系统的统一B实现井上下高程的统一

C作为井下基本平面控制D提高井下导线测量的精度

20.井口水准基点一般位于()。

A地面工业广场井筒附近B井下井筒附近

C地面任意位置的水准点D井下任意位置的水准点

1B;2A;3D;4B;5A;6C;7D;8A;9C;10C;

11A;12D;13B;14A;15B;16A;17C;18D;19A;20A

练习五

1.测量工作主要包括测角、测距和测()。

A高差B方位角C等高线D地貌

2.1:

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A2mB20cmC2cmD0.1mm

3.以下不属于基本测量工作范畴的一项是()。

A高差测量B距离测量C导线测量D角度测量

4.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北西30°,则其坐标方位角为()。

A30°B330°C150°D210°

5.边长测量往返测差值的绝对值与边长平均值的比值称为()。

A系统误差B平均中误差C偶然误差D相对误差

6.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反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B平均分配C随意分配D同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7.通常所说的海拔高指的是点的()。

A相对高程B高差C高度D绝对高程

8.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观测未知点的交会方法是()。

A前方交会B后方交会C侧方交会D无法确定

9.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A10″B30″C17.3″D5.78″

10.已知线段AB的方位角为160°,则线段BA的方位角为()。

A-120°B340°C160°D20°

11.下面关于中央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央子午线又叫起始子午线

B.中央子午线位于高斯投影带的最边缘

C.中央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D.中央子午线经高斯投影无长度变形

12.下面哪个算式是表示视线倾斜时视距测量所得出的水平距离()。

A.

  B.

  C.

D.

13.下面关于铅垂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铅垂线总是垂直于大地水准面

B.铅垂线总是指向地球中心

C.铅垂线总是互相平行

D.铅垂线就是椭球的法线

14.用水准测量法测定A、B两点的高差,从A到B共设了两个测站,第一测站后尺中丝读数为1234,前尺中丝读数1470,第二测站后尺中丝读数1430,前尺中丝读数0728,则高差

为()米。

A.-0.93B.-0.466C.0.466D.0.938 

15.支导线及其转折角如图,已知坐标方位角

,则

()

 

A.186º01´00"   B.6º01´00"  C.173º59´00"D.353º59´00" 

16.下面放样方法中,不属于平面位置放样方法的是:

()

A.直角坐标法 B.高程上下传递法C.极坐标法  D.角度交会法

17.矿井工业广场井筒附近布设的平面控制点称为()。

A.导线点B.三角点C.近井点D.井口水准基点

18.以下不能用作矿井平面联系测量的是()。

A.一井定向B.导入高程C.两井定向D.陀螺定向

19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一般采用的是()。

A7″和15″级两种B30″和60″级两种

C一级导线D15″和30″级两种

20水平角测量通常采用测回法进行,取符合限差要求的上下单测回平均值作为最终角度测量值,这一操作可以消除的误差是()。

A对中误差B整平误差C视准误差D读数误差

1A;2B;3C;4B;5D;6A;7D;8A;9C;10B;

11D;12C;13A;14C;15B;16B;17C;18B;19A;20C

练习六

1.大地水准面是通过()的水准面。

A赤道B地球椭球面C平均海水面D中央子午线

2.一段324米长的距离在1:

2000地形图上的长度为()。

A1.62cmB3.24cmC6.48cmD16.2cm

3.一井定向主要用于()工作中。

A矿井平面联系测量B矿井高程联系测量C控制测量D碎部测量

4.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南西40°,则其方位角为()。

A140°B220°C40°D320°

5.导线计算中所使用的距离应该是()。

A任意距离均可B倾斜距离C水平距离D大地水准面上的距离

6.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A等高距B等高线平距C计曲线D水平距离

7.根据图纸上设计内容将特征点在实地进行标定的工作称为()

A直线定向B联系测量C测图D测设

8.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未知点上分别设站,向另一个已知点进行观测的交会方法是()

A后方交会B前方交会C侧方交会D无法确定

9.以下测量中不需要进行对中操作是()。

A水平角测量B水准测量C垂直角测量D三角高程测量

10.角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误差属于()。

A中误差B系统误差C偶然误差D相对误差

11.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12.下图为某地形图的一部分,各等高线高程如图所视,A点位于线段MN上,点A到点M和点N的图上水平距离为MA=3mm,NA=7mm,则A点高程为()

A.26.3m

B.26.7m

C.27.3m

D.27.7m

13.下面关于高斯投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投影的长度无变形;

B.离中央子午线越远,投影变形越小;

C.经纬线投影后长度无变形;

D.高斯投影为等面积投影;

14.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要求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是为了()

A.消除或减弱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旋转轴误差影响

B.消除或减弱仪器升沉误差的影响

C.消除或减弱标尺分划误差的影响

D.消除或减弱仪器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影响       

15.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操作的关系是()。

A.互相影响,应反复进行B.先对中,后整平,不能反复进行

C.相互独立进行,没有影响D.先整平,后对中,不能反复进行

16.地面两点A、B的坐标分别为A(1256.234,362.473),B(1246.124,352.233),则A、B间的水平距离为()m

A.14.390     B.207.070     C.103.535D.4.511    

17.用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采用正倒镜方法,下面哪个仪器误差不能用正倒镜法消除()

A.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B.竖盘指标差

C.横轴不水平

D.竖轴不竖直

18.以下工作不属于矿山测量工作范围的是()。

A.贯通测量B.一井定向

C.图根控制测量D.中线标定

19.井下巷道的腰线标定不能用()进行标定。

A.罗盘B.经纬仪C.水准仪D.半圆仪

20.腰线标定的任务是()

A.保证巷道具有正确的坡度  B.保证巷道掘进方向的正确

C.满足采区控制需要D.在两井定向中应用

1C;2D;3A;4B;5C;6A;7D;8C;9B;10C;

11C;12B;13A;14D;15A;16A;17D;18C;19A;20A;

练习七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是()。

A赤道B地球椭球面C大地水准面D中央子午线

2.在地形图中,地貌通常用()来表示。

A特征点坐标B等高线C地貌符号D比例符号

3.控制测量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A高低级任意混合B不同测量工作可以采用同样的控制测量

C从高级控制到低级控制D从低级控制到高级控制

4.已知某直线的象限角为南东40°,则其方位角为()。

A140°B220°C40°D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