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049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4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docx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问题

三、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概述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历史沿革

作为在地方具体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的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甘

肃农发行),从1994年12月成立以业,经过近19年的发展,己进入了全范围的

支农时期,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1994年至1998年,为甘肃农发行信贷业务发展的起步阶段,甘肃农发行接

收了由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划转的212亿元贷款,建立了

省级分行、地(市)分行、县支行四个层级的机构体系,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业务

范围,初步建立了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工作机制,加大了对国家扶贫攻坚和

农业综合幵发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力度,平均每年投放资金169亿元,为促进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收购资金封闭管理阶段

1998年至2004年,为甘肃农发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推进和实现阶段。

1998

至1999年,伴随着国务院推进粮食流动体制改革和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甘肃农

发行开始专职从事粮棉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工作,国务院对农发行业务范围进行了

调增,将农业开发、扶贫等专项贷款以及粮棉企业加工和副营业务贷款划转有关

商业银行。

甘肃农发行围绕收购资金封闭管理这一中心任务,适应粮棉流通体制

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全面加强信贷管理,基本实现了当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

从根本上解决了围绕各级党政多年的粮棉收购“打白条”和“卖难”问题,保护

了种粮(棉)农民的利益,确保了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和粮食安全,促进了

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大力推进内部规范化管理,向中央银行借

款和国家财政补贴逐年减少,初步实现了保本经营。

3、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阶段

2004年7月,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农发行深化改革,行政色彩

要逐步减少。

农发行要按照现代银行要求,逐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建立内控机

制,不断降低财务成本,全面防范化解风险,努力提高经营效益。

这一阶段,甘

肃农发行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外部看,粮棉购销市场全面放幵,购销主体多

元化加速形成,粮棉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农发行的客户基础和经营环境发生重大

变化,执行政策和防控风险难度加大;从内部看,甘肃农发行业务范围狭窄,支

农功能单一,传统业务萎缩,经营效益低下,体制机制陈旧,管理手段落后,严

重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甘肃农发行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为契机,从服从

和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出发,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银行管理经验,于2005

年初制定了三年内部综合改革纲要,确定了按现代银行要求打造甘肃农业发展银

行和建设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战略目标,并结合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

题,把拓宽业务范围、提高经营效益和内部综合改革作为工作重点。

2007年末,

已完成各项改革目标,现代银行的体制机制雏形基本建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三农”发展的新形势新任

务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新要求,农发行在确保粮棉油收储不出大问题的基础上,

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支农功能,实现了

业务发展的新突破,进入宽领域、深层次、全范围支农新阶段。

行职责经历了专业领域支农、专司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与管理和全范围支农

三个阶段。

目前,甘肃农发行业务范围由原来的专司粮棉油购销扩大到农、林、

牧、glj、渔业和农业综合幵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涉农领域,基本涵盖了

农业农村的各个方面。

贷款主要包括1年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至3年的

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5至10年的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

(1)传统信贷业务

传统信贷业务属甘肃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以来幵办一直延续至今的业务。

主要

包括:

用于解决从事中央储备粮油经营管理的粮食企业执行中央储备粮计划的资

金需要发放的贷款;为支持粮食企业经营省、市和县级储备粮油而发放的贷款。

为支持企业开展粮食调控业务而发放的收购资金贷款。

在国家粮食储备业务以外,

企业从事政府委托的粮食政策性购销业务贷款。

向企业发放的用于自主收购稻

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品种所需资金的贷款。

向企业发放的用于在国内油

料收购市场自主收购油菜籽、花生、芝麻、胡麻、油葵、油茶、油橄揽和棉籽所

需资金的贷款。

向企业发放的用于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户企业购入粮食和按照

国家调控政策进口粮食所需资金的贷款。

依据国家政策规定,为以粮食为主要原

材料,通过加工转化方式,实现粮食转化增值的粮食加工企业自主购进粮食所需

资金,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其他流动资金所提供的贷款。

依据国家政策规定,

以油料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加工转化方式,实现转化增值的油脂加工企业自主购

进所需资金,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其他流动资金所提供的短期贷款。

向从事

棉花流通的企业发放的用于解决企业棉花经营资金需要的短期贷款。

为支持客户

执行国家及地方棉花储备任务而发放的贷款。

为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支持

棉花收购,促进产销衔接,维护棉花市场稳定,由农发行自主发放、风险自担的

贷款。

(2)新幵办信贷业务

国务院2004年57次常务会议以来,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

的银行”市场定位的确立,甘肃农发行业务由单层面、相对封闭的支持粮棉油购

销向多方位、宽领域支农转变,又相继幵办多类商业性贷款和中长期政策指令性

贷款业务。

主要包括:

从事粮油流通的企业发放的用于解决企业粮油经营资金需

要的短期贷款。

向粮食企业发放的,专门用于粮食企业为履行收购合同,预付给

种粮农户部分生产性资金所需的贷款。

为解决粮食经营企业在仓储设施建设过程

中自有资金不足而发放的中长期贷款。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为履行棉花收购订

单而预付给棉花生产者生产性资金发放的贷款。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从事棉花

良种繁育、经营等业务发放的贷款。

为推进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支持棉花企

业技术升级、技术设备改造项目设备投资所发放的贷款。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

从事国家和地方化肥储备、地方糖储备、国家和地方肉储备、国家羊毛储存等商

业储备业务发放的贷款。

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进行食糖收储、轮换、移库等发

放的贷款。

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稳定,维护农民利

益,为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从事化肥、农药、农膜、农机

具、农用燃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和销售而发放的贷款。

依据国家政策规定,对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的,用于包括流动资金以及技术改造、仓储等农用设施

建设和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所需的中长期贷款。

为解决农业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过程中的资金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为支持农业、林业、畜牧、渔业、水利等领域

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而发放的贷款。

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在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农村能源和环境设施建

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而发放的贷款。

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

改造、农业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

方面的资金需求而发放的贷款。

为配合国家构建幵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

体系,推动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新农村建设,对符合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条

件的企业从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业务发放的贷款。

(3)中间业务

甘肃农发行中间业务已从单一支付结算业务发展到代理保险、委托业务、担

保业务、国际业务、咨询顾问、投资业务等多业务品种。

目前,甘肃农发行与人

民财险、太保、平安、国寿财险、大地等5家财险公司和人民人寿、新华人寿等

2家寿险保险公司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代理所有企业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等。

在支付结算方面,主要有国际结算、承兑汇票、贴现票据三个种类。

在结算手段

上,综合业务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已全面上线运行,

信用卡、网银、POS收单业务和收购资金非现金结算方式全面推广。

截止2012

年12月末,全行累计办理牡丹金山卡2103张、客户商务卡11张,安装企业收

单POS机8台,开立网银账户134户,累计通过网银办理结算业务达15.76亿元,

缓解了收购旺季甘肃农发行现金供应压力。

国际结算业务目前开户企业56户,

累计幵立外汇账户120户,涉及美元和港币两个币种,累计结算金额2.55亿美

元。

投资业务已涉及直接投资、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农产品期货、农业保险、

融资担保等方面,已幵办了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即将幵办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特

色农业区域发展基金,这将成为甘肃农发行今后支农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2、业务性质

农发行的信贷业务按照贷款性质分为政策性指令贷款业务、政策指导性贷款

业务和商业性贷款业务。

这三类业务虽然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管理等方

面存在差别,但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1)政策性指令性贷款

政策指令性贷款是执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粮棉宏观调控任务发放的、财政部门

对贷款予以利息补贴或补偿、贷款损失予以弥补的贷款。

贷款对象由国家有关部

门按政策事先确定。

在信贷政策和贷款管理上,将执行国家政策放在首位,按照

国家指令性计划保证承贷主体所需信贷资金的及时足额供应。

主要采取信用贷

款,执行贷款基准利率,实行严格贷款期限管理。

是农发行贷款业务发展的特色

之一。

主要贷款品种:

①中央储备类贷款;②地方储备类贷款;③调控类贷款。

调控类贷款是农发行为各级政府采用储备之外的手段对粮棉油市场进行调控所

需资金而发放的贷款。

目前这类贷款主要是最低收购价贷款,用于支持粮食主产

区粮食企业接受政府指令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2)政策指导性贷款

政策指导性贷款是指甘肃农发行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开展经营而

发放并自担风险的贷款。

政策指导性贷款既有一定的政策性,又由农发行自担风

险的贷款,是农发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妥善处理好执行政策和防控风险的关

系,主要用于满足承贷主体自主从事粮棉油收购和农业农村中长期基础设施建设

的合理资金需要。

主要贷款品种:

①粮油收购、调销贷款;②棉花收购、调销贷

款;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④农业综合开发贷款;⑤县域城镇建设贷款;⑥

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

(3)商业性贷款

商业性贷款是指甘肃农发行在业务范围内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贷款。

贷款

对象由甘肃农发行自主选择、择优扶持,贷款用途根据客户需求、风险承受能力

和效率优先原则自主决定,贷款计划量力而行。

主要包括:

①粮油流转贷款、粮

油合同收购贷款;②粮食仓储设施贷款;③粮油加工企业贷款;④农业科技贷款;

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⑥化肥、肉类、羊毛储存以及地方储备糖等商业储

备贷款;⑦棉花预购贷款、棉花良种贷款、棉花流转贷款、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

造贷款;⑧农业生产资料贷款;⑨农业小企业贷款。

3、发展现状

2012年12月末,甘肃农发行的信贷业务总体上趋于平稳和均衡,信贷资产

结构和存贷占比更趋合理,经营效益稳步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金融

服务不断改善,风险管控能力明显增强。

各项贷款余额433.78亿元,各项存款

余额45.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1亿元,不良贷款率0.25%,实现账面利润8.24

亿元。

政策指令性、政策指导性、商业性贷款之比为23:

64:

13,短期贷款与

中长期贷款之比由2006年末的98:

2调整到46:

54。

在组织架构上,实行审贷

分离,前后台制约。

在贷款流程上,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和贷前调查评估、贷中

审查审议、贷后监测清收三个中心、实行有权审批人制度和信贷业务全面责任管

理、贷款尽职管理,规范了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及

责任,形成了客户经理调查、专职信贷人员审査、独立审查官审查、贷审委审议、

有权人审批、客户经理贷后管理的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在授权管理上,实行总

行一级法人体制下的授权管理体制,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上收到二级分行;省分

行通过分级授权和转授权,确定辖内各级行各类贷款的审批权限。

在授信管理上,

对与我行建立信贷关系的客户实行内部授信管理,在内部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的指

导下,根据客户申请使用信贷产品的种类及需求,分别核定单笔贷款额度、最高

限制额度;符合公开授信条件的,核定最高公开综合授信额度。

在风险管理机制

上,坚持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区别对待,实行贷款风险十二级分类,建立了

贷款风险监测预警、定期排查、及时报告、风险提示、清收处置等制度。

(三)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的主要特点

1、粮棉油收储的主办银行

粮棉油收储信贷业务是甘肃农业发展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

己经成为立行之本,积累了其他银行所无法比拟的信贷管理实践经验和客户忠诚

度,已经成为粮棉油收储信贷业务的主办银行。

近几年来通过及时足额供应收储

资金,支持甘肃省地方粮棉油收购,确保了粮棉油收购和各项储备工作顺利进行,

保护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市场稳定,全省没有发生农

民"卖粮难”“卖棉难”和给农民“打白条”问题。

据统计2006-2010年,甘肃

农业发展银行累放粮棉油收储贷款532.7亿元,支持收储粮油236.3亿公斤,棉

花1066万担。

支持收储的粮食占到每年商品量的50%,棉花占到每年总产量的

60%,在省内各家金融机构中支持粮棉油收储的信贷市场份额达到90%以上,

稳居“龙头老大”的位置。

同时,积极支持化肥、农资、肉类等专项物资的淡储

旺销,有效调节和平衡市场供应。

目前,甘肃农发行支持的从事粮食收购业务的

贸易企业和加工企业达到121户,收购点基本覆盖了全省各县区。

通过信贷支持,

培育了一大批粮食加工骨干企业。

如2004年以来,甘肃农发行累计向甘肃红太

阳面业集团投入信贷资金约16亿元,支持其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发

展成为今天的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面粉实际加工能力名列全国同行前20名。

2、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银行

近几年来,甘肃农发行把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该行的历史使命和

树立“支持新农村建设银行”品牌形象的重点工程,业务重心向市级以上政府投

融资客户倾斜,支持各级政府关注、社会效益显著、符合民生要求的在建和续贷

项目。

重点支持了黄河、长江支流以及黑河、疏勒河、白龙江流域小水电建设、

酒泉风电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兰州新区、武威、白银、定西、天水、庆阳

等市的县域城镇建设,贷款项目基本覆盖了甘肃48个县市区。

据统计2007-2011

年累放中长期贷款260亿元,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5个,遍布14

个市州的近80个县区。

重点支持新建和改造全省城乡道路2723公里,增加清洁

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47万千瓦;改良土地和新增良田7000亩,新建防渗渠道

7200米,修缮疏凌沟渠17万米,增加绿地面积70万平方米;新增供排水管道9

公里,新增供暖面积157万平方米,解决了3万乡镇学生上学和40万城乡居民

就医问题;收储整理土地3.68万亩,间接支持新增农民住房13.9万平方米。

如:

甘肃农发行为支持兰州新区建设,向兰州新区土地储备中心发放贷款4.8亿元,

支持兰州新区储备土地6487亩。

项目涉及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土地幵发整理

等。

贷款本项目对拆迁农民实行拆一换二的政策,一套安置房农民自住,另一套

经营或出租,达到失地不失收入的目的;能够使1.3万农民全员参保,实现养老

无忧。

中药材、果蔬、草食畜牧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甘肃农发行采取“龙头+基地+

农户”的模式,以支持精深加工为重点,2007-2011年累放流动资金贷款97.19

亿元,同比增加70亿元,增长257%。

支持176户企业收购加工各种特色农副产

品560.93万吨,约占这些产业商品量的50%。

在全省263户省级以上重点龙头

企业中,甘肃农发行支持的占到45%。

其中在马铃薯、啤酒大麦、玉米制种、果

蔬等领域该行信贷投入已起到主导作用。

重点支持的超兴马铃薯淀粉、德农种业、

长城浓缩果汁、通达果汁、华瑞麦芽、紫轩葡萄酒、华玲千酪素、敦煌种业、扶

正制药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

民增收致富。

在该行持续有效的信贷支持下,“六大特色产业”已发展成为甘肃

的富民产业和品牌优势。

其中:

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玉米杂交

制种占全国用种量的50°/^以上,啤酒大麦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

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全省地产当归、党参、黄甚等主要中药材产量占

全国的70%以上,年交易量18万吨,出口量占全国的25%。

如:

对以定西市为

主产区的马铃薯产业,该行从2005年幵始,逐步对马铃薯科研育种、精深加工、

储藏销售等整个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的信贷支持,促使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已成为定西强市富民的朝阳产业。

4、积极发放贴息贷款

甘肃农发行与甘肃省农业综合幵发办公室合作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

贷款工作,对国家确定的农业综合开发县内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种植养殖基地项

目、流通设施项目的固定资产贷款进行了贷款贴息。

该类贷款期限一般在5年以

内,贴息期限一般为3年,单个项目年贴息额度不变。

利率和利息执行人民银行

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

贷款额度一般在500万元-6000万元之间。

截至目前,全

省已经贴息的有兰州庄园乳业、天水众兴菌业等150个企业,贷款23.7亿元,

贴息478万元。

5、着力搭建银政银企信贷支农的合作平台

把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信用优势与各级政府的组织优势和企业的产业优势结合

起来,是甘肃农发行长期探索的信贷支农有效途径。

该行多年来在深化与14个

省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合作意向、与8个市州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60多个

县区政府进行项目对接的基础上,重点促成总行与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备忘

录》,构建了在信贷支农、组织存款、处置化解不良贷款、整治农村信用环境等

多领域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

与省公投公司、中储粮兰州分公司、江苏雨润集团、

甘肃农垦、敦煌种业等集团客户建立紧密性合作关系。

与1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

合作,与省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四)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与涉农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特征比较

目前,甘肃农村市场主要形成了农发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为主的组织体系。

甘肃农发行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既有同质性,但也在经营目标、

资金来源、目标客户、贷款方式、组织体系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如:

甘肃农发行是以运用政策性金融手段贯彻落实政府农业产业政策为主要

目标,保本微利,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

档次基准利率,普遍低于商业银行上浮后的贷款利率,只办理涉农对公业务,不

吸收个人储蓄存款,中间业务起步较晚,结算工具比较单一,这些都是区别于商

业银行的一个显著特点。

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主要

目标,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所有结算业务,信贷支持的范围比较广,

办理对公对私业务,中间业务比较发达,结算工作比较丰富。

甘肃农村信用社是

以地方政府参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自身经营效益为

主要目标,在贷款利率的执行上更为灵活,上浮的幅度也比较大,办贷流程比较

简单,管理相对粗放,信贷业务范围主要涉农,但又不局限与“三农”,在各个

县域均具有众多的经营机构及网点。

1、政策优势

党的十八大对“三农”工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加快发展现

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

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

作会议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加大投

入,理顺价格,增加补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储等政策。

2013年中央1号

文件明确要求“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

在这些大的政策背景之下,

作为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支农信贷业务的农业政策性银行-甘肃农业发展银行的政

策优势更加明显。

同时,随着甘肃省“3341”项目工程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

动计划的全面实施,今后全省稳粮增收、“四化同步”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的

投资需求将持续旺盛,该行发展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加之西部大开发以及“扩

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甘肃省以路网、电网、水网以

及农村小城镇建设为特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升温,农业、新能源产业化进

程进一步加快,也为该行加快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撑。

2、利率优势

由于甘肃农发行经营目标为执行政策、保本微利,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公

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普遍低于商业银行上浮后的贷款利率,不与所支持的

企业争利,一定程度上为本来就利润空间比较窄的涉农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经营环

境和较低的融资成本。

而商业银行对涉农企业按照规定均要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同

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幅10%-15%的利率水平来放贷,很大程度上挤

压了涉农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吸引资金流入“三农”领域。

这也是甘肃农发

行在与商业银行竞争中对涉农企业的最大优势。

如:

按现行1笔5000万元的贷

款,期限1年,按人民银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计算,甘肃农发行年

计收利息应为300万元。

同笔贷款,按上幅15%计算,商业银行年计收利息应

为345万元。

3、业务优势

甘肃农发行长期从事与“三农”有关的金融业务,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

的涉农金融业务运行体系,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业务经营基础,

对粮棉油市场信息和粮棉油客户资源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农、林、牧业和财

政等政府部门长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成为粮棉油收购

加工和新农村建设的专业银行,加之该行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新业务贷款项目

储备库,为业务发展提供了丰富地项目支撑。

这些都是商业银行无法相比的,也

是近20多年来商业银行为什么没有大规模介入该行传统和优势业务领域的主要

原因之一。

4、机构优势

甘肃农发行是唯一将机构延伸到了县域的政策性银行,网点优势明显,机构

设置比较合理,网点覆盖率高。

目前,农发行甘肃分行共有员工1400多人,人

均盈利水平居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前列。

分支机构58个,其中:

省分行1个,市、

州分行14个,县级支行43个。

在没有分支机构的39个县大多派驻了客户服务

组或客户经理,其中3个无机构县已延伸了会计结算业务。

而甘肃农业银行共有

员工2.1万人、甘肃农信社共有员工1.2万人,在每个县都设立了支行和数量众

多的营业网点。

因此,相对于农行、农信社等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农发行的机构

设置又比较精简,成本低、包褓轻,在经营管理中处于有利位置。

四、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4年以前,农发行从事的业务品种较为单一,经营模式基本是支持粮棉

油企业购销加工,经营宗旨也不以盈利为目标,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考虑适当

经济效益。

2004年以来,农发行逐步拓宽了业务范围,全面涉足农业农村各领

域,通过调结构、促发展、强管理、控风险,初步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

效益相统一。

但随着业务发展到新的阶段,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

问题,在政策定位、资本金、经营管理、内控建设、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明显

不足,亟待解决和改进。

具体表现为:

(-)甘肃农业发展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内部问题

1、部分分支机构信贷业务发展的理念欠科学

目前,甘肃农发行所辖分部分支机构还存在以下一些不适应信贷业务发展的

理念:

一是存在重信贷业务发展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