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171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docx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模块诊断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总第二次)模块诊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40分钟考查范围:

综合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诗歌与盛唐气象

周成芳

①李白,作为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②没有盛唐,就不会产生李白。

③天才人物左右不了时代的步伐,恰恰是随时代的推移,才不断有所谓的天才出现。

我们的目标不是用主要天才人物来界定时代,而是用那一时代的实际标准来理解、正视最伟大的诗人。

④从环境、时代的背景出发,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一个艺术家家族的杰出代表。

有如百花盛开的园林中的一朵更美艳的花,一株茂盛的植物的“一根最高的枝条”,而在艺术家族背后还有更广大的群众。

⑤唐诗在开元、天宝盛世全面繁荣。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等,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后人对此时期的唐诗有许多的评论,概括地说就是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

作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诗人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

李白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包容了那个时代所拥有的特色,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反映了那个时代昂扬的精神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讲,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⑥自公元624年唐王朝一统中国,经过太宗、高宗、武则天、玄宗前期一百年的持续发展,唐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的朝代。

国力的强盛,政策的开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儒、道、佛三家思想并行发展,这一切为唐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盛唐的士子们因此对人生普遍抱有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态度,集自信与狂傲于一身。

在李白身上更具有理想色彩,使其成为盛唐精神的一个标志。

如李白的《客中作》全诗写得豁达开朗、一泻无余,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⑦唐代这样一个兴旺发达的社会,生活本身就容易激起人们的诗情,而在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诗人又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而即使是在平常的、习见的生活中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

如李白的《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为乐府旧题,是六朝时南方著名的情歌,多抒写少女对情人的思念,表达真诚缠绵的爱情。

语言自然清新,明白如话,流丽婉转。

唐诗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它繁荣昌盛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美,也表现了这样一个时代中人们比较健康昂扬的精神状态。

⑧李白的豪放洒脱的个性魅力在当时不是孤木,不是独一无二的,只是由于他天生的气质融入这个时代更具典型性。

但这不是说否认李白的天才。

他是天才!

艺术家需要一种必不可少的天赋,便是天大的苦功天大的耐性也补偿不了的一种天赋,否则只能成为临摹匠与工匠。

正如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材便是天才诗人的灵感与想象,便是那种天生的独立个性,以及将这个性很好地融入诗歌中的天赋。

当他像石子一样投入雄浑的时代之海里,便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一定程度上讲,盛唐的魅力就是李白的魅力。

B.李白的豪放洒脱的个性魅力在当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这并不能否认李白的天才。

C.唐诗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它繁荣昌盛时期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美。

D.李白的材便是天才诗人的灵感与想象,便是那种天生的独立个性,以及将这个性很好地融入诗歌中的天赋。

2.下列对开元、天宝盛世诗歌评价不正确的是()(3分)

A.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等,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

B.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等,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

C.后人对唐诗的评论概括地说就是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

D.李白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包容了那个时代所拥有的特色,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反映了那个时代昂扬的精神状态。

3.下列对唐朝时代与诗人的关系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力的强盛,政策的开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唐的士子们抱有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态度。

B.李白身上自信与狂傲,使其成为盛唐精神的一个标志。

C.《客中作》的明白如话,流丽婉转,充分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D.在唐朝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这一时期的诗人又往往更多地带着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卖蘑菇的女孩

刘艳杰

天气寒冷,我习惯步行上班。

老君台后街的菜市路口是我上班的必经之处,在那里总能遇见一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女孩,她总是站在距离路口30米远的一个水泥墩旁卖蘑菇。

水泥墩上一层污渍,凌乱地涂着些小广告。

女孩将竹篮放在水泥墩上,竹篮里盛满了新鲜的蘑菇。

女孩一只手搭在篮系上,另一只手套进像自己缝制的棉手套里,一直勾头瞅着竹篮里的蘑菇,偶尔抬头瞟一眼过往的行人。

女孩引起我的注意。

这天我提前半小时出门。

冬天早晨气温低,夜晚霜雪落满地。

女孩站在那里,似乎有些羞赧,半天不说一句话,不像其他菜贩子,老远招揽行人来买菜。

女孩的生意有些惨淡,十多分钟才有一个人来买蘑菇。

我走过去站在女孩的蘑菇摊前。

“叔叔你好,买蘑菇不?

”女孩见我站在地摊前,一脸兴奋地问。

“给我称两斤。

”我抬头看女孩一眼。

其实我和家人都不太喜欢吃蘑菇,平时也很少买。

女孩笨拙地一手掂秤杆,一手往秤盘里轻放蘑菇。

“请你放心,买俺的蘑菇保你不吃亏。

俺这蘑菇不掺水,吃不完放个十天半月也冻不坏。

”女孩边称蘑菇边解释。

“我就是听说你卖的蘑菇不掺水才来买的。

”我冲女孩笑着说。

女孩把称好的蘑菇装进食品袋后递给我。

我数给女孩六块钱,女孩随即找回一块钱,我一怔:

“两斤不正好六块钱吗?

“不是哩,俺卖的蘑菇两块半钱一斤。

“真是物美价廉,你为啥不在菜市里卖呀?

那里人多,这么好的蘑菇,肯定卖得快。

“在菜市里卖要交三块钱税哩,在这儿卖不交税。

我又跟女孩聊了几句,和女孩打了招呼后,拎着买的那兜蘑菇直奔单位。

上午下班,我回家告诉妻子:

“咱伸伸手,帮一下卖蘑菇的女孩。

以后咱们可以试着多吃些蘑菇……”妻子也连声说好。

每天我拎少则两三兜多则四五兜蘑菇上班。

一次,女孩特意问我:

“叔叔,近些日子你为啥突然买俺那么多兜蘑菇哩?

”我谎称:

“自从第一次买你的蘑菇带进单位,同事见了夸我买的蘑菇新鲜不掺水,都想让我顺便给他们捎些。

”女孩感激道:

“哦,原来是这样呀。

谢谢叔叔每天来买俺那么多蘑菇。

我和女孩逐渐熟悉起来,每次来买蘑菇都会和她聊上一会儿。

“这蘑菇是你家种的吗?

“不是哩,是俺妈从外面买回来的,然后俺和俺妈每天再赶早集卖。

“这一竹篮蘑菇能赚多少钱?

“二十块钱左右吧。

“你应该好好读书,怎么每天在这里卖菜呀?

“俺读七年级,不上早读课,八点之前赶到学校不会耽误课程哩。

俺想帮俺妈多卖些菜,多挣点钱,俺爸的手术就能尽早做。

我暗自竖起大拇指,多懂事的闺女啊!

就这样,我每天乐此不疲地买女孩的蘑菇。

一天晚上,妻子突然告诉我:

“老公,你每天买回几兜蘑菇,咱家确实吃不完。

为了帮助女孩,我把你买回来的蘑菇便宜兑给了邻居……”

我笑了,妻子也笑了。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一天。

我像往日一样准时路过女孩卖蘑菇的地方,可左等右等也不见女孩的影子。

这时,从水泥墩后面的门面房里走出来一位老人,她问我:

“这位同志,你是不是在等那个卖蘑菇的女孩?

”我说:

“是的,大娘。

”老人说:

“昨天那女孩卖完蘑菇对我说她得些日子不来,她说要是我碰见你,就把这封信交给你。

”我接过信,慢慢地展开:

叔叔你好!

从明天起俺得一段时间不能来卖蘑菇,因为俺爸的病又厉害了,时间紧迫,俺和俺妈必须到省城给俺爸治病。

非常感谢你两个多月来一直默默地帮助俺,使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倍感温暖……俺也特别感谢你的同事对俺的帮助,所以每兜都多称一二两以表谢意……(有删改)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以一个寒冷的冬天为背景,通过“我”的视角,生动地叙写了卖蘑菇的女孩的艰辛生活和不幸遭遇,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文章第一段综合运用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描写手法,生动而真切地展现了一幅女孩冬天卖蘑菇的生活场景,为下文作铺垫。

C.作品对“我”的妻子这个人物着墨不多,她是一个善良、理解丈夫的人。

文中“我”与她的对话,表现了夫妇俩对女孩的真诚帮助。

D.“我”与女孩的对话不仅亲切自然,而且富于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具体交代女孩的生活境况、家庭遭际,来凸显她的美好品质。

5.小说中卖蘑菇的女孩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6.作品以女孩给“我”的一封信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

其中,在数字化阅读方面,手机阅读增速最快,已经连续8年增长,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74.4分钟,同比增长19.6%。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手机阅读质量还不高。

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

从阅读的供给侧来说,很多手机文章的质量还不高。

以微信文章为例,读者的微信阅读时间占去了三成半,但不少微信文章存在拼凑、虚假等问题,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在误导读者。

不久前,《新京报》调查披露,自媒体平台上的一些文章通过抄袭、拼凑事实、巧立标题甚至夸大造谣以获取高阅读量,比如一篇正文不足300字、配有5张网络图片的文章获得了近6000条网友评论。

这样的低质文章虽然提高了阅读率,但是实际阅读质量却不能恭维。

从阅读的需求侧来看,虽然读者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似乎不少,不过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这种“浅阅读”比不阅读显然要好,但是阅读质量却不容乐观。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04-24《手机阅读需要重视“阅读质量”》作者:

冯海宁)

材料二

数字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材料三

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

但是现在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

尤其近几年,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谱(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不在少数。

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经典阅读,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使读网带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对此,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Carr)的《浅薄: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

却在一味的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

在这种偷懒中,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甚至被嘲笑和放逐。

而这些,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02-14《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作者:

汪涌豪)

7.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我国成人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我国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B.2016年,我国成人更多采用数字化阅读,微信阅读占了不少时间,但我国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增加。

C.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所知,作者认为,再一次论述经典阅读的意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D.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求,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这些是经典里最多的,却是电子书里所没有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材料一从手机阅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B.材料三论述了当前在以图代书、在线浏览、上脸谱、刷微博等“浅阅读”风气存在背景下,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C.由于手机阅读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作者认为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

D.在一味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一些人抛弃了对篇幅很长的《战争与和平》和晦涩的《追忆似水年华》的阅读。

E.放弃对经典的阅读,常进行“轻阅读”“浅阅读”,会不同程度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前中国人阅读的特点。

(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

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

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

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

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

“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

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

“游力学有闻,言论剀切。

”遂赐进士出身。

入对,言:

“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

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

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

游请以玠子拱代挺。

炎曰:

“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

”游曰:

“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

江西水灾,奏:

“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

“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再召入见,上曰:

“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

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

朱熹尝言:

“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盖有先见之明焉。

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有删改)

10.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钦宗诣金帅营到,前往②(赵)立率残兵邀击阻截,阻拦③俾里正谕民即使

④躬自钩考探索、探究⑤无逋赋者拖欠⑥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参与

⑦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抛弃⑧十七年,(萧惠)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尊崇,崇尚

⑨(帝)频遣使存问温存,温柔⑩蠲免徭役免除

A.②③④⑤⑦⑨B.②④⑤⑥⑦⑩C.①②④⑤⑦⑩D.①②④⑤⑧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B.荫补,又称恩荫,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即因上辈有功勋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资格的一种待遇。

C.进士出身,科举时代按照中式等第赐予的一种资历称号。

南宋孝宗时第一、二甲为进士及第,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为同进士出身。

D.号,是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

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号的实用性不强,只可供人呼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游年少时就擅长诗文,后来和秦桧孙子秦埙等人一起参加科举,陆游被锁厅推荐为第一名,遭到了秦桧的嫉妒,愤怒的秦桧惩办了当时的主考官。

B.陆游常向皇帝上奏疏。

杨存中长久掌管戍守京城的正规军,陆游在疏中力陈其不当;京城中有些显贵人物购买珍宝玉器献给皇帝,陆游请求严行禁绝。

陆游的这些意见都得到了皇上的赞赏。

C.吴璘的儿子吴挺代替掌握兵权,非常骄横,倾尽钱财交结死士,屡次因过失误杀人,王炎无可奈何。

于是陆游请求用吴玠的儿子吴拱代替吴挺。

D.陆游曾在四川和范成大以诗文相交,但不拘守官场的礼数,人们讥笑他颓唐放纵,因此陆游自号“放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5分)

 

(2)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①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

①蕲(qí)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

本词为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

②黄鸡:

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15.白居易《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苏词和白诗都写道“唱黄鸡”,两者表达的感情一致吗?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6分)

(1)《蜀道难》中李白以“,”两句写急流瀑布等飞快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让人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两句,写出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两句,描绘了词人带领将士出猎的壮阔场面。

第Ⅱ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金钱,有人对它,有人对它,也有人对它,但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它。

先前上映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爱情友情为中心的选择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重要金钱观的正确问题。

我们倡导阳光下的财富,但要坚决抵制不义之财,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为钱做违法或违心的事。

公孙仪“嗜鱼不受鱼”,子罕“以不贪为宝”,杨震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拒金,包拯“不持一砚归”,(),他们不欺天、不欺地、不欺人、不欺自己内心深处的道德良知。

当面对金钱与道德、亲情爱情友情的困境时,当然是选择道德和情感,要知道金钱可以赚取,但欠下了道德、情感的债,就会不断受到来自内心和社会的谴责,很难还清。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理性驾驭财富。

“腰缠万贯,每日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寝不过六尺。

”一些发达国家的富人有这样一个理念:

“一个人带着财富死去,是可耻的。

”我们也看到,我国富人做慈善、做公益也正成为风俗。

在服务社会中获得财富,再用手中的财富服务社会,这样的富人不仅物质上富有,而且精神上富有。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诚欢诚喜嗤之以鼻淡然处之非此即彼

B.青眼相加嗤之以鼻不以为意狭路相逢

C.诚欢诚喜不屑一顾淡然处之狭路相逢

D.青眼相加不屑一顾不以为意非此即彼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主人公以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为中心的选择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重要金钱观的正确问题。

B.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上的选择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重要金钱观的正确问题。

C.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上的选择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正确金钱观的重要问题。

D.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为中心的选择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正确金钱观的重要问题。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把先贤们视为标杆

B.先贤们树立了标杆为我们

C.标杆是先贤们为我们树立的

D.先贤们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20.下面是某活动招募启事正文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拍客大V兰州行”活动就要开启,现面向全国各地招募拍客伙伴。

入选的人将和网络大V一起走进兰州进行体验式报道,看看兰州市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跟变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兰州新生态、新风貌,传播兰州好声音。

活动期间需在指定区域拍摄,拍摄方式无所谓。

(1)改为;

(2)改为;(3)改为;(4)改为;(5)改为。

21.下面是某校为举办“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而提供的招募策划方案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60分)

①找工作屡屡碰壁的姑娘,苦恼中拍了一段短视频传到网上后,收到了上万陌生人的安慰与鼓励。

②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漫天要价,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和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③某大学宿管阿姨徐根娣退休之日,受到寝室800多名同学集体“请愿”挽留。

④云南小伙崔庆涛在高考结束后,与父母一起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

收到北京大学通知书时,他正在工地上拌砂浆。

⑤公交调度员王刚通过社交网络发动亲朋好友帮助在寒风中卖红薯的老人。

⑥军事测绘员张民历时38载,踏遍千山万水,亲手绘制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军事地图。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触动我们心灵的故事。

读了上面六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例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山西大学附中

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总第二次)模块诊断

语文答案

考试时间:

140分钟考查范围:

综合试题

1.(3分)A

2.(3分)C

3.(3分)C

4.(3分)B

5.(6分)①腼腆厚道:

卖蘑菇时有些羞赧,不会吆喝招揽顾客,出售的蘑菇物美价廉。

②勤奋自强:

每天在上课前帮助妈妈卖菜挣钱,勤劳朴实,坚强自立。

③知恩图报:

每次都多给“我”称些蘑菇,感谢“我”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

④富有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