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188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水螅的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结构叫做(  )

A.肠B.空腔C.体腔D.消化腔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经常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B.进行生殖C.适应穴居D.进行呼吸作用

3.关于蛔虫病的预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要洗干净

B.不喝不清洁的生水,避免虫卵随生水进入体内

C.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D.城市中蛔虫病的发病率较低,因此,来自城市的粪便无须处理,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4.下列哪一种动物属于软体动物?

(  )

A.河蚌B.蚯蚓C.蜈蚣D.蛇

5.下面属于扁形动物的特征是()

A.身体背腹扁平

B.有口有肛门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具有刺细胞

6.蝗虫身体表面具有能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A.角质层B.外壳C.外骨骼D.角质鳞片

7.下列哪一种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  )

A.珊瑚虫B.蝗虫C.蟹D.野马

8.某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由此可知,该动物属于(  )

A.两栖类B.鱼类C.爬行类D.哺乳类

9.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鱼”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游泳的动力通常来自于(  )

A.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B.胸鳍和腹鳍

C.尾鳍的摆动D.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10.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呼吸器官,缢蛏的呼吸器官是(  )

A.鳃B.气囊C.气管D.皮肤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用鳃呼吸

C.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D.体温恒定

12.以下四种动物中,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青蛙B.龟C.大鲵D.蝾螈

13.下列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

A.鱼B.两栖动物C.爬行动物D.节肢动物

14.扬子鳄(如图)是中国特有的鳄鱼,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下列描述与其特征不相符的是(  )

A.体表覆盖鳞甲B.在陆地上产卵

C.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D.用鳃呼吸

15.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鸟类都能够飞行

B.鸟类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C.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都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D.由于鸟类的体温恒定,从而扩大了鸟类的分布范围

16.以下四种动物中,有气囊辅助呼吸的是(  )

A.丹顶鹤B.扬子鳄C.青蛙D.鲫鱼

17.下列特点中,与家鸽适应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前肢变成翼B.身体呈流线型C.体表有羽毛D.足有四趾

18.下面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

B.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D.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9.鱼、鸟、哺乳动物共同的特征是()

A.都能生活在陆地上B.体温恒定

C.都用肺呼吸D.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20.下列对各种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家鸽体内有气囊,可辅助呼吸

B.蚯蚓身体分节,适于躯体灵活运动

C.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被有鳞片,适于游泳

D.家兔犬齿锋利,适于消化肉类食物

21.人体运动系统组成不包括()

A.骨B.关节C.神经D.肌肉

22.如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模式图的是(  )

A.

B.

C.

D.

23.动物通过运动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麻雀的主要运动方式为(  )

A.飞行B.跳跃C.奔跑D.爬行

24.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利于寻觅食物和躲避敌害

B.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C.有利于动物自身的生存和繁殖后代

D.有利于动物争夺栖息地

25.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美国红雀喂金鱼B.猴子骑车

C.谈虎色变D.大山雀喝牛奶

26.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B.蜘蛛结网C.母鸡孵卵D.蚯蚓走迷宫

27.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狒狒的群体B.蜜蜂的群体C.麻雀的群体D.白蚁的群体

28.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29.“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黄蝶对菜花的作用是()

A.提供养料B.防治害虫C.延长花期D.帮助传粉

30.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抑制细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31.下列有关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个体都十分微小,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一般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C.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结构

D.所有细菌都有荚膜、鞭毛、芽孢等结构

32.小明发现家里的橘子皮长毛了,并且是灰绿色的。

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应该属于

A.霉菌B.大肠杆菌

C.乳酸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

33.某小吃店餐具被检出大量如图所示的微生物,该微生物属于

A.青霉B.曲霉C.酵母菌D.细菌

34.与植物相比,细菌、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进行生活,是因为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

A.细胞壁B.细胞膜C.叶绿体D.线粒体

35.下列关于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各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B.十分微小,没有细胞结构

C.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D.可以在空气中独立生活

36.微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时刻都在接触微生物,那么你认为下面四个同学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小红: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B.王芳:

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李明: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张磊:

腐生性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37.某同学在给微生物分类时,把大肠杆菌、乳酸菌归为一类,把酵母菌、蘑菇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  )

A.细胞内有无叶绿体B.细胞有无细胞壁

C.细胞内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是否是单细胞生物

38.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A.乳酸菌B.酵母菌C.青霉菌D.曲霉

39.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分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C.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D.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40.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是

A.科B.目C.纲D.种

41.对动物进行分类的依据不包括(  )

A.动物数量的多少B.动物的外部形态

C.动物的内部结构D.动物的生理功能

42.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都对

43.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油蟠桃,其利用的是(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环境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4.目前,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有效的措施是(  )

A.禁止捕杀B.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D.以上都是

45.水葫芦是我国1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于净化污水,近几十年来在我国部分地方疯长.如在云嫩滇池里,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水面,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导致滇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乱砍滥伐B.乱捕滥杀C.环境污染D.外来物种入侵

二、综合题

46.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__.

(2)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__和学习行为.

(3)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4)生物学家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植物器官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__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47.请结合如图中的有关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①属于__动物.该类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运动器官是足.⑥和虾、蟹、蜘蛛同属于__动物,该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①~⑥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填序号).

(3)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__.(填序号)

48.如图所示是人的屈肘和伸肘运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屈肘时,图1,①肱二头肌__.(填“收缩”或“舒张”)

(2)运动并不是仅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参考答案

1.D

【解析】水螅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

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壁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

故选D。

2.D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可以从蚯蚓的呼吸过程方面来解答。

【详解】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

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所以,我们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湿润的体壁完成的。

3.D

【解析】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都能切断传播途径,能预防蛔虫病,ABC正确;管理好粪便,能预防蛔虫病,D不正确。

故选D。

4.A

【解析】河蚌的身体柔软,有贝壳,有斧足,属于软体动物,A符合题意;水蛭的身体有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B不符合题意;蜈蚣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体外面包着坚韧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C不符合题意;蛇属于爬行动物吗,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试题分析:

A、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A正确;B、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B错误;C、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C错误;D、具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的特征,D错误;

考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6.C

【解析】

【分析】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详解】

蝗虫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节肢动物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因此会出现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动物龄期就增加一龄,最后变成成虫。

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野马属于哺乳动物,因此属于脊椎动物;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蟹属于节肢动物,都为无脊椎动物。

故选D。

8.B

【解析】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说明具有鱼类的特征,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

故选B。

9.A

【解析】鳍的作用是游动及平衡的器官;鱼鳍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

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故选A。

10.A

【解析】缢蛏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有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

故选A。

点睛:

缢蛏是水生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

11.D

【解析】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可生活在水中,A正确;

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B正确;

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两栖动物身体的温度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D错误。

故选D。

12.B

【解析】青蛙、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等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属于爬行动物。

故选B。

13.C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详解】

A、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水中产卵,水中受精,不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A不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水中产卵,水中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不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B不符合题意;

C、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C符合题意;

D、节肢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考查爬行动物中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原因。

14.D

【解析】

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可见,A、B、C的描述属于扬子鳄的特征,D描述与其特征不相符。

15.A

【详解】

鸟类具有翅膀是飞行的条件之一,但是有翅膀不一定会飞,例如鸵鸟有翅但不会飞,A符合题意;鸟类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运动,B不符合题意;吸气和呼气都能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属于双重呼吸,C不符合题意;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A

【解析】丹顶鹤属于鸟类,用气囊辅助肺进行呼吸,A正确;

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C错误;

鲫鱼属于鱼类靠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进行呼吸,D错误。

故选A。

17.D

【解析】前肢变成翼,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A不合题意;

家鸽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B不合题意;

体表被覆羽毛,其中正羽适于飞行,C不合题意;

足有四趾与飞行无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

故选D。

18.B

【解析】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是鱼类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B符合题意;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是鸟类的特征,C不符合题意;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是节肢动物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D

【分析】

通过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和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行分类。

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又主要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如下表:

【详解】

A、大多数鸟类、哺乳类生活在陆地上,但鱼类不能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

B、哺乳动物和鸟类,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但鱼类的体温不恒定,B错误。

C、鸟类、哺乳类使用肺呼吸,但是鱼类用鳃呼吸,C错误。

D、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分类。

理解掌握动物的分类的依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D

【解析】家鸽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为家鸽的呼吸器官,A正确;

蚯蚓的身体成长圆柱形,有许多体节构成的,故称为环节动物,蚯蚓身体分节,能使其躯体运动灵活,B正确;

鲤鱼体呈梭形,体表有鳞片,可减小水中游泳时的阻力,C正确;

家兔属于草食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D错误。

故选D。

21.C

【解析】试题分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人等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有的骨连接是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有的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还有一种是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但神经不属于运动系统。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22.A

【解析】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A正确;

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B错误;

肌肉没有跨越关节,C错误;

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D错误。

23.A

【分析】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麻雀的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龙骨突,直肠很短,这些有利于飞行。

据此解答

【详解】

麻雀的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发达的龙骨突,直肠很短,这些有利于飞行。

又因为麻雀在平地上没有行走能力,只会依靠双腿一起作快速频繁的跳跃运动。

因为麻雀的两肢较短,由股部、胫部、跗部和趾部等部分组成,整个后肢肌肉都分布在股部和胫部,其他部位则全是肌腱。

这些肌腱贯穿至趾端,能控制足趾的弯曲,使麻雀能握紧树枝安稳地生活。

但是,麻雀后肢的胫部跗骨和跗部趾骨之间却没有关节臼,因而胫骨和跗骨之间的关节不能弯曲,这就使麻雀没有能力在平地上行走,而只能快速频繁地跳跃。

故选A。

【点睛】

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24.A

【解析】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使动物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A是错误的。

故选A。

25.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例如:

美国红雀喂金鱼、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大山雀喝牛奶、蚯蚓走迷宫、黑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白蚁、猴子骑车、谈虎色变等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故选A。

26.D

【解析】“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母鸡孵蛋”,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蚯蚓走迷宫”,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所以,属于学习行为的是“蚯蚓走迷宫”。

故选D。

27.C

【解析】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蜂、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麻雀的群体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兵蚁,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故选C。

点睛:

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28.A

【分析】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详解】

社群行为内部成员营群体生活,A符合题意;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

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C不符合题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如蚂蚁用气味进行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知道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29.D

【解析】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原本昆虫是被植物的花招引来吸取花蜜的,但是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的过程中,也为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

30.A

【分析】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

【详解】

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

因此,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抑制细菌繁殖,A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及原理。

31.D

【解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

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

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荚膜、鞭毛,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而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的休眠体。

故选D。

32.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橘子上生长的微生物一般是霉菌,由于出现了青绿色的“毛”,所以该霉菌是青霉,孢子成熟后呈青绿色,选A

考点:

本题考查霉菌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了解霉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活特点,区分开霉菌和细菌。

33.D

【分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详解】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有的细菌还有荚膜和鞭毛;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某小吃店餐具被检出大量如图所示的微生物,该微生物属于细菌,

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

青霉、曲霉和酵母菌属于真菌。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几类微生物的结构特征。

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