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3079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docx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

污水处理厂SBR池工艺调试运行方案

第四章调试的技术要求

COD:

化学需氧量。

BOD:

生物需氧量。

调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最佳的工艺运行条件,进行微生物细菌的培养,以适应污水的水质情况。

调试总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检查工艺控制点参数,通过分析,生物镜检、外观观察、闻气味等及时掌握水处理的变化情况。

调试中应做到如下技术要求:

活性污泥法要求在SBR池内保持适当的营养物与微生物的比值,供给所需的养,使微生物很好与有机物质相接触,这些都是在运行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1)MLSS值是活性污泥法的重要参数,除此之外,SV、SVI等都要经常测定。

根据MLSS的值在确定了污泥龄后,可计算出每天应排出的污泥量。

(2)污水处理厂调试前,各工段、工种应认真培训,研究试车方案和与设备有关的技术资料,制定出污水处理工段、污泥处理工段、设备维护保养、供电和仪表自控等工艺规程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确保试运行中设备与人身的安全。

(3)试运行期间除工艺参数调整外,对与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应有详细的记录,应把全部的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设备档案表格的设计有机械动力部门与污水、污泥工段共同研究制定。

(4)在调试阶段,工艺运行的控制,调整应以培养。

驯化污泥为主,检查各工艺设备运行状况。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和分析检验工作。

对处理污水量、污泥产量、污泥处理量、药剂耗用量、生产电耗量、自来水耗量等应有记录,对进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等均有足够的分析数据。

(5)调试阶段的出水水质和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低于正常运行时的出水水质要求,特别对磷和氮的去除,在调试初期不做要求。

第五章原水供应计划

清水联动试车经确认正常后,开通污水管道,使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整个工程的污水联动调试(也称生产联动调试)。

污水联动试车是为进一步考核设备的机械和设备安装的质量,并检查设备、电气、仪表、自控在联动条件下的能否满足工艺运行的要求;进一步检查电气、仪表和自控设备的性能和工艺设备联动的效果。

特别是通过中央控制室和各PLC分站开停各用电设备必须准确无误。

第一节污水联动调试的外部条件

1、联动试车时,厂外管道及泵站具备输水的条件;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管道具备向外排水的能力。

2、单体试车和清水联动试车完成,各种设备通过初步验收;有问题的设备和更换已合格。

3、供电能力满足联动试车的负荷条件,厂内的各主变压器应投入运行或部分投入运行,基本满足联动试车的用电负荷。

4、电气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单体试车,能达到控制用电设备的条件。

5、人员经过充分的培训;各类操作规程已初步建立;对设备的性能及调试方法已基本掌握;

6、供货商及外方专家在场

第二节SBR工艺调试

SBR工艺调试是联动试车阶段的主要工作,工艺调试的重点任务在于SBR反应池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一、SBR池活性污泥的培养

SBR工艺处理污水的关键在于有足够数量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因此活性污泥的培养是SBR法生产运行的第一步,驯化则是对混合微生物群体进行淘汰和诱导,使之成为具有处理污水能力的微生物体系。

所谓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活性污泥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增值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次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活性污泥形成并逐渐增多,最后达到处理污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中污泥培养与驯化同地域的气候密切相关,为了实现调试进度计划,可采用直接培养法、放大培养法或间歇培养法。

1、直接培养法(生活)

直接培菌方法在生活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

在温暖季节,先使曝气池充满生活污水,闷曝(即曝气而不进污水)数小时后,即可连续进水出水。

进水量从小逐渐增大,污泥不外排,全部回流至曝气池。

连续运行数天后可见活性污泥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

或者从同类污水处理厂提取的脱水污泥按比例投入反应池内,同法培养,直到MLSS和SV达到适宜数值为止。

由于生活污水营养适合,所以污泥很快就会增长至所需的难度。

培养时期(尤其是初期),由于污泥浓度较低,要注意控制曝气量,防止曝气过量,造成污泥解体。

2、放大培养(工业)

对于附近无生化处理系统的地区,或者规模较大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在污泥接种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级数扩大法培菌。

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的特点,仿照发酵工业中的菌种种子罐

发酵罐级数扩大培养的工艺,因地制宜,寻找合适的容器,分级扩大培菌。

例如,一座反应池中,投加高浓度粪便以增加污水的浓度和营养,随后以污水都充满廊道并按上述方法培菌。

然后加以扩大,最后将污泥扩大至整个曝气池。

3、间歇培养法(生活比例小,工业比例大)

本法适用于生活污水所占比例较小的城市污水厂,将污水引入曝气池,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的1/4~1/3,曝气一段时间(约4~6小时)在静置1~1.5小时。

排放上清夜,排放量约占总水量的50%左右。

此后再注入污水,污水量缓缓增加,重复上述操作,每天1~3次,直到混合液中污泥量达到15~20%时为止,为缩短培养时间,也可用同类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接种。

本设计中拟采用间歇曝气培养法,活性污泥接种量0.5~1.0g/L进行投配。

当SBR池水位达到设计水位时,开启离心机鼓风机进行充分曝气,推动SBR池内混合液流动混合,将接种污泥按照生化池MLSS浓度为2~3g/L量投加SBR池内。

在不对SBR池进水的条件下,闷曝气24~48小时后,观察池内活性污泥颜色、生物相和CODc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确定可否向反应池内连续进水及进水量的大小。

直到MLSS和SV达到适宜数值为止。

二、SBR池活性污泥的驯化

对SBR池的活性污泥,除培养外还应加以驯化,使其适应所处理的污水。

驯化方法分为异步驯化法和同步驯化法两种。

异步驯化法是先培养后驯化,即先用生活污水或粪便稀释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此后再逐渐增加工业污水在培养液中的比例,以逐渐驯化污泥。

同步驯化法是在开始用生活污水培养活性污泥时,就投加少量的工业污水,以后则逐步提高工业污水在混合夜的比例,逐步使活性污泥适应工业污水的特性。

SBR池活性污泥量达到要求后,应逐渐向池中进水,使活性污泥以推流方式依次进入生物选择器—反应区,进一步将活性污泥驯化以适应脱磷除氮的要求。

当SBR池系统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定运行2~3日后,SBR池工艺调试合格。

三、SBR处理系统的生理生化功能

SBR池是本工艺的主要反应区,有机物在该反应池降解除去,消化和除磷均在此进行,最终的泥水分离和出水也在这里完成。

运行是周期性的循环操作,可分为进水和曝气、沉淀、滗水、闲置五个阶段,各阶段的生理生化功能如下:

曝气阶段:

由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此时有机污染物备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NH3-N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化为NH3-N。

沉淀阶段:

此时停止曝气,微生物利用水中剩余的DO进行氧化分解。

反应池逐渐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化,开始进行反硝化反应。

活性污泥逐渐沉到池底,上层水变清。

滗水阶段:

沉淀结束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渐排出上清液。

此时,反应池逐渐过渡到厌氧状态继续反硝化。

闲置阶段:

根据进水水质、水量情况而定,可以取消。

四、SBR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控制

在调试和试运行过程中,根据化验数据和对微生物的观察以及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等,对运行参数采取相应的操作,使各项参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控制被处理的原污水的水质、水量,使其能够适应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要求。

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原污水的水质是不易控制的,通常做法是控制水量。

要保持调试阶段系统的相对稳定,尽量使其承受的污染物负荷保持均匀的增长,即:

水质(kg-CODcr/m3)×水量(m3/d)=污染物总量(kg-CODcr/d)

在调试过程中,根据调试阶段的进度和需要,使系统的污泥负荷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冲击负荷。

因为冲击负荷常常会导致微生物的大量死亡,或者引起微生物相的改变,而系统恢复要好几天的时间。

保持系统中微生物量相对稳定

这是SBR池处理系统调试过程的关键所在。

因为调试的过程,也是寻找系统最佳的运行参数(如污泥浓度)的过程。

对正常运行的系统而言,原污水的水质水量是不可控制的,也就是说不论原污水的水质水量如何,系统都必须把全部来水收集处理合格。

所以要保持一个合适的污泥浓度值,使其在误差范围内变动也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处理效果。

要保持运行阶段系统的相对稳定,就要尽量使系统中的污泥量相对稳定,即:

污泥浓度(kg-/MLSSm3)×曝气池体积(m3)=曝气池内的污泥总量(kg-MLSS/d)

保持系统中的污泥量稳定,是通过确定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来实现的。

剩余污泥量指数包括:

污泥负荷、污泥指数、污泥回流量、污泥回流浓度和污泥龄等。

在混合液中保持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的溶解氧浓度。

对于SBR工艺而言,反应池内的DO值是不固定的,在反应初期,由于曝气刚刚开始以及反应池内进入大量的有机物,此时的DO值较低,随着反应的进行,池内DO值逐渐呈升高的趋势,因此对于反应后期只要保持池内的溶解氧在2mg/L左右即可。

对于本设计,需要在调试期内总结出反应池DO的变化规律,用来调整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的运转,使其真正发挥节能降耗的作用。

在反应池内,活性污泥、有机污染物、溶解氧三者能够充分接触,以强化传质过程。

五、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异常情况及对策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种种异常情况,使处理效果降低,污泥流失。

尤其在调试过程中,由于水质水量经常变化,出现的异常情况相对更多,如果不能及时判断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就会前功尽弃,导致调试工作的失败。

对于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选择最简单经济的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第三节系统试车

确认SBR池工艺调试合格后,开启进入渠道闸门,让污水按工艺流程依次流经各构筑物,进入联动试车阶段。

此时咋负载的条件下,检查机械设备、仪表、电器的运行情况:

检查PLC系统控制的设备能否按程序自动投入工作。

联动试车同时正式取样、化验、分析,得出个采样点水质分析指标后,确定水处理效果;当SBR池系统总出水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完成调试任务。

第六章水电供给要求

第一节污水处理厂的用水要求

污水处理厂的用水主要有施工用水、冲洗用水、调试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是混凝土搅拌、养护及墙体砌筑。

冲洗用水主要是地面、构筑物的冲洗。

调试用水主要是单体构筑物的试漏、试压、清水联动调试使用。

生活用水:

调试人员的生活、日常使用。

消防用水:

工程进入调试阶段,需做好消防准备。

要求在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时,外部的给水管线同时建成、供水。

根据设计要求,污水处理厂的总用水量为80m3/d,进厂的给水干管管径为DN150。

给水管线接入消防管线网,同时作为消防的水源。

第二节污水处理厂的用电要求

污水处理厂的用电,主要用电设备功率见下表。

在污水处理厂投运以前,电气系统必须经过验收、具备试车的条件。

变、配电室应具备足够数量的安全用具、测量仪表、消防设施、常用材料及可靠的通信设施。

单台设备在送电之前,应当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及位置。

在进行操作时,应按照操作规程,逐步操作,以保证操作无误。

在操作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操作,待弄清楚问题原因之后,再进行操作。

用电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台容量

安装数量

工作数量

安装容量

工作容量

功率因数

需要系数

计算负荷

Pjs(kw)

Qjs(kw)

Sjs(kVA)

1

2

3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