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321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7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研管理制度.docx

《教研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管理制度.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研管理制度.docx

教研管理制度

教研管理制度

教学示范与助教制度

1、教研员(骨干教师)示范课是学科教学的范例,对推广先进教学模式,提高全镇课堂教学整体水平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2、教研员每学年至少要上8次示范课,并进行相应的说课或业务专题讲座。

3、各学科示范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教研员必须精心准备,保证观摩学习的效果。

4、教研员要认真组织好示范课的观摩学习,做好评课工作,相关材料要及时存档。

5、教研员外出学习,回到本单位应上汇报课、研讨课、移植课等,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

6、教研员要通过专题报告、示范观摩、经验交流、跟进指导以及培养骨干和树立典型等方式,做好教学引领工作。

7、教研员组织好本区域内送课助教、结对帮扶、联片教研、讲师团等为手段的薄弱学校帮扶机制,推动教研、教改均衡发展。

8、教研员要指导好本学科骨干教师上好公开课、研讨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给他们提供锻炼机会。

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

1、各单位要建立各级教研机构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各学科教研员要发挥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学校和联系校的作用,组织骨干教师基于教育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定期开展网上教师研修、交流活动。

2、通过跟进式教学指导,以以加强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良好局面。

3、跟进式指导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在业务素养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

4、采取“定期指导——即时反馈”的指导策略,重点围绕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两方面,即当天进行面对面点评,指出一个进步点、提出一个问题点、给出一个建议点、点明一个成长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

5、各学校要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实施跟踪带教指导,通过师徒之间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切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使其迅速入门到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师傅:

要做到“三带”:

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育德之道,为人师表。

徒弟:

要做到“三学”:

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学做人──为人处事,为善、求真;学本领──教育教学基本功。

6、学科教研员要每学期至少2次对学科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方面进行一对一对的跟踪检查与指导,加强教师的日常工作管理。

7、教研员要参加学科组的课例研究活动,听课后,组织听课教师共同切磋研讨,执教老师再根据教研员和与会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和提升,实施二次备课和上课,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共同总结反思二次听课、评课中的经验与不足,从而总结形成规律性的成果。

使学科教师有了高端的引领、思维的碰撞、理论的升华。

教研活动开展管理规定

1、每学期初,教研员结合学科实际制订全镇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学校教导处制订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学校教研组长制订本学期学科教研活动计划。

2、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向教研组长事先请假,要做好统计,在活动时,要引导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论、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

3、教研活动应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评讲,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员要按教研计划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突出主题,形成系列的原则,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4、教研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帮助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上,同时,教研组长要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德育、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素渗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

5、要有目的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实验、有总结、有记录。

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对研究的课题要持之以恒,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6、教导处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观摩课或一次研究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艺术。

7、教研组长要有计划地在本区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研讨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9、要有计划地在本镇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严格评课,促使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0、学期结束时,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相关资料统一上交存档。

网络教研活动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科教研,让一线教师们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有效教研,增加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决定采取网络教研与实际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方式,丰富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

现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制度。

1、重视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设立相关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培训。

2、成立组织机构,负责组织与指导各个学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学校每月统计一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投稿情况,并公布教师投稿的数量,期末进行评价表彰。

5、教研员要积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发起网络教研活动,多措并举,切实保障教研实效。

6、学校教导处、教研组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努力构建网络教研氛围。

7、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按规定完成网络教研任务。

教干参加教研制度

一、学校教干部要包靠教研组,要及时参加分片联研、教材通研、听评课、集体备课等教学研究活动。

二、学校教干在参加活动时必须有所准备,要熟悉有关教材和教师一起钻研教材。

三、学校教干在参加活动后,要和教师交换意见,肯定成绩,指出缺点,研究改进的方法,并向教研组提出建议。

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情况,全面指导教研组的工作。

五、学校教干要积极利用网络,通过个人教育博客与教师交流。

教师学习制度

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落实新课改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主动、探究、合作地进行学习,促进教师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习原则

采用集体统一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学习以课改的新动向,当前的重点与焦点问题为主;教师自学以集体统一学习的内容为导向,并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搞好学习。

二、学习内容

1、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新课改的文件、关于课改的教育理论、学术报告等。

2、教研室每月一荐推荐学习内容,每月初通过网络开始学习,月底将学习体会发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

三、学习的要求

1、集中学习要做到“四定”:

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学习内容。

要做到“备、记、论、感”相结合。

“备”即学习要提前做好准备,主讲人提前备好课;“记”即记笔记,记好课改理论学习笔记;“论”即讨论、辩论,一般分组进行;“感”即写感想,每人在学习之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教导处对各小组教师的学习活动有组织、监督的责任。

3、教师自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学习,也可通过请教别人学习等。

4、教师自学的内容要做到丰富多彩,时空范围要广要大,以做到借它山之石攻玉。

5、参学教师必须有专门的笔记本,认真做好笔记,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写好教学反思或心得体会。

四、落实措施

1、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结合教学过程进行校本培训,认真落实教体局统一规划的师资培训工作。

2、学校要经常派老师外出学习和请县教研员或教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来校指导,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集体学习活动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协调落实。

4、学习笔记由各组长、教导处双层检查验收。

5、教导处对教师课改理念学习笔记定期检查,并将结果记入教师全过程量化。

6、学校统一命题,每学期举行一次课改理念测试,并记入教师量化成绩。

7、学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学习。

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要积极参与本学科或其它学科的课题研究。

要积极参与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并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积极参加学校、上级组织的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人人争当教学能手。

8、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撰写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开发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新教师培养制度

为促进新教师的培养和快速成长,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尽早能在教育教学上能独挡一面,在教学科研上成为主力和骨干,快出成果、多出成果。

特制定本制度。

1、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要为每位新教师配置了一至两位教师结成对子,专门指导他们的教学工作。

2、凡是新分配或新调入我校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使他们了解相关要求,并能按要求工作。

3、新教师第一学期内首先必须在组内听课、学习,认真备课、试教,先在组内上一节组内研讨课;再在年段内上一节展示课,并进行说课、评课、反思等环节促使他们提高。

4、凡是新调入的教师,都要求上过关课。

经过反复备课、改课、试教,再上过关课,如不能过关,则需要再上,直到过关为止。

5、“一课多上”制度。

新教师通过多次在不同的平行班教学同一内容的形式,通过备课、议课、上课、评课、反思、再上课、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促进新教师全面提高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一大批新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和骨干。

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1、培养一支师德优良、数量足够、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

建立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促进全体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

2、学校要关心鼓励青年教师在政治上争取进步,教育他们坚持党的基础的师德教育,大力倡导敬业、爱生、奉献的精神。

3、青年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

4、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是:

一年熟悉,二年独立,三年达标,五年成骨干,十年出成果。

5、学校安排有经验和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教师作为新分配或调入的青年教师的指导师,实行师徒结对。

6、每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听带教老师二十节课。

带教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听青年教师六节课,并进行指导评课。

带教老师审阅青年教师的教案并进行指导,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带教老师学习,请教。

7、每学期青年教师要开一节公开汇报课,指定同组老师讲评指导。

8、教龄在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一、指导思想

骨干教师包括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教育名师,他们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

为了更好地构建学校教师发展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理力并举”的管理宗旨,凸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情育人、主动发展”的办校理念,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培养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型教师,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范围

已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课堂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参加过县级以上(含市级)公开课、观摩课、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沂蒙名师称号的教学骨干教师,均列入骨干教师培养的范围。

三、培养目标

完善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不断完善、发展自我。

1、教师努力目标

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

最终实现四高、四转化。

(1)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教多种课程。

(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

(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教师发展方向

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沂蒙名师。

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起带头作用),能操作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信自尊、尊重他人、讲究效率,有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向“四高”目标发展。

(1)高素质:

具备现代化教育观念,具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有合作、竞争的精神。

(2)高学历:

45岁以下全部达到大专学历,有40%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3)高技能:

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引导探究的创新能力。

(4)高水准:

具备科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提练,干得出成绩,讲得出道理。

四、主要措施

1、抓师德教育,促观念更新

以请进来与走出去方式相结合,采用听、说、读、写等不同方式在教师中开展颂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具体落实到四心:

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1)学习课程化

教师每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并进,坚持做好学习摘记,保证每小周一次业务学习。

每学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活动。

在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科研性、探索性,形成教师学习的课程化。

(2)、评选制度化

结合师德学习,每年评选“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

形成一种竞争的激励机制,目的是推动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教育观,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2、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

(1)高质量地做好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骨干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示范、观摩、检查、评估等的课堂教学任务。

工作受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和学校的肯定,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居年级和本学科前列。

(2)带头实践课改精神。

上好各类示范课、公开课,常上常新。

(3)压担子分任务。

让部分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的管理,在实践中打开思路,学会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倡导自我培训。

提倡骨干教师充分利用时间自读、自悟,把读书和运用现代技术作为必修内容,上校园网,教育信息网,远程教育网学习。

要求认真参加校本培训及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学历培训,并做到学以致用。

(5)加强课题研究。

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每人至少参与一个县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并把备课、上课、评课、理论学习与科研结合,两年内有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有成果展示。

(6)提倡一专多能。

引导骨干教师多方位地学习,有奋斗目标,有主攻方向,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7)继续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

能者为师,每位骨干教师都要带一位青年教师,通过带徒弟互相促进学习,共同提高带教水平。

(8)大胆创新。

发扬创新精神,探索教改新路、敢于尝试、反思和修正,敢于走自己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3、抓激励机制,促队伍优化

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流优化,要靠精心规划,措施落实,另一方面要创设一个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精神、物质、情感等多方面给骨干教师的激励,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机制。

(1)成就激励。

在教学、教育工作上创特色,每年进行上课、写论文、设计教案等评比,优秀课堂教学拍摄录像,搞个人专集,好的文章、论文推荐到报刊杂志,学校每年出专辑(包括学生作品专辑)。

(2)荣誉激励。

学校每年评选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明星教师等等。

(3)物质奖励。

论文、讲课比赛、公开课等按照《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中的条款执行。

(4)情感激励。

教师父母生病领导前去看望,家有特殊情况学校给予各种物质或精神的帮助,每年结合重大节日赠书、赠物,定时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五、制度适应

本制度适应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教育名师等培养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

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

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

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

4、互补性原则:

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过程:

1、个人自备。

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2、集体研讨。

学校由教研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汇集、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达成共识。

3、上传单元备课。

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单元备课,并将单元备课发至教研室。

4、网络集备交流。

由学科教研员负责把单元备课上传至网络教研平台,全镇相关学科教师通过网络互动交流,提出修改意义,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

5、教后反思。

施教后对教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

任课教师把教学反思以博文的形式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进一步交流。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每次活动。

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按照固定的进间、地点进行活动,教研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2、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

各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不断拓宽教研组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3、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

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

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鼓励教师个性化备课,提倡在教案中(展)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4、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

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集体备课的检评:

1、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放在备课检评的首位,检查教师的备课,重在检查教师在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教具准备、学情准备等,不能仅以教案书写的工整程度、字数的多少、项目的齐全与否等作为评价的标准。

2、加强对备课的过程管理。

学校教导处分月组织各教研组长对老师们的备课笔记(包括集体备课材料)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各条建议,帮助教师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备课水平。

3、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还要与平常的听课相结合,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至少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

4、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规划;

5、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

6、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7、教案书写字迹工整。

听评课制度

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管理制度是保证。

上课、听课、评课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

通过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能使学校领导直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便于领导发现教师教学优点,并进行总结推广,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直接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听课、评课,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一、听课制度

1、听课节数:

校长: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听课要覆盖所有学科和所有年级。

教导主任: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听课要覆盖所有学科和所有年级。

教研组长: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听课以本专业的学科为主。

教师: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听课形式:

(1)独立听课。

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及教研组长可随时到班听“推门课”。

教师之间独立听课可以协商进行。

(2)集体听课。

教研室、学校或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等。

(3)外出学习听课。

3、组织形式。

(1)外出学习活动是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校教导处全面负责组织领导。

(2)教导处派遣某位老师外出学习,除非有特殊情况,被派遣老师不得推脱。

如果确有特殊情况,要向教导处说明。

(3)学校行政、教研处、科组和备课组要利用公共的或私人的关系,多联系外出听课学习,为教师外出学习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4)学校实行奖励性外出学习制度,凡是省内省外,市内市外有重大的教学教研活动,学校根据老师的在上一年在教学教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派遣相应学科的老师外出学习。

(5)必要时,老师也可以自己向教导处提出申请,外出听课或参加其他教研活动。

4、听课要求:

(1)校内教师间听课前,原则上应该先自行调好自己的课程,如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教导处协调,千万不能因教师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外出听课时课务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2)教研组以上的集体听课,教研组长及所在班的班主任应协助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如时间的安排、地点的安排、电教设备、学生的准备等。

(3)听课时,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信工具。

如无特殊情况不中途离场,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4)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5、外出听课带队老师负责制

(1)老师外出学习,在有多人同行的情况下,由教研室到指定一位教研员或骨干老师为带队老师。

(2)带队老师负责组织好当次外出学习。

包括督促老师按时出发,作好考勤工作,明确外出学习的注意事项,并且返回后做好汇报。

(3)外出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有什么事情临时有变动,根据活动组织单位向教研室、教导处(或校长室)电话请示。

得到同意后才可以变动原计划。

6、听课学习反思反馈制度

(1)外出听课学习的老师要认真学习,多观察,多记录,别人的教学也好,管理也好,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

(2)外出学习教师回校后,要写500—1000字的学习心得,写学习心得的过程同时也是总结归纳的过程,通过写学习心得使外出学习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学习心得在外出学习归来后一星期内提交到个人教育博客。

(3)在教研组或备课组内进行交流,介绍其他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使外出学习收到“一人学习,大家受益”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