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469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docx

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I卷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问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第问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

得6分,先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题文】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

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场以及力的合成;

对微粒受力分析如图,可知其所受合力向左下方,故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正确。

【题型】单选题

【备注】

【结束】

15.【题文】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

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a、Ub、Uc。

已知bc边的长度为l。

A.Ua>Uc,金属框中无电流

B.Ub>U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

C.,金属框中无电流

D.,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磁感应定律;

对ab来说,没有切割磁感线,因此Ub=Ua;对于bc来说,由右手定则可判定若有感应电流,则由b向c,c相当于电源正极,电势高于b点,即Ub=Ua

通量不变,因此没有感应电流,选项C正确。

【题型】单选题

【备注】

【结束】

16.【题文】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西偏北方向,1.9×103m/s

B.东偏南方向,1.9×103m/s

3

C.西偏北方向,2.7×103m/s

D.东偏南方向,2.7×103m/s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转移轨道上的卫星上的分解可知以及

附加速度应该使减为零,而

即向东的增大,故

附加速度应该在东偏南方向,大小约为,选

项B正确。

【题型】单选题

【备注】

【结束】

17.【题文】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

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功率;

选项A,由P=Fv可知速度增加,牵引力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可知加速度必定减小,即切线斜率变小,直到开始做匀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后,再次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匀速,故选项A正确;

选项B,由P=Fv以及刚开始不可能做匀加速运动,选项B

错误;

选项C,若开始匀速,则功率增大后不可能匀速,故选项C错误;

选项D,不可能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选项D错误;

本题正确选项为A。

【题型】单选题

【备注】

【结束】

18.【题文】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

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磁场的合成以及电流磁效应;

选项A,如果指南针只有一个磁极,就不能确定南北方向了,起不到指明方向的作用,选项A错误;

选项B,正因为地球有磁场,指南针才能指明方向,选项B正确;

选项C,附近磁铁的磁场与地磁场合成后,指南针指向的是合磁场的方向,故选项C正确;

选项D,放置通电导线后,导线的磁场与地磁场合成后,必然使得指

南针偏转指向合磁场方向,选项D错误;

本题正确选项为BC。

【题型】多选题

【备注】

【结束】

19.【题文】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倍。

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

与I中运动的电子相比,II中的电子

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I中的k倍

B.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倍

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倍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Ⅰ中的相等

【答案】A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的运动以及圆周运动;

选项A,由以及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倍可知II中的电

子运动轨迹的半径是I中的k倍,选项A正确;

选项B,由以及速率等大可知Ⅰ中的加速度是Ⅱ中的k倍,故选

项B错误;

选项C,由可知II中的电子运动周期是I中的k倍,选项C

正确;

选项D,由选项C分析以及可知选项D错误;

本题正确选项为AC。

题型】多选题

【备注】

【结束】

20.【题文】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

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

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8B.10C.15D.18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

设P的西侧有x个车厢,东侧有y个车厢,因不计摩擦,则向东拉时

有F=x,向西拉时有F=y,则,车厢总数必须可以分成5

的整数倍,故选项BC正确。

【题型】多选题

【备注】

【结束】

21.【题文】如图,滑块a、b质量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

运动。

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B.a落地速度大小为

C.a落地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选项A,刚开始b的速度为零,a落地时,由速度分解可知沿杆方向分速度为零,即b的速度为零,而落地前b速度不为零,由动能定理知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选项A错误;

选项B,因为b最终速度为零,对系统使用机械能守恒可得a

的速度为,选项B正确;

选项C,落地过程中,既然杆对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且b的速度一直向右,则杆先有对b的推力使其加速,后有拉力使其减速,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对a先有拉力,后有推力,在有拉力阶段a的加速度必定大于g,

故选项C错误;

选项D,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对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b的速度最大,

又因为b先加速后减速,即杆的作用力由推力变为拉力,且当b的速度最

大时,杆的作用力恰好处于推力和拉力的转换临界点,即杆的作用力为零,则对a来说此时只受重力,b此时也只受重力,选项D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BD。

【题型】多选题

【备注】

【结束】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题文】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试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

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2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

v=m/s;

(2)已知重力的速度带下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

【答案】

(1)3.25;1.79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运动规律以及牛顿第二定律;

(1)由纸带数据可知;由于纸带做匀变速运动,则;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因此需要测出斜面的倾角,故选C。

【题型】实验题

【备注】

【结束】

23.(9)分

【题文】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电流的两倍。

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待测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3000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Ω。

额定电流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

图补充完整。

(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实验步骤:

(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为,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

RV(填“﹥”、“=”、“﹤”),主要理由是

答案】

(1)电路如图;

(2)步骤如下;(3)大于;理由如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半偏法测电阻;

(1)电路如图:

滑动变阻器不可能使用限流式接法,因电阻太小,故只能使用限流式接法;

(2)移动滑动变阻器划片,使得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电压最小,闭合开关S1,S2,调节R1,使得电压表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得电压表指针半偏,读取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即为电压表内阻。

(3)断开S2,调节电阻箱R0,使得电压表指针半偏时,电压表所在支路电阻增大,分的电压增大,此时R0的电压大于电压表的半偏电压,故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题型】实验题

【备注】

【结束】

24.【题文】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

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

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

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

不计重力。

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电场以及动能定理;

设带电粒子在B点速度为,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即则,

设AB之间电势差为,由动能定理可得,解得

题型】计算题题

备注】

结束】

25.【题文】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写批评性:

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遇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少,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少位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光滑,μ2保持不变。

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重力

2

加速度大小g=10m/s.求:

(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

【答案】

(1),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运动规律以及多物体多过程问题;

⋯⋯⋯⋯⋯⑴

⋯⋯⋯...⑵

⋯⋯⋯⋯⋯⑶

⋯⋯..⑷

以沿着斜面向下为正方向,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由牛顿

第二定律可得:

⋯⋯⑸

⋯⋯⋯⑹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⑺

⋯⋯⋯⋯⋯⋯..⑻

(2)在,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则

⋯⋯⋯⋯⋯⋯⑼

⋯⋯⋯⋯⋯⋯⑽

,设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此时AB之间摩擦力

为零,同理可得:

⋯⋯⋯..⑾

⋯⋯⋯..⑿

即B做匀减速,设经时间,B的速度减为零,则:

⋯⋯⋯⋯⋯⋯⋯⋯⒀

联立⑽⑿⒀可得⋯⋯⋯⋯..⒁

在时间内,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为

 

此后B静止不动,A继续在B上滑动,设再经时间后,A离开B,则

 

可得,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则A在B上的运动时间为.

题型】计算题【备注】

【结束】

33.【题文】[物理——选修3-3]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

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2)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

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

=75.0cmHg。

(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ii)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答案】

(1)ACD

(2)(i);(ii)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理论以及扩散;

(2)本题主要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选项A,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进行得越快,选项A

正确;

选项B,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并非化学反应,选项B错误;

选项C,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选项C正确;

选项D,任何物态都有分子热运动,都可以产生扩散现象,选项D正

确;

选项E,任何物态的扩散现象都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故选项E错误;

本题正确选项为ACD。

(2)(i)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气柱长度时压强为p,

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时,空气柱长度为,压强为,由玻意耳定律得:

⋯⋯⋯⋯⋯⋯⋯..①

由力学平衡条件知⋯⋯⋯⋯②打开开关K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而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之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③

联立以上方程可得:

⋯⋯⋯⋯⋯④

(ii)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长度为,压强为,由玻意耳定律得:

⋯⋯⋯⋯⋯⋯⋯..⑤由力学平衡条件知⋯⋯⋯⋯⋯⋯⋯⋯.⑥联立②⑤⑥可得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则⋯⋯⋯⋯.⑧

联立④⑦⑧可得.

【题型】计算题

【备注】

【结束】

34.【题文】[物理——选修3-4]

(1)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出a、b两束光线。

则。

(填正确答案标

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

的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

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

向上振动,周期T=1s,振幅A=5cm。

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

求:

(ⅰ)P、Q间的距离;

(ⅱ)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答案】

(1)ABD;

(2)(i),(ii)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率、波长波速以及频率关系、全反射

等;

(2)本题主要考查机械振动以及波速、波长及其周期的关系;

(1)选项A,由图可知玻璃对a的折射率大于对b的折射率,由可知,a的速度较小,选项A正确;

选项B,a的折射率大,则a的频率较大,由可知a的波长较短,选项B正确;

选项C,由图可知玻璃对a的折射率大于对b的折射率,选项C错误;选项D,由可知a的临界角较小,先发生全反射,即折射光先

消失,选项D正确;

选项E,由可知a的条纹间距较小,选项E错误;

本题正确选项为ABD。

(2)(i)由题意知,O、P两点间的距离与波长之间满足OP=⋯.①波速与波长的关系为⋯⋯⋯⋯⋯⋯⋯⋯②

在0-5s的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t,由题意知vt=PQ+⋯..③联立以上各式可得⋯⋯⋯.④

(ii)Q处的质点第一次位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的时间为

⋯⋯⋯⋯⋯⋯⋯⋯⋯⋯⋯⋯⋯⋯⋯⋯⑤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时,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由题意知

⋯⋯⋯⋯⋯⋯⋯⋯⋯⋯⋯⋯⋯⋯⋯⑥

故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

【题型】计算题

【备注】

【结束】

35.【题文】[物理——选修3-5]

(1)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2)两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

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求:

(i)滑块a、b的质量之比;

(ii)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答案】

(1)ACD;

(2)(i);(ii)1:

2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波粒二象性;

(2)本题主要考查动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

(1)选项A,干涉是波所特有的现象,故选项A正确;

选项B,射线留下的清晰径迹是由于射线的电离作用,选项B错误;

选项C,中子衍射是研究晶体结构的重要技术,选项C正确;

选项D,影响显微镜分辨率本领的一个因素是衍射,衍射现象越明显,分辨本领越低,在观察细微结构时需要用波长短波动性弱的射线作光源,这样可以避免光的衍射而使得观测效果变差,选项D正确;

选项E,光电效应体现了光的粒子性,选项E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ACD.

(2)(i)设a、b的质量分别为,由图像可知

⋯⋯⋯①

⋯⋯⋯⋯.②

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共同速度为v,有图像知:

⋯⋯⋯⋯.③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④联立以上各式可得⋯⋯⋯⋯⋯⋯⋯..⑤

(ii)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两滑块因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

⋯⋯⋯⋯⋯⑥

有图像知两滑块最后停止。

由动能定理得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⑦

【题型】计算题

【备注】

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