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8504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docx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孩子更加有效地学习、更加有效地吸收知识,更是让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习惯。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要在家庭中养成,主要的教育责任在我们的家长。

从时间上来看,在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则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日本心理学家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学习习惯实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鼓励、矫正),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的改进。

因此,今早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也容易巩固住。

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的越早,也越容易纠正。

3—12岁时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习惯不是长大了就自然而言就形成了。

        由此可见,作为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和低年级,帮助自己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做一个介绍。

   三.怎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共性规律)?

   

(一)任何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和三个步骤。

见下表:

阶段

经历时间

阶段特点

实施步骤

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

约束阶段

一至两周

修正和约束行为,这时人会觉得很不舒服,甚至很难适应。

确定需要养成的习惯(目标要具体)。

需要将行为习惯细化成可以立即评估的内容。

第二阶段

适应阶段

三至五周

有意的进行坚持,但心理已经基本适应,坚持已经不是很难。

但是,这个阶段最容易半途而废。

实施养成。

1到15天(约束),16天到50天(适应),第51天到第150天(自然)。

第三阶段

自然阶段

三至四个月

巩固第一、第二阶段的成果,将适应变为一个人的自觉行为。

父母帮助孩子评估成果。

让孩子学会评估自己习惯养成的成果。

经常进行检查,必要时可以制定日程表,并在每一个阶段之后,为孩子写一份鼓励性的评语。

   这个表格为家长们描述的是每一种习惯养成的共性规律。

为了让家长们明白,我再给家长们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培养孩子有“时间观念”的好习惯:

阶段

经历时间

行为养成

效果

第一阶段

约束阶段

一至两周

在写作业时使用计时器。

家长监督实施

第二阶段

适应阶段

三至五周

孩子自己使用计时器(作业,游戏等)。

家长偶尔督促

第三阶段

自然阶段

三至四个月

孩子不仅自觉使用计时器,而且主动规划时间。

做时间的主人

   专家提示我们说:

良好的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实践和相当长的坚持。

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没有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好习惯的。

也就是说,培养孩子好习惯,必须有严格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

不严格和不知如何去严格,是家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任何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都要遵循“两个结合“。

   1、要和家庭生活结合起来。

   习惯是多方面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运动习惯等,学习习惯也是很具体的,复习习惯、预习习惯、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等。

我们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各种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形成的环境。

   进一步讲,孩子的学习生活,是孩子整个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生活习惯的一部分。

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之间吗,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忽视生活习惯。

一个生活懒散的孩子,不会对学习有责任感;一个不尊重父母的孩子,不会尊重老师和同学;生活拖拖拉拉的孩子,不会追求学习效率。

为此,我们一定要在家庭生活中,全方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例子1:

曾见过这样的家庭,拐角沙发挺大,前面是电视,孩子玩、睡都在沙发上,孩子上学后就是坐不住。

我们当时给出提示:

小椅子——和幼儿园一样的小桌子——写字台、椅子。

   例子2:

陈凯歌(现南京大学学生)在小学五年级时和我们一起去四川九寨沟旅游,在旅游区里,他把糖纸和鼻涕纸都放到裤子口袋里,准备到有垃圾箱的地方去扔,这就是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例子3:

摆放碗筷,负责卫生纸、牙膏,负责进门脚垫的整理。

例子4:

小苗为班级清理旧光荣榜上的五彩星粘贴。

   生活中好的品行习惯,最终到提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大家一定不要轻视。

素质是整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习惯则是家庭生活的遗传,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家长都在影响。

而且,纵观孩子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形成,坏习惯的形成总是比好习惯来得容易。

   2、要与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结合起来。

   好习惯靠塑造,就是养成教育;不良习惯则靠矫正。

我们说不破不立,在矫正不良习惯中,好习惯也就自然会“敌退我进”了。

孩子形成不良习惯最初全在于家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也是逐步克服不良习惯的过程。

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坏习惯,越早纠正越好。

   例子1:

一个小学五年级女孩“谁谁来了?

”“谁放枪?

”“现在音乐放了四遍”——不良习惯;孩子小的时候,不管孩子干嘛,这个抱起来亲一口,那个抱起来亲一口,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形成——形成原因;后来我们商定,孩子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不要去和她说话,别人也不要再学习时间造访——对策。

   例子2:

由于家长总是会打断孩子的话头,所以形成孩子的思维不形成连续性,容易边学边玩,没有写完这项又去干那项,所以家长要注意倾听。

     

   例子3:

家长反复唠叨,而老师只讲一次,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倾听。

   从以上几个例子来看,孩子身上任何一个坏习惯,或多或少源于家庭生活,是应为我们当父母的松散了、没注意、没有科学方法、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所以在这里我再次现身说法,谈谈我是如何纠正孩子磨蹭的不良习惯的:

   例子:

我的孩子开始上学时有磨蹭不良习惯。

早上穿衣服磨蹭,老师说收拾书包也比别人慢。

我先反思:

孩子磨蹭是我平时帮助多,替代多,训练少,而且叮嘱多,唠叨多。

所以我就给自己定了几条措施:

   ①减少对孩子的叮嘱、唠叨;

   ②夫妻之间减少提醒、督促;

   ③让孩子每天晚上学习之后自己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逐一放进书包;

   ④睡前脱下的衣服按顺序放好(自己叠好、放好)为了第二天穿的快;

   ⑤我坚持让孩子睡前把明天的学具再思考一遍,防止忘写忘带;

   ⑥开始背着孩子帮助检查一遍(悄悄进行);

   ⑦穿袜子比赛,收拾书包演习;

   ⑧看电视设定时间(买计时器)。

   启示:

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的好方法,是停止催促,坚持表扬,想好方法,坚持到底!

孩子做到了就给一朵小红花,满20个可以满足一个愿望(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可以是去图书大厦看书,去海河边喂海鸥,妈妈搂着讲故事等。

   在这里家长应注意:

遵循无错误的原则。

即当出现不良行为时,不仅要关注不良行为本身,更要重视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不要针对孩子,而要分析形成的原因,特别是家长的原因。

对事不对人,家长要细心观察、全面分析,耐心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

   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教育训练中,最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要坚持发展性评价。

家长要知道孩子行为习惯的现实起点,以及孩子在自己起点上的进步。

从一米一长到一米五就是发展,一定不要用两米三五姚明的身高来要求。

当孩子有进步了,要分析进步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改进教育方法、措施。

   四.养成哪些学习习惯以及具体措施。

   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家长们特别愿意听的,原因很简单,家长们都特别愿意借鉴实际的做法,并把这些做法“移植”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以求迅速达成良好效果。

但是您在“移植”的过程中特别应注意,要与自己孩子的实际相结合,并做到长期坚持,方能有成效。

我要给家长们说的具体学习习惯有以下十个:

   1、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完成的习惯——详讲

   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3、认真检查作业和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详讲

   4、积极回答问题和提问的习惯

   5、帮助同学学习的习惯

   6、大量阅读书籍杂志的习惯——详讲

   7、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8、认真写字的习惯

   9、慢慢看课本的习惯

   10、记作业记笔记要规范的习惯

   由于时间所限,在这十项好的学习习惯中,其中三项我会详细为家长们解读,也有大量具体的事例,并罗列出非常详实的操作步骤,是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

一 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完成的习惯(详)

 

   

(一)具体操作办法:

最好用条格纸,每科每周一页。

   例如数学:

条格纸对折,写上学科——数学(*月*日——*月*日)

   周一:

1、复习当天所学;(A.回忆课上老师所讲,B.看课本)

         2、做作业;

         3、自己检查作业;(对做过的作业进行反思总结)

         4、整理错题集;(可以让孩子给家长讲)

         5、预习新课。

(把第二天要讲的预习一遍)

         ……

   周六:

1、复习一周所学(通读课本);

         2、复习一周作业(包括测验);

         3、看错题集;

         4、选作与错题相似的课外题;(有针对性)

         5、也可自己综合测试(不用每周一次)

         6、预习下周所学

   周日:

回忆上周数学学习中的主要问题。

(就是为了周一的复习和测验)

   当然,如果周六时孩子很认真,周日也可以不做,给孩子课外阅读、活动、娱乐、玩耍的时间。

   

(二)操作提示。

   1、在右下角空出地方,家长写鼓励的评语,贴“小红花”。

(画小红花要简单,以免分散注意力;粘贴贴纸不要分散注意;表扬鼓励要具体,不要写“希望在某某方面提高”这样的变相批评,应具体帮助。

   2、每完成一项让孩子自己在序号上打上红勾。

   3、可以对某一项、某一种计时。

   (三)关注英语学科的计划和安排。

   事实证明,很多理科好的孩子,英语不一定好,而英语好的孩子,其他科目也很好。

因为学习英语的特殊原因,除了课上学习,没有语言环境,必须依靠多读多说。

英语最能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自觉学习的能力、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就要形成对英语学科扎实的学习习惯。

例如:

   1、完成当天作业

   2、读第8课5遍(新课)

   3、默写第8课单词(口头拼读一遍,汉译英一遍)

   4、第1至3课课文读3遍

   5、第4至7课课文读3遍

   6、听1至3课课文磁带1遍

   (一般来说,英语内容多,作业包含课文、单词、词组、背诵、默写、听力、检测等较多的方面。

   尤其建议大家要注意:

   1、各种形式不要在一天内面面俱到,要一周里交叉安排。

   2、如果因其他特殊学习原因,英语计划不能落实,但必须坚持朗读课文。

   3、坚持依旧带新,滚雪球的方法。

   如果您的孩子,在外面上英语学习班,也要这样要求。

有的家长对课外学习只重视花钱报班,而没有纳入规范来要求,这是不对的。

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的规律是一样的。

形成好习惯不容易,形成坏习惯很快。

在校外学习中,不复习、不预习,这样的学习态度必然影响到校内学习。

   例如,有一个男孩现在上高二,小升初时考市重点差一点,中考差一点,高考还会差一点儿。

他爸爸工作忙,认同课外班,从小学三年级上到现在一直上课外班,他认为:

   ①还没开学孩子就学了一遍;

   ②开学准摸底考试,为了让孩子有信心。

   他的看法很对,但是,他没有订计划,没有按程序。

所以他的孩子总是很好,但是再向突破就是差一点儿。

因为习惯,习惯限制了能力。

有人说,中考分加20分就是高考成绩,其实不尽然,因为没有按照科学的学习程序,导致孩子突破不了。

   (四)制定学习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1、计划越具体越好。

   2、严格要求孩子完成计划(严格就是鼓励孩子完成)。

   3、计划不如变化,可以从实际出发进行调整。

a.本周没完成的可以放在下周。

b.因考试某科临时多了,其他课可以减少(时间有限)。

c.因有活动,尽量提前完成,实在不行再后补。

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习第一”的习惯。

   4、宁要少,但要好。

   5、用红格纸一周一科一页。

这样,孩子压力小。

同时,用来保存一个夹子里,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信心。

过几天让孩子看看,家长持欣赏鼓励的态度表示由衷的高兴。

   6、及时鼓励和一周鼓励。

二 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一)预习习惯

   ※重要性:

预习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预习得好,既提高了听课质量,也节省了复习和作业时间。

尤其对学习吃力的孩子作用更大。

让学习差的孩子改变落后状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针对基础薄弱问题,在预习中着重弥补新课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扫清听课中的障碍,变被动为主动。

   例如,我们班的王志允,初中的毕业成绩很好,可是由于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他对高中的数理化课程的进度感到吃不消,几乎天天都在讲新课,崩溃是必然的,所以要提前预习,为自己学习扫清障碍。

迁移到小学也是一样,比如拼音,组词,造句等都应提前预习,做好准备。

    预习可以为孩子上课做好知识准备。

通过预习,孩子对教材有了初步印象,哪些能看懂,哪些不理解,哪些有疑问,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上,提高听课质量。

   ※预习的做法:

   1、预习分为学期预习,周预习,当天预习。

   2、预习时不需要过分细致,只要对新课有个大体的了解就可以,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读课文,试着回答课本的问题。

(不需要必须准确的答案)

   语文:

(1)通读课文

        

(2)过好字词关。

        (3)初步分析课文,回答书后问题。

        (4)归纳中心思想

   数学:

(1)通读课本

        

(2)试做例题、练习题

   3、低年级开始只是读完课文就行,过多会影响孩子预习的积极性。

   发现一个新问题,不知怎么才好。

——需不需要买《语文全解》或者是《语文参考书》?

这种书不用查字典、词典,中心思想都是现成的,但语文能力差!

所以如果不是老师要求买,尽量不要买。

   我的孩子在五年级的时候告诉我,他们同学都有《语文教学参考》,这样就可以很迅速的把老师留的每课书的人物理解、中心思想等的小卷子完成,但是我没有给他买。

到了六年级,由于课程进度安排紧张,老师要求人手一本,所以也只好买了。

   

(二)复习习惯

   复习就是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课上的学习内容,经过一天就变成60%,到了第三天就少到30%左右。

温故而知新!

(展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复习的种类:

(1)当天及时复习;

                 

(2)周复习;

   例:

小苗在二、三年级时,数学第一次得了92分,是3位数加减法数位错了,原因就是没有及时的复习和周复习。

                 (3)月复习(复习的内容比周复习多);

                 (4)期中复习,期末复习;

   2、复习材料的准备:

(1)课本;

(2)作业;(3)篇子;(4)错题;

   3、复习的步骤:

(1)先回忆;

(2)再看书;(3)后改错;(4)作对的大题也要细看;

   综合题具有典型性、传统性、综合性、易错性,每张试卷都有综合题!

   4、小学生复习的多样性:

调动眼、耳、口、手、脑、听、说、读、写、思

   例:

“聪”字和“明”字。

   5、家长可以积极参与,没有家长的帮助是不行的。

   提醒:

A.期末预先借新学期的课本;B.保留旧课本,越是高年级就越要保存好。

借给别人,但一定要追着让他还。

   6、复习的几种忌讳:

   ①.忌讳复习无计划,考前临阵磨枪

   ②.忌讳贪多求快,应平均使用力量

   ③.忌讳滥用“教辅”,打“题海战”。

(有的家长买来教辅就万事大吉,给孩子留,其实这种最笨、最懒的办法促使孩子厌学或者笨学,教辅应该用于纠正错题,巩固重点难点)

   ④.忌讳方式单调,盲目乐观,应多样化

   ⑤.忌讳劳逸过度

   ⑥.忌讳猜题押宝。

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最后,在讲一讲阶段复习的程序和方法:

   1、主题准备,明确中心内容。

   2、时间准备

   3、材料准备(课本、作业、试卷、检测、教辅、错题)

   4、先回忆后看书

三 认真检查作业和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一)做作业的步骤:

   在家完成作业尽量坚持四个步骤:

1、先看书;2、后作业;3、细检查;4.重改错。

   孩子在学校刚学完的知识记忆深刻,有老师现场辅导,有同学随时讨论,但回到家就不一样了。

可能上午第一节是数学,已经过去八九个小时了,记忆和理解可能会淡化。

   在家完成作业的第一步是看课本。

打开课本容易使孩子形成条件发射,进入课堂情境,便于注意力集中。

如果先回忆后看书,作业质量更高。

因为所学知识已经预习过,课上老师刚讲过,如果直接翻开书,有些孩子的头脑没有思维的主动性,哪些知识只不过是像照镜子一样机械的再现。

合上书先回忆今天所学的知识要点,大脑进入主动思维的状态,学习的效率最高。

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也就是素质。

   为什么许多孩子做不到这一步?

   1、家长轻视了看课本的重要性,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不看课本照样做得都对;

   2、快写完得了,孩子还闹着看电视,大人也落个放松放松;

   3、孩子正在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家长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孩子上幼儿园的生活习惯中。

   4、家长没有意识到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错过了最佳时期,家长式跟在孩子后面,而不是走在孩子前面。

   于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作业的错误不仅越来越多,学习的问题也一一反映出来。

当然,还有孩子作业负担过重的客观原因,这是中高年级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小学低年级,您最好现在开始帮助孩子作业之前先看书。

如果孩子中高年级,最好也从某一个科目开始做起,巩固之后再增加科目。

   还有陪读,就要在落实这第一步的过程中示范、督促、提醒、鼓励。

   

(二)检查作业和改错

   先看书后作业是作业的第一步。

细检查重改错就是作业的第二步。

   孩子写完作业后,家长检查完,有错的让孩子改过来,签上名。

这时最常见的流程,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建议您试试以下方法:

   1、让孩子先自查,没问题了,家长再检查;

   2、孩子和家长同时检查,约好发现错误谁也不说,都检查完后两人对下。

特别注意,让“孩子也不说”,最后孩子说出来了,你要积极鼓励,培养细心的习惯和发现错误的能力。

   举例:

小苗五年级时,班主任高老师告诉我:

监考老师发现你们小苗在考数学时,写完了卷子跟卷子没完,一直在检查!

我后来一问,孩子说他自己检查了三遍,每一题都没有放过。

最后的成绩当然是100。

这次六年级月考也是一样,他告诉我在最后10秒钟检查出了一道口算错题,好险!

   3、家长检查出错误,不用直接告诉孩子,可以告诉他一个范围。

例如一道什么类型的题,或者这道题在“前三道题当中”……扩大孩子检查的范围和成就感。

让孩子也可以告诉家长,家长假装没查出来,也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和检查的乐趣,但是此法不能常用。

   4、逐步放手,每周确定一两天为“家长免检日”。

即使交作业后老师发现错误,也不要对孩子有任何指责,还要表扬要鼓励,毕竟是孩子在走向独立学习中的不可避免的。

更要看到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优秀的心理品质正在形成,孩子自己承当学习的责任远比作业上有错误重要的多。

   (三)整理错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出现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家长怎么认识怎么做。

学习,是争取正确的过程;正确,是排除错误的结果。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不可少的,说明孩子在学习。

不要以出现错误来否定孩子学习,就好比泼洗澡水连孩子都泼了。

家长对错题的态度,影响孩子对错题的态度。

   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比金子还要珍贵!

错误暴露了孩子掌握知识的欠缺处,反映了孩子学习过程的薄弱点。

通过分析才能找准原因,改正错误,实现发展。

智慧的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是着急上火数落孩子,也不是叫过来讲一遍后就完事大吉,而是帮助孩子养成自己整理错题的习惯,让错题成为经验。

换言之,错题是另外一个方式的学习。

这如同小狮子学捕猎,每一次失败都是不是能力的锻炼,都是学会生存的必然经历。

   对待错题要有正确的观念。

   1、整理错题就是整理学习资源。

(错误——经验——下次学习的资源)

   2、分析错题是锻炼思维能力。

   3、纠正错题是强化责任意识。

   正确对待错题,起码有以上几点好处。

一个不善于总结错误的人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开始他缺乏的可能是某一点知识,而后缺乏的则是能力,是一种素质。

素质教育其实是素质培养,孩子最长的生活是学习,素质教育就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包括对待错题的态度。

   整理错题范围:

(1)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题。

(2)考试中的错题。

(3)自己选作中(拓展题中)的错题。

   整理错题的步骤:

首先准备一个较好的本子,写上学科和起用时间。

为它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

(1)先抄录错题;

(2)再用红笔写出错误的原因,不要机械,也可省略这一步,视年级视题目而定;(3)写出正确答案和步骤;

   使用错题集:

(1)将当天的记录浏览一遍;

(2)隔三天看一遍;(3)周复习看一遍,并选出其中重点题重做;错题隔一段时间重做最重要。

家长抄错题的原题,最好在一张纸上复印。

(4)鼓励孩子在教辅中找出相似的题进行自测;(5)完全掌握的可以标出记号,使复习错题的数量减少;(6)错题集用薄本,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作业是最经常的学习活动。

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精神不集中等现象都要具体帮助。

四 积极回答问题和提问的习惯

 

   

(一)积极回答问题,它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很多同学课上打不起精神,就是因为从不回答老师的提问,把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

   1、积极回答难题好处很多(重要性)

   

(1)可以能充分调动老师高昂的情绪,老师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

对一个老师最大的鼓励莫过于他面对的每一个学生的热烈反应。

如果一个老师在上课时得到这种力量的鼓舞,他常常会有超水平的发挥。

他的声调会有更强的感染力,他的语言会带来更多的信息量,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

学生与老师的思想同步,老师会特别关注您的孩子,促进孩子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

   

(2)可以给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极大的自信。

自信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除了好的考试成绩能带来自信外,常常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也能给人自信。

那些在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般都是这枚课成绩优秀的学生。

,在他积极地、高声地、迅速的回答中,所有人都能听出他的骄傲与自信,而这种骄傲与自信反过来又能极大地鼓舞他学习的热情,成绩好也理所当然。

   (3)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能有效地促使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的听讲。

一个学生如果总是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那他很少会走神。

而且,对问题的答复也说明他对上一个步骤充分理解了,这样会促使他的思路也跟着老师一环紧跟一环的走下去,紧跟老师的思路,不会“掉线”。

   (4)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胆量。

锻炼独自面向他人陈述自己观点的机会。

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