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2901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docx

最新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一汇总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训练

(一)

班级姓名座号

1.可可撕开饼干包装袋放置在空气中,隔一段时间后,发现袋内松脆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做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氢气

4.

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目的是(  )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压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5.在校运会上,50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抢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

A.二氧化硫  B.水蒸气   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7.要从空气中获取4.2L的氧气需空气的体积约为(  )

A.30L     B.20L     C.10L     D.8.4L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9.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蜡烛,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空气中含量最多,化学性质又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1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  )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②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

④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水槽中.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艇在太平洋的最大下潜深度达7020米,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其中为潜水员提供呼吸的“人造空气”中各种气体体积分数为:

氮气70%、氧气20%以上、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下列对“人造空气”认识正确的是(  )

A.如果利用纯氧更有利于潜水员呼吸

B.“人造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比空气低

C.氮气没有作用,可以不添加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应该添加

13.常温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不溶于水的固体硫化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②和⑤

14.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D.二氧化锰可作任一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稍有黑烟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能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1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

C.红磷燃烧时产生浓厚的白雾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9.“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变为红色后颜色不再改变     B.先变为红色后变为紫色

C.先变为蓝色后变为紫色      D.先变无色后变红

2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  )

A.碳酸钠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高温煅烧石灰石         D.大理石和稀硫酸

21.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谈判,最终达到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它是史上第一份全体缔约方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全球减排协议.下列做法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

A.开发研制氢能源,光伏电池等新能源

B.大力开发化石能源,以弥补能源不足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生活、生产中尽量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

22.“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

A.酸雨    B.白色污染  C.臭氧层破坏 D.温室效应

2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C+O2

CO2   B.Zn+H2SO4═ZnSO4+H2↑

C.2H2O

2H2↑+O2↑   D.2KOH+MgCl2═Mg(OH)2+2KCl

24.下列气体中,能显著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5.第16界世界气候大会于2011年12月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代替白炽灯

D.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26.2015年11月30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碳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仍是大会的核心议题.碳排放中的“碳”指的是(  )

A.元素    B.单质    C.原子    D.CO2

27.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

1

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

1

28.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分子的能量          B.水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水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29.在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低的是(  )

A.过滤    B.沉淀    C.吸附    D.蒸馏

30.

如图是过滤操作图,该图存在的错误是(  )

A.漏斗下端管口处于烧杯中间    B.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C.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D.待滤液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

31.下列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到无色澄清是硬水      B.静置后看到沉淀是硬水

C.过滤后没有得到滤渣的是软水   D.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没有浮渣的是软水

3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

1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

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3.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

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

3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目的是增强全社会惜水、节水、护水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加强河湖保护与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C.大力开发地下水,环解家庭用水压力

D.完善基础水利设施网络,助推民生水利发展

35.滔滔赣江水,滋润赣鄱地.赣江的河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氧气    B.水     C.二氧化硅  D.氯化钠

36.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吸附

37.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往江河里倾倒垃圾

38.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今年是5月10日到5月16日,市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像北方缺水城市一样珍惜水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水资源的是(  )

A.洗脸、涮牙时不间断地放水    B.洗澡擦肥皂时不关喷头,任水流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

39.日常生活中,与肥皂水作用容易起泡沫的是(  )

A.岷江水             B.矿泉水

C.煮沸的水            D.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盐的水

40.夏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

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④活性炭吸附池,处理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41.2011年3月22日是第十九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城市用水:

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节水的是(  )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③利用太阳能、离子交换树脂、半透膜等技术,使海水淡化

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2.硬水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下列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煮沸    C.沉淀    D.过滤

43.

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浑浊的河水变成清水.其中细沙的作用是(  )

A.沉淀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4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45.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静置    B.煮沸    C.过滤    D.吸附

46.在过滤时,必须要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玻璃棒、烧杯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烧瓶、漏斗、玻璃棒       D.试管、试管夹、烧杯

47.区别硬水和软水,选用的物质是(  )

A.明矾    B.石蕊    C.活性炭   D.肥皂水

48.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电解1g的水可以得到2g的氢气和1g的氧气

③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9.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沉淀    B.煮沸    C.蒸馏    D.吸附

50.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B.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D.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

51.地震发生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

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52.今年漫长的雨期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许多农村饮用的地下水浑浊,下列方法能得到纯水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53.除去污水中臭味的最有效方法是(  )

A.搅拌    B.过滤    C.静置    D.吸附

54.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  )

A.加肥皂水  B.煮沸    C.蒸馏    D.加活性炭

55.下列净化水的措施中,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D.沉淀

56.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层“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你认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严禁使用国建命令禁止使用的淘汰型用水器

B.张大婶洗菜时总是把泥土先抖干净后再清洗

C.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D.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57.下列操作中,与水净化无关的是(  )

A.过滤    B.电解    C.吸附    D.蒸馏

58.常见的净化水方法有:

①过滤、②用木炭吸附、③煮沸、④用药杀菌消毒.现要将黄色浑浊的河水净化成生活饮用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59.根据电解水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支电极管中均有气泡产生

B.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C.负极气体具有可燃性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grow成长grewgrown60.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连接电源正极的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D.连接电源负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1.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由水分子构成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62.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B.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C.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

D.实验①分解的水在理论上与实验③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63.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中存在大量的氢分子和氧原子

C.正、负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

2

D.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用淘米水浇花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hit打hithit6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6.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forecast预报forecastforecast6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木炭吸附  D.食物腐烂

dive跳水,俯冲dived/dovedived68.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橘子榨汁  B.铁锅生锈  C.雪融化   D.汽油挥发

6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石油    B.液态氧   C.食醋    D.水泥砂浆

know知道knewknown70.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甲烷燃烧  B.干冰升华  C.西瓜榨汁  D.汽油挥发

see看sawseen7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大理石   B.干冰    C.钢     D.澄清石灰水

72.厨房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切黄瓜   B.拉面条   C.酿米酒   D.榨橙汁

7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厨房的食用盐          B.铝合金门窗

C.食品袋里的氮气         D.康师傅矿泉水

74.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带火星的木条 B.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C.

木炭在O2中燃烧 D.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

saw锯sawedsawed/sawn75.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白磷自燃        B.桂花飘香钢铁生锈

C.粮食酿酒生铁炼钢        D.粉碎石块盐酸挥发

76.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燃烧            B.久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失去了吸水性

C.白磷自燃            D.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7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塞进橡皮塞 D.量筒读数

78.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7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weave编织wovewoven实验操作

read读readread现象

结论

A

find找出foundfound向固体碳酸钙中加入稀硫酸

未见大量气泡产生

两者不反应

B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

C

将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铁能被氧气氧化

D

向某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显碱性

A.A      B.B      C.C      D.D

8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取用固体药品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的验满读出液体的体积

8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硝酸铵晶体溶解于水,形成的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常用作保护气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D.蒸馏水不能养鱼,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8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

84.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

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85.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目的是(  )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氧气

C.用磁铁鉴别生铁和钢       D.用灼烧法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8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化水程度依次由低到高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为防止水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

2

87.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9.人们曾把氧气叫作“养气”,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供给呼吸B.不易溶于水C.具有可燃性D.化学性质活泼

9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