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030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docx

兰州市“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先导性产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产业政策不断完善,我市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切实加快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信息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行业企业整体竞争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促进我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兰州市的信息产业涉及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和外包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十一五”以来,信息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数量已达千户,上规模企业80多户。

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45亿元,占全市GDP的6%。

(1)信息设备制造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信息产业形成了以电子专用设备、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子材料、LED产业为主,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有瑞德、兰飞、长风、海默、科庆等10余户重点企业,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6亿元,销售收入2.9亿元,增加值1.1亿元,税金993万元,利润720万元,占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4%。

(2)信息传输服务业整合发展。

通信业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共有电信、移动、联通3户企业,其业务涉及固话、网络、移动电话等。

2010年底,已拥有固网客户146.38万户,移动放号量已达367.32万户(其中移动270万户、电信37.32万户、联通60万户),主营业务收入达31.59亿元,占全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2.25%。

“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先进的“信息高速公路”,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市。

(3)软件开发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全省经认定的软件企业主要集中于我市,收入占到软件服务业总收入的99%以上,排列前10名的软件企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8.32%,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

目前,我市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412家,大部分集中在高新开发区,其中取得“双软认证”资格的企业有46户,取得CMMI国际资格认证的企业有2户。

2010年,全市软件和外包服务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3.8亿元,其软件业务收入15.5亿元(其中:

软件产品收入4.1亿元,系统集成及支持服务收入9.5亿元),增加值4.7亿元,税金1.0亿元,利润1.7亿元,占兰州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9.37%,已成长为我省软件和外包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图一2010年兰州市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4)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十一五”以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4户企业创建了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行业年科研成果500多项,新产品年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93%以上的企业通过了GB/T19000-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CMMI3级认证评估;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成果奖,其中甘肃紫光公司的高等级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列为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正远科技公司的大型国际机场物流控制及管理信息系统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储罐节能温控与无电安全检测系统获得中国优秀软件称号,同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藏文安全信息识别软件被工信部在全国藏区推广应用,绿色真空镀膜技术和铁路计算机连锁信号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5)企业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

兰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但部分企业在规划、发展环境、主要研发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部分重点企业在信息化规划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完善,在研发设计、生产装备、生产过程、企业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中已充分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信息技术,初步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企业效益;部分企业信息化应用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重点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层普遍对信息化工作重视,信息化应用培训基本普及,拥有了相对专业的人才队伍;企业信息化内容不断深入,部分企业在财务、研发、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十一五”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兰州市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优势进一步增强,但与国内先进地市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规模小,龙头企业数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兰州市信息产业虽然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总体规模较小,信息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目前还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如万维、号百等。

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差。

产业在研发投入、国际化程度、管理水平、产品精细化水平等方面与国内、国外大公司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中小企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不太明显。

(2)产品结构较单一,产业链延伸度不足。

目前,兰州市的信息产业链条残缺、孤立性经营明显,延伸度不够,上下游产品依存配套的能力不强。

软件产业虽有较快发展,但“小、乱、散”现象严重,层次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3)融资困难,发展滞后。

“融资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由于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新机制尚未形成,银行借贷所实行的是实物抵押贷款模式,技术专利作为抵押尚不被认可,由于企业资产有限,多数信息企业难以通过抵押获得银行信贷支持,信息产业发展滞后于其它产业。

(4)人才结构矛盾突出,技术创新体制有待完善。

产业技术带头人、创新型管理人才、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支持研发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企业研发投入滞后,尚没有形成依靠开发新技术、新业务和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产业研发的前瞻性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5)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孤岛效应显现。

兰州的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一定基础,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偏低,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而且,软件开发和应用比较滞后,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和深入。

(6)发展环境尚不完善。

组织机构不合理,行业管理不到位,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综合性服务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少更深层次的社会化服务;协会和团体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缺少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服务机构。

二、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业强市”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区域发展总体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强化创新、立足应用、市场导向、优化布局”的原则,以大力培育信息产业为契机,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以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推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依托“数字兰州”和“数字工业”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及运行水平,壮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强资源整合和关键核心技术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良性互动、均衡发展,实现我市信息产业创新化、高端化、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

(二)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间,信息产业要围绕光电、物联网、汽车电子、电子材料、仪器仪表、太阳能光热、LED、医疗电子等8个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调整和优化信息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的延伸。

同时要培育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鼓励各类商业模式和服务业态的探索和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

围绕应用软件开发和基础数据库建设,从构建“虚拟同城化”平台入手,以政务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园区信息化、便民服务信息化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两化”融合,做大做强兰州市的信息产业。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应着重抓好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发挥兰州市比较优势,以现有企业为主体,引进吸收为推手,实施“525”工程和“双百示范”工程,即建设5个有明显特色的信息产业基地,培育20家重点企业,打造50家规模企业,建立100家“两化”融合重点示范企业、100家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

到2015年,兰州市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将超过3万人,总收入占全市GDP的10%左右,信息产业将成为兰州市新的支柱产业。

(1)信息设备制造业

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着力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以大带小”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规模。

到2015年,兰州市信息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将超过万人,经营收入大幅度提高,力争培育5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信息设备制造企业。

(2)信息传输服务业

以电信运营商全业务发展和3G建设为契机,推进电信网络向IP化、宽带化、无线化、智能化发展,促进电信业务重心由传统电信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变;通过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改善信息通信服务能力,不断降低通信资费和商务成本,带动电信运营、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到2015年,力求全市具备光纤到小区能力,城市化地区接入带宽能力达10M—100M,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全市。

(3)软件及外包服务业

依托兰州软件产业发展基础,建立兰州软件园、服务外包产业园、网络虚拟园区,力争把兰州打造成“国家西北软件名城”;面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轨道交通、智能交通、物联网、现代物流等领域,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和信息服务;聚焦“两化”融合,加快流程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初步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软件产品链,形成面向重点行业的完整软件产品体系;依托人才和产业优势,支持和鼓励创意产业,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提升软件产业能级,发挥系统集成产业优势,形成全面支撑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新亮点。

到2015年,力求培育10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软件企业。

(4)企业信息化

积极申报和创建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实施“数字工业”五年行动计划。

到2015年,使全市传统工业的信息技术装备达到80%以上,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80%以上,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技术应用率达到80%以上,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中80%以上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大幅度提高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重视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同时加快物流业向客户服务中心、加工和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转变;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区,集中展示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示范工程;以需求为龙头,以建设应用软件开发和基础数据库为重点,以搭建公用平台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全面推进“数字兰州”建设,实现政府各部门政务资源共享,推进“虚拟同城化”建设。

三、产业布局

“十二五”期间,在兰州形成“大企业带动,小企业联盟发展,以园区为洼地,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产业集群”的新格局,以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建设为核心,建设5个有明显特色的信息产业基地,形成兰州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兰州新区依托吉利控股集团ERP项目为主体,打造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以创建国家西北软件名城为契机,高新区依托兰州洪同投资公司软件园建设项目为主体,打造软件及外包服务产业基地;以创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实验区为目标,兰州经济区依托“三厂一园”(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长风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飞行控制有限责任公司、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科技园)为主体,打造物联网产业基地;东岗地区依托兰州瑞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专用加工设备产业化项目为主体,打造通信设备产业基地;彭家坪新区依托甘肃新方圆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光电产业园项目为主体,打造LED产业基地。

图二兰州市信息产业布局

四、发展重点

要以创新、应用和融合为主线,整合企业资源,培育、发展、扶持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品牌优势的行业骨干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创建园区,促进产业积聚,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鲜明特色的兰州信息产业发展体系。

(一)信息设备制造业

在军工电子、通信设备及微电子中间产品方面,以产品研发、生产、集成及系统工艺提供为一体的服务配套为目标,打造国内先进的军工电子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民用运输机航行雷达、智能化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平板裂缝阵天线精密制造等一批军工电子项目,促进军工电子产业规模化;加快数字信号处理(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嵌入式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高端器件和系统平台的应用技术研究,形成军工电子、通信设备和微电子中间产品三大产业链。

在物联网器件方面,要突破传感器、控制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组网和协同处理、数学建模、系统集成、数据管理和挖掘、协同控制等物联网核心技术;推进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应用示范工程,创新商业模式;推进物联网传感设备、通信设备产业化与信息传输服务业协同发展,促进物联网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

在仪器仪表方面,加大对电子元器件、电子仪表开发生产的扶持力度。

重点扶持一批真空接触器、矢量分析仪、高频功率器件等市场热销的优质产品,改造低压真空器件生产线,提升电真空器件制造水平,发展中高压电真空器件。

同时,面向石油、石化、化工等行业,加强特种精密仪器仪表产品的研制,拓展应用领域,扩大产业优势。

在电子材料方面,大力开展高性能锂电池正极材料、绿色镀膜、绿色镀膜新材料成套系列技术与装备及系统集成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为汽车工业镀膜、轨道交通控制、电子信息产业、真空冶金、钢铁等工业领域或行业提供专业成套装备和生产线解决方案,形成配套产业链。

在汽车电子方面,面向专用车、农用车和轿车市场需求,加大对汽车电子产品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电子点火系统、车载视频娱乐系统、电磁阀、传感器等车载汽车电子设备和汽车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汽车音响、车载视频娱乐设备、车载空调等车载汽车电子设备;发挥兰州在机电产品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汽车继电器、电磁阀、传感器等汽车电子元器件产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和研究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积极跟踪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等产品技术发展趋势,相继引进发展相关产业。

在医疗电子方面,充分了解医疗电子设备的特殊需求,引进、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医疗电子设备,改进半导体器件设计,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终端设备的性能、功能,并与各级医疗机构密切合作,研制消费型医疗设备、监护设备、医学影像、医疗仪器,形成产业规模。

在半导体照明应用产业方面,积极发展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封装及集成应用,努力做好LED显示屏、工程照明、景观照明等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应用,形成一定的规模,引导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

“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在我市高新区投资建设光电产业园,满足全省LED显示屏60%的需求,填补我省电子产品制造业LED显示屏生产的空白;扶持LED封装及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开发SMD型封装、单灯型封装以及功率型封装技术,形成LED背光模组、LED照明灯具等应用产品的规模制造能力。

(二)信息传输服务业

在网络建设方面,加大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力度,积极探索泛在、可控的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技术。

“十二五”期间重点用于加快建设全市3G移动网络覆盖,提供高速无线上网、数据下载、无线视频等3G服务;提升网络带宽综合承载能力,同时大力支持通信信号控制电缆及数据传输综合光缆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端电缆和光缆;在商业区、交通枢纽、行政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区域,加快新建WIFI无线热点,逐步与3G网络共同构成无缝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

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市范围内形成1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乡镇普遍具备2M以上的宽带接入能力,满足城乡互联网高速接入、综合信息服务等应用需求。

在增值服务方面,积极推动通信运营企业向信息服务转型发展,延长信息服务产业链,发展宽带化、个性化、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培育面向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态,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媒体、网络音乐、网络出版、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宽带及移动软件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建设提供存储、转发、灾备等互联网业务的高等级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建设信息呼叫中心,提供一站式外包服务,满足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需求;聚合市内各类中小企业网站,进行资源推广,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

运用企业通信门户、融合通信、总机服务等信息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远程视频、多方通信,协助企业实施成本缩减计划。

力争“十二五”末建立企业信息化平台,帮助市内重点企业实现信息化,更好的提供各类综合信息服务业务。

在信息服务方面,全面发展涵盖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技术咨询、信息技术运维、软件部署、信息系统测试、数据处理、系统集成以及IT培训、IT租赁等服务,重点提升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监理和运维服务能力,重点支持建设应急、政务、农村信息服务三大服务网络;面向对互联网有特殊需求的企业、机构,建设互联网精品网,提高服务质量和访问速度;针对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等行业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和优惠资费套餐等,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基础信息通信支撑;针对社会公众,改善资费套餐结构,提高营业厅服务和响应速度,提升服务品质;建设面向三农,集政务、商务和服务为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引导生产企业开发符合农民消费特点的产品,强化产销衔接,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促进农民增收。

(三)软件及外包服务业

在软件服务外包方面,重点建设软件与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引导和鼓励1-5户企业通过软件企业国际资质标准(CMMI)等认证;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素质、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提升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能力和水平;重点发展软件服务研发和外包、信息技术及外包、信息系统运营与维护外包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业务;加快推进企业业务流程设计服务、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运营服务、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业务,努力使我省的软件外包业务从低端业务外包做起,逐步向软件设计与核心业务服务外包等产业链的高端发展。

在园区建设方面,围绕全市“3+8”板块经济体系,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兰州软件园、服务外包产业园、网络虚拟园区,筑巢引凤,全力打造“国家西北软件名城”,逐步形成相对集中,高技术、高水平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建立兰州软件园。

建立具备承载、孵化、研发、生产、培训功能的新型产业园区,聚集一批软件企业。

加大建设和扶持力度,力争把兰州软件园打造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东部信息产业落户的承载基地、高新技术创业基地和软件企业的孵化基地;建立兰州服务外包产业园。

围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链的发展,依托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兰州服务外包产业园,重点发展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和动漫设计等新兴产业;建立网络虚拟园区。

利用网络,搭建平台,吸引大量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入驻虚拟园区,促进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要素在虚拟园区聚集,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在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系统集成及支持服务,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向卖服务、提供独立应用软件和全面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性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转型。

重点提高产品集成性,实现从提供单项产品向纵向集成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转变,满足用户的集中统一管理需求。

重点研究集成技术,提供面向云计算、SaaS(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公共服务平台、互联网综合服务、电子商务应用等集成应用平台,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不断开拓省内外市场,打造创新型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企业。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高速增长态势,每年平均培育新增10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企业。

在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方面,重点加快安全基础技术和平台、网络安全、安全应用、安全测试评估与安全服务等方面的重点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研究先进计算及新一代网络体系的安全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完善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体系。

大力发展信息安全系统集成、咨询、监理、测试、培训、外包等业务,推进入侵检测软件、内容管理软件、防火墙软件及基于密码技术的信息安全产品的发展,重点支持应急响应、容灾备份、安全测评、风险评估、电子认证等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发展,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重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创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信息咨询服务机构,鼓励其与本地咨询机构合资合作,重点发展人才交流、技术引进、投资咨询、贸易顾问、工程和房地产中介等中介性信息传输服务业,争取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信息咨询服务骨干机构。

在嵌入式软件开发方面,鼓励软件研发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工业企业联合攻关,打通研发和应用关键环节,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轨道交通、智能交通、物联网、现代物流等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嵌入式软件平台。

重点研发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和车载智能终端设备,并拓展各类车载信息服务;研发智能交通领域各类终端设备和系统的嵌入式软件,提升兰州市交通运输能力;结合现有优势产业,在智能监控、石化设备、流程工业自动化、RFID设备等领域形成嵌入式软件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工业软件科研项目的研发孵化,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的工业软件,促进传统工业实现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全面实现产业优化升级,集聚发展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业软件设计研发企业。

在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服务方面,紧紧抓住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创新机会,依托软件园,以著名的《读者》杂志、动漫企业为龙头聚集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支持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内容制作系统(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内容运行和管理平台开发,支持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媒体、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内容产业,以数字化带动会展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具有我市特色的动漫文化品牌,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四)企业信息化

在示范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方面,积极开展“数字工业”5年行动计划,围绕企业研发设计信息化、产品构成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商品营销网络化、信息技术产业化6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每年实施20项“两化”融合项目,5年累计培育100户“两化”融合重点示范企业。

形成一批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企业。

在信息产业成长工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到2015年培育超亿元信息产业企业10家,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提高信息产业的规模和水平,使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达20%以上,为我市“两化”融合提供坚实的技术和装备支撑。

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重点建设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围绕人才培训、投融资、战略咨询、解决方案推介、支撑保障和电子商务6大领域,搭建全市统一的具备专业性、实用性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应用服务。

加快建设兰州市信息产业与工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公共服务系统,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

实施“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计划”,以低成本、低风险模式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行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完善省机械科学研究院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省及西北地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工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