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316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1分)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

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玉柄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简刻字

2.(1分)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B.塑料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

3.(1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其化学式为(  )

A.Na2CO3B.NaHCO3C.NaOHD.NaCl

4.(1分)“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1C.+5D.+7

5.(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木炭B.硫粉C.铁丝D.镁条

6.(1分)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1分)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加热液体

C.

收集氢气D.

稀释浓硫酸

8.(1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9.(1分)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

X+N2↑+3CO2↑。

则X是(  )

A.K2SB.K2SO3C.K2SO4D.K2S2O3

10.(1分)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11.(1分)现有下列反应:

①2KMnO4

K2MnO4+MnO2+O2↑;②2KClO3

2KCl+3O2↑;③2NH4NO3

4H2O+2NO2↑+O2↑。

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2.(1分)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羊毛和涤纶:

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

C.铜片和黄铜片:

相互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木条

13.(1分)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14.(1分)现将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AgCl沉淀290g。

则该MgCl2粉末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NaClB.CaCl2C.AlCl3D.KCl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2分)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16.(2分)大米、面粉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  [填“C2H5OH”“C6H12O6”或(C6H10O5)n];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尿素[CO(NH)2]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17.(3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18.(3分)实验室除去粗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  、蒸发;除去粗食盐水中的杂质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  、Na2CO3溶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  。

19.(3分)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有机物与N2O4反应释放能量,可以作高能能源。

该有机物18g与一定质量的N2O4恰好完全反应,可以生成26.4gCO2、21.6gH2O和25.2gN2,实验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20.(3分)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A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B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A→B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

A的化学式为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与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

(2)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

22.(2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80℃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3.(3分)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完成该实验,如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  。

(3)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

24.(3分)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以回收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2)步骤Ⅱ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3)步骤Ⅲ中,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确定M后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10分)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请将如图虚线框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

(2)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填字母代号)。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两种物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两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

①A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  。

②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4)制取CO2后的酸性废液需处理后再排放,除去CO2常采用碱液吸收法。

①检验某废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  。

②为探究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OH)2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若溶液变红,溶质为Na2CO3和NaOH。

请指出该方案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

(5)某温室大棚需用到440LCO2(按标准状计算,CO2密度为1.964g/L),用足量盐酸与含CaCO380%的石灰石反应制取,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1分)河南博物院馆藏丰富。

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玉柄雕琢B.骨笛打孔C.彩陶烧制D.金简刻字

解析:

A、玉柄雕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骨笛打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彩陶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金简刻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2.(1分)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下列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金B.塑料C.合成橡胶D.合成纤维

解析: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正确;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错误;

C、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C错误;

D、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错误。

故选:

A。

3.(1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其化学式为(  )

A.Na2CO3B.NaHCO3C.NaOHD.NaCl

解析: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选:

A。

4.(1分)“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1C.+5D.+7

解析: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价。

故选:

B。

5.(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A.木炭B.硫粉C.铁丝D.镁条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没有刺激性气味,故A错误;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B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固体,故C错误;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氧化镁固体,故D错误。

故选:

B。

6.(1分)古籍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得到铜,该反应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

铁与铜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和铁的化合物,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

C。

7.(1分)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B.

加热液体

C.

收集氢气D.

稀释浓硫酸

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8.(1分)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解析: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3%,所以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A错;

B、结冰的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C错;

D、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故D正确。

故选:

D。

9.(1分)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

X+N2↑+3CO2↑。

则X是(  )

A.K2SB.K2SO3C.K2SO4D.K2S2O3

解析:

反应物中有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氮原子、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X是K2S,故选:

A。

10.(1分)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解析: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

B、t℃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相同,所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所以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减少,故D错误。

故选:

B。

11.(1分)现有下列反应:

①2KMnO4

K2MnO4+MnO2+O2↑;②2KClO3

2KCl+3O2↑;③2NH4NO3

4H2O+2NO2↑+O2↑。

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解析:

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固体,同时生成氧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固体和氧气,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③硝酸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二氧化氮气体和氧气,得到气体是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物,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故选:

A。

12.(1分)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羊毛和涤纶:

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

加熟石灰研磨

C.铜片和黄铜片:

相互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木条

解析:

A、羊毛纤维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产生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铵和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均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符合题意。

C、黄铜和纯铜相互刻画,由于黄铜硬度大,所以有明显划痕的是纯铜,而无明显现象的是黄铜,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3.(1分)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A.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

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解析:

A、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

1,故选项图象错误。

B、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稀盐酸消耗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

D。

14.(1分)现将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MgCl2粉末95g溶于水后,与足量的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AgCl沉淀290g。

则该MgCl2粉末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NaClB.CaCl2C.AlCl3D.KCl

解析:

若考虑极限情况,即氯化镁中不含杂质,则95g可生成AgCl287g,现生成AgCl290g,说明杂质是含氯量大于MgCl2中含氯量的物质,氯化镁中Cl的含量为

0.75。

A、氯化钠中Cl的含量为:

0.61,小于氯化镁中Cl的含量,故A错误;

B、氯化钙中Cl的含量为:

0.64,小于氯化镁中Cl的含量,故B错误;

C、氯化铝中Cl的含量为:

0.80,大于氯化镁中Cl的含量,故C正确;

D、氯化钾中Cl的含量为:

0.48,小于氯化镁中Cl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2分)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解析:

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常用作保护气,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不活泼性;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或O)。

故答案为:

氮气(或N2);氧(或O)。

16.(2分)大米、面粉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  [填“C2H5OH”“C6H12O6”或(C6H10O5)n];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尿素[CO(NH)2]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解析:

大米、面粉中含有的糖类物质主要是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

尿素[CO(NH)2]中含营养素氮元素,属于氮肥。

17.(3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解析:

氢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前后没有改变的是钠离子与氯离子;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其他离子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

NaOH+HCl=NaCl+H2O;Na+、Cl﹣;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18.(3分)实验室除去粗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  、蒸发;除去粗食盐水中的杂质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  、Na2CO3溶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其作用是  。

解析:

实验室除去粗食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从海水中得到的粗盐中含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可以用试剂BaCl2溶液除去钡离子、用Na2CO3溶液除去钡离子、用NaOH除去镁离子、用HCl除去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除杂时,应该先用氯化钡或氢氧化钠处于硫酸根离子或镁离子,加入这两种物质后再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用稀盐酸除去,所以除去粗食盐水中的杂质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过量NaOH、氯化钡溶液、Na2CO3溶液,分离出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作用是:

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答案为:

过滤;氯化钡溶液;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19.(3分)开发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减少CO2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有机物与N2O4反应释放能量,可以作高能能源。

该有机物18g与一定质量的N2O4恰好完全反应,可以生成26.4gCO2、21.6gH2O和25.2gN2,实验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

解析:

(1)氢气燃烧生成水,方程式为:

2H2+O2

2H2O;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故填:

2H2+O2

2H2O;Zn+H2SO4=ZnSO4+H2↑;

(2)根据质量守恒等量可知,参与反应的N2O4的质量为26.4g+21.6g+25.2g﹣18g=55.2g,则N2O4中氮元素的质量为55.2g

100%=16.8g、氧元素质量为55.2g﹣16.8g=38.4g;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6.4g

100%=7.2g、氧元素质量为26.4g﹣7.2g=19.2g;生成物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1.6g

100%=2.4g、氧元素的质量为21.6g﹣2.4g=19.2g;生成物N2的质量为25.2g;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N2O4中氮元素质量为16.8g小于生成物N2的质量25.2g,说明有机物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25.2g﹣16.8g=8.4g;反应物N2O4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8.4g,生成物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19.2g+19.2g=38.4g,质量相等,说明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反应前N2O4中不含氢元素,反应后生成物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4g,说明有机物中含有2.4g的氢元素;反应物N2O4不含碳元素,反应后生成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2g,说明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7.2g;所以有机物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且三种元素的质量一次为7.2g、2.4g、8.4g,则该有机物中碳、氢、氮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1:

4:

1,又由于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可求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8N2,故填:

C2H8N2。

20.(3分)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A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B为单质;E为难溶性碱;A→B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

A的化学式为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与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A为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显+3价,且其质量分数为70%,设金属为R,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化学式为R2O3,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70%,解得x=56,所以金属元素为铁元素,A、B、C、D、E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B为单质,则B为铁;A→B是工业制取B的主要原理,所以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和氧化铁;A与盐酸反应得C,则C为氯化铁;B与盐酸反应得D,则D为氯化亚铁;E为难溶性碱,D可以生成E,则E为氢氧化亚铁,代入验证,符合题意;所以A为Fe2O3,D→E的反应是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2+2NaOH=Fe(OH)2↓+2NaCl;C与B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故答案为:

Fe2O3;FeCl2+2NaOH=Fe(OH)2↓+2NaCl;Fe+2FeCl3═3FeCl2。

二、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

(2)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

解析: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加压时,3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

答:

(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

22.(2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80℃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解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

故答案为:

2H2O2

2H2O+O2↑。

(2)80℃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故答案为: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23.(3分)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完成该实验,如图中有一种仪器不必用到,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 。

(3)若其他操作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