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386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docx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资料

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币播,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发病快,传染忙强,发病率高。

流感的症状重,发烧多在38℃以上,且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而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则较轻。

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的人群,流感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人死亡。

应急要点>>>

●有流感症状时,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

●流感病人应与家人分餐。

●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流感病人应与家人(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分室居住。

●发生流感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要去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应戴口罩。

●重病人应在医院隔离治疗。

专家提示>>>

◆无论何种原因,如身体持续发热,都应尽早就医。

◆流感早期服用感冒冲剂或板蓝根冲剂,可以减轻症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至少10至15分钟。

空调设备应定期清洗空气过滤网。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一定要捂住口鼻。

◆定期注射流感疫苗。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

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通过饮食传播,毛蚶、泥蚶、牡蛎、螃蟹等均可成为甲肝病毒携带物。

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可能发展为肝癌或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主要症状是身体疲乏、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黄疸。

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无任何肝炎症状。

应急要点>>>

●肝炎病人自发病之曰起必须进行3周的隔离。

●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水源管理、托幼保教工作的肝炎病人,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对肝炎病人用过的餐具要消毒,在开水中煮15分钟以上。

●不要与肝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对其使用过或接触过的公共物品和生活物品要消毒.

●如与肝炎病人共用同一个厕所,要用消毒液或漂白粉对便池消毒。

●不要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共用剃刀、牙具;不要与乙肝病人发生性关系,如发生性关系时,要使用避孕套。

专家提示>>>

◆养成用流动的水勤洗手的好习惯。

◆生熟食物要分开放置和储存,避免熟食受到污染。

◆食用毛蚶、牡蛎、螃蟹等水产品,须加工至熟透再吃。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不喝生水。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眼炎。

它的主要症状是眼部充血肿胀,有异物感,眼部分泌物增多。

应急要点>>>

●患上红眼病应及时就诊,并告知他人注意预防。

●不与红眼病人共用毛巾及脸盆。

●红眼病人应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商场、游泳池、公共浴池、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

●可以使用抗病毒的滴眼液滴眼治疗。

●红眼病人使用的毛巾,要蒸煮15分钟进行消毒。

●红艰病人接触过的公共物品,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现红眼病患者时,应及时报告疾病控制中心。

专家提示>>>

◆红眼病患者要注意将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与他人分开使用。

◆一般与病人密切接触后14天内发病。

◆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定时测量体温。

◆勤洗手,勤消毒,不随地吐痰。

霍乱

霍乱是一种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俗称2号病)。

霍乱病人表现为腹泻和呕吐,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应急要点>>>

●出现类似霍乱症状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

●确诊病人应向医务人员如实提供进餐地点、所用食物和共同进餐的其他人员名单。

●确诊病人要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专家提示>>>

◆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对病人使用过的餐具、接触过的生活物品和办公用品等进行消毒等。

◆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洁的食物,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水产品。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

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无法治愈,病死率达100%。

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烧、头痛、恐水、怕风、四肢抽搐、喉肌痉挛、牙关紧闭等。

应急要点>>>

●被狗、猫等动物抓伤、咬伤后,应立刻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之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1次。

●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3%~5%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2%~5%的碘酊。

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切记不要包扎伤口。

●如果一处或多处皮肤形成穿透性咬伤,伤口被犬的唾液污染,必须立刻注射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将攻击人的动物暂时隔离,立即带到附近的动物医院诊断,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专家提示>>>

◆养犬人应按照规定为犬接种疫苗。

◆发现狗、猫等动物出现精神沉郁、喜卧暗处、唾液增多、后身躯体软弱、行走摇晃、攻击人畜、恐水等症状,要立即送往附近的动物医院或乡镇兽医站就诊。

◆人被犬咬伤后,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自觉配合农业、卫生、公安等部门落实狂犬病预防控制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早期症状是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上胸部潮红),皮肤、黏膜出血及肾脏损害等。

应急要点>>>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

●与病人有过接触者,发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专家提示>>>

◆病人要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发现有死老鼠应深埋或焚烧,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或使用器具。

◆家中食物不要裸露摆放,以防老鼠的分泌物将食物污染。

◆野外作业时要注意灭鼠,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

◆高危人群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艾滋病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传染病。

艾滋病是通过性行为、血液及母婴三种途径传染的。

艾滋病的潜伏期为2~10年,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低热、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大腿根、腋窝和脖子两侧等处,无触痛;

体质下降:

常表现为容易感冒、容易疲劳、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等;

神经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等;

各种病原体导致的继发性感染:

可表现为肺炎、食管炎、食管溃疡、胃肠炎等;

肿痛:

如卡氏肉瘤、淋巴瘤等。

应急要点>>>

●不慎与别人共用针管(头)以及与不熟悉的异性发生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后,要及时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配合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做好相关调查。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慎重怀孕,避免母婴垂直传播艾滋病。

专家提示>>>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活动传播。

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叮咬、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要关心、支持身边的艾滋病病人,不要歧视他们。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疾病,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应急要点>>>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或者误食化学品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

●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大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

●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专家提示>>>

◆不吃不新鲜或有异味的食物。

不要自行采摘蘑菇、鲜黄花菜或不认识的植物食用。

扁豆一定要炒熟后再吃,不吃发芽的土豆。

◆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用盐、水产品及肉类食品。

◆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水产品以及肉类食品应炒煮熟后再吃。

◆不要用饮料瓶盛装化学品,存放化学品的瓶子应该有明显标志,并存放在隐蔽处,以避免儿童辨别不清而饮用。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

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使用。

◆发现食物中毒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

触电

触电也称电击,是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所引起的电损伤。

误触电路或使用漏电设备以及火灾、地震和大风灾害等导致漏电,都是造成触电的主要原因。

应急要点>>>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

若无法及时断开电源,可用干木棒、皮带、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

●立即拨打报警、急救电话。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

身衣服,检查触电者口腔,清理口腔黏液,如有假牙,则应取下。

●立即就地抢救。

如呼吸停止,应采用人工呼吸法抢救;如心脏停止跳动,应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

●如有电烧伤的伤口,包扎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专家提示>>>

◆专业从业人员应在带电作业前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

◆使用电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不能私拉乱接电线。

◆如在户外发现落地或浸入水中的电线,无论其带电与否,都应视为带电。

应远离,不要用手去捡拾,并立即告知供电部门。

◆千万不能用湿物品去接触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以及电源开关、插口,不能用手去拿电线或接触没有脱离电源的人。

毒蛇咬伤

湖南省分布的毒蛇主要有蝮蛇、五步蛇和银环蛇3种。

毒蛇咬伤多见于夏、秋季。

毒蛇口内有毒腺,通过排毒管与毒牙相连,当毒蛇咬人时便把毒腺内的蛇毒素注入人体组织。

蛇毒按其性质可分为:

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应急要点>>>

●绑扎伤肢。

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放低被咬的肢体,迅速用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

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用工具吸,将毒液排出体外。

绑扎部位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绑扎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清洗伤口。

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或l:

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洗掉伤口外表毒液。

●切开伤口排毒。

如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挑出,用小刀或碎玻璃片等其他尖锐物(使用前最好用火烧一下消毒),以牙痕为中心做十字切开,深至皮下,然后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伤口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压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

此后如随身带有茶杯可对伤口做拔火罐处理,先在茶杯内点燃一小团纸,然后迅速将杯口扣在伤口上,使杯口紧贴伤口周围皮肤,利用杯内产生的负压吸出毒液。

如无茶杯,也可用嘴吮吸伤口排毒,但吮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否则有中毒的危险。

吸出的毒液随即吐掉,吸后要用清水漱口。

●局部降温。

排吸毒液后,用冷水局部冷敷降温。

如有条件,最好先将伤肢浸于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个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冷毛巾在伤处及四周冷敷,以减缓人体吸收毒素的速度。

●若身边备有蛇药可立即口服以解内毒,伤者口渴时可以喝水,但不要饮酒及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紧急送医院治疗。

专家提示>>>

◆毒蛇咬伤后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跑动,尽量保持伤口部位不动,避免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

◆一旦被蛇咬伤.要迅速初步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一是看蛇形:

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纹,尾短而细;无毒蛇头多呈椭圆形,身上色彩单调,尾细而长。

最好将咬人的蛇打死以供诊断参考。

二是看伤口:

毒蛇咬伤的伤口表皮常有1对大而深的牙痕,或2列小牙痕上方有1对大牙痕,有的大牙痕里甚至留有断牙;无毒蛇咬伤则无牙痕,或有2列对称的细小牙痕。

如果蛇咬伤发生在夜间无法看清蛇形,从伤口上也无法分辨是否为毒蛇所伤时,千万不可等待伤口情况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

此时必须按毒蛇咬伤进行处理。

◆经常野外作业者,应常备解蛇毒药品以防不测。

呼吸道异物阻塞

呼吸道异物阻塞是指急性的外在或内在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的阻塞或障碍。

如果呼吸道阻塞不能迅速解除,将发生完全性的呼吸、心跳停止。

应急要点>>>

●救护者可站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抱住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拇指的一侧抵住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另一只手压住握拳的手,两手用力在病人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当病人意识不清、昏迷倒地时,救护者应面向病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身体两侧,双手叠放,下面手掌根放在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朝病人上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婴幼儿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时,须将患儿面朝下,头部低于身体,放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再将前臂支撑在大腿上方,用同一只手支撑患儿的头、颈及胸部,用另一只手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使其吐出异物。

如果无效,可将患儿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大腿上,托住其背部,头低于身体,用食指和中指猛压其下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反复交替进行拍背和胸部压挤,直至异物排出,

●对呼吸停止者,排出异物后应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专家提示>>>

◆当儿童或老年人被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如遇孕妇或肥胖人士发生事故时,应垂直按压胸骨下部。

溺水

溺水是指被水淹的人由于呼吸道遇水刺激发生痉挛,收缩梗阻,造成窒息和缺氧,需要紧急抢救。

应急要点>>>

●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

倒水方法:

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专家提示>>>

◆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报警求助的方式。

◆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

◆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拔打120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应急要点>>>

●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人工呼吸方法:

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

依此反复进行。

成人病人每分钟14~16次。

儿童每分钟20次。

最初的6~7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

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胸外心脏按压:

让病人的头、胸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最好躺在坚硬的地面上。

抢救者左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重叠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3~5厘米(儿童3厘米,婴儿2厘米),然后放松。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病人胸腔。

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不间断,也不能冲击猛压。

下压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频率为成人每分钟80~100次,儿童每分钟l00次,婴儿每分钟120次。

专家提示>>>

◆心跳骤停时间不长时(3至4分钟内)可进行心肺复苏法。

◆实施心肺复苏法时,应将病人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应急要点>>>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

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

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

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

专家提示>>>

◆必需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

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