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03875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docx

推荐精选届中考物理第九章压强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第九章压强真题体验把脉中考

考点1压力与压强

1.(2017·菏泽中考)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了增大压强的方法和应用。

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穿滑雪板滑雪,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书包背带较宽,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铁轨下铺设枕木,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故选A。

2.(2016·成都中考)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

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0×10-4m2,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    Pa。

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    的目的。

【解析】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

p=

=

=8×104Pa;

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

答案:

8×104 增大压强

3.(2017·南充中考)边长为12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72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如图所示,若沿水平方向裁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剩余部分b的高度为   cm。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107

【解析】本题考查压力、压强的计算。

正方体的边长L=12cm=0.12m,底面积S=L2=(0.12m)2=0.0144m2,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G=72N,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

=

=5×103Pa;物体形状规则,沿水平方向裁下一部分a,立放a对桌面压强pa=

=

=

=

=

=ρgL,b对桌面压强pb=ρghb,已知pa=1.5pb,ρgL=1.5ρghb,L=1.5hb,hb=

L=

×12cm=8cm。

答案:

5×103 8

【方法归纳】关于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的求解

(1)固体。

①常用:

先用F=G物,再利用p=

②粗细质地均匀:

可用p=ρgh。

(2)液体。

①容器粗细不均匀:

p=ρgh,F=pS。

②容器粗细均匀:

F=G液,p=

或p=ρgh。

4.(2016·滨州中考)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ρ、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

序号

物体

底面积S/cm2

高度h/cm

海绵被压下深度/cm

1

合金甲圆柱体A

10

5

0.5

2

合金甲圆柱体B

10

10

1

3

合金甲圆柱体C

20

10

1

4

合金乙圆柱体A

10

5

1.5

5

合金乙圆柱体B

10

10

3

6

合金乙圆柱体C

20

10

3

(1)该小组同学是通过           来判断压强大小的。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

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      有关。

(3)分析    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      。

(5)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ρ,圆柱体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

表达式为        。

(6)上面推导出的表达式      (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本题考查了柱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由题意可知,该小组同学是通过海绵被压下深度来判断压强大小的,这是转换法的运用。

(2)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看出,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高度不同,对水平面的压强不同,故可得出结论:

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高度有关。

(3)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要求圆柱体的密度相同,高度也相同,而底面积必须不同,故序号2、3或5、6符合要求。

(4)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5)已知合金的密度为ρ,圆柱体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压强公式推导过程为p=

=

=

=

=

=ρgh。

(6)从实验条件可以看出p=ρgh这一公式只适用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柱状物体,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

答案:

(1)海绵被压下深度 

(2)高度 (3)2、3或5、6

(4)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5)p=ρgh (6)不能

5.(2017·岳阳中考)今年5月13日,小明参加了我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

求:

(g取10N/kg)

(1)小明所受的重力大小。

(2)小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3)小明的体积(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取小明的密度为1.0×103kg/m3)。

【解析】

(1)小明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2)小明对地面的压力:

F=G=500N;

小明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p=

=

=1.25×104Pa。

(3)小明的体积V=

=

=5×10-2m3。

答案:

(1)500N 

(2)1.25×104Pa (3)5×10-2m3

考点2液体压强

6.(2017·杭州中考)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D.一样大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液体的压强。

三个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装入等量的水时,甲的液面最高,丙的液面最低,由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h可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甲最大,故选A。

7.(2017·烟台中考)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108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

玻璃管竖直放置时,玻璃管下端的橡皮膜深度更大,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所以下端的橡皮膜向上凹得更明显些,故A错误、B正确;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液体对两侧橡皮膜有向内的压强,玻璃管两侧的橡皮膜都向内凹,故C、D错误。

8.(2017·温州中考)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

①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②在容器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凸向左侧,则右侧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凸向右侧,则左侧液体密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则应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装置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④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故选B。

9.(2017·菏泽中考)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

船闸是根据

      原理工作的。

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

强为    Pa。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解析】本题考查船闸的原理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据此分析判断,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p=

ρ水gh=1.0×103kg/m3×10N/kg×36m=3.6×105Pa。

答案:

连通器 3.6×105

10.(2016·河北中考)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将一由A和B构成、两端开口的玻璃制品的底部扎上薄橡皮膜,做成容器。

A、B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2SB=40cm2。

(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实验过程如下: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109

①将容器固定在放有电子秤的铁架台上,使橡皮膜刚好与电子秤完全接触,且电子秤的示数为零,如图所示。

②往容器内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将收集的数据填入表中。

③继续往容器内缓慢倒入60g水后,水进入了容器B部分,且在B内的高度为1cm。

然后容器内再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再将收集的数据填入表中。

④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次数

1

2

3

4

5

6

容器内水的质量/g

60

100

160

240

300

360

电子秤的读数/g

60

100

160

280

400

容器内水的深度/cm

1.5

2.5

4

7

10

13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a

150

250

400

700

1000

1300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    。

若在一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入300g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与表格中第5组数据对比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受到的重力大小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容器A部分的高度为    cm。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将一小合金块浸没在容器中,B内水面上升了1cm,电子秤的读数增加了80g,则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固体密度的测量。

(1)因为A容器的底部扎有薄橡皮膜(质量不计),所以容器中注水后,橡皮膜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相当于水对橡皮膜的压力大小,即F=pS,故第6次实验中F=pS=

1300Pa×40×10-4m2=5.2N,电子秤读数:

m=

=

=0.52kg=520g。

(2)由表中数据可知,相应的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

=100,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成正比,p=

=

=

=750Pa,750Pa≠1000Pa,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受到的重力大小无关。

(3)第3次倒入容器中60g水,B内高度上升1cm,则mB=ρVB=1g/cm3×20cm2×1cm=20g,60g-20g=40g,所以A容器中水的质量是mA=160g+40g=200g,hA=

=

=5cm。

【拓展】由题意可知V金=SB×hB=20cm2×1cm=20cm3,金属块浸没后,橡皮膜对电子秤增加的压力ΔF=G金-F浮+ΔF水压,ΔF水压是指水对橡皮膜增加的压力,可得Δm=

m金-m排+ρ水SAhB,则有80g=m金-1×20g+1×40×1g,m金=60g,故ρ=

=

=3g/cm3。

答案:

(1)520 

(2)成正比 750 无关 (3)5

【拓展】3

11.(2017·上海中考)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

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m2,盛有质量为8kg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m、质量为2kg的水。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110

(1)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V乙。

(2)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乙。

(3)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Δp甲。

【解析】本题考查体积、液体压强的计算。

(1)乙容器中水的体积为:

V乙=

=

=2×10-3m3。

(2)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乙=ρ水gh乙=103kg/m3×9.8N/kg×0.1m=980Pa。

(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中水的重力,要使压力相等,则应将甲容器中的3kg水注入乙容器中,此时两容器中的水均为5kg;3kg水的体积为ΔV=

=3×10-3m3,甲容器水面下降的高度为:

Δh=

=

=0.05m,压强变化量:

Δp甲=ρ水gΔh=103kg/m3×9.8N/kg×0.05m=490Pa。

答案:

(1)2×10-3m3 

(2)980Pa (3)490Pa

考点3大气压

12.(2017·江西中考)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存在。

在A选项中,用抽气筒从b中向外抽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内的气球会膨大起来,它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B选项中,用手指盖住上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就停止流出,它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C选项中,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倒插入水中,玻璃管内的气压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试管,它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D选项中,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是因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它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选D。

13.(2015·滨州中考)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托里拆利实验。

在实验中,玻璃管的上方是真空的,故A说法错误;玻璃管中的水银柱不会落下,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玻璃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故B、C说法正确;玻璃管的倾斜程度、粗细等因素不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只有是否漏进空气和外界大气压的变化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D说法正确。

14.(2017·龙东中考)到云南旅游的北方游客在当地就餐时,经常会感觉米饭夹生或不熟,是因为当地海拔较高,气压较   (选填“高”或“低”),使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和液体沸点的关系。

云南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气压较低,沸点随之降低。

答案:

低 降低

【知识拓展】大气压强的微观解释

从本质上说,气体的压强要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必然会与浸在其中的物体不断发生碰撞,每次碰撞都要给物体表面一个冲击力,大量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表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因而产生大气压,单位体积的气体含有的分子越多,相同时间内气体分子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越多,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15.(2016·巴中中考)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地测出来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

     Pa。

(ρ水银=13.6×103kg/m3)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压强的测量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在历史上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后来这个著名的实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托里拆利实验。

由图可知,A点所处的深度h=30cm-20cm=10cm=0.1m,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p=ρ水银gh=13.6×103kg/m3×10N/kg×0.1m=1.36×104Pa。

答案:

托里拆利 1.36×104

16.(2016·吉林中考)小雪发明了一种“不倒水杯”,其底部装有一个吸盘。

用力下压时吸盘会吸附在桌面上,使水杯不容易被碰倒。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及其应用。

大气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吸盘就是大气压强的应用,当吸盘内的空气被排出时,吸盘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强不变,于是吸盘内外存在压强差,会产生压力的作用,使吸盘紧吸在桌面上。

答案:

用力下压时,吸盘内的气体被排出,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强不变,因而吸盘内外存在压强差,产生压力的作用,将吸盘紧压在桌面上,从而使水杯不容易被碰倒。

17.(2017·宜宾中考)利用容积为1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可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111

(1)实验的原理是           。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3)如图所示,水平向左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9N。

(4)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5cm,这样就不用测活塞的直径也能算出活塞横截面积。

(5)则大气压的值为    Pa。

(6)提出提高该种测量大气压值精确度的一条建议:

          。

【解析】本题考查压强的知识。

(1)根据后面的步骤可知,实验原理是压强的定义:

p=

还有二力平衡。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的底端,这样做是为了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防止里面的空气的气压影响实验结果。

(3)随着注射器向左拉动,活塞受到向左的大气压力和向右的拉力,大气压力不变,拉力逐渐增大,当拉力比大气压力大的时候,活塞就会滑动,所以活塞刚开始滑动的瞬间,可以认为弹簧测力计的压力等于大气压力。

(4)容积是指总刻度所对应的内部空间,所以需要测出总刻度长度,用体积除以该长度,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

(5)活塞横截面积S=

=

=2cm2=2×10-4m2,所以大气压p=

=

=9.5×104Pa。

(6)本实验误差来自两方面:

注射器内残余的空气和注射器筒与活塞间的摩擦,前者让测量值偏小,后者让测量值偏大。

所以提高精确度的建议要围绕怎样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增加气密性以防止空气进入或者减小摩擦。

答案:

(1)p=

、二力平衡 

(2)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

(3)刚开始滑动 (4)总刻度 (5)9.5×104 (6)用热水烫注射器,在温度高时排尽空气密封小孔或在橡皮帽外面涂蜡,以防止漏气或者在活塞上涂润滑油

考点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8.(2017·乐山中考)下列四幅图中,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来获得升力的是 (  )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降落伞下降,是利用重力大于浮力,故A错误;热气球升空,是利用浮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火箭发射,是利用推力大于重力,故C错误;飞机起飞,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来获得升力的,故D正确。

19.(2017·广州中考)如图,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    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    车内空气的压强(均选填“>”“=”或“<”),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

【解析】汽车在行驶时,车内空气相对于车是静止的,车外空气相对于车是运动的,因此天窗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空气的流速;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故天窗外空气的压强小于车内空气的压强。

答案:

> <

20.(2017·自贡中考)如图所示,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雨时,我们撑着一把伞步行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雨伞往往会被向上吸起来。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

 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112

【解析】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伞的形状上凸下平,和飞机机翼有些类似,可以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

答案:

大风吹来时,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而气体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因此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表面的气压,所以伞会被向上吸起来。

【考点综合练】

21.(2017·郴州中考)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压强的综合应用。

飞机机翼为流线型,即上方为凸型,下方是平的;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

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故A正确;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B错误;菜刀的刀刃薄,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错误。

22.(2017·内江中考)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59944113(  )

A.甲图:

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

B.乙图:

利用连通器原理

C.丙图:

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D.丁图:

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压强知识。

躺在吊床上,人感到舒服,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错误;给鸡自动喂水的装置是利用大气压可支持一定高的水柱,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B错误;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C错误;一端套橡皮膜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通过观察在不同深度时橡皮膜向内凹的程度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D正确。

23.(2015·济宁中考)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

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    。

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a。

(ρ药液=ρ水)

【解析】本题考查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因为输液时,如果没有“闲置”管,外部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时,液体就无法输入到人体中,所以“闲置”管是利用大气压使药液从输液管顺利流出的;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1.3m=1.3×104Pa。

答案:

大气压(或大气压强、跟大气相通皆可)

1.3×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