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3041747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9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7呼风唤雨的世纪

1.会认“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5个,部分生字的笔画较为烦琐。

因此,可以集中进行指导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在本课生字的教学中,要结合生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用辨析形近字的方法、按照结构分类法、同音字辨析以及编顺口溜的方法等来加强识记。

如:

“联”这个生字,可以通过编“不要把耳朵关起来”这样的顺口溜进行记忆。

2.阅读理解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里面的生字新词较多。

在教学过程中需先解决这些生字新词,并在此基础上反复阅读课文,了解文中出现的主要的说明方法。

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

3.表达运用

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并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对未来的设想。

1.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会认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会写字”要会读写并组词。

通过查工具书理解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熟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些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神话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人是非常厉害的角色。

可是,那毕竟是一个“人”。

但我们看这一课的标题,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那么,在20世纪里,是谁能够呼风唤雨呢?

就让我们走进本文中去看一看吧。

(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意图:

由“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生字学习。

(1)请同学们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课件出示:

唤纪技改程超亿核

奥益联质哲任善

(3)请同学们交流识字方法。

①可以把生字按照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

唤纪技改程亿核联任

上下结构的字:

奥益哲善

半包围结构的字:

超质

②可以给生字编顺口溜,如:

唤——把手换成口,声音云霄走;联——不要把耳朵关起来。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评价指导。

2.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读一读。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世纪技术改变程度超过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奥秘日益联系物质哲学任何

创造改善

(2)同桌相互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如在理解“腾云驾雾”时,可以把它放到句子中去理解。

并想象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腾云驾雾的情形,以加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可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字的结构、字形、写法等方面来加强对生字的记忆。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

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吧。

(1)生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朗读的情况,并指出朗读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3)带着崇敬的语气朗读课文。

2.再读课文,说说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

第1自然段是课文的中心句,总领全文。

3.读第2自然段,从第2自然段中,你收集到了怎样的信息?

生读第2自然段,列出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

20世纪呼风唤雨的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发明创造。

4.认真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读这个自然段,重点读“没有……没有……也没有……”这个句式,引导学生了解过去的落后。

5.读第4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人类在20世纪做到了哪些?

这些变化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默读这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的段意,并在全班交流。

6.读第5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师引导学生抓住段落中的中心句来概括主要内容。

预设:

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设计意图:

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熟知课文的内容,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更简便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说明文用词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引起对科学的兴趣,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听写。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课件出示:

呼风唤雨世纪技术改变程度超过腾云驾雾幻想原子核奥秘日益联系物质哲学任何

创造改善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一个大概的学习,谁能说说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

设计意图:

设置这个环节是为了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读课文,感悟方法

1.请大家默读第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画出相关句子,简单写出你的体会。

课件出示:

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是科学让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

(1)生自读学习,画出相关语句。

(2)全班交流问题。

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并表达自己的体会。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

课件出示: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

“发现”是什么意思?

“发明”又是什么意思?

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师总结。

课件出示:

“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3.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

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段话,说说这段话中列举的事物,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生读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4.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几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句子。

(1)师引导学生找出使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进行总结。

预设:

举例子(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请同学们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一说20世纪人类还发现了什么?

发明了什么?

运用课件上出示的句式来进行表达。

课件出示:

20世纪人类发现了_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举例说明。

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

预设:

20世纪人类发现了无线电,发明了雷达。

5.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人们是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愿望的?

生阅读第3自然段,师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寄托自己美好愿望的途径——通过“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6.请同学们再读第3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20世纪的到来,科技的发展让人们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

古人幻想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是现在的什么?

可以用哪两句诗来形容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把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结合起来阅读,进行对照。

预设:

千里眼——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顺风耳——电话、手机、广播等;腾云驾雾——飞机、飞船、火箭等。

这些变化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来形容。

师:

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两种生活的不同。

设计意图:

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习了作比较和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

现在请你大显身手,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写一个片段,介绍一下科技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大家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介绍。

 

一、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我通过将“神话传说中的呼风唤雨的人”与“呼风唤雨的20世纪”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将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原因,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识记生字。

这节课的生字较多,而且识记起来有些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字的特点进行教学,并通过让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使学生在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识字方法。

三、用问题进行引导。

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读中解决问题,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并通过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中可侧重通过读悟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说出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

2.导入:

大家印象中能够呼风唤雨的是天上神仙。

如今人类也能做到呼风唤雨啦!

人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

一起走进课本吧!

(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3.作者简介。

二、字词学习,夯实基础 

过渡:

人们真的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字词,初读课文。

1.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出示生字“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

指名读,相机正音,开火车读。

2.指导书写:

“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

3.按结构给生字归类。

4.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加一加、换一换识记字形。

象形识字:

获:

甲骨文写作“隻”:

(隹,鸟雀)

(又,抓持),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

,表示猎获鸟雀。

关注“奥”字细节。

5.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6.词语解释。

三、初步感知,初步理解

 1.小声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并试着解决。

2.组内交流,指名分享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

3.这篇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

找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4.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学生交流感受。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3.关注身边的科技与生活相联系的细节,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课文,感受一下吧!

二、课文赏析,理解文意

(一)自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是谁来呼风唤雨?

靠什么呼风唤雨?

  

1.品读第一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2.指名读,谈感受。

3.合作读,一人问一人答,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4.品味“发现”和“发明”。

   

(二)今天的实际——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1.默读第四自然段,用“”画出发现的句子,波浪线画出发明的句子。

  

2.指名分享,边读边悟。

3.简介“光年”。

4.图文分享“发现”和“发明”的实例。

5.这些发现和发明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三)昨天的幻想——在这之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1.阅读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

2.联系生活,小组讨论,哪些发现或发明改变人类的生活,使生活越来越舒适越方便?

3.理解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诗句中的“春风”和“梨花”分别指什么?

4.学习原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体会科技的魅力。

(四)明天的憧憬——展望未来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

“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3.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体会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生活中有哪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技发明,给我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3.看图照样子说一说科技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4.语文实践:

1.把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2.谈谈自己的感受,再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