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042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云港市中考语文模拟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 

,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命题意图】考察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力求不错字、漏字或添字,尤其是同音字。

同时能结合具体语境,展开联想,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入其中。

讲评意见:

教会学生注意,理解试题要求;

正确写出诗句,更要不错字、漏字或添字;

同时要融会贯通

【参考答案】

(1)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3)草色入帘青刘禹锡

(4)商女不知亡国恨《泊秦淮》(5)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6)酒酣胸胆尚开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 

醉里挑灯看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当巨大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总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C.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命题意图】考察学生结合语境使用、辨识词语,品味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明确词语的搭配关系。

教会学生正确把握词语使用对象与范围、固定搭配、情感色彩、语法功能等,然后根据语境选择和使用。

【参考答案】C 

4.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

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命题意图】考察学生对常见病句类型的理解,学会正确的修改常见的病句。

先找主干,再看搭配是否正确,最后看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是否得当

(1)第②句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对象”(或“的人”);

(2)第③句搭配不当,将“走进”改为“翻开”,或将“一页”改为“天地”(意合即可);

(3)第④句语序不当,应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试题来源】《新中考》

5.名著阅读题。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甲、《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写出作品中你熟悉的两个故事情节。

品质:

(2分)情节:

、(2分)

乙、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成功刻划了“硬汉子”鲁滨逊的形象。

你认为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结合原著的一个片段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是否真正读了名著,对名著的内容、人物形象、精彩情节是否有真正的聊解,对于文章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目的:

考查学生真读书

(1)坚强、勇敢、机智、乐观、镇定、正直、真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渴望自由生活。

(2分)洞中历险;

海盗生活。

(2)(4分)答题要求:

内容扣住“硬”的某一特点(例如,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永不言弃、敢于冒险、乐观进取……),所简述的片段应能说明此特点;

语言表达清楚流畅。

内容3分,语言1分。

酌情给分。

例一:

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他的永不言弃。

在孤岛上,鲁滨逊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尝试播种大麦和水稻,虽然第一次失败了,但他锲而不舍,总结经验,终于成功。

例二:

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他的坚忍顽强。

鲁滨逊流落荒岛,在被救助无望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冷静分析,决定改善生存条件自救。

例三:

鲁滨逊的“硬”主要表现在他的敢于冒险。

他虽出身体面家庭,但厌恶平庸的生活,不顾父母的意旨和劝告,私逃出海,过冒险生活。

【试题来源】参照《新语文学习》

6.探究性学习:

(6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

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常可见竹影摇曳。

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

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

(2分)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

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

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例如右图),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

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

“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

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

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

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

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

人们爱竹,爱它那 

(2)《竹韵》小报需要一幅插图,陈谨同学建议以吴均《山中杂诗》中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为题画一幅画。

请你展开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这幅画描绘出来。

[附注:

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此指云雾。

窥,从缝隙中看。

]

(3)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

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

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一段竹友缘。

“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能否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且能在具体的活动中主动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亮点:

将一般的探究活动和两岸关系结合起来,既考察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操。

(1)答题要求:

内容上突出“竹”的品质特点,语言上体现例句的基本句式。

2.示例:

脱俗的神韵 

坚忍的品性 

正直的品格 

高尚的气节 

挺拔的气势 

高雅的气质 

……

(2) 

答题要求:

内容上扣住诗句的主要意象(竹、日、山……),描绘出画面;

语言优美流畅。

内容2分,语言1分。

一片竹林,落日余晖下,竹叶婆娑。

远处,在山与天相接的天边,飘来袅袅云雾,从竹叶缝隙中看去,夕阳把整个天际照得金光灿灿。

独自漫步在竹林里,满耳是鸟雀回家的喜悦。

抬头远望,群山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夕阳依山,云海迷茫。

(3)答题要求:

内容扣住“两岸竹友”,用语规范。

示例:

两岸竹缘 

闽台竹友 

闽台竹缘 

闽台竹心 

海峡竹缘 

…… 

【试题来源】参考《全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二、理解·

感悟(58分)

(一)诗歌欣赏(共4分)

7.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其后两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分)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内容理解,对一些优美语句进行赏析,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美。

(1)忧国思家。

(必须答全“忧国”“思家”)(2分)

(2)示例一:

诗人触景生情,原本能愉悦心情的花鸟,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时”,“恨别”之悲。

示例二:

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如从修辞、用词等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来源】原创参考中考命题方案

(二)比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2题。

(15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

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

牧竖》)

【注释】①牧竖:

牧童。

竖,童仆②跑:

同“刨,兽类用足扒土”。

③奄奄:

气息微弱的样子。

8.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9.与“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句中“之”的用法一致的是()(3分)

A.辍耕之陇上。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D.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11.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

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

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12.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

为什么?

【命题意图】着重考察学生对古文中实词、虚词的理解、运用,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同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感悟目的:

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迁移的能力。

既注重考察基础知识,又要求能“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所拓展延伸

【参考答案】8.B 

(3分)9.C(3分)

10.(4分,每句2分)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采分点:

“变诈”“几何”的解释各0.5分,其它意思接近即可,1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下”“绝”的解释各0.5分,其它意思接近即可,1分)

11.D 

(3分)

12.开放题:

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是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

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言之有理即可,2分)

【试题来源】8、9、10为原创,11、12参考《新中考试题研究》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11分)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  

①人的一生,几乎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入睡做梦,是人人都有的经验。

②梦究竟是怎么回事?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一种通俗而较为科学的解释。

无论怎么光怪陆离的梦境,都是大脑活动的反映,总是和人的经历、想象和心理特点有所联的。

佛洛伊德认为,梦是心理活动的反映。

巴甫洛夫认为,“梦就是过去各种刺激的痕迹,它们现在以最料想不到的方式组合起来”,强调是生理反应。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梦是人类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

更确切地讲,是感觉敏锐、情感丰富而擅长形象思维的右脑,在摆脱了善于归纳、判断等逻辑思维的左脑作用时,独立处理资讯的结果。

在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交互制约、补充作用,使我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情”合“理”;

而夜晚做梦时,左脑休息抑制,右脑就“不受干扰而自由地”处理资讯,往往就会有“情”无“理”,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甚至离经叛道的梦境。

③这种非正常逻辑的资讯编辑处理,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令人惊喜意外、或紧张恐惧、或兴奋行动、或悲戚哀伤的梦而已。

而对于诗人、作家、另外一些艺术家或科学家,则可能会是飞来灵感和启示,因此流传着许多梦笔生花的美谈。

如庄周化蝶、杜甫梦乡、李贺梦月;

莫扎特作曲、梵高作画、斯蒂文森写《化身博士》、凡尔纳写《八十天环游地球》也都有梦中命笔的传说。

④艺术创作本以形象思维见长,右脑“独创”而命笔,应不算离奇,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因梦而得“科学启示”,似乎有点奇怪。

其实深思一下也可明白,科学的发展和突破,很多时候就是要对原有的“科学”要有新的认识,甚至要否定,不太循规蹈矩的右脑往往比左脑更敢于创新、突破。

我们都知道有几个著名的“科学的梦”:

凯库勒梦见碳原子跳着像首尾相咬的蛇一样的环舞,从而悟出了苯分子的环形结构,从而揭开了有机化学史上的光辉的一页;

门捷列夫梦见元素像小孩纵横排列的队伍,导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还有笛卡尔、爱因斯坦……都做过“科学的梦”。

⑤从梦的科学和科学的梦明白梦是怎么回事,也可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清醒的白天不妨大胆突破陈规旧章,突破“逻辑思维”,也许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就会在“白日梦”中给我们灵感和启示。

(有删改)

13.为什么说梦“是大脑处理资讯的一种特殊形式”?

14.第②段中画线的“合‘情’合‘理’”应如何理解?

15.本文以“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为题有什么好处?

16.文中列举了诗人艺术家“梦笔生花”的故事和科学家的“科学的梦”,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

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命题意图】考察学生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文语言等说明文知识的理解运用,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准确把握重要句子的意义既作用;

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能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

能根据文中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像。

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把握亮点:

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基本知识的同时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13.因为做梦时右脑可不受左脑干扰(1分)而独立自由(1分)地处理资讯。

14.指白天清醒时由于左、右大脑的交互制约与补充作用,人们的思维、工作和生命合乎常态。

(2分) 

15.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1分),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并启发人们领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1分)。

16.共同之处:

都是右脑在摆脱了左脑作用后,获得灵感和启示,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结果。

(2分)启示:

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限制,勇于创新。

【试题来源】参照《常州市中考模拟试题》《中考3+2》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19题。

(9分)

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

①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

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

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

②契诃夫说: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

心灵、面貌、衣裳。

”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③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

其他的一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了。

人们常说: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

”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

托尔斯泰说: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

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消失了。

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

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而一些靠色相大搞“狐媚”勾当,卑污龌龊,扰乱国事,残民以逞的妖冶男女,我们一想起他们时却感到十分恶心。

我想道理应该就在这儿吧!

(选自九上《读本》,有删节。

作者:

秦牧)

17.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说的真正的美是什么?

18.作者在第三节中摆事实、讲道理是从哪两个角度进行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9.文中引用了托尔斯泰的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这句话中的“美丽”、“可爱”前后两个词含义是不同的,请你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

(4分)

【命题意图】主要考察学生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议论文语言等知识的理解、运用,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找准文章的中心论点,明确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知识的理解、感悟

【参考答案】17.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

(2分)18.正反两方面(2分)。

好处:

正反对比论证,有力地突出“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这一观点(2分)。

19.前一个“美丽”主要指外表漂亮,客观意味很浓(1分);

后一个“美丽”主要指让人感到好看,带有一定主观意味(1分)。

前一个“可爱”是指讨人喜欢(1分);

后一个“可爱”是指“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1分) 

【试题来源】17、18出自《新中考》,19题为原创

(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一24题。

(19分)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何敏宏

①在所有飞翔的昆虫里,我一直对蝴蝶抱有某种好感,原因也许是蝴蝶与生俱来的美丽。

②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

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漫不经心地忽略掉了。

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③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入我眼帘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的了。

④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

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一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忽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⑤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

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

我想象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样一句诗意的言词。

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象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绚丽装点着这个世界。

⑦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乎也很短暂。

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⑧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的点点黑,像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

我拼命追赶着,但是最终没能追上。

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

但是,第二年,同样在那个原野里,我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填满。

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⑨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尽在一年之中一样,蝴蝶的美丽总是熬不过冬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

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自然也不是去年的蝶,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舞蹈一次。

⑩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

内心深处对美丽的渴望总是特别强烈的。

蝴蝶不仅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的心里。

⑾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

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

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绚丽。

⑿不是这样吗?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

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20.请概括作者喜爱蝴蝶的原因。

21.理解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第⑤段中画线的“诗意的言词”指代的具体对象是什么?

(3分) 

(2)结合文意,解释第⑩段中画线词“世界”的含义。

22.第⑧段中,“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的原因是什么?

23.结合文意,说说你对⑾段中“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的理解。

24.谈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个舞者。

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给你的启示。

(不超过60字,4分)

【命题意图】主要考察学生对散文内容的把握、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中思路,研究文中的主要表达技巧和重要语句,并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20.蝴蝶的美丽似乎与生俱来(1分),它风姿绰约,姿态万千,精彩夺目(1分)活得虽然短暂,展现的却尽是生命的绚丽多姿(1分)。

(3分)21.

(1)翩翩起舞(3分)

(2)句中的“世界”不仅指“我”所处的环境。

也指“我”的思想和情感空间。

(意思相近即可) 

22.“我”以为前一年追逐过的蝴蝶再次出现。

(1分),美丽的蝴蝶可以熬过冬天,在来年再美丽一次,舞蹈一次(2分)。

(3分)23.答题示例:

蝴蝶是天生的舞者,它的一生,以舞者的姿态穿越、飘舞于花草之间,为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